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我為師兄解戰袍[19]
姜臨川又闡述了一番關于“吃好喝好,長生不老”的理論, 薅了幾把羊毛, 在景文帝欲開口的時候, 重新把話題轉回去,
“那老道被我打了一頓, 也不生氣,反而給我寫了一張藥方。”
姜臨川說到這裏,又咳嗽幾聲。
“說是能延年益壽,我以前不信,前些時候,咳得厲害, 就按着方子抓藥,吃了幾副,沒想到好多了。”
“傳太醫。”
“你這孩子, 怎麽能胡亂吃藥呢?”
“萬一吃出問題來怎麽辦?”景文帝溫聲責怪。
“舅舅,我以後不亂吃了。”姜臨川羞愧低頭。
原本他不打算這樣快行動,可是從北方傳來的戰報一次又一次讓他的耐性消減。
前幾日收到系統提醒, 替死符被使用, 怒火達到頂峰。
那時他正在上書房上課,不動聲色,暴戾之氣直欲沖出胸腔, 仍然強行平複下來,向往常一樣回答太傅的問題。
昨天才從信中得知,姜遠之被親兵刺殺, 重傷瀕死。
玄微真人及時出手,才保住他的命。
景文帝這樣三番五次的暗中作梗,讓姜臨川十分不耐,決定提前給他挖墳。
太醫來了,把脈後問姜臨川有沒有他說的那種藥丸子。
姜臨川說是要配,目前手頭沒有。
太醫又問藥方,姜臨川說不記得了,要回府去找。
“這藥确實有幾分作用,具體對身體有沒有壞處還要等老夫研究一下藥方。”
“我明日就去拿。”姜臨川笑道。
一時間,景文帝和太醫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姜臨川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大家心照不宣,各懷鬼胎。
太醫離開後,這一頓飯草草結束。
景文帝邀請姜臨川下棋,沒怎麽用心,随意落子,嘆道,
“遠之受傷了,朕心急如焚,派了太醫過去,也不知如何了。”
“舅舅放心吧,他命硬,死不了。”姜臨川滿不在乎道。
景文帝一頓,說不出什麽感覺。
姜臨川對他的關懷細致入微,卻如此不在意姜遠之的死活,這究竟是道德淪喪還是人性缺失?
“有舅舅派的太醫,他一定會平安歸來的。”姜臨川無比信賴的看着景文帝。又随口一說:
“也不知道幕後主謀是誰,一定是戎夏人吧,我就咒他們全家死光好了。”
【蕭麟怨氣值加100】
姜臨川笑了笑,溫和純良,帶着幾分天真坦率的惡意,
“背地裏下手的人,遲早會被剁掉手。”
“戎夏人狼子野心,燒殺擄掠,擾我大梁邊境百年,又襲擊我方主将,當真罪該萬死,這幕後主謀,是不是該千刀萬剮?”
姜臨川認真的看着景文帝眼睛,像半大孩子滿心信任的向家中長輩展現自己的聰明才智,渴望得到認可,還積極追問,
“舅舅你說是不是?”
【蕭麟怨氣值加100】
“是。”景文帝表示認同,臉上也浮現出笑容。只是那笑容終究不達眼底,有幾分勉強意味。
【蕭麟怨氣值加80】
【蕭麟怨氣值加90】
“我覺得就該千刀萬剮,骟了他。簡直喪盡天良,毫無人性,畜牲不如,豬狗一樣的東西……”
【蕭麟怨氣值加40】
【蕭麟怨氣值加50】
【蕭麟怨氣值加60】
……
【蕭麟怨氣值加100】
“舅舅你說呢?”
“臨川還是少說這樣的詞為好,顯得粗鄙,有失君子風範。”景文帝極有耐性,溫聲教導。
“是嗎?那舅舅覺得應該怎麽說?”姜臨川問。
景文帝一時犯了難。
“舅舅教教我好不好?”姜臨川誠心實意問。
教教我,怎麽自己罵自己,還要做到高雅不失風度,直白不失內涵。
【蕭麟怨氣值加80】
【蕭麟怨氣值加100】
“這……朕也不知道該如何說……”景文帝開始犯難,轉而義正言辭、皇氣凜然道:
“戎夏遲早要臣服于大梁鐵蹄之下,區區彈丸小國,茹毛飲血之輩,犯我大梁,不過自取滅亡罷了!”
“是,舅舅說的是,啖狗糞的戎夏奴!背後害人,自取滅亡!”姜臨川撫掌大笑,連連稱贊,又無比真心實意道:
“舅舅,雖說罵些粗鄙之語有失體統,有時候只有這粗鄙之語才能發洩心中怒火。戎夏偷襲,您一定很生氣吧,憋在心裏不好,來跟我一起罵!”
“啖狗糞的戎夏奴!丢人現眼的玩意!走狗!畜牲!”姜臨川大聲斥罵,
“只敢暗中窺伺的蟲蠕!斷子絕孫的閹貨!亡家滅種的廢物!”
“陰險狡詐的臭蟲!作惡多端的賊子!膽小如鼠的狗胚!”
“蠅營狗茍的小人!綠帽滿頭的王八!提槍就軟的孬種!”
他罵起人來氣勢恢宏,正氣煌然烜赫,讓人莫敢逼視。
“舅舅我罵得好不好?”
景文帝強顏歡笑:“好,好。”
怨氣值+50+60+70+80+90+100+150+200……
姜臨川痛罵了一番,狠狠圍繞幕後黑手極其子嗣問題,瘋狂問候。
在景文帝這裏刷了整整三千多怨氣值,說夠粗鄙之語,才意猶未盡離開。
媽的,臭肥羊,老白花,下次換個人多的地方再噴一次!氣死你得了!
等姜臨川走遠,過了好一會,景文帝才踹翻桌案,瓷杯碎裂,玉質棋子落了一地,他氣得胸膛上下起伏,罵不出一個字來。
能罵的詞都被姜臨川罵盡,還被姜臨川反複提。
他都不敢回憶,一想起來任何罵人的詞就覺得是姜臨川在罵他。
難道姜臨川知道些什麽?
那他怎麽敢當着朕的面罵?
他罵的是朕。朕知道他罵的是朕。他知道朕知道他罵的是朕?朕知道他知道朕知道他罵的是朕?
景文帝想來想去,都覺得姜臨川不可能知道。
要是姜臨川都知道,那他做的事,豈不是全天下百姓都知道?
景文帝心情久久無法平複下來,決定最近暫時不要召見姜臨川了。具體的藥方,讓太醫和他接洽。
人到中年,總有幾分力不從心,最近感覺頭發越來越少,也不如年輕時龍精虎猛,便和後妃一起鬥地主,很少去床榻上。要不是身體越來越不好,他也不會如此迫切……
要是他駕崩了,還有誰能扼住姜遠之的鋒芒?
要是真有延年益壽的藥方就好了。他暗地裏搜羅,卻不得其法,為什麽姜臨川能碰到?難道他姜家命不該絕?還是說他姜臨川氣運比朕還要好?
景文帝轉念一想,朕作為天子,富有四海,區區延壽之方,總會自己來投。姜臨川得到了,還不是會為朕所得?
翌日,姜臨川上完課,就回府找所謂的延壽藥方。
他仍然在吃玄微真人配的藥,會顯出短命之相。
再吃一種那所謂的“延壽藥方”,脈象會顯示出精力充沛,壽元增加之相。
這“延壽藥方”取材十分珍貴,能凝神定氣,補充精力,不管誰吃都一樣,是大補之物。然後虛不受補,體質變差,刮風下雨都會生病,藥石無醫,一命嗚呼。
由于這藥吃下後效果顯著,立竿見影,很容易産生心理依賴性,身體不會有任何不适,是十分隐蔽的致命之法。這僅僅是姜臨川給景文帝挖墳時揮動的第一鋤。
玄微真人說過,這藥方盡量讓景文帝自己找着,他才會深信不疑。
姜臨川本來打算好好布置一番,現在卻不想再等,萬一景文帝通過長期試藥發現了隐藏的危害,就前功盡棄。他要經常在景文帝面前服用這“延壽之藥”,作為活生生的例子,蠱惑景文帝跟着服用。
姜太夫人不知道姜臨川在做什麽,見他臉色不是很好,叮囑他吃飽穿暖,在宮裏不要生病,給陛下添麻煩。
兩位老夫人年紀都很大了,早年上過戰場,留下一身傷病,雖然有玄微真人調養,也不能同常人比,萬萬受不得刺激。所以姜遠之離京時已經勒令過,有關他受傷的消息一律不準告訴太夫人。
她們仍然不知道姜遠之重傷之事,只知道戎夏偷襲,姜遠之反攻,三戰三捷。
劇情總是很簡略,不會提這種邊緣人物的存亡。
如果一切仍然按照原劇情發展,姜遠之因突襲死去,兩位老夫人不一定能承受這個打擊。姜臨川與雲清淮因此割袍斷義,反目成仇,最後玄微真人以死謝罪,姜臨川出家,孑然一身,雲清淮坐上龍椅,想來不會高興。
這一切根源都在于景文帝。
藥方的确有一張,還是寫了幾年的,越發真實,姜臨川很大方的交給太醫,順便讓太醫給他制一瓶藥丸。
景文帝對此稍有關注,讓太醫按照藥方給姜臨川制藥。
如果這藥真能延壽,他無論如何也不會放過。
這事十分隐蔽,不足為外人道。
姜臨川仍然同以往一樣,規規矩矩上課,沒甚區別,卻有傳言喧嚣塵上,說他不孝不悌,父親重傷而不憂心,不敬生父,不知禮義廉恥。
源頭已不可查,在上書房愈演愈烈。
姜臨川左思右想,估計是三皇子先動的手,景文帝知道,也推波助瀾。
他沒管這流言,在衆人各異的眼神中,穩如泰山。
從沒人在他眼前提起,也沒人指着他鼻子唾罵,他連自辯都沒有具體對象,不管如何做都顯得蒼白無力。
名聲于他而言無用,等以後兵戎相見,便知真章。
這種軟刀子殺人不見血,卻讓人心中煩悶。
不管私下如何部署,總是不如短兵相接來得舒服。
姜臨川這樣消極應對,流言又嚣張到新高度,說他冷血無情,不知生養之恩,寡廉鮮恥,并無人子之德。
連上書房的太傅們看他的眼神都不對了。
姜遠之仍然留在北邊養病,說是傷重,不宜挪動,派雲清淮回京敘職。
姜臨川收到來自北方的信函時很高興,當即奏請景文帝,說十分憂心父親傷勢,想北去探望父親。
一時間,朝堂安靜如雞,流言偃旗息鼓。
作者有話要說: 加更,雖遲但到!感謝在2020-02-09 18:41:53~2020-02-10 13:14:2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親愛的老虎油、都愛看天 2瓶;月影依風、阿白、戚七、驀然回首、裏葉faith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