第36章

顧浮說完喝了口茶解渴, 擡眼發現傅硯正直勾勾地看着自己。

顧浮充滿疑惑地“嗯?”了一聲,略低的嗓音配上微微飄起的調子,羽毛似的在傅硯耳畔輕輕撩過。

傅硯心如鼓噪,可任憑內心的想法有多複雜, 他面上依舊不顯分毫, 端的是仙人之姿, 不染俗塵。

便是下一刻站起身, 丢下顧浮說自己要去睡了,顧浮也不會有半點意外, 畢竟仙人嘛, 怎麽會在意愛恨糾葛這樣的俗世話題呢。

然而傅硯并沒有離開, 他問顧浮:“你想成親了?”

顧浮認真思考了一下這個問題,而後閉眼,搖了搖頭:“不想。”

她喜歡的人又不喜歡她, 她跟誰成親去?

……

衆所周知, 端午節發生了一件大事,奉诏入宮的英王不知做了什麽, 當天就被禁軍押送出宮,如今英王府外由禁軍包圍看守, 英王一步都踏不出府門,身上的職務更是被交由他人接手。

對此朝中議論紛紛, 眼看就要有人按捺不住, 打着“天家無小事”的名頭向陛下詢問緣由,耽擱了一個多月的選麟突然闖入衆人視野, 并迅速壓過英王被拘禁一事,成為京城最熱門的話題,沒有之一。

結果會變成這樣是誰都沒想到的。

因為從一開始, 衆人圖的就是“京城第一”的名號,更有的純粹就是湊個熱鬧,比如那非要參選的尹國質子。

後來經過一個多月的沉寂,不少人都已經把這件事給抛到了腦後,再聽人提起,還頗有些話題已經過時的興致缺缺——是馬球不好玩還是詩會不熱鬧,幹嘛要去看那名字多如牛毛的小報,還花錢去買貴到死的紙箋去票選?

開什麽玩笑。

會這麽做的,只有家裏有人參選的世家大族,甚至不少出身名門的少年都叫家裏人莫要費錢給自己買票,生怕自己進了下一輪,被同窗好友嘲笑人傻錢多,貪慕虛名。

甚至還有身負功名卻因為各種原因未能成親的男子,撞見家人去給自己買票,在同僚面前十分難堪。

Advertisement

然而沒幾日,風向突然發生了改變。

起因是有人将買來的小報帶去瑞陽長公主的詩會,小報中附帶的男子肖像畫落到地上,被瑞陽長公主給瞧見了。

當時在場的人都很尴尬,畢竟是男子的畫像,被帶到全是姑娘的詩會上,怎麽講都說不過去。

而那遺失畫像的人若被找出來,名聲也會受損

瑞陽長公主倒是沒想這麽多,她拿起畫像一看,這不是長寧侯家的小公子溫溪嗎?怎麽有人将他的畫像帶到了詩會上來。

然後她又在畫像邊角看到了一朵紅色梅花标記,以及“選麟小報”四個字。

一旁的宮女低聲為瑞陽長公主解惑,并細心提供了幾個方案給長公主,意圖将此事揭過去,好保全詩會上姑娘們的名聲。

可長公主并未聽宮女的,因為她見過溫溪,所以她能确定選麟小報的畫與溫溪本人十分相似,以此類推,小報裏附帶的其他人的畫像,應該也和真人一般無二。

這麽說來,只要買一份小報,她便能把全京城參選的男子都觀賞一遍?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一份小報不過十張的內容,刨去參選名單也就只剩下七張是肖像畫,而這七張肖像畫的內容并非固定,能買到誰的畫像全看運氣。

為了節省成本,小報并不會像邸報那樣裝訂成冊,直接就是一大張一大張的紙,卷好後用稍厚一些的紅色紙條圈住固定,最後封上蠟印。因最外面是選麟名單,裏面才是男子畫像,所以購買小報的人在打開小報之前,并不會知道自己買的小報裏究竟會有誰的畫像。

還未見識過商人狡詐的瑞陽長公主輕哼一聲:“這有什麽難的,多買幾份不就行了嗎。”

于是在詩會還沒結束前,長公主身邊的宮女奉命去買了十幾份選麟小報回來。

這時已經沒人再去猜測,那個把小報帶來詩會,又把小報裏的畫像落到地上的人是誰了。

因為所有姑娘都朝長公主聚攏,看着長公主身邊的宮女将小報一份份展開,又将小報裏頭的畫像一張張平鋪出來。

期間時不時響起:“呀,那不是我家兄長嗎?畫得真像!”

或者:“畫像上寫齊家二公子身長五尺七寸,太高了吧!”

又或者:“這人的頭發怎麽是卷的?出身尹國?是東部小國嗎?難怪和我們不同。”的聲音

随着小報越開越多,姑娘們議論的內容逐漸大膽起來,甚至有人開始評價,并表達起了自己的喜好,說這個模樣周正,或說那個眼睛好看。

再後來,姑娘們議論的內容又慢慢地變了——

“怎麽又是謝家公子,這都第幾張了?我想看林家少将軍的畫像,或者小周大人的畫像,我都在名單上看到他們了,為何就是沒有他們。”

“小報後面寫了,并非所有人的畫像都有。”

“少将軍的畫像應當是有的,我家六哥也在名單上,我嬸嬸特地去買了小報,有一張就是少将軍……”說這話的姑娘突然頓住,因為她想起來,她嬸嬸好像買了不止一份小報,她當時還奇怪買這麽多做什麽。

“你們看,小報後邊還寫了,有畫像的人會在名單上标梅花記號,這個梅花記號畫像上也有,而且分顏色,墨色梅花的人畫像數量會比較多,靛色次之,用朱砂做梅花記號的人畫像最少……少将軍的梅花記號就是紅色的,我瞧着得買上好幾份小報才能買到他的。”

“買上好幾份也未必能買到,你看長公主殿下拆了這麽多,還沒有呢。衛七,你嬸嬸運氣真好。對了,我新得一份繡樣,明日能去你家玩嗎?”

“我也去我也去,就、看看繡樣,嘿嘿。”

最後剩下三卷小報,長公主直接将那三卷從宮女手中搶了過來,親自動手拆開。

結果一拆就拆出了溫溪的畫像,雖然長公主已經看過,但因溫溪的畫像上有朱砂色的梅花标記,所以長公主并無不滿,反而還叫人把溫溪這張給收好了。

之後拆第二份,裏面出了李家那位小國舅的畫像,因為未婚,年紀又堪堪擦過标準線,所以小國舅也在參選名單上。

除了小國舅,還有李禹。

一衆姑娘們驚呼出聲,因為這兩人的畫像上,都有朱砂色的梅花标記。

瑞陽長公主頓時神清氣爽,雖然這倆人一個是她舅舅,一個是她表哥,她都見過,但還是無法抹滅她此刻的成就感——宮女怎麽拆都拆不出來的朱砂畫像,她一拆就拆出了三幅,可見她是有皇家的氣運護體,才能如此幸運。

瑞陽長公主又拆了最後一份,可這一份裏只有五幅墨色畫像和兩幅靛色畫像,一幅朱砂畫像都沒有。

長公主心裏升起不滿,又叫人去買了十份小報回來

然而十份小報拆完,也就出了一幅朱砂畫像,畫像上是年紀輕輕就入了秘閣的永安縣主之子,雖然個子不高,年紀也不大,看着就像是誰家的弟弟,但這位少年真的好漂亮,不僅面容精致,眼睛還很大,眼尾上挑像只貓似的,叫一衆姑娘們看得挪不開眼。

貌美的縣主之子勉強撫平了長公主的怒火,但她還是決定再去買幾份小報來拆,她讓人算了一下,參選男子裏面只有二十五人是朱砂畫像,無論說什麽她都要把這二十五幅朱砂畫像弄到手。

眼看天色不早,瑞陽長公主散了詩會,還将重複的畫像放到桌上,送給來參加詩會的姑娘們,任由她們随便挑選帶回家去。

一衆姑娘們躊躇不前,心裏想要拿畫像,可又怕當着這麽多人的面拿了,傳出去不好聽。

就在這時,臨安伯爵府的棠五姑娘磨磨蹭蹭走上去,把多出來的那副溫溪畫像給拿走了。

不拿不行,她參與了選麟的前期籌備,在場絕對沒有人比她更加清楚這張畫像有多難買,而将畫像帶來并不小心遺失的也是她,因為她準備參加完詩會就去晚袖齋和詩社的姑娘們炫耀自己的運氣,誰知道中間會出這樣的意外。

有了棠五帶頭,其他姑娘不僅放下心上前去拿,還有幾個因為錯過溫溪那張朱砂畫像而懊惱不已。

也是從這場詩會開始,購買選麟小報收集畫像成了閨閣姑娘們的新愛好,并從長公主的交際圈不停往外擴散。

當然也有人不想收集朱砂畫像,只想要其中某一個人的畫,只是不好說出口,這才拿收集朱砂畫像做由頭。

還有些姑娘因審美差異,對誰更有可能進入下一輪選拔而發生争執,甚至為了不丢面子特地跑去買紙箋,給自己支持的男子投票。

這樣的風氣傳開後自然引起了批判,說那些女子不知廉恥。

可人都是有虛榮心的,知道會有姑娘選投,參選的男子也不再攔着家裏人,生怕下一輪票數出來自己墊底。

風向發生改變之後,選麟開始朝着誰都沒想到的方向發展起來。

小報的銷量開始直線上升,同時買紙箋的人也越來越多。

因為大家都是如此,也沒人再覺得這是什麽羞恥的事情,所以姑娘也好婦人也好,參選男子的家人父兄也好,都開始一擲千金。

據聞還有人無意間買到朱砂畫像,轉手賣出了高價。

當然造假的畫像也出現過,買小報的書局特地出了聲明,說畫像上用軍造司制的墨水做了防僞塗層,乍一看去不明顯,只有放在太陽底下才能看到,朱砂畫像因此愈發珍貴。

而讓選麟票選進入白熱化階段的,是選麟小報新出的一份通知——

第一輪票選結束後,舊畫像将停産,并出新的畫像,新畫像上的标記由梅花改為茶花,至于分級則由票選排名來定,也就是說,這一輪票數排名前二十五的人,将成為下一輪的朱砂畫像。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