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走過春秋(二十八)

“天哭矣, 地裂矣, 君昏亡, 至明至。”

“天哭矣,地裂矣, 君昏亡,至明至。”

……

朗朗上口,稚童一學就會的歌謠在晉國的大街小巷流竄而出, 忽然就讓衆人耳聞。

晉君之死自然不是壽寝正終的,舉國皆知他死前去了哪裏,被誰所殺。

卻無人為其真心的哭。

他的死可說舉國同歡,大多奸佞此處逃竄, 吓得不見蹤影, 但也有少餘仍然賊心不死。

羲和叫來幾個巷間乞丐,給了點好處後出去繼續唱歌,唱到天下諸侯皆知, 也讓奸佞逃無可逃。天下諸侯争奪的都是有才之人,各相争搶, 反之是街頭臭肉, 人人厭惡。

趙武與韓厥一個鼻子出氣,撸着袖子上門抓人。

為了以防萬一,趙武還叫上了羲和在門口攔着。這種輕巧簡單的活兒,羲和義不容辭的答應,抱着劍站在門口靜靜守候。

刀槍劍戟相見,寒光劍影帶着嘶吼哭喊聲。

小門露出一絲門縫。

裏人見到有人心中絕望, 但見到是一紅衣女子抱劍而立,不由狂喜笑指,“弱小女子竟敢”

話未盡,一條修長之腿踢了滿懷,那人躺在門後,滿口鮮血淋漓。

裏間不止一人,一時目瞪口呆不敢冒進。

羲和施施然的上前,“還走嗎?”

Advertisement

不等人言語,她笑着把小門關上。她原來是想着用小石頭把他砸回去就好,沒想到又是一個嘴上無德的小東西。

羲和知道趙武怕她只是力氣大些,防身之術稍微差些就可能遭到圍攻,因而她只能兢兢業業的守在各家門口。

歌謠中的天裂很快到了晉國國都,漫天雷電風雨,白日裏烏壓壓的沉悶蓋頂,夜色裏恢宏雷電的光色震人心魄,叫國人喘不過氣來。

當日,羲和仍舊站在門口,一身蓑笠駐守。

但凡有丁點動靜,客氣的是石頭砸腦門,不客氣的是長腿送回家。

總而言之,她沒有亮劍飲血。

長達半月的清肅,随着直上雲霄的童謠,趙武這回不再拎着酒來見她,而是叫人把酒壇子搬上來,一同的還有韓厥。

“韓厥謝過風先生妙計。”

羲和沒有躲閃,“你要是有心謝過,那就替我多介紹幾樁生意。”

“這…不會太輕了?”

趙武大笑,拉着韓厥坐下,“早就說了,我這個義姐不喜歡欠人情占便宜,就是我那也是親兄弟明算賬。”

羲和颌首,“我也是怕趙夫人和孩子的安危所想。”

趙武與韓厥面面相觑,撫掌而笑,“那好,能占了夫人和孩子的光彩,也是我趙武的福氣!”

大丈夫不拘于小節,更何況眼下大局已定,他們也不會計較這些。羲和言語,自然也是因而說笑罷了。

當初她被晉厲公在街上攔住,離開晉國時就心存不滿。她知道自己在晉國的日子不能太長久,正因如此每一日都顯得格外珍貴。她想的衆多情形中,從來不包括因為趙府而被晉君逼出去的。

奇恥大辱。

因而晉君一死,她當即就在大街小巷竄動流言。

須知她當年醒來的時候,周朝亦有一首女子亡周的的童謠。後來褒姒消失,周幽王喪命,周朝國力大衰而諸侯皆起。

事到如今,諸侯時代已經過去,各位卿大夫逐一登場。

羲和看着眼前兩位,一同飲下一觥酒來。這酒她依舊不喜歡喝,但是嘴下沒有東西沒有樂趣,夜色獨影時更是莫名貪愛上了這一觥。

兩人仍有不解,“如今世人皆知昏君已死,晉國土地有雷雨地裂之災,可如今連綿不絕反而愈加兇狠。百姓們苦不堪言,這一年的收成眼見不好,這公子周也要到了晉國。”

若是和巷間歌謠不合,那晉國和公子周都将是笑話!

羲和原來是打算玩鑿石預言的,可是覺得容易诟病,都要謀劃一卷火風來襲,沒想到晉國多年兵戎相見死傷無數後,天災來了。

“公子周什麽時候能到?”

“還有三日。”

“确定?”

“确定。”

羲和笑着舉爵,“和荀罃士鲂說,公子周為晉國強盛而來,一路奔波勞累,不必太趕免得傷了心神。”

韓厥心神領悟,“那應該要再多等一日?”

“再多一天吧,正好看看這晉國邊界風光。”

“好。”

等到韓厥離去,喝得面頰通紅的趙武不明,“這邊界有何好看的?”

“若是為民為國者,都該去各國邊界看一看。”

趙武仍舊不明,但看羲和只是輕笑,唯有将其記下。這些年來,兩人早就有了應有的姐弟默契。他有長,羲和亦有其道。

需互補互取才可。

天色越涼,瓢潑大雨落下叫人身寒孤寂。

水娘如常的來領兩人回去休息,羲和眼看着她從遠處過來時才一挑眉,對面那言語神采飛揚的趙武眸子一眯,一副酒意上頭伶仃大醉的模樣。

直到水娘走來,他正好笑嘻嘻的趴在幾上,仿佛是爛醉如泥。

“你怎麽,”水娘習慣性的開話,摸着那通紅發熱的臉龐,她又氣又笑,“他這人亂喝酒,還要拉姐姐一起!”

說着她就要打人,但她一伸手,就被人輕車熟路的抱住。

羲和擺手,“快走吧。”

若是真的喝醉了,水娘根本就扶不起趙武,但是趙府之中沒有那種毫無眼色的人出來打手。大都遠遠地站着,和羲和一般眼看着夫人嬌弱勉強的扶着主公離去。

從身後看,那雄武的英姿分明将纖細的柔弱遮蓋完全。

羲和眼角瞥着兩人濃情蜜意的離去,能夠這樣相依相守扶持而生,也是世間難得緣分。能夠找到這樣的人,快快樂樂,命短一些也不可惜。

她不喜歡有人陪着,等都離開後又默默飲了半觥,望天觀測再摘下幾片葉子來蔔卦。

沒錯。

就是五日。

羲和又默默地蔔卦幾次,在馬廄裏還讓吉量幫着蔔卦。

最終結果都是如她所料,叫她心中大安的回去睡覺。

五日後。

公子周入晉,辇車慢行半日到了宮門前,烏雲破散。待到公子周換上冕服,鄉鎮的地動得以平息。

歌謠應證,舉國同歡,世人皆知晉國迎來命中明君。

新晉君是個有抱負之人,在他之前有晉成公這種臨時被拉出去定位的長輩,他在衆卿大夫前直言,“要讓我做國君可以,你們得聽我的,如果讓我當傀儡的話,就另請高明吧!”

此言一出,韓厥一等當面盟誓願以君為主。

韓厥一流俯首稱臣,晉君也由此很快以君主的平衡之術摸透晉國形勢和卿家底細,并以此牽制,将君主大權牢牢握在手中。

曾有一大功的羲和很快就成了晉國有名的私家健步,許多卿大夫一流都尋她做生意。

韓厥更有意讓她推舉到晉君身前去,羲和自然不肯。新晉君是明君,可十幾歲的孩子抱負聰慧樣樣不缺,她若上前去好日子肯定是有,但是時日長了難免就有些龌龊。

昏君她瞧不上,明君她更不敢親近。

韓厥見她執意如此,最後還是晉君開口要賞真金白銀與一處屋舍,并給了一副牌子。日後走到了官家行夫所用的房舍,她都能以牌而住。

羲和對此沒有拒絕,甚至回憶自己丈量的地境,要在周晉邊界的一處屋子。

晉君以為她是客氣,羲和卻十分高興,“邊界沒有刑稅,只要防了野獸和賊人,日子比許多地方都要好過。”

也不用擔心若幹年後有愛管閑事的過來收她房子。

羲和如此想,晉君卻想到她之前提及去邊界一看的話,他念想那些窮困潦倒死傷無數的百姓都不願來到晉國受到庇護,心中重擔不由更沉重許多。

不過十餘歲的晉君挺直腰背,與羲和一拜。

事後趙武知她自有打算,再加上木已成舟多說無益,無奈只能撥下家奴先去打掃一遍。

在晉君站穩腳跟,準備祭祀祖宗時更是莊重嚴穆,但行事十分節儉。

羲和看他稚嫩臉龐漸漸堅毅起來,恍然間像見到當年的趙武。而今,趙武以卿大夫之身步步随行晉君,終于得以報效家國,為晉國添磚加瓦。

倒顯得她碌碌無為,無事可做。

羲和思想許多,最終領着新的幾單生意上了辇車一路東去齊國。這些都是皇親和卿大夫所托,來往皆是各國的貴人們。又因為她是女健步,時時常常能見到各國的大夫和貌美家眷。

也讓她見了不少的見識。

這日,她在落腳的店家醒來,吃飽飯後趁着閑情出門漫步逛街。

各國有各國的風俗,許多事物都讓她看了新鮮。因為覺得時間還長,每回都只看一點新鮮的。

羲和掃過兩眼,正好看到有個眉眼極快的人在街上穿行。

其中一個小個子的男人腰間錢袋鼓鼓,很快就被其下了手。

羲和笑着将人的手抓住踢他的腳窩,拍着小個子道,“你錢被偷了!”

小個子模樣就手無縛雞之力,被偷也毫不自知還要人來提醒。他轉身回首仰頭來看,感激不盡,“晏仲謝姑娘義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