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和親之溫恪格格

康熙四十五年七月,皇十三女,愛新覺羅·凝月,被封號為和碩溫恪格格,将下嫁給蒙古博爾濟吉特氏翁牛特部杜棱郡王倉津。

康熙對此格格的喜愛,可由他對這婚禮的重視來證明。格格的随身嫁妝,從胭脂首飾,金銀珠寶,各種銀杯盤瓷器,千只馬牛羊,十二名婢女,六名侍衛,奶娘和丫鬟芯兒。若只是如此還沒什麽,這次格格遠嫁蒙古,随行的不只有幾名阿哥和大臣外,凝若格格,龍語凝,連皇上也來了。自古以來,皇上親自陪伴女兒到未來夫婿家,親自把女兒放到另一男人手中,康熙還是頭一個,也是他的頭一次,僅有的一次。連女兒日後要在草原上住的房子,也是康熙親手讓人打理的,這兩年秋彌便來探查,今年春天的時候他又來了一次,确認格格所的舒适安全後,才放心回京,把女兒嫁了。

他們一行人離開京城前,溫恪格格在乾清宮大門前,向着皇太後及衆妃子前,依依跪拜,感謝他們這些日子來對她的照顧。雖說她到這裏才兩年多,有的人她甚至沒見上多少面,或者根本不知她的真實身份。因為害怕,那些有點小小疏離她們的日子,她也未曾聽過她們的任何不滿。而皇奶奶,她未曾說過些什麽,但凝月打心裏是知道其實皇奶奶是知道事情的真相的,因為皇奶奶與她的相處模式雖不能說過疏離,但的确是有冷淡僵硬過。時間長了,也不知是否是習慣了還是雙方慢慢的改變,凝月也感受不出以前所感受到的冷淡,而是又回到了她剛到這裏時感受到的溫暖,甚至更多。

“皇奶奶,”我站在皇太後面前,往前踏一步,跪了下來,雙掌心按地,頭磕了下去,許久後才又擡起頭,慢慢地站了起來,對上皇奶奶慈祥的面,眼角的淚水不知不覺地滑落了下來。

皇太後雖平時嚴肅端莊,可眼角微笑時顯得親切,就像個普通老奶奶那樣,不再是那個高高在上的皇太後。她輕撫着凝月的頭發,柔聲說道:“瞧你這丫頭,這大好的日子你哭什麽,別人不知還以為是你皇阿瑪欺負你,不讓你嫁人了呢。”她這話一說出口,立即惹來身邊的人們哈哈大笑。

我左瞧右瞧,看着衆大臣阿哥妃子格格們,甚至連皇阿瑪都在那笑得開懷,心裏雖覺得很不好意思,但難過依依不舍的情緒倒是減了一大半,“皇奶奶,那是喜極而泣。還有,那就是會很想你們才難過的。”

皇太後從懷裏掏出手帕,為我擦拭留在眼角的殘水珠,“好了,不哭了。在這大喜日子,可不許你哭,觸黴頭。你也想倉津不想見你在這種日子哭泣,是嗎?”

我不說話,只是點頭,嘴角微揚。

在正式拜別京城後,我帶着自己的陪嫁丫鬟侍衛,跟着和親隊伍,一行人就這麽浩浩蕩蕩的,從北京城一路到了蒙古。穿過了各個城後,終于來到了廣闊的草原,卻離目的地還有好一段距離。凝月閑着轎子悶,嚷嚷着想出來透透氣,皇阿瑪硬是不允,凝月也沒轍,只好作罷,乖乖地坐回轎子中。而一踏入草原便出驕騎到馬背上的語凝和凝若格格,分別騎在驕的兩側,看向坐在轎子裏頭的溫恪格格和芯兒。

只見兩人紛紛投給自己有點抱歉又帶着幸災樂禍的表情,白了兩人一眼,嘟着嘴,做了一個生氣的表情,“好呀,你們倆,知道我不能下驕,還都執意撇下我,自個上馬去,留我在這裏悶着。你們還是我的好姐妹嗎?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懂不懂?”

“哈哈,”語凝笑了笑,“你想在草原上騎馬,以後有的是機會,不急于這一時。你若上了馬,估計要玩瘋了,哪還會有新娘子樣。在禮成前,你就安分些吧。”

“是呀,月兒姐,”另一旁的凝若也開口,“你若下驕騎馬,先不說讓這裏的人先看了新嫁娘的容顏,有失禮儀,還得重新裝扮,你不累我們還嫌累呢。我們估計也該快到了,你就在轎子內好好休息,嗯?”

凝月左右來回看着兩人,心裏雖明白她們是為自己好,也很感謝她們一路上的陪伴,但還是忍不住想回嘴,“你們說,你們這次來是為什麽呢?”

“瞧瞧姐姐嫁的人到底是何許人物,讓姐姐這樣牽腸挂肚的。以後我也得和親到草原來,也好這次先來瞧瞧做個日後的準備。”凝若說。

“我也就是好奇,”語凝也回話,“之前聽凝若說你在未見到那男人之前就如此期待,我實在很想知道,你到底是哪打來的勇氣。更何況…”

心裏大概猜到她接下來的話,會說出有關歷史的那事,那是無論如何我不想讓別人知道的,就怕他們會把這和親喊停。語凝跟我是同個世界來的人,我日後的事她肯定是知了,也瞞不了她,但除了她外,這事我想把它深深壓在心底,作為永久的秘密,直到那時候。我給她瞄了一眼,她也驚覺自己話說得快了,得到我帶有警告意味的眼神後,立馬止住。

“更何況…要是我,肯定沒那勇氣。你和我,畢竟不能算是這裏的人。”若說前面她是為了接之前說得話的,後面突然小聲,壓低了聲音,除了不想讓前面不知我真實身份的人聽去了,也許也是有她自己的真心話在裏頭。她第二次來到清朝,雖重遇十三阿哥,卻仍不在一起,反而更疏遠,更像陌生人了。我想問她的事,問她所想知道的事是否有眉目了,卻又不敢問。不過看着她的樣子,她應是知道真相了,卻又不想說出來吧。

就這樣她們一路上說笑,很快就來到了翁牛特部落。在離京前,皇上只派了欽差讓部落的人知曉他們出發的日期,什麽時候到卻不得而知,所以當和親隊伍到時,蒙古包外頭雖有幾個侍衛和幾個身份看起來比較大的人看守着,無迎親的氣氛。皇上此行雖身穿普通華服,而非他那身龍袍,但他那高人一等的氣勢,外加這裏的人是見過他的,所以認出皇阿瑪的身份也就理所當然了。

這次皇上随着格格和親隊伍一起來到草原,別說那些阿哥大臣們驚訝,連草原上的人對此事也毫不知情。格格的和親隊伍到達時,愣是把他們都吓了一大跳。

我本是挑開窗簾,又偷偷的小小掀起鳳蓋,偷窺眼前的情況。一見皇阿瑪下馬,走到蒙古侍衛們前,突然回頭一看,也許是對上我的目光,我立即收回伸出窗的頭,拉下窗簾,坐在驕中,隔着前面的布簾,繼續傾聽外面的情況。

“臣等翁牛特地方向來謀生甚艱,蒙皇上遣官訓以謀生之道,禁止盜賊加以養育,又賜牛羊使孳生蕃息,臣等俱已各得其所矣,今公主下嫁多羅杜楞郡王倉津,又蒙聖駕親臨光榮無比,合詞迎駕歡呼動地。”這是一個中年男人的聲音。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臣等拜見皇上,拜見太子,拜見公主!”這是很多人一同說話的聲音,包括剛剛那個男人的,應是其他蒙古臣子和侍衛的聲音吧。

“倉津呢?” 皇阿瑪威嚴的聲音傳來。怎麽,倉津此時不在嗎?

“啓禀皇上,”之前的那個中年男人說道:“杜棱郡王他此時正在書房辦公,臣已派了人去禀告郡王,應就快到了。要不讓臣等先讓人安置了皇上及公主在屋內休息,等杜棱郡王的到來?”

那人的話剛落,便傳來那個讓她懷念的聲音。“臣倉津,在此叩見皇上。臣惶恐,竟讓皇上及公主一行人久等了。”

“起來吧。”皇阿瑪聲音依然酷酷地說。

“臣遵旨。”

“依你之見,這婚禮應何時舉辦好?朕應沒誤了日子吧?”

“回皇上,依黃歷來看,今日和明日都是吉祥的好日子。皇上與公主這一路長途奔波,應也都累了,不如今日就先休息,等明日再來舉行與公主的婚禮也不遲。”

“凝月,你怎麽看?”

皇阿瑪讓我有選擇權?雖說今日一早上便開始奔波,身子的确是有些累了。但是,若拖到明日,我這鳳蓋,這嫁衣,不僅穿着麻煩,脫掉更麻煩。這一脫一穿明日可不想再來一次,實在是累人。“皇阿瑪,就今日吧。女兒并不累。”

“倉津,現在這裏準備如何了?”

“回皇上,這幾日臣讓這的人随時候着,準備就緒,就等迎親的隊伍到來。皇上此行能陪伴公主來,是陳與這部落人民的榮幸。若皇上與公主願意,臣可立刻吩咐讓人準備婚禮事宜,再讓廚房多做些菜,禮成後便可請皇上與随行的人一起入酒席。”

“嗯,”皇上輕撫下巴的胡須,“今日既是大喜之日,禮成後就讓溫恪格格帶到你那去吧。現在先讓她奶娘和芯兒帶她去公主所休息。”

“臣領旨。”

大約兩個時辰後,奶娘和語凝替我重新裝扮補胭脂,而凝若和芯兒則在一旁看着。完成後奶娘替我重新戴好鳳蓋,語凝和凝若站在我左右側,在一位蒙古丫鬟的帶領下,我們緩緩進入舉行婚禮的大廳。

她們很小心地攙扶着我,走得速度也很慢,隔着鳳蓋,我什麽也瞧不見,只能由腳下與地面的觸碰感覺來分辨我人是否是在屋外還是屋內。當腳下柔軟草地的觸感變成堅固的平地時,我知道我們現在應已快到舉行婚禮的地方。

突然,本來攙扶我的兩人松了手,我暗吃一驚,這是要開始了嗎?還來不及細想,我的右手被一個粗糙的大手掌握了。這是個很溫暖的手,可這是誰的?應不會是倉津?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