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唐老師找出往年的舊課本,湊了一套送給姜小滿。
這些課本都是以前的學生留下的,有些已經被書蟲啃得缺失了頁腳,帶着一股并不好聞的黴味,依舊不妨礙唐老師把它們當成寶貝一樣珍藏起來,甚至找了個箱子裝上,偶爾有空了還會搬出來曬曬太陽。
能入學的孩子都不缺這麽一套課本,不過多的是無法入學的孩子。唐老師就想,把這些書送給他們,能種下一顆種子也是好的。
一年級的孩子課程也學了一半,雖然都是一些很基礎的知識,認字、數數,但姜小滿沒有學過,不一定能跟得上。唐老師的用心,并不是讓她提前趕超,而是啓蒙求知,一直保持學習的興趣。
對于姜小滿,唐老師是打算以興趣入學,而不是強迫她去學。孩子年紀還小,距離入學的年齡還有一段時間,完全來得及。
把課本交給姜小滿後,唐老師說:“我去給你找把椅子來,一會兒你就坐在教室外面跟着聽。聽不懂沒關系,不用勉強,課後有什麽問題都可以來問我,不要怕麻煩。”
姜小滿非常高興,蹦跳幾下,笑得小嘴咧開,連連道:“謝謝唐老師,謝謝唐老師。”
這孩子喜歡接觸新奇的東西,也喜歡提問,看她開心的樣子,唐老師也不禁笑了笑,摸摸她的腦袋,然後給她準備椅子去。
唐老師走後,姜小滿興致勃勃打開課本,看了幾眼,懵了,又關上,又看幾眼。
姥姥誇她聰明,舅舅誇她聰明,唐老師也誇她聰明,就連系統也經常說,她最聰明,是它帶過的最乖巧伶俐的一屆宿主,讓她沖沖沖。是以,姜小滿一直以來,對自己的智商都非常膨脹。本以為這小小的一本課本,她一定看得懂才對,沒想到……
哇嗚嗚嗚!!她居然沒看懂幾個字!
她見得最多的就是“積分”、“糖果”、“餘額”這些字眼,其中對餘額這兩個字最為敏感。這些,還都是在系統的耳濡目染下,自然而然學會的。
姜小滿長這麽大,所學的知識大部分都來自于系統的教授。以前喜歡來教室門口蹲着,看着黑板也能學幾個字,但她心裏也挂念沒捅的螞蟻窩,一心二用,還缺一課少一課,能認得才怪呢。
平時聽系統頭頭是道,道理跟她講她也能明白,但正兒八經的認字和寫字,姜小滿還是頭一回。
她看着課本和空空蕩蕩的筆記,傻眼了。就連課堂上老師講了什麽都沒聽進去,明明她以前最喜歡跟着老師讀書的。
姜小滿大受打擊,出師未捷淚滿襟,眼淚又吧嗒吧嗒流下來。
系統安慰道:“宿主,學習需要循序漸進,不能一口氣吃成胖子。你連走路都沒有學會,怎麽可能跑得起來呢?”
“意思是不能揠苗助長嗎?”
“……嗯,差不多吧,宿主的年齡太小,本就不應該這個時候來學校。你看看教室裏的孩子,哪個不比你大?”
姜小滿認真看了看,發現還真是。
但她又想不明白,“那為什麽唐老師要我現在就來學校呢?”
系統說:“不知道,其實很多時候,你們人類的思維,我們系統不是很了解。”
姜小滿立即露出同期的神色來,仿佛看到了對着滿課本字無措的自己,安慰它:“沒事,每個人都有不懂的事情,有時候我也不懂你在想什麽。”
“……嗯。”
和系統聊過之後,姜小滿心情好多了。她吸吸鼻子,重新聚精會神聽老師講課。
這一次腦子就清楚多了,基本上老師說什麽,她都能跟得上,能跟着讀。
就是字還是不怎麽認得。
以前姜小滿在教室外邊,無聊了會一邊拿棍子逗螞蟻玩,一心二用,耳朵就聽老師講,對于字形是認得不多的。現在她留心後會注意字形,不再只記下簡單的字。
一節課下來,累得她滿頭大汗,無比吃力。
姜小滿累了就想睡覺,但又覺得就這麽走了,唐老師一定會笑話她的。
一天都不能堅持下來,也太丢臉了。
姜小滿忍着難受和打擊,挨了一整天,放學的時候,終于淚奔。
她收拾收拾,拔腿跑向唐老師的宿舍,一見到唐老師就嗚嗚大哭。
“唐老師,以後我不想來了。”她已經堅持了一天,老師不會笑話她了吧?
唐老師沒什麽表示,也不生氣,反而蹲下來問她:“這是為什麽呢?”
姜小滿松了一口氣,一邊哭一邊說:“我、我太難了……我不會 ,課本上的字,它認識我,我不認識它。”
一年級已經上了半個學期,姜小滿要無障礙的跟上,确實有難度的。
唐老師對她的要求也不是要跟上進度。
他問道:“小滿啊,這字這麽難認,你知道為什麽要讓你來學校嗎?”
姜小滿抹抹眼淚,認真道:“唐老師想揠苗助長。”
唐老師愣了一下,哈哈大笑。
他越笑,姜小滿就哭得越是厲害,唐老師勉強止住了笑聲。暗想孩子聰明是聰明,這學以致用的本事是真的厲害,學了沒幾天還用上了。
“揠苗助長不是件好事,我們應當以此為警醒,而不是要去做這樣的事情。”唐老師語重心長道:“我讓你來學校,是想讓你發現學習的樂趣。”
“可是學習一點也不快樂,我只想回家睡覺。”
“學習當然不快樂,但學習後獲得知識很快樂。”唐老師舉了個例子,問她:“老師問你揠苗助長那個典故,你回答出來,老師誇你聰明,你開心嗎?”
“開心。”姜小滿懵懵懂懂點頭。
雖然系統在綁定的時候,告訴過她,她是鎮上最聰明最聰明的小孩啦,姜小滿為此暗爽不已,但沒人知道呀。
只有她一個人知道自己聰明,那有什麽意思呢?得別人誇出來,她才開心呢。
所以她最開心的事情,就是聽別人誇自己聰明。
唐老師繼續循循善誘道:“那為了開心,是不是就得更努力學習呢?是不是這個道理?學習也是有樂趣的,只是你暫時沒感覺到罷了,所以老師要引導你。”
姜小滿總是聽懂了。
她對對手指頭,還是據理力争:“可是我還小呀,我才……才三歲半呢。一年級的小朋友都比我大,我跟不上,不可以大一點再來嗎?”
唐老師很有耐性,回答:“三歲半不小了。在城裏,你這個年紀都可以上幼兒園,到了啓蒙的年紀,就是我們鎮上沒有這個條件,老師只能因材施教。”
原來別的小朋友也像她這樣啊,小小年紀就要被逼着上課。
姜小滿心裏總算好受了些,不哭了。
她平靜下來後,唐老師繼續說:“我們有個共同的老師,叫孔子。孔子說,只有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求知的路上是永沒有止境的。老師逼着你學,和你自己想學,不是一樣的。老師可以逼着你學,但老師想讓你自己想學。”
“為什麽呢?”
姜小滿永遠都有問不完的問題。唐老師教的這些,不想系統那樣,直接讓告訴她讓她怎麽做,也不能用她簡單的邏輯粗暴換算,姜小滿想不通了,就得打破砂鍋問到底。
唐老師繼續解釋,倒是沒有不耐煩。
“以後老師不在你身邊教導你,你就可以當自己的老師,督促自己學習,不能懈怠方能持之以恒。老師只能教你到三年級,之後你就得到外面上學,有更好的老師,更好的學校。外在的條件是沒辦法的,但關鍵是要堅持本心呀。”
姜小滿又問:“為什麽唐老師不能一直教我呢?”
這是個有點沉重的話題,唐老師不打算和孩子說這些。
以前學校是有設到六年級的,那時候人還多,附近的鄉村都把孩子送來這裏上學,還勉強能湊得齊六個年級,現在人越來越少,高年級也不設了。等到三年級後,就得到別的地方求學。
唐老師笑着說:“因為我的知識有限,只能教你到這裏,剩下的你要自己去學。”
姜小滿呆了呆。
在她的印象中,唐老師是個很厲害的人,就連姥姥提起唐老師,語氣都莫名變得溫和很多。姥姥耳提面命讓她尊重老師,說他是最德高望重的老師。
德高望重是什麽,姜小滿不懂,但她知道唐老師真的是鎮上最溫和最溫和的人了。他道理講得好,總能把複雜的事情講得顯淺,姜小滿很喜歡和他說話。
就比如此時,姜小滿本來都打算明天就不來了,可唐老師一通說,她又動搖了。
姜小滿怕唐老師難過小聲道:“我不要,我跟唐老師學就可以了。”
唐老師哭笑不得,想了想,不糾結這個問題了。
“小滿啊,上次你那個揠苗助長的故事是從哪兒聽的?”
“我……我朋友講的。”
哦,朋友,小孩子的朋友也是小孩子,難怪一知半解。
唐老師說:“你理解得有點問題,我今天再跟說一遍。順便再跟你講一個故事,講完你就明白,為什麽有些東西,得要自己學了。”
姜小滿最喜歡聽故事了:“什麽故事呀?”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