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這道題,丘文殊足足寫了兩炷香的時辰。
期間皇帝更衣歸來,得知他選了最後一道題,倒是起了興致,坐在龍椅上,微微提高身子,想看丘文殊何時答完。
皇帝的态度,影響了滿殿的人,大家漸漸停止竊竊私語。
丘文殊一罷筆,太監便立刻将卷宗移至端盤,快步上金階,呈到皇帝面前。
皇帝懶洋洋倚着龍椅,拎起卷宗開始看,很快他便坐直了腰。
滿朝文武,誰不用心揣測皇帝心思?這個明顯的訊號,明眼人都看到了。
丘文殊仍舊端坐着,面上沒什麽表情,隐在寬袍內拇指與食指卻不斷摩搓着。
這道題丘文殊寫了兩炷香的時辰,皇帝看了兩炷香的時辰,來來回回,反反複複,終站了起來,撫掌大笑道:“好好好!”
滿殿的人都提起精神,看着皇帝。雖不知道丘文殊答了些什麽,但皇帝這三聲好,已說明一切。
皇帝先是朝丘岳明道:“不愧是丘氏子弟!區區案首竟有這般眼界!”
丘岳明早已蓄了滿手汗,被皇帝如此注視,登時撐起太子少師的氣勢,起身謙虛幾句。
皇帝揚手,讓太監将丘文殊的卷宗謄抄數份,傳閱下去。
太子看了卷宗,臉色鐵青。
睿王拿到卷宗時,只匆匆看了數眼,便已眼前一亮,忍不住從頭細讀。許是丘文殊從未入仕,他考慮的側重點與他們都不相同。卷中,丘文殊完全沒有提及行政管轄,也沒有提及大寧皇帝們的事跡,他重點放在了地域劃分。
丘文殊提議将每一個軍事重鎮瓜分為幾個區域,歸入不同的封地中去。如此一來,每個封地的實際掌權者都不能完全控制該地。從某種意義上說,每個行省都變得四分五裂,無法單獨反抗中央,無聲鎮遏了地方的叛變!*
睿王忍不住向丘文殊投去贊賞的目光。丘文殊這道題,雖然是紙上談兵,全然沒有實例,但立意卻極為新穎,擊中了他們的內心。
Advertisement
丘文殊未能入仕,不僅是丘家的遺憾,而且還是大寧的遺憾啊…
此時皇帝親自走下金階:“丘文殊。”
丘文殊起身,再一次給皇帝行禮。
“汝實乃大寧良才,不應被口疾之症絆住前程。”皇帝親自将丘文殊扶起來,笑道:“朕要給你授職。”
滿殿嘩然,如此殊榮,大寧僅丘文殊一人!
丘文殊并沒有被這份殊榮砸昏腦袋。
他不過是秀才一個,怎能越過舉人、進士接受皇帝的授職呢!
若是一年前,他雖不會接受皇帝授職,但定然會繼續參加應試,渴望成為朝廷中堅。
然而,他被這皇權連連戲弄,早已對仕途沒了執念。
從前他總是在想,不能從仕,自己到底能做什麽。是不是就如別人所說的那樣,成為家族的蛀蟲,靠父兄而活。
現在他仍找不到自己的未來,然他非常明确,他不會辱沒他的姓氏,但他亦不願如此汲汲營營,為這樣的皇族效力。他要去尋自己的路。
丘文殊徐徐下跪,皇帝托住他雙手,并沒有讓他跪下。
丘文殊道:“這份,殊榮,文殊,愧不不敢當。古法,不能,廢…”
先時丘文殊說話結巴,惹來滿殿嘲笑,現在卻無一人敢再嗤笑他,所有人都靜下心來,耐心聽他講話。
丘文殊先是自謙,再是推辭,理由都十分充分,半點沒有落皇帝的面子,半點也沒有真正貶低自己,讓人不得不感嘆丘家教養。
丘岳明适時起身勸誡皇帝。
皇帝終嘆息一聲,不再執意行事。
這時,八皇子站起身,揚着手中卷宗,朝皇帝說道:“父皇,丘文殊的算學題,亦答得十分有趣。”
“哦?”皇帝來了興致,早先被他擱置一邊的卷宗,此刻經由八皇子呈到他的面前。
丘岳明就在皇帝身旁,亦看到了丘文殊的答卷,他不由大驚。
被太子一再攪和,在如此短的時間裏,他這個太子少師亦未能得出答案。而丘文殊,卻寫出了四個——通過不同途徑,不同方式求得的相同答案!
要知道丘文殊只是秀才,而他丘岳明,不但是太子少師,還曾連中三元,得過狀元之名!
皇帝與丘岳明一樣,都被丘文殊的才學震懾住了。他忽然很想看看,丘文殊做錯的帖經到底是什麽。
“來人!把丘文殊帖經的卷子拿過來。”
太監很快找來丘文殊的帖經,皇帝拿過一看,驚訝地說道:“丘文殊作答并沒有答錯啊…噢!當初是朕狹隘了,只定了一個答案!”
大家面面相觑,目露訝異。
如此說來,丘文殊每一道都完美作答…早先他們對他的誤解、輕蔑,絲毫沒有影響他的發揮…
所有人看待丘文殊的目光又不一樣了!
“寵辱不驚,不亢不卑,”皇帝沒有掩飾自己對丘文殊的欣賞,當着滿朝文武如此說道,“丘文殊,丘氏翹楚,大寧翹楚也。”
有了皇帝這一評語,就算丘文殊将來止步于秀才,亦無人敢輕視他。
丘岳明與丘文非對視一眼,雙雙歡喜。
丘文殊并沒有喜色于顏,他餘光打量着那位特意琢磨他算學答卷的八皇子…這份知遇之恩他無以回報…
宴會後,丘文殊特意到八皇子面前道謝,先是知規識禮地要行跪禮。
可皇帝都沒有讓丘文殊下跪,八皇子怎敢讓丘文殊下跪,他忙不疊将丘文殊扶起。
“謝八皇子,方才,為文殊,出面。”原來皇室子弟中,不只有太子、元琛這般不擇手段之人。
八皇子溫和地笑道:“區區小事,無足挂齒。”
丘文殊走後,八皇子往禦花園走去,身旁的貼身太監仍是不信,問道:“九殿下真的會幫殿下您奪下齊地麽?”
不可能吧!
要知道,齊地可是現今無主封地裏最好的,九殿下自己不要,還要幫八殿下搶到手?他不怕開罪十殿下麽?
而且…将丘文殊算學卷宗呈到皇上面前——這麽微不足道的小事,九殿下為何自己不做?為何不讓自己門下的官吏做,而是讓幾乎沒有交情的八殿下幫他做?
“反正本宮也沒損失,還得了丘文殊的善緣。”八皇子笑起來。
太監也笑起來,九殿下囑托八殿下時,這位丘案首尚未答完最後一道題。八殿下答應下來時,尚有些忐忑,誰知丘案首後來會一鳴驚人呢。
到底是八殿下有福分。
這場宮宴結束後,丘文殊等人陪同丘岳明返回蘇州,而後帶着引泉游歷各地。
而幾位皇子得到封地,各奔前程。這位八皇子果然得了齊地,元琛則只得了一塊邊陲小地,這不僅是最差的封地,還是他外祖父當年兵敗被辱之地。
據聞,這是他得罪十皇子所得的惡果。
*參考書籍: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作者錢穆。
百度百科——行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