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傾城國士十六
天道酬勤,尤其是又是葉珣這種把勤奮用對了地方的。
大梁的春闱于三月舉行,所以出了正月啓程赴京完全趕趟。葉珣這次依舊和吳駿飛結伴而行,到了京城十一皇子便派人前來迎接,更提早為葉珣準備好了暫住的地方。
吳駿飛把十一皇子管事對葉珣恭敬的态度看在眼裏,只服氣卻不嫉妒,更趁着無人的時候半真半假地問,“不知道的,以為你投靠了十一皇子。”
葉珣很是實在,“不然呢。”
吳駿飛“嘶”了一聲,“千金買馬骨……三郎我覺得……還可以再商量。”
面對明顯欲言又止的朋友,葉珣接話說,“你覺得賤賣了?”
吳駿飛輕咳一聲,“有點。怎麽着也得殿試之後,是吧?”
“我和十一皇子往來如何有心人都看在眼裏,遲早貨與帝王家,又何必假惺惺地待價而沽?”
吳駿飛琢磨了一會兒,輕聲問,“你覺得他最好?”
“起碼比其他幾位更好。”
“容我想想。”
把滿腦子官司的吳駿飛打發走,葉珣又一頭紮進了自習室。
卻說葉珣進京趕考,把他視作“公狐媚子”的十一皇子妃王氏自然也聽說了,可惜禁足的她不能親自出面教訓對方,便打發了自己的陪嫁媽媽往娘家傳消息:讓娘家人給這個“公狐媚子”個教訓。
皇子妃被禁足以來,越發偏執,我行我素壓根聽不進老成勸谏之言。身邊伺候的人手讓十一皇子“梳理”了過,這個陪嫁媽媽可是“碩果僅存”的兩位老人之一。
王氏的娘家人也不如何高明,但總知道在天子腳下春闱之前毀掉一個解元,陛下不會不聞不問……他們接到王氏親筆短箋,覺得不對,幹脆找上失了皇子妃之心的陪嫁媽媽,聽過前因後果王家人不僅沒有照做,還向十一皇子打了小報告。
十一皇子知道後把王氏身邊的宮人又換了一遍……明知道貴妃會借此機會安插好幾個釘子探子他都認了。
Advertisement
在十一皇子調換~妻子身邊的人手的第二天,安國公世子夫人帶着大女兒譚思怡進宮探望譚貴妃。
譚貴妃就把這事兒當樂子說給了侄媳婦和侄孫女。
說完,她便望着沉穩端莊的侄孫女,越發滿意:侄孫女這個年紀,和她相配的皇孫只有三個,十一皇子的兒子俞玢的确是目前三個皇孫裏瞧着前程最好的那個,但十一皇子……她就不太好評價了。
譚貴妃當着娘家人不太避諱,“玢哥兒是個好的,他母妃王氏……誰給她當兒媳婦誰且有得熬。”
安國公世子夫人也正愁這個,若是不在這年紀相配的三個皇孫裏挑一個,女兒可能得去做側室……做側室有多苦,只看眼前高座的娘娘就能窺見一二了:風光是風光,掌櫃歸掌權,但沒有兒子,在這宮裏就沒什麽“往後”。
這邏輯聽着有點繞,那是因為皇帝有個怪異的規矩:正室既能掌權又生兒子,但側室只能在管家權和生兒子之間選一樣。
皇帝的兒子和孫子只怕也要遵守皇帝這個規矩,畢竟按這規矩來這麽多年宮中明面上很是安生。
譚思怡只覺得此時姑奶奶和母親的擔憂……有那麽點庸人自擾的意思。
至于王氏,她都不看在眼裏:對付王氏不要太簡單,全力奉承她就是,捧得她飄飄然,她就整日裏都是好臉色。但她的吩咐一概不用照辦,只要扭頭向玢郎哭訴,玢郎就能全接過來親自去處置。
她現在只想着找機會當面試一試那個葉三:看他究竟是上輩子那個人渣,還是……讓孤魂野鬼上身直接換了個裏子!
因為前幾天她還聽她祖父和父親都談起過葉三,說是此人大才,十一皇子也是好運道,竟然瞎貓碰上死耗子。
思及此處,她意識到自己心裏早有答案,只是不大願意相信而已。
姑祖母和母親談興正濃,她安靜坐在邊上仔細思量。
貴妃姑祖母的小女兒似乎還不曾婚配,她便打定主意,這陣子見到那位公主殿下時不時提一提葉三絕色就差不多了……
上輩子這位九公主在吃大虧撞得頭破血流之前,可是很肆意妄為橫沖直撞的……借此少個礙眼的親戚,實在是一石二鳥。
葉珣完全不知道他即将迎來什麽,規規矩矩會試再老老實實殿試……殿試現場,皇帝幾乎是看着他寫完“小作文”才緩步走開。
葉珣倒是安之若素——考場上老師盯着寫卷子嘛,對他而言這是常事。
只不過這次陪着他一起等放榜的,不僅有好哥們吳駿飛,還有不請自來的十一皇子。
中了狀元,和同科們互相道喜道賀,葉珣那個笑容與之前實在是一點變化都沒有。
吳駿飛中了二甲進士也很開心,一時沒注意到這個;時刻關注着三郎的十一皇子倒是發現了,也只是搖搖頭,什麽都沒說。
被同科們簇擁着,出了茶樓,葉珣剛站在大路上便直覺不對,飄然閃身,一個“花裏胡哨”的繡球剛好落在他身邊的探花郎額頭上。
之所以這繡球讓葉珣評價為“花裏胡哨”,是因為這繡球棱角很多,用得好了就是個妥妥的兇器。
這不,他這一讓,顏值僅次于他的探花郎額頭飙血,就此倒下……幸好同科們大多眼疾手快,你拉一把我扶一下,探花郎沒受什麽二次傷害。
确認過探花郎并無大礙,葉珣擡頭望向繡球飛出的街邊窗子,正好和一個一臉兇相的妙齡女子打了個照面,而這兇巴巴女子身邊那只露了半張臉出來的姑娘,倒惹得他多瞧了好幾眼。
系統小毛球不慌不忙地解釋:砸繡球的是譚貴妃的小女兒九公主,她身邊那個就是重生女配譚思怡了。
葉珣篤定道:“譚貴妃的小女兒,譚思怡該叫聲表姑?她試探我的同時不忘坑一下親戚……上輩子她倆有仇?”
系統回道:“反正不大合得來。”
這會兒依舊坐在臨窗包廂的十一皇子打發的心腹匆匆過來,只為傳一句話:我不會讓你被迫抛棄妻女的!
葉珣樂了,對系統道,“雖然被關切的感覺很好,但是山人自有妙計。我殿試策文寫的可是土豆……只要皇帝沒有老糊塗,就會點我為狀元,既然點了狀元那就必有任用,他也不會讓個糊塗閨女随意毀了我。”
系統小毛球現在都會捧哏了,“萬一要是皇帝很老糊塗呢。”
“還能咋的,削死他,提前幫男主他爹上位啊。”發芽的土豆都夠送走他的了。
雖然探花也很好看,但站在新科狀元身邊,探花就是個路人。
譚貴妃的小女兒九公主定睛瞧了一會兒,直到葉三走出她的視野……葉三邊上站着的是十一哥的心腹管事,她認得,所以今天只能到此為止。
于是她轉過身,挑着眉毛問譚思怡,“一見三郎誤終身,居然沒言過其實。”
譚思怡道:“可惜他年紀輕輕兒女雙全。”
九公主自顧自地坐下,“你跟他家哪個有仇?”
譚思怡剛剛和葉三對視了一眼,只這一眼,她便完全放棄僥幸之心:剛才她差點就要當場吓出個寒顫來!
上輩子那個葉三絕對不會有這種殺氣四溢,讓人幾乎無法直視的眼神。
譚思怡再一次下意識地揉了揉脖子,就是上輩子被長刀抵住的地方。
片刻後她回過神來,也只能幽幽地嘆息一聲:上輩子最後那一刻對自己刺激極大,現在都沒徹底緩過來……畢竟生死一線間,還是身不由己的一線之間。
等這點幽怨和無奈的勁頭過去,她登時又是滿腔怒火,憑什麽葉圓圓也有這樣好運道!沒了人渣葉三……她收拾葉圓圓就沒那麽容易。
想到這裏,她的心卻好像慢半拍一樣忽然一陣狂跳,她捂着心口臉都白了。
九公主把一切都瞧在眼裏,卻不置一詞。
她耐心等了好一會兒,才聽怡丫頭緩緩道,“聽說十一皇子想和這位新科狀元做兒女親家,十一皇子妃之前許諾過娘家,會再挑個侄女做兒媳婦。在這之前,十一皇子妃還暗示過小叔叔的留下的空位給她娘家,往後就是一家人了。”
九公主大笑,“我這個十一嫂現在還天真得像五歲小孩,玢哥兒還能二許的。十一哥願意早早給兒子定下一個寒門出身的兒媳婦,看來葉三有大才。”她嫣然一笑,“确實有點意思。所以你娘和你都相中玢哥兒了?”
譚思怡知道否認毫無意義,她很厭惡九公主但也承認九公主是個難得的明白人。
上輩子她和兒子淪為階下囚,新君則是如今三大異姓王之一的北寧王陸允,其實一直有風言風語說九公主跟北寧王一直都有不淺的交情……
至于現在九公主和北寧王好到哪裏了,她還真沒譜。所以她才想“撮合”九公主和葉三,若是能成,也算是斷了北寧王一條路。
她才不信她一力破壞,北寧王又沒有九公主幫襯,還能再成事!
想到這裏,譚思怡心情都平複了不少,再面對九公主也不見尴尬。
表侄女這神情變化有點快啊,九公主光是看着都覺得有趣,而這個時候門外響起輕輕的腳步聲:她的十一哥終于“姍姍來遲。”
九公主不把表侄女看在眼裏,卻不能對她十一哥不敬——她跋扈歸跋扈,對有希望觸及龍椅的兄弟們還是挺客氣的。
見禮後各自坐下,随從上茶,九公主才笑道,“十一哥眼光真好。”
十一皇子亦笑,典型的皮笑肉不笑,“你眼光也不錯。”說着給身邊的侍衛一個眼色。
侍衛就把九公主剛剛砸下去的繡球……帶着點血跡的繡球,放到了九公主面前。
講真,這繡球砸下去的時候九公主真沒安什麽好心,她本就存着讓這位狀元出個醜——若不是他,就是允郎培養多年的士子高中了。
但見對方一個閃身潇灑就化解掉,之後兩個人更“結結實實”地對望了一眼,她就知道這人很不好惹。
十一皇子完全視譚思怡若無物,“九妹,你的騎射功夫比我這個哥哥還強,你想……殺我的軍師?為了誰?”
譚思怡聽得心驚肉跳,連忙低頭垂眼:這是……要翻臉?
說真的譚思怡活了這麽久,根本不怕俞玢,因為她知道自己該怎麽對付他,但是她上輩子的公公……她是真地虛。
九公主微微一笑,“呀,十一哥居然生氣了?我只是想給他破個相,誰讓他長得這麽好偏又不能屬于我。真若是痛下殺手,父皇又不會饒了我。”
十一皇子眯了眯眼,他不是會當場放狠話的人,“多謝九妹手下留情。”
九公主笑了笑,沒再答話。
譚思怡臉都要僵了:她公公肯定動怒了!她餘光掃過九公主,心裏惋惜,完了,九公主廢了一半。
兄妹分道揚镳之後,九公主回宮便直接去找娘親譚貴妃了。
她直截了當問:“她們還真瞧中玢哥兒了?”
譚貴妃正剪着花枝,不緊不慢道,“你父皇很喜歡玢哥兒,你十一哥也不差,往後的事兒誰也說不準。”
九公主颔首道:“新科狀元一表人才,我還真覺着他不錯呢。”
譚貴妃皺了眉,“我記着他有妻有子。”殿試名列前茅的青年才俊貴妃哪有一無所知的道理。
九公主不以為然,“出點意外不就得了。”
譚貴妃聽了只提醒道:“總歸是你父皇欽點的狀元,別鬧騰過頭。”
九公主甩了甩袖子,摩挲着自己掌心的繭子,“母妃放心,我有分寸。”
而十一皇子離了那間茶樓,直接到他給三郎安排的住處坐等去了。他只吃了一盞茶,葉珣就回來了。
葉珣一瞧十一皇子的臉色,便心裏有了點數,“讓妹妹怼了?”
劇情裏亡了大梁的正是三大異姓王之一的北寧王,這位目前是異姓王裏最弱的一個,所以皇帝以及一衆皇子們都不大重視他。
九公主和北寧王也不是夫婦,但兩個人維持了好久的“深厚情誼”,身心合一見面少不了那啥的這種情誼。
北寧王滅了大梁的那年,九公主就死了,而北寧王當了皇帝位子也沒坐穩,一世而亡,再之後就是合久必分群雄四起的百年混戰了。
十一皇子搖了搖頭,“她是妹妹我不好跟她計較,那我找她身邊人出出氣吧。”
好好為父皇辦差,得了誇獎,更得了實在的好處,他使喚人輕易不會再捉襟見肘。
話說九公主還沒有大婚,但她有面首,不對,說是裙下臣比較合适,因為這位出身不差。
今天她也的确吩咐她這位情人幫忙對付葉三,能讓葉三斯文掃地最好。
而這位九公主的裙下臣聽說新科狀元美姿儀,自然心動不已:這位是個妥妥的勳貴家的纨绔子,男女通吃。
他氣勢洶洶地找上門的時候,剛好撞見和葉三送十一皇子出門,他這會兒已然心生退意……性命終究比美色重要。
不過他和他的随從藏身的地方沒有超過二十米,葉珣通過系統找到了他們,在十一皇子的眼皮子底下,以及暗衛們的協助下,把這群人全丢到了路邊的河裏。
從這幫人身上找到了繩子鞭子和各種……藥粉,他們的目的哪裏還用得着猜測?
對付這種人割以永治最是簡單痛快,不過因為這纨绔是七皇子的表弟,所以葉珣決定溫柔一點:凍以永治就行了,效果也不差什麽。
他用一堆衣裳固定住那位纨绔,讓他額外在河裏充分感受一下單點速凍。
說是速凍其實有點誇張。
大梁的京城在整片大陸的北方,春闱結束之後天氣也說不上多暖和,只能說沒那麽容易凍冰就是了。
泡了好久冷水浴的纨绔讓仆從送回家的當晚就發起了高燒。
兩天後退燒,他整個人都老實多了。又養了幾天,他徹底清醒過來,就趕緊寫信給九公主好好哭訴了一通。
九公主看信後勃然大怒,扭頭就給情郎陸允寫了封信:你把葉三妻女給我做掉!
作者有話要說: 新添加了兩千多字的內容。
-----
再有一兩章這個故事就完啦,下個故事其實是個要素過多的美食文來着。
這幾天沒少看做菜視頻,結果是天天吃夜宵,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