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垣

人們為死者祭祀,一為懷念,二為鎮魂。

許老三家裏這幾日總是有些不順,用一句話來說,是觸了黴頭。他把能夠祭拜的先祖全部都祭拜了一遍後,許老三想了想,還是到許家舊宅跑了一趟。

許家滅門之前,他是府上的長工,僥幸逃脫過一難後就另尋了營生。許老三總覺得家裏最近這麽不順暢,說不定是老主雇一家在地下過得不好,向他鬧騰來着。不管是不是,燒幾張黃紙祭拜一下總是不費事。

可他拎着紙燭剛走到舊宅前,就看到夜影重重,幾個模糊的黑影屹立在廢墟之上。許老三吓得扔下黃紙,瞬間以為自己見了鬼了。

段正歧問清楚緣由後,也是有點無奈。

他雖然常在沙場上不留情,被人稱為活閻王,可卻從沒有真被人當做孤魂野鬼過。他看着屬下抵着這許老三,正想着要怎麽處理這個人。

誰知許老三已經吓得口不擇言起來。

“爺饒命,也饒命,小民不是有意冒犯!不是故意要把各位看做野鬼來着。”

難不成你還想有意?一名士官正想說些什麽,只聽許老三又道:“只是前幾個月,這老宅确實鬧過鬼,還出了人命。所以小民才……才心有餘悸。”

“呵,還知道用成語。”士官不把他的話當真,只是嘲笑,卻突然被一只胳膊伸手攔住。

鬧鬼?出了人命?

段正歧示意屬下安靜,又盯着這許老三。

他從來不相信什麽鬼神之說,更不相信厲鬼索命。如果這許老三不是胡言亂語,那麽顯然在許家舊宅上鬧騰的,不是什麽野鬼,而是居心叵測的人。

這件事,他定要查清楚不可。

……

“忌日?”

Advertisement

許寧聽槐叔提醒,才想了起來,明天就是他母親的忌日。

許寧母親在他年幼時便早逝,父親一早就續娶,外祖家更一直沒有什麽往來。所以自他懂事起,為母親操辦忌日的活計,就一直由槐叔張羅,他自己主持。

而槐叔,則是許寧母親從娘家帶過的下人。尋常人家嫁女兒都是送的陪嫁丫頭,許寧母親這一出倒是有些別致。而許寧雖然與母親相處時日不久,卻對她印象深刻、十分孺慕崇敬。換句話說,許寧這一身脾氣七八分肖像了他母親。

“我竟差點忘了。”他懊悔道,“槐叔,便由你張羅,我明日空出半日來為母親祭祀。”

槐叔點了點頭。

“少爺這又要去哪?”

“去金陵大學。”許寧道,“今日章先生約了一位教授,與我在那相談。”

槐叔目送許寧出去,又回想着這幾日少爺匆匆忙忙,四處為了段正歧的事業張羅,想起許寧牽扯進這亂局,再也抽不開身,心下又是嘆了一口氣。

“早知如此,小姐當年何必還要離家出走呢。”

沒錯,便是連許寧也不知道,他的親生母親竟然是私奔離家的。可惜所托非人,耽誤終生。

這邊,許寧尚不知槐叔還瞞着他關于母親的大事,也不知杭縣那裏段正歧已經開始調查一樁鬧鬼案。他只是忙于為段正歧打理金陵的人脈,拉來更多可靠的支持。

吳正之,便是許寧這次要拜訪的對象。這位比他年長三歲,還不到而立之年的物理學家,上個月剛剛在美國發表數篇優秀論文拿到博士學位,便歸國執教,成為金陵大學史上最年輕的教授。可以說未來幾年,金陵大學的物理學院都是由他來執牛耳,而作為青年學者中最有建樹的一位,他的話語分量在年輕人中也不可小觑。

許寧此來,就是為了獲得這位大學者的認同。

“吳先生。”

兩人約在金陵大學吳正之的辦公室見面,許寧一上門,便恭敬道:“冒昧打擾了。”

吳正之和老派文人不同,愛穿西裝不愛長衫,也不喜歡講究這些繁文缛節,便揮手道:“無畏打擾之說,許先生有事拜訪,便請直說吧。”

好像最近遇到的人,都是這些直來直往的性子。許寧想章秋桐勢必已經先打過招呼,便也不委婉了,說道:“我此次來,是想請吳先生一句話。”

“什麽話?”

吳正之擡頭看他。

許寧微笑:“請先生不偏不倚,認認真真地看着這金陵城內的變化。假以時日,如有有人問起來段正歧治下金陵如何,還請先生說一句公道話。”

吳正之雙眉一挑,倒是有些意外。他本以為許寧上門勸說會來個威逼利誘的把戲,沒想到卻只是這麽一句。

許寧像是知道他在猜想什麽,說:“若是要用金錢名利來換先生一句好話、一個立場,不是沒有手段。只是若不成功,難免我與先生結下嫌隙;若是成了,我卻也會覺得失望。幸好的是,我不用這樣測試先生,先生也不用因此為難。”

吳正之聽他這麽說,好笑道:“那你想用什麽來換我一句好話?”

“當然是觸手可及、親眼可睹的現實。”許寧道,“金陵在我們将軍手下,究竟會變成什麽模樣,我不用吳先生說好話。”

他微微一笑,擡頭迎視。

“您只需要說實話就可以了。”

直到送走了人,吳正之也是有些悵然。

“這許寧……”他搖頭道,“倒真是個人物啊。”

親自上門拜訪,明顯是為段正歧籠絡人脈,卻不急不緩也不拿捏手段,兩三句話就将自己的野心與自信顯現,也不叫人反感。最關鍵的是,他好像真有實現他野心的本事。

許寧最後臨走前說:“先生放棄優渥待遇回國效力,我不想讓您這樣的人才困于池中。外面風雨自然有我們來頂,陰私角鬥也有旁人來為。我只希望先生能安安靜靜地做您擅長之事,不要浪費了一身才學。”

吳正之聽到這句話,也不是不受震撼的。他想,金陵幾度易主,現在到了這段正歧手中,似乎真能迎來一個更好的明日。

在這之後,許寧又拜訪了幾位學人,無一不是使用相同的方式。章秋桐曾有些不滿他手段太軟,許寧解釋道:“這些都是沒有什麽野心,安安心心做學問的人。我若用勾心鬥角的方法來對付他們,能得到什麽呢?不妨讓他們靜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得出成果又何嘗不是快慰之事呢。”

“你這樣,不怕他們被別人籠絡了去?”章秋桐問。

許寧笑:“大學者們也并不傻,誰是豺狼,誰是真心相待,難道不能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嗎?”

章秋桐不再說話,因為許寧這幾次上門之後,卻是有一些效果顯見出來了。最起碼金陵學界,不再像之前那樣排斥段正歧的執政,而是沉默下來,靜觀其變。

許寧說,這就是做實事的時候了。他轉身就拿着上海寄來的資金去辦慈幼堂,去建立公立學校去了。說到這筆資金,不得不提許寧處事的另一手段。

對付文人學子這些心高氣傲,不肯輕易折腰之輩,他待之以禮、施之以柔。然而對于商人士紳,這些聞着肉味就會群聚一塊的野狼,他卻是軟硬兼施。一方面,許寧拿着張四先生的推薦信做敲門磚,另一方面,他借着段正歧的大軍實力作為笑裏刀。雙管齊下之下,倒是有不少士紳欣賞他的手段,也看好段正歧的前景,紛紛投資這位新派系。

沒錯,新派系。

現在段正歧麾下行走在外,已經不再頂着皖系軍閥的名號。一個月之前他神出鬼沒在浙江,與孫系你來我往交鋒之後,丁一又抵達湖南戰場與葉挺獨立團合作對抗其他勢力。這兩部軍隊雖然人數不多,但背後的意味卻叫人警醒。

段正歧顯然已經與左派結盟,作為僅次于張吳的一股勢力,他這一舉動不僅僅是表明了立場,更可能會影響到之後的勢力洗牌。且看他在浙江攪混水的手段就知道,在現在的亂局中,段正歧的軍力支持哪一方,天枰就會有所傾斜。他能給孫系添麻煩,就也能吳張甚至是右派添麻煩。那些大人物或許不怕段正歧的一點小麻煩,但若有別的勢力在這之後渾水摸魚,那就得不償失了。

于是左派令立新軍的意圖,就這麽在段正歧的支持下,順利進行。到了七月,北伐戛然而止,但是以第四軍為首的左派軍事力量也徹底洗脫了右派的幹擾,獨立出來。至此,段正歧作為原北伐軍左派的盟友,似乎不能再冠以舊軍閥的稱呼。

人們便給他取了新名號,段家軍。只不過這段,已經不是段祺瑞之段,而是段正歧之段。

而許寧,此時與段正歧分別也有一月之久。這一個月內,他總攬了金陵城內大大小小的雜事,辦完了自己母親的忌日,時不時與段正歧鴻雁傳書寄托相思。

可他沒想到,段正歧會這麽快趕回來。更沒想到的是,在見到段正歧之前,他卻先遇見了另一批人。那是一批從北平南逃的家小,幾人正在一位友人府上作客,恰好許寧當日也是上門拜訪。

“你……你是!”

然而其中一個花甲之年的老者,看見他卻驚得掉落了手中杯盞。

熱水與茶葉傾灑一地,也引的旁人紛紛看去。老者的家眷不知長輩為何如此失态,只能也順着他的目光向許寧看來。

“華、華……”

而那老人指着許寧說了半天,卻吐不出完整的詞來。正在此時,門外沖進一排士兵。一人頂着烈日走進廳堂,他環視一圈,心裏已經有了些把握。他心下微惱,當即便做了決定。

“全部拿下!”下屬看長官手勢,便浩浩湯湯将在場除了許寧之人,全都扣押下來。

許寧又驚又氣,看向來人。

“段正歧,你這又是做什麽!”

作者有話要說: 今日科普:吳正之原型吳有訓。芝加哥大學物理系博士,中國近代物理奠基人。他的導師和師弟都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人,吳大師本人也有傑出成就,他在事業巅峰選擇了回國,回到近代科學幾乎荒蕪的舊中國。我總想如果他有一個更好的實驗環境,他是否能走得更遠,與師門其他人并肩也不在話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