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誰知這段時間不再每天颠簸,一段時間的安逸生活,讓林子墨到家後生了一場小風寒。兩萬多兩的銀子讓全家人高興壞了,同時又擔心林子墨的身體。幸虧這段時間勤于鍛煉身體,小風寒纏綿了四五天終于好了,只是身體還有點虛,奶奶和娘天天給林子墨進補。

這天歐陽志親自來送年禮,他家的年禮也特別,竟是送了一家子下人過來:年紀在四十左右的夫婦倆,帶着一個十六七歲的兒子,和一個十一二歲的女兒。

林家年前也忙,今天林懷德正好帶着兩個兒子去了買的那個農莊,安撫那裏的雇工們,家裏只剩下了林子墨這個男人。

歐陽志有點怪異地看了林子墨一眼:“林三兄弟,我怎麽看你長得越來越奇怪?”林子墨默,反應過來罵道:“你丫才長得奇怪,你什麽意思啊?”歐陽志看他急了,也笑笑轉移了話題:“我這次來帶的這一家子,是父親當初手下一個小官的下人,為人還不錯,那個小官牽扯進一樁案子,被撤了職,帶不走這些人,就求了父親,被父親打發來了家裏,我想着你這裏缺人,就給你家送了來。”

林子墨很感謝,雖然有賣身契,還是知根知底的下人最好。而且,這一家子在官家待過,雖然是小官,也比自家人見過世面,這點不可多得:“謝謝歐陽兄,我家不客氣了,等有了新項目,還是優先考慮歐陽兄家。”

歐陽志精神一振,林子墨這麽說,肯定有後手:“哦,不知林兄弟又弄出了什麽好東西?”林子墨出手,必屬精品,這點毋庸置疑。

林子墨一笑,親自出去,不一會端進來一個黑色的小酒壇。歐陽志有點失望:“林兄家釀的酒嗎?”林子墨也不說話,拍開酒壇封口,一股濃郁的酒香襲來,立時讓歐陽志站起了身。

林子墨以前聽過一句詩:莫笑農家臘酒渾,當時還笑,清亮亮的酒,那裏混了?別是詩人一種比喻吧!還有小說裏也有篩酒一說,一直不知道怎麽回事。等到看到這裏人喝的酒才知道,這裏釀的酒和穿越小說裏一樣,沒有蒸餾技術,釀出的酒湯混濁,得等把酒燙熱,沉澱一下,把清亮的酒在倒出來,林子墨曾經在歐陽家嘗過一些,酒精度數有限。

剛一入冬時,林子墨就磨着林懷德釀了兩缸高粱酒,高粱在地角、溝頭、薄堿地都可以生長,目前是最便宜的吃食,村裏人農閑時最愛用它娘些酒,好過年待客客。

林子墨看過的那篇小說裏簡易制造的蒸酒器,還可以記個大概,就讓老爹找人做了出來。別說,前幾天放假回來試了一下,經過了幾十次實驗,把幾個父兄指揮的汗流滿面,終于成功。二百斤一缸,兩缸一共四百斤的混酒,蒸餾出一百二十斤上等高粱酒,清亮亮的酒湯,五十左右度的度數,讓林懷得大喊“痛快”直後悔少釀了。

給歐陽志倒了一點酒,歐陽志忙端起來喝了一口,一下就嗆了出來,伸出舌頭:“好辣的酒,我家老太爺和父親他們準愛喝,這種酒造出來,不發財都難。”正色道:“希望林兄弟把這酒也交給我家來賣,我們再來一次合作。”

林子墨點頭,和歐陽家初步合作很愉快,并沒有因他家是普通農戶小瞧,也沒有克扣,這是目前最好的合作者:“當然,不過目前就一百多斤酒,如果想合作,拿出一個章程,出多少斤酒能賣?等年後蓋起作坊釀。”

歐陽志忙道:“把這一百多斤酒都賣給我吧,我家送年禮用。”林子墨笑道:“我家也得送年禮,本來打算你家送二十斤,劉郎中送二十斤,陳先生送二十斤的。”這是林家唯一拿出手的東西,再一個就是紅薯粉條了。林家沒有什麽親戚,老爺子是獨苗,早年離了家,如今也就是遠方的族人了。至于娘的娘家,和唯一的一個姑姑,都在府城武陽,路太遠,去一趟不易,已經幾年沒來往了。

“那就把剩下的賣給我。”林子墨還是搖了搖頭:“給你五十斤吧,還得給我家老爹留下十斤喝。”老爹早就瞄上了,隔兩天就喝上二兩。

沒辦法,歐陽志點頭,不過,幸虧還有給自家的二十斤,加起來也有七十斤了。相信自家今年的年禮得受歡迎。從懷裏掏出二百兩銀票放到炕桌上:“謝謝林兄弟相讓,這些請收下。”五十斤酒賣了二百兩,也算是高價。

林子墨沒收,把銀票又推了回去,如今生活很好,剛進賬了兩萬兩銀子,這二百兩走個人情,比收到手裏花值錢:“歐陽兄看的起兄弟,就把這錢收起來,酒算我家送府上的年禮,明年的生意還得仰仗。”

歐陽志“哈哈”一笑,收了起來,自家兄弟,利益合在一起,也不必算這種細賬,把這份情記在心裏就好:“如此,為兄不客氣了,生受。”

等林家父子回來,新來的下人過來拜見。看面相這家人都透着憨厚,為首男子三十多歲年紀,白淨面皮,憨厚中透着一絲精明,婦人站在後邊低着頭,兩個孩子倒是很好奇地小心四處打量。問了一下名姓、能力,作為家主的男子忙道:“奴才本姓林,到了前邊老爺府,跟了前邊老爺行楊,名字楊有福,渾家陳氏,兒子楊小樹,女兒楊小苗。

“噗嗤“一下,林子墨沒忍住,笑了出來,在父親的瞪視下低下頭。太好笑了,小樹、小苗,這得多有才,才取這種名字,不過很有趣。

林懷德溫和地:“我們家是個農家,沒那麽多講究,只要幹好本分事就行,既然你本姓林,那就回複本姓吧,等給你們報戶籍時改了。”如今叫林有福的漢子忙道謝,沾和主家同姓的光,能恢複原姓,讓他很高興,雖說賣身為奴,也還是有點家族觀念。

到底以前是小康家庭,也有過下人,一家子面對林福一家人的跪拜,除了林子墨有些不自在外,別人都沒什麽感覺,坦然地看着跪在下邊的人,個個都有點主子的架勢。

有了這幾人幫忙,家裏輕松了不少。又忙亂了幾天,給劉郎中家和陳先生家送完年禮,劉郎中家回了禮。村裏的族長家、幾位老輩子家,六奶奶等幾戶遠房親屬都走了一遍,這幾乎簡單多了,一家給了一塊肉、兩條魚。二斤點心,把大家都打點的高高興興,村裏人都這樣,不見得多高級的東西,看的就是這份心意。

村裏人們也陸續上了林家門,今年托林家人的福,家家都有了不錯的進項,可以過個肥年。托這場小風寒的福,林子墨不用出去應酬。坐在屋子裏,都能聽到客廳裏的笑聲。尤其六奶奶的聲音最大:“我謝謝老嫂子啊,讓我家今年跟着掙了不少錢,新房子也蓋了六間,過了年就給我最小的兒子成親,幾個孫子也打算明年上學堂。”說着,六奶奶的聲音哽咽了:“要不是您家,別說上學堂、娶媳婦了,就是吃飯也難啊!”接着傳來奶奶的解勸聲,和衆人的唏噓聲:“是啊,大家都沾了懷德家的光了,謝謝的話就不說了,以後懷德有事說一聲,大家絕對沒二話。”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