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發酵= “這、這麽厲害的嗎??”
“您的意思是要……呃增加《逐光》的排片?”葉舟聽到電話那端的, 臉上神色有些古怪。
待得到電話那端肯定的答複後,葉舟遲疑片刻, 小心翼翼開口提醒道:“但《逐光》是小衆題材, 可能不會有那麽多受衆。”
他都這麽說了,本以為對方肯定不會再堅持, 可誰料電話那邊的院線負責人卻爽朗一笑,聲音裏滿是對他莫名的信任。
“我們相信葉導的能力,也相信《逐光》會給我們帶來驚喜。”說着負責人不等葉舟再說什麽, 就又補充了句, ‘即便《逐光》最終沒能出成績, 這也是我們自己的選擇,盈利與虧損都與葉導沒有關系, 您不必有什麽心理壓力。’
負責人都已經把話說到這種地步了,葉舟如果再拒絕,可就未免太過不識擡舉。
挂斷電話,葉舟傻愣了會兒, 簡直要被這突如其來的餡餅給砸懵了, 他作為電影的導演都沒有這麽強的自信,他們對他到底是哪兒來的信心啊。
這通電話似乎只是一個開始, 還沒等葉舟想明白其中關鍵,一通接一通的電話接二連三打來, 這一上午光是接各大院線負責人的電話就接了不下七八通。
而且這些人的來意竟然差不多,都是向葉舟提出準備增加《逐光》排片的,這些院線當中甚至還有之前《一場鬧劇》上映時葉舟争取了很久都沒争取到太高排片率的一流院線星流影業。
一上午過去, 挂掉最後一通電話後,葉舟長長的吐了口氣,去洗手間用洗了把臉,涼水接觸到皮膚時,冰冷的觸感讓葉舟終于意識到,今天上午的那些電話不是做夢,而是真實存在的。
院方的心思葉舟其實也能猜出個七七八八,大概是因為《一場鬧劇》票房實在太出乎人預料,以至于上次沒能及時分到這杯羹的影院選擇這次把寶押在他身上。
但讓葉舟哭笑不得的是,《逐光》如果是和《一場鬧劇》同題材的喜劇,各大院線這般他還能夠理解,可《逐光》是什麽題材啊,冷門小衆鮮少有市場的大悲劇啊!
放着暑期檔那麽多大投資大制作的電影不押,反而将寶押在他身上,這到底是他瘋了還是各大院線負責人瘋了,簡直太玄幻了吧。
電影尚未上映的這段時間,葉舟一直等着各大院線反悔,可一直到電影首映當天,各大院線都安靜如雞,誰都沒有反悔的意思。
事實也并未出乎葉舟的預料,在一衆有流量或實力派演員加盟的大制作和國外已經連拍多部的系列電影中,《逐光》首映當晚的票房并不高,上座率也很低。
這當中大多是耿博川的粉絲買票支持自家哥哥,以及一些口味比較小衆,偏愛這一口的路人觀衆,還有一部分則是因為買不到其他票,又很想看電影,所以随便挑了來看的。
第一天票房統計出來後,以‘飛翔的瓜’為首的黑葉舟專業戶迫不及待的連發多條微博進行冷嘲熱諷,簡直像是過年了一般,歡天喜地到處怼。
在這些影評人的筆下,葉舟就是一個幹啥啥不行,運氣第一名的草包,當初《一場鬧劇》能夠取得那樣的票房,完全是因為走了狗屎運,一旦失去了這份好運氣,這不,葉舟立刻就原形畢露了。
故事都講不好,還學別的導演玩懸念,電影前半段尚且能看,可後半部分血崩,劇情簡直猝不及防又莫名其妙。
除此以外黑子們還将葉舟以前那些黑料再次翻出來,試圖證明《一場鬧劇》之所以能夠成功,除了好運外,還是因為其有一個很有能力的副導演。
瘋狂帶節奏暗示《一場鬧劇》雖然明面上導演是葉舟,可私下裏卻是副導演在負責拍攝。
不過這火苗尚未燒起來,就被孟副導一瓢冷水澆滅了,他的一個挺久沒聯系的老朋友前兩天帶着錢找上孟副導,雖然沒有直說,但言語間卻一直試圖引導着孟副導說出對葉舟不利的話。
卻沒他一眼識破,直接将那人帶來的水果飲料和錢扔到了門外,連帶着人也一起推了出去,剛把人趕走就給葉舟打了電話,将剛才發生的事情轉述了一遍,提醒他最近小心些,別着了人的道。
後來沒兩天《逐光》路演時,孟副導罕見的接受了記者的采訪,當着鏡頭前向所有觀衆和網友們表示,無論是《一場鬧劇》還是《逐光》他都是葉導的副手,和葉導一起合作期間學到了很多,根本不存在所謂的他幫葉舟拍戲的事情。
說這些話時孟副導板着一張臉,皮笑肉不笑的說了個冷笑話:“我要是真有那麽大能耐,早就自己出去單幹了,還做什麽副導演。”
有了孟副導強勢澄清,好不容易掀起點風浪的謠言頓時不攻自破,火苗尚未燒起就已經被無情澆滅。
眼看這個黑點黑不動了,這些黑子和水軍們倒是難得安分了幾天,不過很快他們就重振旗鼓,開始了下一波狂黑。
因為在接下來的幾天裏,《逐光》的票房雖然稍稍開始回暖,每天都在上漲,但漲幅卻不大,增長較為緩慢,與其他同檔期票房相比,《逐光》顯然遜色太多。
消沉幾天的黑子們看到一周票房數據出來後,頓時卷土重來,開始了前所未有的狂歡。
只是黑子們此時沒有意識到的是,盡管《逐光》的票房不高,和同期影片比較起來時沒有太大競争力,但随着上映時間的增加,《逐光》的口碑并未如他們所預料的那般跌破谷底,反而不降反增。
國內最大的兩家線上售票平臺上,《逐光》的票房從最初的9分,經過幾天的發酵後,已經上升到了9.3分,除此以外國內最具影響力的影評網站瓜果網上《逐光》的分數也從8.5上升為8.8,這在向來對電影評分極為嚴苛的瓜果網而言,絕對算得上是高分了。
很多專業影評人在看完電影後,也都給出了不低的分數,這無疑給原本持觀望态度的觀衆打了一劑強心針,讓他們打消心裏疑慮,願意買票走進影院。
盡管有口碑在這裏放着,可票房增長卻依舊不高,并沒有人将《逐光》和葉舟放在心上,就連和葉舟同檔期的競争對手都沒将這部冷門電影看進眼裏,直到……
《新影視周刊》是國內專門對影視票房、收視數據進行分析,數據精準較為權威的雜志,每周都會對本周熱門電影的各大數據進行逐一分析。
起初這雜志只是服務于業內人士更加精準直觀對數據進行分析,但一經發行很快在業外也火了起來。
憑借精準的數據和專業的分析,不知從何時起,《新影視周刊》已經成為業內一杆标尺,也成了粉絲口中最具代表性的實績。
如果自家愛豆參演的電影能上一次《新影視周刊》,一定會被粉絲激動的到處吹上好久。
時至今日,在紙媒日益落寞的今天,《新影視周刊》每周的銷量依舊遙遙領先于其他同類型刊物,穩坐影視分析類雜志銷售冠軍好多年。
《逐光》上映的第十天,葉舟一大早被電話吵醒,迷迷糊糊間接到了兩個足以砸懵他的消息。
第一個電話是孟副導打來的,他的聲音因為過于激動都有些發顫。
“葉導咱們電影上《新影視周刊》了,而且還是本周的封面主推!”孟副導拿着雜志的手有些抖,看着雜志封面上自家電影的宣傳海報,手都有些抖。
葉舟雖然人已經醒了,但腦子還是一片空白,孟副導的話他每個字都能聽清,就是連起來不知道他在說什麽。
盡管意識放空,但每次孟副導說完後他都會十分給面子的‘嗯嗯’兩句,這通電話快要打完的時候,葉舟這才終于從半夢半醒的狀态回過神,剛想細聽孟副導在說什麽,可他該說的已經說完了,只留下一句“一定要去看《新影視周刊》啊!”後,電話就被挂斷了。
講這句話記在心裏,葉舟洗漱完和江總一起吃過早餐後,出門到附近的書店詢問店員有沒有《新影視周刊》賣,卻得到已經售空的消息。
葉舟不信邪又接連去了幾個書店,得到的答案都是已售空,折騰幾個小時,這才終于從一家不起眼的小書報亭買到了。
由于封面太過醒目,葉舟一眼就認出了封面是《逐光》的海報。
他以前雖然沒買過這本雜志,卻對它的影響力早有耳聞,當初《一場鬧劇》橫空出世掠下近三十億的票房一躍成為國慶檔黑馬,別說封面,只給了一個內頁,用了很小的篇幅進行了分析,這次竟這麽大方直接把封面都給了《逐光》?
難不成昨天發生什麽他不知道的事情導致《逐光》票房爆了??
葉舟心裏一驚,拿出手機快速查了下昨天的票房,在确定漲幅只是相對之前稍高了些,并沒有很離譜時,心裏更納悶了。
他收起手機快速拆開封面,一目十行的翻看着這期雜志,驚訝的發現,《逐光》如今上映已經十天,票房才堪堪破了億,卻被《新影視周刊》用了整整四頁的篇幅詳細分析。
先是按照慣例分析了一下《逐光》上映後首日票房、單日票房、一周總票房、單日票房增長漲幅和七日票房增長漲幅,每日排片占比和上座率。
這些數據放在同檔期當中并不出彩,甚至連小爆都算不上,頂多只能說是在小衆題材裏面票房較高。
但翻過這部分數據統計,後面足足占據了兩頁的分析卻讓人心驚。
上映十天,同檔期其餘電影即便是最火爆,上映至今累計票房已經十六億的《先遣隊》都随着上映時間的推移每日票房增長開始逐漸下降,但票房堪堪破億的《逐光》這十天每天票房上漲量都比前一天要高,折線圖始終呈上升趨勢。
除此以外,別的電影院線占比随着票房的提升在不斷增加,而《逐光》卻因為票房不高排片日益下降,但雖是不斷下降,《逐光》的上座率卻随着排片下降開始瘋狂上升。
當然這些數據單獨拿出來也證明不了什麽,真正讓人心驚的不是這些,而是長達千字的長篇分析與随分析一起對照的配圖。
配圖是國內線上出票平臺自《逐光》上映以來的單日票房統計,為了便于理解,撰稿者将其整理成了柱狀圖,每天的柱狀圖分別用不同顏色表示。
左邊是普通周出票量柱狀圖,右邊的柱狀圖從第二天開始,就加上了前一天顏色,變為兩種,第三天加上前兩天顏色變成三種……以此類推。
随着時間的推移柱狀圖上的顏色越來越多,直到第七天的柱狀圖上已經被色彩斑斓的六種顏色覆蓋。
撰稿人對這兩張柱狀圖的分析是這樣的。
“在介紹兩張圖前,先向大家解釋一個名詞,重複觀影率,是指已經觀影過的觀衆二次或多次購買觀看同一部電影這一行為的總稱。通俗來講,也就是大家常說的,二刷,三刷甚至n刷。”
“清楚這個概念後,我們來看看《逐光》的重複觀影率,如左右兩圖所示,左邊是七日線上票房,我們分別用了七種顏色,不同顏色對應不同天數的單日票房,記住每天票房代表的顏色後,我們再來看右圖。”
“柱狀圖第一天是紅色,第二天是藍色,但藍色只占當天票房的四分之三,剩下的四分之一紅色部分購票ip與昨天購票ip為同一個,後面幾天的柱狀圖以此類推,同一根柱狀圖上不同顏色對應不同天數的重複購票,也就是我們之前所說的重複觀影率,在明白這些之後,是否感覺到非常震驚?”
“筆者在拿到這份數據時,和大家的反應沒什麽不同,我當時驚的差點打翻了水杯。經粗略統計後,目前這部電影的重複觀影率已經達到總票房的百分之三十,這份數據意味着什麽呢,意味着這八千萬的票房當中有兩千四百萬都是二次三次甚至數次購票産生的。”
“我本人并不喜歡悲劇電影,坦白來說我對這種題材的電影并沒有什麽好印象,為數不多的幾次觀影體驗都不太好,但在看到這份數據後的當天晚上,我将信将疑的購買了《逐光》的影票,想要看看這部電影究竟有什麽魔力才能形成這樣讓人啧啧稱奇的重複觀影率。”
“剛開始我是抱着批判和挑刺的态度去看的,甚至就連前半場我都在不斷記錄和整理着這部電影的缺點和不足,可不知哪一刻開始,我的全副身心都投入進了這部電影當中,等我回過神的時候,這才發現自己已經買好了第二場的影票。”
“兩天我除了吃飯睡覺以外其他時間幾乎都泡在了影院,截止到交稿前,我數了數票根,驚覺自己竟在兩天時間裏将同一部電影接連看了五場。”
“我想,這就是我為什麽會寫下這篇分析的原因了吧。”
葉舟将這篇分析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整個人都暈乎乎的,一張俊臉上寫滿了震驚。
“這、這麽厲害的嗎??”
就在他驚疑不定時,一陣手機鈴聲将他拉回了現實,看到來電號碼時,葉舟用力掐了自己大腿一把,讓自己從恍惚的狀态趕緊清醒過來,這才接了起來。
“喂,苗經理……”
“葉導,我現在告訴您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請您務必保持冷靜。”
“電影上映前我将其送去了金檸電影節參選,就在剛才接到了負責人打來的電話,被告知,《逐光》入圍了。”
葉舟:“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