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薄藥聖手

何媒婆既是媒婆,自然有一張能把活人說死,死人說活的嘴:“老爺子你可知道你為甚癱了?就是因為您這爆脾氣,總想打這個殺那個的,可小心哪一日把自個兒給氣死了才好哇。”

這不是火上澆油嘛。

羅老爺子一手高架着拐就揚了起來:“看老子不打死你個惡婦……”

“爹!”

“老頭子!”

陶七娘和婆婆同時又喊又拉我沒有再嫁的心思,你快走吧,拉扯不住,陶七娘扯不住公公,連忙吼了一句:“壯壯還在睡着呢,九寧也在這兒瞧着,您老怎麽又來這套?”

羅老爺子恨恨道:“姓何的你給老子滾,再叫老子瞧見你亂作媒,老子不打死你。”

何媒婆才不怕呢:“那您老可多燒幾柱高香,求着您家老二趕緊回來吧,否則的話,如今的朝廷,一個逃兵可是要滿門抄斬的喲。”

聽了這句,就連羅老爺子也給吓唬住了,站在那裏氣的直喘氣。

“說我二叔是逃兵,何嬸嬸您親眼瞧見他逃了?”羅九寧忽而上前一步,略帶着些嬰兒憨的小臉上一股子淡淡的倔意,出聲卻是格外的平和。

何媒婆道:“哼,是宋伯允宋禦史說的,這事兒王妃您是不知道,宋绮是給四爺作妾的,可知道的清楚着呢。”

聽她這口氣,作妾比作妻光彩多了似的。

“皇家的妾侍們,用太後娘娘常勸慰我的話說,就是些用物兒,供爺們玩兒用的。軍國大事,或者爺們言語間不小心漏了一句出來,她們敢往外傳。只要能證實,我以王妃的身份,不必通過王爺就能打死她們。”這話說的斬釘截鐵,仿如铮铮骨聲。

“何嬸嬸,你能幫我證實,此話果真是宋绮那個妾侍傳的嗎?”再上前一步,羅九寧這一句反問,直接叫何媒婆啞口無言。

妻妾妻妾,自古就是不可愈越的鴻溝。

便是皇帝,只要立了中宮,皇後就是後六宮當仁不讓的主母。皇帝稍微寵幸一點別的妃子,大臣們還要上折子彈一聲皇帝這是寵妾滅妻呢。

Advertisement

至于民間,或者公侯府中,就更嚴厲了。

妾嘛,不過是個玩意兒,當今律法,主母想要打殺或者發賣了妾侍,便鬧出人命來,鬧到官府裏,頂多也不過賠點錢了事,還沒有那一家的主母,因為打殺了妾侍就被官府問過罪的。

何媒婆作人伢子,最知道這個。

她叫九寧這句話給愣生生的唬住了,從地上撿起跟羅老爺子撕打時跌落的那朵花兒,往鬓角胡亂一插,走了。

娘兒倆坐在一處,陶七娘這才說起這何媒婆上門的緣由。

卻原來,那宋伯允家和陶七娘的娘家皆住在羊腸胡同,倆家是對門對面的鄰居。

那宋伯允因見陶七娘生的美貌,又還與自己同齡,自幼沒少觊觎過陶七娘的美貌,那色爪,自然也沒少伸過。

陶七娘嫌他生的醜,又還生着一身的癞瘡,當然就不肯叫他欺負,為此,陶宋娘家沒少針鋒相對的罵過架。

自從羅良甫一死,他就天天纏着陶七娘。

今如今估計是聽到羅賓做了逃兵,羅家這算是背上罪了,這就大模大樣的就纏上來了。

陶七娘說到這裏,眼圈一紅,尚嬌麗的紅顏襯着滿頭白發,就輕輕捂上了自己的眼睛,不忍叫女兒看到自己弱不可支的一面。

她從丈夫死的那日,其實就叫宋伯允給纏上了。

整整一年啊,那獐頭鼠目的宋伯允不停的纏着她,出門買菜,他跟着,偶爾去廟裏上柱香,待她回過頭來,宋伯允死皮賴臉,就站在身後。

她每每都給吓的毛骨悚然。

甚至于,有一回她出門去不遠處的鋪子裏收租金,回來的時候晚了些,那獐頭鼠目的宋伯允直接就把陶七娘給堵到了巷子裏。

宋伯允不止因為小時候得癞瘡相貌醜陋不堪,身上還生着一種頑癬,只要離的近了,就可以看到,他身上的皮屑是會不停往下掉的。

陶七娘本是個極為愛潔的婦人,給堵在巷子裏,望着那一身皮屑,當時就吐了。

偏偏宋伯允還故意搓着自己的胳膊:“陶氏,你不是總嫌我這身皮肉惡心,告訴你呗,等成了親,你可天天要吃它了,此時嫌棄,将來怎麽辦?”

這可不就是押準了九寧懷着孽胎,在王府裏也是如履薄冰,小心翼翼過日子的緣故嗎?

陶七娘忍了一年,本以為只要女兒在王府,猶還是王妃,宋伯允就不敢造次。

誰知道因為小叔羅賓在雁門關的突然出逃,那宋伯允就明目張膽的逼上門來了。

“所以娘不止想殺了壯壯,還想自我了斷了去,就為了女兒能在肅王府擡起頭來重新作人,是嗎?”羅九寧強撐着不敢掉眼淚,可說這話的時候,眼淚止不住的就開始啪啪往下落了。

陶七娘一見女兒的淚,愈發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淚:“這一家子老的老,弱的弱,承功和阿婵自有他們的活路。

娘确實不止想自己死,還想把你奶和你爺兩個也都解脫了,否則的話,你說怎麽辦?難道說娘就任憑着宋伯允欺負,去吃他那惡心的皮屑不成,還有壯壯了,娘不能叫他一輩子拖累着你啊。”

羅九寧這才算是明白了,原本疼愛自己的娘突然變的那般氣勢洶洶,她一來就連忙兒的要趕她回肅王府。

并非娘不愛她了,娘其實是早就抱着想和小壯壯,并羅家老爺子老太太同歸于盡的心的。

她望着母親半晌,道:“娘,您難道忘了,咱還有祖傳的薄藥,只要有薄藥,女兒就能幫您挾治宋伯允,只是,您肯相信我嗎?你肯不傷我的孩子嗎?”

陶七娘叫女兒這一問,又愣住了:“宋伯允那個惡徒想要強娶娘,與薄藥有甚關系?”

薄藥者,大多以動物油脂,再加上各類藥汁與精油炮制而成,用于皮膚,或者穴位之上,是治療各類皮膚病,以及人們筋骨頑痛,風濕頑癬時的良藥。

陶七娘的父親陶亘,曾經是這洛陽城中治薄藥的大家。

他一生生了九個女兒,沒有男丁,而這九個女兒之中,唯有陶八娘與陶九娘學習了治薄藥的手藝,而羅九寧則師承兩個小姨母,亦學得一手治薄藥的手藝。

羅九寧起身進了裏間,拉開自己她閨房的妝臺,裏面琳琅滿目的,擺滿了一排排的,或白瓷,或青胎,或琺琅彩的瓷盒。

旋開,這些瓷盒中全都是白色的凝膏,一盒盒,若在旁人嗅來,不過一股濃濃藥味的膏脂罷了。

但是,這是羅九寧,或者她與她的姨母陶八娘和陶九娘幾個按着當年陶家的祖傳秘方而自己治的薄藥,全都用着最好的原料,藥性極其強的。

曾經,八娘和九娘帶着羅九寧治藥時,她雖也學的認真,可從來也不曾想過,這些薄藥,将來會成為她在窮途末路時,賴以翻身的良藥。

“娘,您不要殺我的孩子,我幫你挾治宋伯允,好不好,你給女兒三天時間,三天時間就好,女兒一定替你解決了宋伯允,徜若不行,你便真帶着壯壯自殺,女兒也再無話可說,行否?”羅九寧捧着薄藥,圓憨憨的臉兒,卻也一臉大人似的凝重。

陶七娘并不相信女兒,但是她如今已然走投無路了,心中恍恍惚惚,其實仍想的是死,仍還虛以尾蛇的應付着羅九寧:“行行行,我把壯壯壯留下照看着,你快回王府去吧。”

羅九寧不知道該怎麽跟母親講自己夢裏看到的那本書,以及書中那些凄慘無比的事情。

書中的陶七娘雖說幾番狠心欲要帶着壯壯和公公婆婆同歸于盡,可是到底女子心善,始終下不了毒手。

最後,那宋伯允幾番強娶不成,索性一把火燒了陶家。

而陶七娘為了救小壯壯,叫火給熏暈在院子裏。那宋伯允不知從何處尋了具燒焦的屍首假作陶七娘,而把真正的陶七娘給帶回家去,從此就作個豢養的性/奴了。

可憐陶七娘一個才不過三十三歲的年輕婦人,不堪宋伯允的玩弄,更是不小心染上了他那一身令人作嘔的皮癬,于某一日趁他不注意就上吊自殺了。

而宋伯允對于陶七娘,其實也沒有什麽男女之情,之所以要強娶她,折磨她,恰是為了報當年陶七娘棄他而嫁羅良的屈辱之仇。

見陶七娘死了,他一不報官二不下葬,直接把她扔到亂葬崗上,叫野狗分食掉也就完了。

如此悲慘離奇的死法,徜若說出來,羅九寧怕陶七娘要不信,可是徜若她不說,眼見得陶七娘仍得要走書中的老路,心中千萬般的思量着,羅九寧決定還是獨自冒險,孤注一擲的,救娘,救壯壯,并救疼愛自己的爺爺奶奶。

她埋頭在兒子額頭上親吻了許久,于沉睡的小家夥耳側念念叨叨說了不知道多少遍對不起,又說了不知道多少遍娘愛你,乖乖在此等着娘,便戴上幂籬,由陶七娘送着出了羅家,準備回肅王府去了。

出了門,陶七娘還是一味哄羅九寧的話:“乖阿寧,你只要記得千萬要學會讨王爺的歡心,他是肅王府的家主,也是你的丈夫,只有讨好了他,再替他生個孩子,便從今往後他心中仍有芥蒂,便不愛你,你王妃的地位也是穩的,你可明白?”

羅九寧并不言語,出門的時候,特地戴了一頂她未嫁時行走于街面時,常戴的幂籬。

倆母女走到丹枝巷的口子上,她遙遙指着前面巷口,便問陶七娘:“娘,你可瞧見了否,那兩個人你可認得?他們是誰?”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