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敵心難測

錦雲與李瑁趕了回去,魏衡風正再屋中來來回回地踱着步,整個人看上去十分焦慮。見到二人,他急急上前,說道:“王爺,雲姑娘,出大事了。剛剛長安傳來消息,皇上前日下旨賜死了封常清與高仙芝兩位将軍。”

李瑁訝異之後感慨道:“想不到那麽多大臣費心保全,他們還是逃不過這一劫。”

“執行皇上旨意的可是邊令誠?”錦雲表現得并不意外,問出的問題卻是切中要害。

魏衡風點了點頭,證實了錦雲的猜測:“不錯,這也正是我擔心的地方。邊令誠與封常清和高仙芝兩位将軍積怨甚深,這一次是借刀殺人。再者,他是楊國忠的人,而楊國忠對我魏家多有顧忌。接下來守住潼關真是外敵內困皆有了。”

魏衡風所言與錦雲心中所想不謀而合。她微微蹙起了眉頭:“好在先前與安慶緒那一仗取得了勝利,楊國忠那裏一時半會兒也做不了什麽。我們要趕在他出手之前盡快擊退安祿山他們。”

“如果皇上還是當初那位聖明的君主,何至于會頒下這樣昏庸的旨意?當真是紅顏禍水,紅顏禍水啊……”錦雲話音剛落,陽極伸着懶腰走了進來。不知是沒有看到李瑁在場還是故意視而不見,他再直白不過地将李隆基與楊玉環數落了一遍。

李瑁原本是若有所思地聽着魏衡風與錦雲的分析,陽極出現得突然,他無暇考慮太多,當即為李隆基與楊玉環辯解道:“先生此言差矣。楊國忠一黨頗有手段,父皇年邁,的确不能事事都作出正确的判斷與選擇,但絕非昏庸之人。況且,将國之衰頹怪罪到一名弱女子的身上,未免有失公允了。”

錦雲也是不贊同陽極的紅顏禍水的言論,但是聽了李瑁的話,她不禁心生寒意:倘若李瑁真的認為她就是韋瑤晴,可曾想過自己的話會叫她傷心?口口聲聲說愛的是她,想要尋回她共度一生,到了關鍵時候記挂的仍然是楊玉環。李瑁啊李瑁,何苦自欺欺人呢?

陽極擔憂地看向了錦雲,她很是平靜地仿佛根本沒聽見李瑁的話,可那雙眼中的黯然與失落瞞得過旁人卻是瞞不了他。陽極憤憤然瞪着李瑁,駁斥道:“楊國忠不過是碌碌無為之輩,要不是攀上了貴妃娘娘這一層裙帶關系,怎麽能入朝為官?要不是皇上昏庸無道沉迷美色,楊國忠又憑什麽平步青雲至宰相的位置?王爺,你高義之名在外,切不可因為是皇上的兒子,又與貴妃娘娘是舊識就颠倒是非曲直啊。”

陽極這話本就說得太過犀利,尤其在“又與貴妃娘娘是舊識”這一句上特地加重了語氣,使得脾性一向溫和的李瑁也難免面露愠怒之色——李瑁對陽極是感激的,可李隆基再有不是之處,終究是一國之君,是他的父皇,被人當面數落成這樣不堪,他自是難以接受,面上也是挂不住。

此外,李瑁并非是介懷自己與楊玉環的往事被人當面說出,而是他意識到了錦雲在場,怕她誤會自己對楊玉環的心思。他懷着憂慮看向錦雲時,只見她一副完全不在乎的模樣,目光全然集中在了陽極身上。想到在小山丘上她告訴自己她與陽極感情親厚之事,李瑁心中對陽極的不滿更添一籌。屋內的氛圍頓時變得緊張起來。

魏衡風與李瑁是君臣之分更有故交之誼。當年如果沒有他的成全,魏馥兒與張沂鑄也不能在韋瑤晴的安排下遠離長安,雙宿雙栖。這份恩情魏衡風始終銘記在心。他了解陽極素來口無遮攔,卻是萬萬沒想到他會說出那番在他們這些人聽來大逆不道的話。眼看錦雲無動于衷,他又想要化解一下兩個人之間的不快,即是幹咳了一聲打破沉默,出來打了圓場:“陽極先生快人快語,王爺還請不要介懷。”

“我說的都是大實話,怎麽,惹得王爺不痛快了?”

陽極并不領情,一句話就将稍微有些緩和的氣氛重歸于冷硬。魏衡風語塞,暗暗叫苦不疊,只差沒有出一身冷汗了。

“報——”就在這時,一名哨兵跑了進來,對衆人禀報道:“啓禀将軍,敵軍來犯。”

衆人的注意力當即被轉移,各自斂了心思迅速去到了城樓之上。只見一群敵軍正在關外叫嚣着讓魏衡風他們不戰而降。令人費解的是,為首之人的喊話氣勢洶洶,所帶的兵馬卻不過百人且多為老弱之輩,根本不成氣候。萬一真的開戰絕對不可能與魏衡風他們相抗衡。

“領兵的是安祿山麾下大将崔乾佑。”崔乾佑曾跟随安祿山去過長安,李瑁一眼就認了出來:“想不到安祿山這麽快就派他出馬了。”

“雕蟲小技。”看着不遠處的敵軍與他們所上演的鬧劇,魏衡風不屑一顧地笑道:“故意帶些老弱殘兵出現在我面前,想用激将之法誘我出兵,簡直太小瞧我魏衡風了。”

“衡風,千萬不要輕敵。”崔乾佑不像安慶緒那樣無勇無謀,李瑁擔心安祿山是另有所圖,不敢大意:“安祿山明知潼關內有重兵把守卻膽敢命崔乾佑如此貿然而來,定是有所準備。”

“不管安賊打的是什麽主意,只要我堅持防守不出他便不能奈我何,王爺就放心好了。”魏衡風明白李瑁的顧慮,當即表明自己的想法。

李瑁與魏衡風的對話陽極聽在耳中,覺得很有道理。但見錦雲柳眉微蹙,神色嚴峻,從頭至尾都是一言不發,不由問她道:“雲兒,怎麽了?”聞言,李瑁與魏衡風也轉而看向了她。

錦雲一瞬不瞬地盯着崔乾佑一行,半晌之後才只是搖了搖頭:“沒什麽。将軍說得對,不論崔乾佑此舉安的是什麽心思,只要我們嚴防死守,他就一定攻不破這潼關。”

話雖如此,錦雲總覺得有什麽地方是自己疏漏了。封常清與高仙芝才被賜死,崔乾佑就率領這樣一支隊伍前來,兩件事應該不是巧合。無奈一時之間,她又實在想不出這怪異的地方是什麽。不想因為自己的不确定引得大家不安甚至動搖軍心,她只得暫且那麽回答了。

“傳令下去,任何人不得輕舉妄動迎擊安賊,違令者斬!”

待得錦雲說完,魏衡風立刻對身旁的副将吩咐到。副将領命下去傳令,魏衡風等人便離開了城樓,再不去理會關外的叫嚣與挑釁。

魏衡風回屋研究戰況,陽極則去查看前些日子診治過的兵士。錦雲因心中有疑惑,便朝自己的房間走去,想要一個人靜下來好好地想一下。尾随而來的李瑁喊住了她。

想到之前李瑁與陽極的那番争論,錦雲對他的态度較之平時更加冷淡:“王爺有事嗎?”

故意忽略錦雲對自己的淡薄,李瑁直言問出了心中的疑惑:“對于崔乾佑今日的挑釁,姑娘可是有別的想法?”

說到這個,錦雲不置可否:“也說不上什麽想法,只是覺得有些蹊跷,可具體也說不上來。或許是我多心了吧。”

“也難怪。潼關是長安能否無虞的關鍵所在,雲姑娘自然會緊張一些。”李瑁意中所指是錦雲擔心韋昭訓他們。他希望錦雲擔心的人裏也包括他,但他沒有把握了。

錦雲并未因為這句試探而表現出什麽異常:“潼關一役事關蒼生禍福,更關系到皇室的存亡。說到緊張,王爺應當比錦雲更多才是。”說完,錦雲就要推門進屋,卻是又聽得李瑁說道:

“方才與陽極先生所起的争執只是就事論事,絕無其他意思,希望姑娘不要誤會。”李瑁來此的初衷正是為了要跟錦雲解釋清楚。

錦雲停下腳步,沒有轉身。“親疏有別。若是有人質疑師兄,錦雲一定會出言維護。王爺為自己的親人辯解也屬人之常情。此事與錦雲無關,又如何談得上誤會二字?究說起來,還是師兄失禮在前,望王爺海涵了。”說完,錦雲便是徑直進到屋中,再不與李瑁多言。

李瑁對着緊閉的房門愣神,耳畔回響的全是錦雲最後那句話——親疏有別——晴兒,如今你已将我視作外人了,對陽極竟是比我要看重了嗎?

作者有話要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