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二天一早,林子墨被早早提了起來,穿好衣服才發現,林懷德身上也穿的簇新,深灰色的繭綢長衫下,露出了白色的中衣。看到兒子看他,林懷德“嘿嘿”憨笑:“你娘她們怕給你丢人,昨晚上給我趕出來一身衣服。
林子墨點頭,林家以前也是小康家庭,比較要面子,只是敗落後實在沒辦法,如今有了條件,出門肯定要穿的體面點。
偎在牛車上跟着林懷德上了縣城。好容易到了縣城,連日趕路,渾身快散架的林子墨提議:“爹,咱家也買輛馬車吧,以後少不了出門,來往方便。”而且老爹穿着綢子長衫趕牛車,怎麽看怎麽不順眼。
坐在車轅上的林懷德一邊注意着行人,一邊也點頭:“我知道,是該買了,車好買,馬不好買。”林子墨好奇:“為什麽?馬是違禁品嗎?”林懷德笑:“算是吧,不過查的不嚴格,有錢還是能買,就是馬匹流入民間的太少,一般剛出來幾匹,就被搶光了,所以得等機會,騾子和毛驢到是好買。”
長出口氣:“實在買不到,就買頭健騾吧,那東西跑的也快。”
到了劉郎中的藥鋪,早有個五十來歲的男子在等着,個子矮小,一臉的精明,留着一縷山羊胡。經過劉郎中介紹,正是要賣小莊子的南方客商-----王老爺。
寒暄一陣,一行人奔了位于縣城靠南十多裏的小農莊。這個小莊子離林家村比縣城近些,抄近路大概有二十多裏的樣子。
坐在劉郎中的車上,劉郎中笑着道:“你家現在也有了點條件,應該買輛馬車了。”林子墨點頭:“我父親也這麽說,就是當時遇不到合适的。”“也是,只是機會在縣城不好找,馬匹一般在州城差不多就搶光了,府城都不多見。”想了想說到:“這樣吧,我家裏才從京城運來三匹馬,有一匹當時用不到,先讓給你家,有機會在讓家裏給我淘換,京城裏機會多。”
林家父子非常感謝,多餘的話說也沒用,只好有機會報答:“那就謝謝劉叔,以後劉叔有用的到我家的地方,盡管說話。”林懷德也猛點頭:“謝謝劉大哥,我這人笨嘴拙舌不會說話,有用得到的地方,請盡管開口。”
下了大路,通小莊子的路還不錯,看得出平時有保養,比較直,也比較平,路兩邊種植着白楊樹,綠幽幽的,加上規劃的很好的方正田地,看着特舒心。這點林子墨很滿意。可能是私人的莊園,到時有雇工保養,一般的村子反而沒人會管這種事。
村子邊站着幾個人,遠遠地迎了過來。帶頭的是個三十來歲的漢子,古銅色的臉膛,高大的身體穿着一身細棉布短衫,看着就健壯。後邊跟着的幾個人,個個穿着粗布衣服,看着車上下來的人,一臉巴結的笑。
王老爺指着那個漢子介紹:“這是莊頭孫二,一般我不在這裏時,是他在打理這裏。”林子墨仔細看,這個孫二一臉憨樣,看着骨節寬大的手腳,就知道是個能幹的人,并沒有因為是這裏的莊頭,就偷懶耍滑,剝削佃農。林子墨悄悄點頭,有個熟悉的人可以用,省了很多麻煩,許多事很快可以掌握。
一行人參觀了一遍,莊子裏兩進的青磚瓦房的院子,是王老爺在這裏的主院,主院周圍圍繞着一排排的土坯房,住着這裏的佃戶們。
六百畝的田都是上等,三百畝的薄田也不錯,整體規劃的整齊大氣,薄田旁邊還有百十畝的薄堿地,中間圍繞着個大水塘,薄堿地裏種不了東西,稀稀拉拉地長着不少雜樹林,綠樹碧水,景色還真不錯!
父子二人交換了眼色,對這裏都很滿意,決定買下來。經過協商,上等田按六兩銀子,薄田二兩,薄堿地和水塘不計,共計四千二百兩銀子,莊園兩進十幾間的房子,算了一百兩。
雙方都很滿意,王老爺也急着回南方的家,在劉郎中做間人的見證下,雙方簽訂了契約。林懷德掏出這四千三百兩銀子時,手都是哆嗦的,一個是治了地歡喜,另一個剛到手的錢就掏出去了這麽大筆,心裏有點承受不住。
簡單和孫二交代了幾句,林家父子和衆人返回了縣城,這麽大筆買賣做成,無論如何也得要請一頓才行。看着衆人遠去的背影,孫二憨厚的臉上樂開了花,新東家既然沒把他撤下去,還交待了事情,那麽,這個莊頭的位置還是可以做下去,多掙一筆月錢。
晚上,一大家子看着花三十兩銀子買來的黃骠馬,和漂亮的馬車,驚奇地瞪大了眼,林子墨以為,這時候的一輛馬車,相當于後世的寶馬、奔馳吧!還有還熱乎的地契,人們個個喜氣洋洋,有了這些地,意味着可以過好日子,可以上學堂讀書,可以買真的紙筆寫字。
樂呵了半天,黃氏讓周氏收起地契,環顧了一下兒孫們:“還剩下一千七百兩銀子,明天再去族長家看看,村子裏有沒有要賣的地,在治下些田地來,,放着錢不如放着東西,田地不會被偷,也不會長腿跑了。”族長也擔當着村長,管着林家村的一切事物。
林子墨插話:“還要莊基地,蓋間大房子。”這個提議大家都同意,華人通病,可以少穿件衣服,也可以少吃口好吃的,有了錢一定要買房子買地。
随着大家熱烈讨論,林子墨想起打豬草看到的地方:“村口那裏,道路的北邊那一片空地不錯,臨着河,一直到官道上,大概有幾十畝吧。”大家嘩然,周氏白了兒子一眼:“你要蓋多大的院子?要幾十畝地?”
林子墨笑了:“不可能都蓋上房子,那裏的地比薄堿地好點,種上果樹沒問題,長了果子,也是以後的收益。”林懷德眼睛一亮,他家和土生土長的村名不一樣,最起碼,在府城裏見識過,知道果樹的收益。村民們只是在房前屋後種着棗樹、梨樹,收點果子自家吃。
林懷德一拍手,不說別的,但他們這的金絲小棗,運到城裏去準好賣。
林子墨又開了口:“還有件事,我建議給族裏捐一百兩銀子修祠堂。”自古仇富心理嚴重,他們家還是半路回的村子,和村民們處的感情不是太深,冷不丁家裏暴富,怕是族人們接受不了,從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煩。這裏是祖地,不可能完全離開,那麽,和族人們處好關系是必要的,出點錢修祠堂,差不多都姓林的村人們都能受惠。
黃氏點點頭,贊許地看了眼孫子:“這是該花的錢,我們家出去了幾十年,三年前回來也沒人欺辱,算是不錯。如今發達了,給族裏修祠堂應該。”
林子浩摸摸弟弟的腦袋,笑道:“這還是我弟嗎?怎麽變得這麽聰明?”林子墨吓一跳,看看大哥是開玩笑的,放了心,還以為大哥看出來什麽了那
一家子笑起來,周氏縫着給老太太裁的新衣服,擡頭看了一眼:“你弟本來就很聰明,家裏沾了他的大光了。”林子翰含笑接口:“聰明是聰明,就是不愛看書。”
大家又笑起來,不論是哪個林子墨,都對學習頭疼,家裏人心照不宣,以前還着急,怕他以後即考不上學,又種不了地,以後生活艱難。如今家裏條件見好,千數畝地,租出去都能吃飽飯。
林子墨用肩膀頂了二哥一下:“二哥,咱不興揭短的哈。”看着他臉上的苦相,這下子笑聲更大了。
林子墨最滿意的一點,就是用上了蠟燭,油燈用一晚上,鼻子裏都是黑的。新棉被只趕出了一床,林子浩和林子翰一致同意先給小弟蓋上,自幼的體弱多病,林子墨的身體成為家裏一致的關注。
蓋着柔軟的棉被,林子墨雖然很不好意思,但身心舒暢。舒适的純棉布料子,純手工的棉花,比起現代貴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