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3
“哈哈哈……”一夥人在桌上笑噴了飯。
蕭雲兮最是誇張,直接笑到地上去,扶着凳子起不來。瑜王平溪崖看着他這狼狽樣子,伸手拉他一把。
也不知是桌上的哪一個先起得頭,提了一句“莫家”,一群人笑匣子就合不上了。
話說昨日上門下聘的,正是莫家。
“非同尋常的古書世家。”蕭清文是這般評價的。
約莫六七年前的時候,他曾在騰青城,與莫家打過一回交道,也算是有了不淺的交情。
中原之中誰人不知,藏書最廣、最精通奇聞異術的書香之族便是莫家了。
可怎麽那樣學富五鬥的古書世家,也能鬧這樣荒唐的笑話出來?
——就在過年前幾天,莫老爺子膝下第五子一枝搬遷到了京城。
據說是在京城附近尋到了先人留下的神秘山窯,窯中奇書叢叢,珍貴無比,所以特意讓這兒子至京長住,以便代代都能留守祖業。
盡管莫五老爺早在出發前便打通數條人脈,甚至也知會過蕭家,以方便日後處事,但剛來京城,仍是人生地不熟的,許多事情心裏還沒數。
這兩天,偶然之下,莫五老爺見着一群媒婆排着隊似的進出蕭家,一時糊塗,竟誤以為蕭家幾兄弟還有一位小妹,一拍腦門就想到了長子莫翊。又一想,總覺得兩家是有交情的,且也算是門當戶對,便回家和莫夫人合計着商量了一下,決定了提親一事。
學識淵博的莫五老爺,就這麽“大智若愚”地犯下了如此荒唐的錯誤,真是說出去都有失顏面......
但話說回來,其實也怪不得他。
莫家所處的騰青地帶民風古樸,向來有個不成文的規矩——總是男兒家先提親。
他剛來京城,還未回過神來,見着這媒婆趕集的場面,一時之間自然不會覺得是姑娘們主動的……于是想當然地以為,蕭家一定有位小姐。
Advertisement
“老臉丢盡了哪……”莫五老爺事後是這般喟嘆的。
卻說當日在前堂,蕭漓氣沖沖地趕過去,想要看看是什麽人這麽不長心眼。
堂中莫五老爺正和蕭清文敘舊道:“一別六七年,蕭二少爺越發一表人才了。”
“五老爺才是,越顯精神。”
“呵呵......”莫五老爺笑着撫須,話入正題,開口問道,“不知蕭家那位......”
話沒說完,蕭漓便闖了進來。
蕭老大跟在後面深深笑着道:“莫五老爺,莫夫人,這便是我們蕭家唯一一個‘待字閨中’的。”
莫氏夫婦怔得不得了,面色快速轉白又轉紅,半晌回不過神來。
呆呆坐了許久,才悟過來是自己鬧了笑話,急忙收了桌上作為首聘的古木镯,連聲抱歉着告辭了。
唯獨身後的兒子,一直漫不經心的莫翊,竟在最後回頭望了幾眼。
那幾眼,望得蕭漓心裏有些奇怪,莫名忘了滿腦的怒意,最終一個字也沒抱怨出來。
以至于,在今日的飯桌上,大夥兒笑不停的時候,蕭漓都只字未語,滿腦子只想着那幾個怪異的眼神,認真去思索其中的意思。
“小漓怎麽了?”蕭一雨瞧出他不對勁,停了笑問得關切。
“嗯?沒啊……”這一聲氣若游絲,吓得一桌人全部恢複正經。
并沒有想到這個中緣由,更不會覺得他是在思考連自己都不明意義的問題,在場之人都認定是這兩日諸多提親之事嚴重影響了蕭漓情緒。
“不要了不要了,誰家的都不要了!”蕭元夏安慰着,一雙手輕輕地拍着蕭漓的背。
于是飯後,蕭一雨立馬撤了所有丹青;蕭沨晏話打出去,告訴別人蕭漓年不過十六,尚還年少,親事暫且不提;蕭清文銀子散出去,徹底送走了一衆媒婆;而蕭雲兮則一改往日懶散态度,天天陪着蕭漓說笑談天。
就這麽折騰了好幾天,大夥兒才算消停,年也正式被耗完。
日子便又回到了最正常的模樣,一日一日間春意轉濃,處處蝶繞花飛。
“小翊又來了?小漓在後面的花園裏。”蕭清文溫和地笑笑,言語親切。
莫家公子已經成了蕭府常客,忘了是從什麽時候開始,便時常來拜訪。
幾兄弟習以為常,俨然把他也當作了年少的弟弟一般,任他往返。
莫翊點點頭,輕聲笑着回應一聲,聽着他的話跑去花園,老遠看見蕭漓的背影,心中十分愉快,放輕了腳步靠近,想看這人在做什麽。
正捉着蛐蛐兒的蕭漓被吓得一跳,叫都沒叫出聲來,只吸一口氣,然後任由蛐蛐兒逃走不見。
蕭漓回頭哀怨地望着身後人,心中十分無奈,有那麽點歡喜他的出現,又有那麽點責怪他吓走蛐蛐兒,不知道該說什麽才好。
“對不起......”莫翊知道自己做錯了事情,垂眸道歉。
蕭漓那個內傷啊,嘆一口氣盯着跟前的花兒發呆。
那花兒動了動,露出一只肥嘟嘟的蜜蜂,采着蜜,喜滋滋地飛走了。
蕭漓手記:
被莫翊吓走的蛐蛐兒第六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