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前朝後宮
帝辛離開後,中宮又迎來一人,姜氏聽得門外有宮人喊着,說西宮妃黃娘娘到。
黃氏她來這裏作何?姜氏眉眼一皺,對着門外道:“便說我身體不适,請妹妹改日再來。”同時又叫進來一個女婢,為她稍稍整理妝容。姜氏雖然嘴上說讓黃氏離開,但她也料到黃氏到訪的這般突然,就絕對不會輕而易舉的離去。一國之母,決不能讓他人看到自己這樣軟弱的樣子。
尤其是其他的妃子。
自己和黃氏見面的次數比帝辛還要少,她對這位的了解也不多。只是從外表看起來,這位将門之女倒是小巧玲珑,舉止也頗有大家風範,并不粗魯。
姜氏一直是在想,黃氏今日突然找上門來,她心裏到底打得是什麽主意?莫非是不知道從哪裏得到了大王來她這裏的消息?姜氏思來想去,她和黃氏沒有什麽交集,也沒有找過她什麽麻煩,于是只剩下來尋大王的一種可能了。
大王迎娶黃氏,大抵只是補償長兄微子啓退婚和黃家三子戰死一事,但是她可看得清楚,那黃氏看向大王的眼神……
想着,姜氏就扭了手裏的衣角。
和姜氏猜測的一樣,那黃氏是不肯輕易離去。門口那宮人又來報,說黃娘娘有要事,若王後身體不适,她可不入內宅,在外殿等候。對方話都說到這個份上,要事姜氏再說出什麽拒絕的話來,可就是王後不識大體了。
“外頭冷,還是請妹妹進來和我一敘吧。”姜氏淡淡的回應,同時讓人把殿門打開。
那黃氏身着素衣,帶着兩名宮人,緩步朝着她走過來,一福禮:“見過王後。”
“你我共同伺候大王,何必說這些有的沒的。進來吧,今日是怎麽了,非要見我一面?”王後也沒那個心思和這黃氏多費口舌,直接了當的問起她的目的,末了還加了一句:“若是要尋大王,妹妹可是來晚了一步。”
黃氏似乎也聽不出王後的嘲諷之意,木讷的站在原地:“是來問姐姐一件事的。”
“嗯?”
“姐姐知道大王下令選天下武藝高強者入宮為官的事情嗎?”黃氏說話的時候,帶着一點讓姜氏有點意外的激動,姜氏想了想:“我倒是還未曾聽過此事,若是妹妹想知道,可去找大王身旁的朱生一問。”
選天下武藝高強者入宮為官?怪不得黃氏會這樣激動,還特意跑到她這裏來問。到底還是将門之女,有些事情終究是刻在骨子裏的。
不過僅僅為了這事,就特意來找她?姜氏看着黃氏離開的背影,就真的只有這一件事?她感覺有些不太對勁,卻又說不上來是哪裏不對勁。那今天的黃氏的舉動,她要不要找個機會和大王說一說?姜氏心想。
Advertisement
話說兩旁,系統還在和宿主争執着自己不是個小孩子——也不知道這個系統想到了哪裏去,就覺得自己在說他是個小孩子。帝辛帶着無奈,殊不知這種看小孩子鬧脾氣一樣的目光,讓系統又覺得自己被小看了!
瞬間炸了。
“宿主!我可是很厲害的!才不是什麽都不懂的小孩子啊!我活的歲數可要比宿主要長的長的長!吃過的鹽的比宿主吃過的飯都多!”
有時候歲數這個東西,并不能代表什麽不是嗎?尤其是對系統來說。帝辛想,不過為了防止系統再次尖叫,他沒有把這話說出來,而是很認真的嗯了一聲,道:“說起來,我準備先開始練雙火九劫,等到突破第一個變化後,再開始練混元天雷九變法,你覺得如何?”
系統是個認真負責任的好系統,面對宿主對修真上的疑惑,作為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比宿主懂修真之法的系統,他的自信心瞬間爆棚,理所當然的……想法又被帝辛帶這偏離了正軌。
帝辛順得一手好毛。
“雙九劫火一共九種劫火,也就是九個變化,每個變化九個等級,而混元天雷則是一共九層,每一層劫火可以對應一層天雷。兩部功法相結合,威力大增不說,也不會因為某一種功法太強或者太弱而讓另外一種功法失去原有的威力……”系統在帝辛的耳邊嘟嘟囔囔,最終拍案叫好:“這種方法最好啦!宿主竟然能自己想出這種方法,好厲害!”
倒也不是帝辛他苦思悶想出來的,只是抵達了融合期後,很多事情幾乎不用自己過多的思考,就能在片刻間給出答案。而且最近他在幼年讀過背過就忘記了的一些書的內容,也逐漸能清晰的回想起來。
“如果不是你讓我修真,我也不會像現在這樣厲害。”
帝辛說着話一邊擡手,卻又在擡起一小半的時候又自覺的放下。有的時候,系統在自己身邊,一直熱熱鬧鬧的,很容易忘記這個陪着自己的天外來客,并沒有能夠被他觸碰到的實體。
被宿主誇獎的系統有點害羞:“嘿嘿嘿,哪有啦~”
“系統,上次你說過的武舉,我已經和大臣們商讨過,這幾天能和我一起把詳細的內容敲定下來嗎?”帝辛向系統問詢,他知道系統不會拒絕,所以一邊說,一邊朝着書房走去。
“沒問題的!”被承認的系統很興高采烈,帝辛此時,見了姜氏之後煩悶的心情才開始漸漸好轉。
不過三日後,當今天子帝辛已經将幾日前提起的武舉一事的簡短流程,公布給了文武百官。其中帝辛欽點太師聞仲負責監考武術,而丞相商容則是文試的出題者和監考者。
先由太師聞仲選擇出十人自己認為武藝本領高的人,之後再由丞相商容在這十人中選擇出他滿意答案的五人,之後就是殿試,這五人将直接面見天子,由帝辛親自選出三人,入朝擔任官職。
至于為什麽要選擇他們二人,帝辛心裏有兩個考慮,一是第一次舉辦武舉,肯定有顧不到的方方面面,還是要選擇名聲威望比較大的官員來。二嘛,反正立武成王這件事就是他們兩個人和寡人提起的,他們怎麽能置身事外呢?
“寡人想着,下月十五要去為女娲娘娘降香,若是該月或者下月舉行,多有倉促。不如将時間定在五月十五,正好是春暖花開之際,也好留給前來參加武舉的人準備的時間。”解決了一件事的帝辛顯得很和顏悅色,至于那些頑固的反對派,沒關系,總有人會解決的。
反正哪一輩子這些百官都特別喜歡抱團,也喜歡說服別人和他一起抱團。
他還要和系統繼續規劃流程,參加的人數、住宿的安排、意外、選擇的标準、在哪裏舉行……這些都是要耗費時間才能确定下來,寡人可沒有時間一一卻說服他們。
當今天子要在天下召集能人異士趕往朝歌,在五月十五那天大選武将入朝為官,此消息一公布,近乎是天下皆驚。
消息是從王宮傳過來的,自然不會有錯,不少熱血青年少年,已經開始收拾包袱,準備趕往朝歌一展身手。有這種想法的,絕不止僅僅幾十個那麽簡單。帝辛還不知道,他的一個想法會讓朝歌城門在五月的時候被踩爛一遍又一遍。
而現在,他則被太後傳喚,聽她老人家的訓話去了。
太後看着自己的兒子,他已經很大了,有很多自己的主意,而且這些主意就是在她看來,也是好得很。他已經能很好的治理成湯,只是她卻不能直白的說出來,一個人過分的自滿,終究會釀成災禍:“此事的确行得通,只是我兒,你未免太操之過急,這朝中大臣們定會有所不滿。”
帝辛搖搖頭,“不是操之過急,是已經拖不下去了才對。成湯文足以安邦,卻沒有可以定國的武。聞太師雖說也是打仗的好手,卻偏偏頂着托孤大臣和以文安邦的名頭。東夷雖滅,可誰也保不準下次就會出來一個西夷,南夷來。況且周邊也不太平,老讓聞太師千裏迢迢的出征,寡人也心有愧疚。”
他的父王并不是什麽樂于改變的人,他的母後自然也是如此。帝乙重臣子,母後自然随着父親一道,不斷的教育他要敬重文武百官。他沒有打算違背剛剛被冊封太子那天時,對母親答應下的事情。
只要他的那些文武百官不去背叛他。
太後不知帝辛心裏的想法,她嘆了一口氣,輕聲道:“也是啊……”她說着,又嘆了一口氣,若不是黃滾老将軍辭官回鄉,黃飛虎那一代只剩下成了她兒媳婦的黃氏,黃飛虎雖然有一長子,可不滿一歲的稚兒能做得了什麽?若非如此,這定國之武,可早就有着落了。
太後想起後宮事來,又向帝辛吩咐道:“你可要好好對待那黃氏,莫讓其他武将們寒了心。”
太後這話,也是變着法的提醒了一下帝辛,有空也記得去後宮轉轉。
帝辛權當自己沒聽出來:“母後放心,寡人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