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神殿落成後, 奉天便帶着童兒們在香爐裏點上了神殿的頭香。

那香燭也與尋常的不同,上頭雕着精巧的花樣, 燃起時無煙無霧, 只有一陣清冽的花果香。

終于緩過神來的梁王立刻一個箭步上前,跪在了奉天身後的蒲團上。

大梁國君五體投地,聲嘶力竭的大喊:“小王敬祈蓬萊神尊庇佑我大梁風調雨順, 國泰民安!!”

百官們也紛紛連滾帶爬的沖到梁王身後的其他蒲團上, 齊聲喊道:“求神尊庇佑我大梁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奉天焚香禮畢, 站起來侍立在神像身側,避開梁王和百官的大禮, 讓他們的朝拜全部朝向神像。

一時間,百官跪伏,神殿裏寂寂無聲,衆人都在緊張的豎起耳朵,希望能聽到真神的回應。

仿佛從天邊傳來的仙音在殿中響起。

“允。”

與之前奉天神使祈願神跡時的聲音一模一樣。

梁王頓時喜極而泣。

蓬萊島。

墨卿應允了梁王“風調雨順, 國泰民安”的祈願。

她的信仰線瞬間又多出來許多。

梁王的祈願泡泡雖然顏色淡灰, 但上面卻纏着一絲微弱的金光。

這說明梁王可能不是個什麽好人, 但他卻是一個好君主。

Advertisement

所以墨卿應下了他的祈願。

至于這兩條祈願要如何實現,墨卿看了一眼奉天越來越凝實的信仰線。

上面也已經生出了極其淺淡的金色。

墨卿的身邊, 第一次守在書房, 與她一起直面信徒祈願的子衿微微睜大了雙眼。

國泰民安。

師尊說,日後要讓她蕩盡世間不平, 如果她做到了這一點, 那她能不能締造出一個“國泰民安”呢?

墨卿看到了小徒弟眼裏的野望, 她含笑拍了拍她的肩。

聰明的小徒弟, 看上去已經領悟了她的意思。

墨卿将祈願泡泡收起, 又揮散她同步具現化出來的國都神殿裏的場景。

“子衿,你認為要如何才能使一國之土國泰民安呢?”

子衿呆了呆,答道:“讓人人都能吃飽穿暖,不再有矛盾和不公?”

墨卿搖搖頭:“吃飽穿暖可以,但人的欲|望是無窮無盡的,只有世上還有人,就一定會有矛盾和不公。”

子衿立刻掏出筆記本,态度端正又嚴肅:“請師尊教我。”

墨卿被小徒弟少年老成的架勢逗得莞爾一笑,她答道:“人世間的矛盾與不公無法避免,那麽,便要有相應的律令為其兜底。”

“道德是第一重标準,法令就是最後一重。”

“若善者為善能得善報,惡者作惡能得惡報,那人們便會被引導着向善。”

“有賞善罰惡的律令存在,即便是心懷惡念者在作惡前也會斟酌考慮,而他最終選擇作惡後也有法令可依,能使他得到應得的懲罰。”

“建立一套賞善的道德體系,再建立一套罰惡的律令體系,才能最大限度的減少人間不平事,也能為國泰民安打下基礎。”

墨卿看向正在刷刷記筆記的小徒弟:“子衿,若是讓你來執掌律令,你認為自己該如何做?”

子衿停筆擡頭,思索片刻後答道:“執掌律令,是不是得先有律令法典?否則無憑可依,每次的審判标準就很難一致。所以,得先編撰一套可行的律令法典?”

墨卿笑了,小徒弟真的很有這方面的天賦。

她點了點頭:“對,但一套律令的編撰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一拍腦袋來決定。”

墨卿遞給子衿一個新的筆記本:“來,從今往後,你自己琢磨出一條律令,便記下一條。”先做個理論模拟。

子衿鄭重其事的雙手接過全新的筆記本。

墨卿又笑吟吟的拿出了一個小光球。

“這是師尊特意為你煉制的一個模拟小游戲,接着。”

這個光球,是墨卿結合各種模拟經營游戲改造出來的一個單機游戲。

裏面初始設置只有一座百人小城,子衿的角色是城主,游戲的目的,是讓她把這個小城發展壯大。

墨卿把小光球遞給小徒弟,又說道:“你在玩這個游戲時,可以向城民們頒布律令,他們會照着你的要求行事。”

子衿接過游戲光球,然後在新的筆記本上大筆一揮,在封面寫下了一行字:《律令法典(測試版)》。

墨卿揉了揉子衿的腦袋,讓她先進去試試。

子衿緊張又期待的進入了游戲裏。

小城的一百個居民正齊刷刷的站在城主府門口。

子衿看着這五十男五十女的城民,掏出小本本,思索後寫下了第一條律令:男婚女嫁,男耕女織。

一百個城民立刻配成五十對,開始繁衍生息。

游戲裏的進度很快,無名小城的人口很快就從一百人,漲到了一百五十三人。

五十對夫婦,各自生下了五十三個新生兒。

但人多起來之後,意外就開始出現了。

新生兒五十三個,其中二十個男孩,二十三個女孩。

墨卿按照外面的環境設定了世界觀,所以,有十對夫婦,将女嬰扔進了溺桶中。無名小城五十三個新生兒,瞬間少了十個女嬰。

子衿憤怒的寫下了第二條律令:禁止殺害新生兒。

第二條律令生效,剩下的十三個女嬰和二十個男嬰順利長大。長大的第二批男人也到了該婚嫁的年紀。

但十三個幸存女嬰長大的女人裏,有一個不願婚嫁,被父母扔進了河裏,有一個因為營養不良和長期勞作傷了身體無法生育,還有一個不喜歡男人。

二十個男人,只有十個能娶上媳婦。

剩下的十個男人無所事事的在小城裏游蕩了起來,然後幾個光棍在某一天,出于嫉妒,聯手殺害了兩對新婚夫婦。城民人口133瞬間減四。

子衿更生氣了,寫下第三條律令:殺人者償命。

律令生效,殺人者伏誅,129城民裏再次減三,剩餘126人。

這126人裏,第一批夫婦和第二批夫婦又生下了新的嬰兒,有了前幾條律令,無名小城的人口很快又到了150+

但子衿很快發現了,因為男男女女的事,她的城民總會時不時的減少。

于是子衿寫下第四條律令:男女力量地位均等。

第四條律令稍稍緩解了無名小城的現狀,女人們不再被動挨打,也跟男人一樣出來做工。

但由于資源沖突和陳舊觀念沖突,城民們總會發生各種矛盾,甚至會演化成升級的暴力事件,即便子衿設置了十人的巡查司負責督查衆人,也難以避免各種争端。

甚至有一次為了抓捕一個窮兇惡極的暴徒,巡查司人數頓時減三。

子衿愁得直撓頭。

墨卿支着下颌看小徒弟抓耳撓腮,并不給她什麽提示,只讓她自己慢慢摸索。

梁國國都。

蓬萊神殿在衆目睽睽之下拔地而起,把梁王和百官都震撼了個徹底。

得到神尊的允諾後,梁王心頭暢快,又帶着百官,像小雞仔一樣跟在奉天身後參觀這一座震撼人心的真神殿宇。

大國師失魂落魄的墜在人群最後,渾身發涼。

梁王多疑,恐怕這一遭回去之後,便會要求他也求一個海神爺爺的神跡下來。可他要上哪裏給梁王弄來一個和憑空起殿宇一樣的神跡來呢?

在海平府的公文上看到的“此方世界并未設立海神一職”回蕩在大國師的腦海裏,讓他如墜冰窟。

萬一真的沒有海神爺爺..........大國師不敢再想下去。

可梁王現在親眼見了神跡,日後定然不好再像以往那般好糊弄。

大國師絕望的看了一眼梁王的背影。

真神在上,他現在縱容有萬般權勢手段也不敢再使。

只能拼命祈禱奉天神使看在自己恭恭敬敬迎她入國都,又将她引薦給梁王的份上,對自己網開一面。

大國師渾渾噩噩的想着,幸好,幸好他當初将奉天親自邀來國都。或許他還能有生路。

前方的梁王對大國師的絕望不得而知,他正沉浸在有神明親口允諾他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激動裏。

奉天走在前面,給梁王和百官一一介紹殿堂裏的各種器具布局,還帶他們來到了神殿外,将整座輝煌的殿宇收進眼底。

梁王和百官張着嘴仰着頭,敬畏不已的看着這座高聳入雲的神殿。

這是怎樣一座神殿啊。

比國都海神塔還要高大巍峨的殿宇赫然立在眼前,與遠處背景裏的低矮建築比起來簡直恍如天宮一般,磚瓦樓臺層層飛檐,無一不是凡間聞所未聞的精巧寶石雕琢而成。

地面上的法陣線條已經消失不見,但地面仍有流光,讓梁王和百官下腳時都誠惶誠恐,生怕弄髒了神明的地盤。踩在那比水晶還要純淨透徹的地面上讓人手腳發軟,幾乎不敢下腳。

梁王望着這一座神賜的寶殿,敬畏又向往。

他現在只知道,大梁日後恐怕就要崛起了。

但首先,他需要在全國下令為蓬萊神尊立廟敬拜,或許國師也該換人了。如果這位奉天神使肯點頭,梁王會毫不猶豫的将大國師之位畢恭畢敬的奉上。

至于海神爺爺的大國師..........梁王倒也沒忘。

畢竟曾經海神爺爺也曾降下過許多神谕,顯露出的神跡雖然不怎麽驚天動地,但梁王與其他梁國子民一樣,從小就是聽着海神爺爺的故事長大的,一時之間倒也沒徹底倒戈,心裏還記得這位“梁國的守護神”。

只不過,梁王現在回過味來,對大國師曾經轉達的“神谕”多多少少有了一點疑心。

為了讓海神爺爺的信仰不被遺忘,也為了給大國師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梁王覺得自己應該讓大國師也再求一個神跡下來。

否則,百官與民衆們的信仰倒戈,他可就管不了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