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一更】婚約帛書

不便在宮中久留, 柳停與妹妹柳毓,還有謝岩一同出宮。

才走下福寧殿前的臺階,柳毓停下腳步, 看向謝岩:“不知這位先生是?”

方才他出現得匆忙, 也來不及仔細認識。

柳停回頭對妹妹道:“你不認得他,他是兩朝鼎元,謝岩, 在我們齊國隐居多年了。”

柳毓恍然大悟地點點頭, 而後看見他微白的鬓角,衣裳手肘與膝蓋處的補丁。

“我好像見過謝先生,在建國寺。謝先生常去方丈禪房說話,我有一回和爹爹去,我在抄經,經書上少了一個字,是謝先生提醒我的?”

謝岩一揖:“柳姑娘好記性,确實是我。”

柳毓大方地朝他拱了拱手:“那以後就是朋友啦,請多指教。”

“是。”

見謝岩神色淡淡,柳停笑着道:“我妹妹就是這個性子,你不要見怪。”

謝岩笑着搖搖頭:“不會。”

三人行在宮道上,柳毓甩着衣袖, 走在最前邊,柳停與謝岩并肩走在後邊。

柳停問:“你怎麽會過來?”

謝岩卻道:“上回給你寫的那幅字, 你爹看着可好?”

“愛不釋手, 時時觀賞。”

兩人相視一笑。

Advertisement

謝岩久居建國寺,柳停也時常同家裏人過去,他二人其實很早就認識了。

默了一會兒,柳停再問了一遍:“你不是絕不出仕的麽?聖上從前請過你兩回, 你都不來,怎麽今日轉性了?”

這個問題避不過去,謝岩想了想,道:“兩個緣由。”

“我見過四任君王。頭一個是宋國國君,而後,是齊國三代君王。宋國國君與齊國先皇,直接将我出仕的路堵死了,倘若齊國德宗還在,我一定為他效力。今上請我兩回,頭一回他羽翼未豐,第二回 我消沉頹唐,我若早來,遠不如今日來得巧。”

柳停問:“第二個緣由呢?”

謝岩背着手,輕嘆一聲:“古來變法,須懷有必死之心。楚琢石執意參與,我勸不動他,只好奉陪到底。”

柳停便笑道:“你看,你逃了這麽久,拿回了賣身契,還是逃不了楚家。”

謝岩道:“不是因為這個,我最讨厭別人說什麽主仆忠情。”

而後宮道對面走來一行人,看模樣,陣仗還不小。

待走近了,才看清楚原來是入宮赴宴的宋國使臣。

廣寧王趙存與榮寧公主,身後簇擁着一大群仆婢,緩緩行來。

對面三人在原地行過禮,便直起身子,準備過去。

錯身而過時,趙存小聲說了一句:“知道的是齊國皇宮,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市集口呢。什麽人都有,穿得這樣寒酸,姑娘也不戴面紗。”

這樣的話說來,也太沒分寸了,榮寧公主連忙朝他使了個眼色,然後回頭去看,看他們聽見了這句話沒有。

謝岩神色坦蕩,也不把這句話放在心上。

反倒是柳毓年紀小,脾氣大,冷哼一聲,朗聲道:“宋國的姑娘戴着面紗,說是不能把容貌給男人看,可是戴上面紗,也不是為了自己。”

“我齊國女子走在路上,坦坦蕩蕩,又遇不上這樣對人指指點點的宋國男子,有何好怕?”

她最後看了一眼滿頭華翠的榮寧公主,轉身離開。

柳停與謝岩朝他們點點頭,也跟着去了。

今日宮宴在和慶殿,為款待宋國使臣而設,百官皆在。

此時天色将暮,殿中燈火通明。

晚宴未開,諸位大人都聚在一塊兒說話。

從前溫言腿傷,在家休養了許久,此次是頭一回出來參加這種宴會。

禦史青袍,有如筆直青竹。

他與楚钰、江渙在一處站着,說些閑話,偶有從前相識的大人過來問好,也都一一見過。

而後外邊傳來太監的通傳聲:“宋國廣寧王、榮寧公主到。”

衆臣站定作揖,廣寧王與榮寧公主則在仆從的簇擁下進入和慶殿。

他二人今日穿的是宋國的禮制服飾,宋國自诩中原正統,宋君自诩愛好風雅,宋國的服制也十分文雅。

二人在位置上坐下,榮寧公主低頭整理衣擺,下意識按了按覆在面上的輕紗,卻想起方才在宮道上,那小姑娘說起的話。

——原來戴不戴面紗,從來都不是為了她們自己。

她轉眼看向身邊的兄長。

趙存跪坐着,雙手按在腿上,正欲揭開酒壺蓋子,看看裏邊是什麽好酒。

榮寧公主正要別開目光,正巧趙存也看向她,不放心地低聲囑咐了一句:“好妹妹,你可千萬不要出了什麽差錯。”

她頓了頓,很簡單地應了一句:“我知道了。”

不多時,外邊又傳來通傳:“聖上駕到。”

趙存與榮寧公主起身行禮。衆臣紛紛站定,雙手平舉,做了三個深揖。

楚钰悄悄擡眼一瞥,小聲道:“好羨慕韓憫啊,不用跟我們一起揖來揖去的。”

溫言神色肅穆:“話多。”

這時韓憫跟在傅詢身後,自然是不用跟着作揖。

趙存也看了一眼,暗中撇了撇嘴。

齊國帝王禮服厚重,玄黑為底,間以紅色。

肩擔日月星辰,上受天命;腰系玉飾環佩,澤陂萬民。

傅詢走在和慶殿正中。

韓憫跟在他身側,換了一身新的起居郎的官服,紅得有些晃眼。

青玉玉帶,将腰束起來,他原本就瘦,一身紅的,不僅襯得他白,還顯得他愈發高挑。

官帽皂靴,也嵌着同樣的青玉。

傅詢擡腳登上九級白玉階,轉過身來,面對殿中,淡淡地道了一聲:“免禮。”

待他落座之後,衆臣才依次入席。

傅詢坐得挺直,轉頭去看韓憫。

韓憫拿着紙筆,站在一邊,正往上邊寫字。

衆臣入席,并不發出一點聲音,卻忽然聽見傅詢道:“你過來坐。”

旁人都擡起頭,不知道他在喊誰,只有楚钰眼皮子也不擡一下,只是推了推前邊的大人:“大人,快走吧,沒喊你,聖上喊韓憫韓大人呢。”

果真如此,那位大人看着,聖上偏頭看着紅衣的韓起居郎,擡起手,指了指邊上的軟墊。

看韓憫有些迷茫,又說了一遍:“到朕身邊來坐。”

他這話說得雖不大聲,但是殿中人人都聽見了。

韓憫一時間有些臊,原不想坐下,恐怕惹人非議。只是見傅詢堅決,這才匆匆将紙筆收好,一掀衣擺,在他身邊的軟墊上跪坐下來。

身邊的內侍識眼色地送上一副新的碗筷。

韓憫道了聲謝,然後就被傅詢拍了一下腦袋。

他還戴着官帽,傅詢一拍,就把他的帽子壓下去了,堪堪遮住一雙眼睛。

韓憫深吸一口氣,冷靜冷靜,不要生氣。

他調節好情緒,然後把官帽扶正,憤憤地看着傅詢。

傅詢輕咳一聲,解釋道:“失手了。”

韓憫一扭頭,看見下邊的大人們都已經坐好,百來雙眼睛,都悄悄地往這兒瞥。

韓憫癟了癟嘴,拿起筆。

——看吧,你們看吧,反正是我受欺負了。我要把這件事寫進起居注裏。

玉盤珍馐,琥珀美酒。

盡管如此,齊國的宮宴,對于來自宋國的廣寧王趙存來說,更像是一場折磨。

宋國宴席上,歌舞助興,美人眼波如水,腰肢窈窕,令人恨不能醉死在溫柔鄉中。

而此次齊國宮宴上的助興節目,是刀光劍影的入陣曲。

鼓聲激昂,金戈铿锵,十六個戴着面具的男人站成四列,手執未開刃的刀劍,兩兩對敵,随着鼓聲過招,動作幹脆利落,仿佛此時就在戰場上殺敵。

趙存在宋國,連武場都很少去,哪裏見過這樣的架勢?

刀劍磕碰的聲音每每把他吓得差點從位置上蹦起來,再珍奇的菜肴、再甘甜的美酒,他也是食不知味。

他心道,果真是南蠻荒蕪,這樣打打殺殺的東西,也敢搬到這種場合來。

九級玉階上,韓憫坐久了,就忍不住放松下來,撐着頭,看着下邊人舞刀舞劍。

傅詢捏着銀酒杯,問道:“你喜歡看這個?”

“嗯。”韓憫點點頭,“你看左邊那兩個,哪一個會贏?”

“拿刀那個。”

“是嗎?可我覺得拿劍那個看起來更厲害一些。”

“花架子罷了,自诩正統。”

他仿佛意有所指,韓憫回過神,看向他。

“我們也不是沒有樂坊排練,你怎麽偏偏安排了這個給宋國使臣看?”

“你說呢?”

韓憫想了想:“你想把宋國使臣吓回去?”

傅詢輕笑一聲,沒有回答。

韓憫再轉頭看,左邊那兩人,果然是拿刀的勝了。

酒過三巡,趙存起身,作揖道:“禀齊國陛下,小王同胞妹妹,榮寧公主,仰慕陛下已久,特意排練了一段歌舞,請陛下觀賞。”

卻不料傅詢淡淡道:“先皇駕崩,朕感傷不已。朕已在祖宗牌位前立下承諾,三年守孝,禁絕玩樂。今日宮宴已是破例,廣寧王的好意朕心領了,歌舞便不必了。”

韓憫恍然,宋國要把公主嫁過來,自然要引得傅詢動心,傅詢跟塊石頭似的,一句守孝就堵回去了,連個口子都不給他們開。

先皇雖然庸碌,卻不想死後還有這樣的用處。

榮寧公主松了口氣,卻不料趙存道:“既是為了齊國先帝,陛下就更應該允許公主進獻此舞了。”

傅詢眉心一跳:“何出此言?”

廣寧王轉頭喚來侍從,那侍從捧着一個木匣上前,趙存打開木匣,從裏邊捧出一卷帛書。

“此為我父皇與齊國先帝生前定下的聯姻婚約,齊國先帝早已下聘給我宋國。我此番出使,也是為了送公主出嫁。”

榮寧公主分明不知道有此事,兄長趙存也從來沒對她說過,震驚地看向兄長。

兩兄妹在冷宮中相互扶持,直至今日,這是兩人之間的第一個裂口。

傅詢卻神色冷淡。

先皇的心智全都用在了這樣的陰謀算計上。

他試圖掌控朝政、掌控新君,在死後依舊,陰雲不散。

從前鴛鴦湖上的刺客,今日猝不及防的婚約,都是如此。

先皇厭惡韓家,一開始是因為韓家護衛先太子不力,後來更多的,則是因為傅詢為了韓家、為了韓憫,一次又一次地忤逆他。

他還是喜歡溫溫順順的兒子,所以在駕崩前,不惜以皇位相要挾,也要傅詢将韓家殺盡。死後也要安排人手,伺機動手。

如今還有這一計在這裏等着他。

先皇的後宮妃嫔甚多,他自然看得出來,這個次次忤逆他的兒子對韓憫是怎麽個意思,但他也知道韓憫心氣兒高,傅詢若是有了妃嫔,便是絕了這種事情的可能。

他計算得很好,以至于在他死後近半年,還能将傅詢拒娶宋國公主的事情打亂。

傅詢正思忖對策,忽然聽見韓憫低聲喚他:“陛下,你怎麽了?現在怎麽辦?”

韓憫擔心地望着他,傅詢握住他的手,定定道:“沒事。”

作者有話要說:不會娶的!也不會占着名分,皇後的名分和“義務”都是憫憫的!

事到如今,老傅還有一個辦法可以拒絕——

“朕對着韓憫才能硬。”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