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至

老槐在給木匠結算工錢。

“這大門,算上材料和人工,就五角好了。”李木匠抹了一把汗,手下老槐的工錢,順口問,“您家少爺還沒回來?”

“少爺去北平辦事,還要好幾天。”

“去北平啊。我這麽大歲數,連省都沒出過。”木匠感嘆一聲,“還是讀書好,讀書人厲害。”

兩人又随意聊了幾句,木匠對槐叔點了點頭,便挑起吃飯的家夥什去下一家忙活。老槐站在門口,看着修繕一新的大門,門內空空曠曠的房間,心裏也是感慨。

他和少爺搬到金陵來,已經是三年有餘。當年執拗着北上的少年,如今已經能一力承擔風雨,走到他遠遠看不到的地方。

自己還能再陪少爺走多久呢?

如果哪一天,這一身老骨頭走不動了,還有誰可以一直陪在少爺身邊。

老槐嘆了口氣,轉身進屋,剛想阖上大門。

“你好。”

身後卻突然傳來一道低音。

“請問這裏是許府麽?”

老槐愕然回首,只看到一個年輕男人背光而立。烈日落在那人臉上,在他鼻翼投下陰影。只聽陌生人緩緩啓唇,道:“我找許先生。”

……

夕陽已經追着雲彩的腳步西沉。

直到送走了人,老槐仍然是有些回不過神來。他目送那莫名的訪客款款離去,一直消失在小街的盡頭。這一刻,腳邊草叢裏的蟲鳴聲、遠處小販的叫賣聲,才陸續回到耳中,将他從之前那玄之又玄的狀态中解放出來。

Advertisement

老槐這才發現,與剛才那陌生人交談,竟讓自己不知不覺中汗濕了後背。此時送走了人,他松了口氣的同時也在疑惑,像那樣的人物,為什麽會來找上少爺呢?

“槐叔!”

老槐咯噔一下,驚得心跳漏了一瞬。

“你怎麽了?”

許寧放下行李,繞到他面前。

“少、少爺。”老槐長舒了口氣,“我還以為,是剛才那位客人去而複返呢。”

“客人?”許寧奇怪。

“不,先不說這些了。”看到許寧回來,老槐高興地要接過他手裏的行李,“真是,竟然今天就回來了,也不跟我說一聲。少爺,先回去休息,我給你準備晚飯去。”

許寧苦笑道:“我也是直到上車前才曉得自己的行程。別,行李我自己拿。”他一邊說着,一邊跟在槐叔身後,“大門已經修好了?”

這門還是當日被段正歧一夥人給踢壞的,下回再見到,一定要找他賠修門錢。

許寧心裏想着,眼角在門口瞥到一只剛熄滅的雪茄,頓了頓,沒說什麽,便進了屋。

他這次一走快有兩旬的時日。學校那邊雖然請了假,但是終究還是得親自過去說一聲。回到家裏,許寧一邊吃着槐叔親手做的飯菜,一邊安排起這幾日的行程。直到這時,他才有了回家的實感。而不是之前無論走到哪,都擺不脫段正歧的影子。

不過說起來,北平出事,他們這會應該也很忙,像是孟陸這些人,也不知道要被段正歧打發去做些什麽活計。

“對了,少爺。”

老槐端上最後一道小炒,擦着手,在一旁坐下。

“今天有人上門找您來着。”

“找我?”許寧問,“誰?”

“不認識,既不是學生,也不像是您認識的人。對,看起來和那天帶您走的黑臉将軍有點像,只是沒那麽可怕。他說他姓杜。”

和段正歧像的人?姓杜?許寧在腦海裏轉了一圈,也沒想起自己什麽時候認識這麽一號人物。沒有頭緒,許寧決定先放下這件事,既然是對方主動來找他,那就總會露面的。

“槐叔。”許寧放下筷子,問起另一件事,“你那天回來後,除了今天這個杜先生,還有沒有別人來上門找過我?”

“沒、沒有啊。”

“是嘛,這就好。”許寧顯然有心事,但是老槐卻不敢去問。

他知道,有些事少爺不說是為了他好,但是總看到許寧把事情一個人背負着,老槐心裏也不舒坦。他想,要是有人能為少爺分擔一點就好了。

可這個人,要去哪找呢?

第二日,許寧去了學校。因為去的這天是休息日,學校裏冷冷清清,走上數百米也不見一個人影。許寧先去校務室跟秘書打了聲招呼,轉身離開辦公樓,往另一幢偏僻的小樓走去,

然而他人才剛走到拐角處,就被一雙手拽住胳膊,一把拉到了陰影中。

“許寧!你總算回來了!”

許寧剛要砸下去的右手微微一頓,看清人後,無奈道:“箬至,你下次再這樣,會被人揍的。”

“這話我該還給你!”甄箬至咬牙看着他,“聽到你被人劫持去了北平,知道我們有多擔心麽!可你呢,一點消息都沒有,說走就走,說回來就回來。你這家夥。”

許寧無奈:“我也是沒有辦法。”

“有本事給我們傳燈訊,沒本事留個消息。許元谧,這就是你的沒辦法?”

見這人好似真的有些生氣了,許寧正準備開口解釋一番。

“別理他,元谧。”兩人身後傳來一個清脆的女聲,“甄箬至,你也知道元谧是被人劫去的北平,劫持他的人不放,他怎麽回來?麻煩動一動您尊貴的腦殼,不要挂着當物件擺設,好麽。”

“琇君。”

許寧看向走到兩人身前的短發女孩,臉上露出一絲笑意。

“梁琇君,你怎能這樣說話。”甄箬至不忿道,“作為女子,哪有你這樣的模範,整日裏盡是罵別人癡傻。”

“你也知道你傻。”梁琇君笑了笑,伸手扶了下過耳的短發,“就還不算笨呢。”

她穿着貼身的旗袍,臉上有着淡淡妝容,此時卻出了一層薄汗,想來是得到消息後急促趕來所致。與甄箬至說完,她又看向許寧,眼中帶着關切。

“你沒事就好,元谧。”

許寧感受着兩位朋友不同表現的關心,心下感動,輕輕點了點頭。

身邊這兩位,都是他相交多年的好友。

梁琇君女士,是他在北平讀預科時就認識的同學,兩人相識已經超過十年。而看起來有些沖動的甄箬至,則是許寧在北大讀書時的同學。因為有着共同的志好,又在同一學校教書的緣故,三人很快成了好友。一年前三人一時興起,辦了個志遠社。平日裏用來交流切磋,各抒已見。然而亂世之中,随時都有風險。許寧與二人曾經相互約定,一旦誰出了意外,另外兩人就負責照看那人的家小。所以這志遠社,也頗有點秘密結社的意味。

那一日,許寧打的燈訊,其實是在向他們傳遞消息,卻被段正歧看到。這不得不說,也是一種命運。

這二人見許寧回來,總算是放下了多日的提心吊膽,也因此有空,跟許寧說起金陵近日的消息。

“這幾日軍閥們狗咬狗,在華北打得不可開交。”甄箬至說,“弄得我們金陵也不太平,還好,孫傳芳和段小狗都按兵不動,暫時沒有人動咱們。”

段小狗?乍然聽到這個名字,許寧卻覺得恍若隔世。其實他并不是第一次聽到這個稱呼,段正歧去年就已經霸占了蘇皖,與孫傳芳一人分了一半的地盤。因為當時世人只知道他是段祺瑞義子,并不知道他正名,就喊他段家小狗,嘲諷的意思居多。

可那時候許寧哪知道,這小狗竟然是自己養過的那只呢?他笑一笑,繼續聽甄箬至說話。

“雖然沒有戰事,但是金陵這幾天也是有一件大事!”

許寧豎起耳朵。

只聽甄箬至壓低聲音,道:“青幫來人了。”

青幫?

許寧一驚。

若論起名頭,在上海蘇浙,可以有人不知道張作霖,不知道蔣中正,但是沒人能不知道青幫。這個從乾隆年間就流傳下來的市井幫派,發展到如今已經成為和洪門并肩的縱橫中國的地下勢力。等閑官府人士,都要讨好交往他們。

其門下弟子,單說浙南一派,有記錄的已經不下五千人。而在上海這樣的大都會,青幫手底下的喽啰都是以萬計數。他們的地盤從碼頭到租界,所從事的行業從煙、賭、娼到零售、金融、外貿,無所不包。

青幫的勢力之大如何窺見?當年蔣中到上海,也要拜青幫大佬黃金榮為師,才能暢行無阻。如此,可見一斑。

這樣一個吃人不吐骨頭的龐然大物,如今竟派了人到金陵來?

甄箬至又說:“聽說這回來的還是大人物,是青幫主管經貿的一位首腦,不知他來金陵做什麽。”他看向許寧,“元谧,你剛剛遭災回來,可別又惹上這事啊。”

梁女士很不優雅地白了他一眼。

幾人三言兩語談完時事,許寧便匆匆告別好友,便向家裏趕去。

趕回家時還未至中午。屋前大門緊鎖,估計槐叔不知他會這麽早回來,外出采購去了。許寧踱了兩步,正準備去哪裏走一走。

“許先生?”

卻聽到有人在身後喚自己的名字。

他循聲望去,看到一個年輕男人穿着長袍,戴着寬檐帽,站在樹蔭下等他。見許寧回首,這人摘下帽,帽檐下竟是一張格外年輕的面容,留着西式的三七頭,卻不顯的古板,反倒有種雅致的俊逸。

然而他雖是笑意款款,但那雙盯着人的眼睛總叫人莫名地不舒坦,背後泛上一層寒意。

許寧:“閣下是?”

年輕男人緩緩開口,聲音溫潤入耳,說出的話卻叫人不願聽。

“鄙人青幫杜筎生。有些事,想請教先生。”

聽到這個名字,許寧立刻心裏暗道,甄箬至!你這張烏鴉嘴子。

作者有話要說: 這個小杜不是那個著名的老杜,是阿歪的原創人物。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