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三十四回
黃裳的話的确提醒了唐瑛,自己這套傳承在不少人眼中,重要性一點不必黃裳的功法差。
不過按照常理而言,傳承越玄妙威力越驚人,其收徒的标準和要求也就越高。
這也是大家知道唐瑛醫術神奇,卻如今仍無人出面送孩子過來的原因——先探探唐瑛對徒弟是個什麽态度,再出手不遲啊。
黃裳那套自創的內功,自然也有大把識貨的兄弟趨之若鹜,但顯而易見,他絕對不是什麽春風化雨型的慈父師父,相較而言他媳婦可比他好說話太多了!
于是至少有九成人都打着“夫人路線”的主意,做不成唐瑛的弟子好歹還在人家那兒挂了個號嘛……而阿蘅又是第一個無意間戳破這層窗戶紙的小姑娘,她回家後當然先尋了表哥黃藥師,兩個小夥伴一通唧唧咕咕,黃藥師心滿意足地告辭。
而阿蘅卻被她嬸子,黃裳的表妹叫住了。
這位表妹讓表哥兩次三番打擊過之後,發現無論如何她表哥都不會包容她的胡鬧,整個人也變得莊重起來。等她接來一雙兒女和侄女兒阿蘅,這三個孩子一看便知得到了很好的照顧和撫育,黃裳與唐瑛對表妹的态度瞬間好轉了不少。
表妹自己當然也感覺得到,尤其是她跟表嫂七娘的堂弟,唐十四一起管着山腳下的藥店,日子一下子便過得寬裕起來,她多少有些記恨表哥的“無情”,可又對如今的安逸生活十分珍惜。
聽見侄女兒阿蘅幫着親戚家的哥哥跑到七娘跟前打聽,再一琢磨七娘對阿蘅……似乎有些另眼看待——偏偏她親生的一雙兒女只沉迷于“表舅舅好厲害”,一心要跟着表舅讀書練武,七娘這邊也只能靠阿蘅多方親近了。
因此撿日不如撞日,該囑咐的事項,她幹脆就此跟阿蘅說道一番。
而六歲的阿蘅還有些懵懂,但不妨礙她準确地抓住了重點:舅母喜歡我,那我就多去陪她啦。
于是阿蘅便每天都專程向舅母請安,而唐瑛最喜歡聰明乖巧的小姑娘了,她怎麽看阿蘅怎麽喜歡:比她那個剛滿月就“嚎”氣十足的兒子可愛多了!
話說回來,黃裳表妹的心思又不難猜,黃裳夫婦看在眼裏,沒外人的時候又商量了一下,決定各自弄出些題集:收徒總要有個章程不是?拿這本題集出來,就算婉拒別人也有說得出口的說法。
唐瑛上午配藥,下午便在家裏悶頭編寫教材;黃裳則負責看兒子兼玩兒子,其實在照顧小家夥之餘,還又嘗試着送些真氣給兒子吸收:傻小子似乎十分喜歡。
黃裳自然心情不壞,便應王重陽小兩口的邀請,不時指點下小夥子們的功夫。
這也是在七娘懷胎生育期間,這些小夥子們的媳婦姐妹都沒少幫忙,黃裳雖然一向少言寡語,但卻是個恩必還,仇必報的人物。
Advertisement
在小金的幫助下,幾天的功夫唐瑛就編成了一套小學理科教材,她成就感十足,美滋滋地拿給丈夫一瞧……黃裳認真看了看,才篤定道:“真難。”
唐瑛盯着便宜丈夫問道:“難道你也不會?”
黃裳輕咳一聲,卻實誠道:“有幾道題……得認真想上一會兒。”
這太正常了!唐瑛前世給小學六年級的小外甥輔導暑假作業時,一道趣味數學題還卡了她一個下午呢。再說黃裳若拿《道藏》考她,她也得妥妥地~受~虐不是。
兩口子再商量了一回,決定先拿小五試試水。
于是小五便被“狠心”的養父養母開了小竈:三叔教他些淺顯的道理,之後便專心指導他修煉內功;而娘親則教他算學和工學……對于小五來說,這個題目最少但難度最大;另外,他依舊要每天去學堂念書……
在唐瑛看來,如此要求一個七歲的小家夥已經有點不近人情了,可是小五不僅能圓滿完成每天的課業,還有時間和小夥們打鬧玩耍。
除此之外,貼心小五還主動幫着三叔和娘親照看弟弟——小奶娃在吃睡之外又有了新的需求:他寂寞的時候要有人陪,否則他就會不管不顧地嚎個沒完,除非你趕緊把他抱起來,然後不停地晃啊晃……
兄弟有愛,黃裳與唐瑛都很欣慰,尤其是唐瑛跟黃裳閑聊時,還不忘提醒丈夫不要藏私:小五的本事早早練起來,等奶娃長大了,丈夫要是揍不過來,還有小五這個哥哥搭把手呢。
唐瑛還特地來了記重擊:要是哥哥還打不過弟弟,咱家丢不起這個人!
俗話說從小看到老,兒子還在襁褓之中,黃裳瞧得出這孩子将來恐怕省不了心,而七娘偏心五郎,他自然樂見其成。
只是跟着自己和七娘各自學了一段,五郎悟性不錯,在武學上頗有天賦,又肯吃苦,将來總是差不了;而醫術……可就非常一般了。不說比不過歐陽家的二小子,連表妹帶來的侄女兒阿蘅,都望塵莫及。
不過只要七娘的大弟子是自家知根知底之人就好,小五想要肩挑兩邊……黃裳也覺得,大概沒戲。
夫妻倆再次達成一致,唐瑛恢複得不錯,這些日子“一朝回到~解~放前”的黃裳在跟七娘喝了點助興的小酒後,一通親親摸摸舔舔,終于得了個“明示”:七娘告訴他,他能開葷了。
只是這次,黃裳許是有些得意忘形……
統共耗時兩刻鐘的“一回”,他的氣勢節奏反應全不一樣:在唐瑛想來,似乎在文人、将軍還有豪俠之間不停轉換,什麽雲淡風輕啦、威武生猛啦、豪放磊落啦……全讓唐瑛體會了個遍。
當然,為防萬一,她讓小金時刻監視着黃裳的腦電波,別因為興奮過度出什麽岔子。事實證明,黃裳什麽事兒都沒有,把七娘折騰了一回,兩口子滿足地相擁而眠。
第二天起床時,黃裳自我感覺就不太秒了:他這個異于常人的“品味”以前一直都沒顯露過。萬一七娘酒醒之後不認賬不痛快又怎麽辦?
其實他真的想多了。在唐瑛眼中,丈夫愛好角色扮演不知能給~閨~房之樂增添多少~情~趣,只要黃裳別在興奮之下弄傷了她,自是求之不得。
于是她醒來便枕在丈夫肩頭,笑道,“真沒料到你竟是如此百變。”
黃裳沉默片刻,才道,“我……奔着一百種~風~情努力。”
話說黃裳與唐瑛感情甚篤,收徒之事又有了眉目,藥店又生意極好,過得可算是圓滿如意;而王重陽雖然愛侶懷孕,也沒耽誤了他的大事:讓出那個商隊雲集的繁華市鎮,乃是迫不得已,等他實力恢複,可是說什麽都要一雪前恥。
他們如今所居住這塊地方,原先是個規模不小的村寨,因為戰亂,死的死、逃的逃、搬的搬,這裏便空了下來,正好讓王重陽他們撿了個大便宜:房舍只要略微修整便能住人,又因為這裏乃是半山腰上,上山下山的路只有一條,可謂易守難攻,只要好好經營一番,做個威震幾百裏的“叉叉堡”或者“叉叉山莊”真是綽綽有餘。
在這裏生活了大半年,王重陽傷勢痊愈,功力亦有小小進益,他便想着下山招募些人手。
話說回來,王重陽他們離開那個鎮子後,勢必讓任得敬的手下得手:把行首雲娘治了個半好,這位美人便回去當她的雙面~間~諜,還爽快地答應給唐瑛偷偷傳消息。
事實也是如此,那個鎮子讓任得敬的手下占領,如今不複當日平和繁華,卻也還算過得去,總比王重陽他們腳下的那個要強上不少。
商隊多,就能多收保護費,此消彼長之下,再拖延些時日想要奪回來怕就艱難了。
不過也正是因為戰亂尚未完全平息,周遭各為其政的“小團夥”和“小組織”數量不少,王重陽親自去收人,難免要遇到些阻力,甚至是抵抗。
開始的時候都是小打小鬧,再往後……只看那群人手裏的兵器就知道任得敬那邊的人恐怕又插手了。
果不其然,就在王重陽歸來後,雲娘送到山下藥店裏的小紙條,正巧讓出門放小雕的獨孤小哥完整地帶了回來:雲娘他們那邊的頭目據說正躊躇滿志,已經撒了錢下去,聚起一群人,還發了武器,這次發誓要徹底除掉王中孚,再把歐陽家的地契搶到手!
這回大家又得坐在一起商量了。先是歐陽銳表了态:他們不是千方百計、日思夜想地要我家的産業嗎?我就算在自己手裏敗光了,也不能便宜他們!
唐瑛也很痛快,“我們出藥。”
林朝英懷着孩子,越見沉穩,“我們出人。”言畢,和王重陽相視一笑。
清剿當然先從周邊開始,王重陽帶了手下三分之二的人手前腳出門,打聽好他們行蹤的土匪便沖上山路,想要來一場奇襲抄老巢,抓住那些“要犯”好去找西夏的貴人讨要懸賞。
留守的黃裳、獨孤小哥,歐陽兄弟,以及林朝英都很平靜:剩下的多是新招募來的鄉勇,正好練一練兵。
黃裳夫婦看中的幾個孩子,也該借此機會重點考驗一下。
大敵當前,不到十歲的小孩子們倒是各個用心,只是他們如今也就是給長輩們打個下手。
而唐瑛搬出了個腌菜探子,揭開蓋子,裏面是滿滿一罐子沒什麽味道的藥汁兒:這是給大家箭枝的“蘸水”,射不到要害沒關系,只要擦破點皮,敵人一會兒就得四肢酸軟。
獨孤小哥盯着這壇子好一會兒,才端着自己已經能飛的小雕問道,“你看它能兜着迷藥飛嗎?”
唐瑛琢磨了一下,“它能保證不把迷藥灑在咱們頭頂上嗎?”
獨孤小哥還沒說話,黃裳先提醒了一句,“這小東西可比獨孤二郎還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