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安嫔在頒金節那天大放異彩,一連幾日侍寝,甚至都被傳到乾清宮伴駕,甚至有一次讓大臣們在乾清宮外冒着風雪等候皇上傳召。

頭幾日才去慈寧宮請了安的皇貴妃帶着惠嫔榮嫔等人去了慈寧宮,這一去就是半響,出來時面上都帶着點點笑意。

這三人暗裏雖然不合,但頒金節那日安嫔風頭太盛,大家都看不過眼了,自然不約而同的想到請太皇太後出面了。

安嫔被傳到慈寧宮的時候,溫暖正在西配殿的井亭裏和錦秋兩人繡荷包。

“竟是不知這回浩浩蕩蕩去慈寧宮所為何事,嫔主兒除卻僖嫔可都到齊了。”錦秋望了望四周,壓低了聲音說道。

“莫不是因為安嫔寵愛太過?太皇太後敲打?”溫暖疑惑,只是這大張旗鼓的敲打不會惹得皇上不快?

溫暖想了會兒想不通,轉口問道她阿瑪。“我阿瑪可有什麽消息傳來?”

“老爺讓小主兒小心些,再忍耐些時候,屆時小主兒就不必這般謹小慎微了。”錦秋道。

“阿瑪可是查到什麽事?”溫暖一聽面色一喜問道。

“老爺并未提過。”

錦秋搖頭,并沒有提過她不知情,她只知道最近老爺遞來的消息時間間隔的長了,每次都會叮囑小主兒,讓小主兒小心。

溫暖點了點頭,阿瑪能提再忍耐些時候,那就是有些眉目了,但還差些實質性的證據?

阿瑪在內務府一年的時間,這一年沒比她在宮裏好多少。

包衣,包衣的地位有多低?包衣就是八旗貴族的奴才。

而她阿瑪在那之前官位雖不高,那可是隸屬上三旗中的正黃旗,實打實貴的武官,卻被人陷害淪落為包衣,她在宮裏舉步艱難,被惠嫔壓着一聲不敢坑。

思索一會兒對錦秋招了招手。

Advertisement

“讓阿瑪不必操之過急,你附耳過來……”

錦秋附耳過去,只聽得小主兒一通吩咐,面露驚訝,不解。

“小主兒這是為何?”

溫暖笑了笑,并沒有多說什麽。

“我自有打算,告訴阿瑪,即便查到什麽也請他按兵不動等待時機,不會太久的。”

她現在升了位分,算是冒頭了,但是她的後臺太低,再往上爬很困難。

包衣這個問題必須解決了,在宮裏她才更容易行事。

**

慈寧宮的事溫暖還打探不出情況來,那裏畢竟是太皇太後的地盤,眼線還沒安排到慈寧宮去。

但距那日過後太皇太後下懿旨禁足安嫔,長春宮閉宮三日後,有宮人跑去了承乾宮,言道安嫔自缢了。

溫暖聽得錦秋說安嫔死了的時候心口一跳,不可置信,安嫔死了?。

溫暖被惠嫔招呼去長春宮的時候,長春宮裏的宮女太監哭成一片。

正殿裏面挂了一條白绫,風吹動那白绫晃動,仿佛能看到安嫔挂在那上面,溫暖只覺地一股冷風吹倒脖子裏,忍不住打了一個寒顫。

“你本不用來,但本宮帶你過來是想讓你看看,妄想不該妄想的事什麽下場。”

惠嫔感覺到身後的人停下了腳步,回頭,見溫常在面露驚恐的模樣,詭異一笑,壓低了聲音說道。

溫暖一聽猛地擡頭,心裏驚濤駭浪,不可置信。

“這安嫔你以為為何被禁足?因為她謀害皇嗣,這些年獨攬恩寵,又太過高調,本宮不需要做什麽她就已經自尋死路了。”

“嫔妾不會妄想不該想的……”

溫暖捏了捏手,指甲嵌入手心,面上是膽怯恐懼,立馬開口。

她只是想往上爬,她只需要地位不需要帝王的偏愛,她是現代人,自然明白帝王的偏愛不會長久,她從沒有想過,她和皇上只會是各取所需的關系。

“不會最好。”惠嫔滿意溫常在臉上害怕的表情。

安嫔的事她先前不知道,可在郭貴人查出有孕禁足之後,惠嫔覺得不對勁。

她一直留意着宜嫔和安嫔二人,當大家都以為是郭貴人間接害了張庶妃之後,安嫔放松了警惕性,這才讓惠嫔的人發現端倪。

郭貴人當時故意恐吓四公主,她沒想到公主會死,張庶妃會死。

公主即便被吓得大吼大叫,在太醫的診治下不至于會死,這其中安嫔摻和進來了,買通公主身邊的一個宮女,夜裏制造恐怖的聲音,接連幾日驚吓過度,最後公主死了。

惠嫔一直等着安嫔冒頭讓太皇太後不滿,頒金節那日她覺得時機到了。

太皇太後偏愛博爾濟吉特氏,博爾濟吉特氏居長春宮東配殿,日日見着皇上寵愛安嫔,而她自進宮以來就承寵了一回,她自然酸了。

最近也沒少在太皇太後面前抱怨安嫔的不是,太皇太後本就對博爾濟吉特氏不同,畢竟是自己族孫輩。

安嫔作為漢人出生,其祖父是第一個投降清朝的明朝将軍,娶了貝勒阿巴泰的女兒,被稱為“撫西額驸”

李永芳投靠大清之後,屢立奇功,戰功顯赫,在大清有這舉足輕重的地位。

正因為這樣安嫔進宮後康熙對她恩寵不斷,封七嫔之首。

皇上私下給太皇太後提過,李永芳作為漢人代表,立安嫔是為了安撫漢人,安嫔為嫔太皇太後并沒有意見。

可皇上寵幸安嫔,放着宮裏滿蒙妃嫔視而不見,之前博爾濟吉特氏都有意無意的提過,太皇太後只以為拈酸吃醋沒有多管。

自從赫舍裏氏去後,後宮諸事太皇太後很少操心,繼後手段能力不弱,她便徹底不管妃嫔之間的恩怨。

只是頒金節那日她親眼所見,諸多嫔妃都親自來慈寧宮,妃嫔之間已經生出不滿,加之大臣在乾清宮外冒着風雪等候之事,太皇太後對安嫔那是不滿到了極致。

所以,惠嫔在慈寧宮表達對安嫔獨寵不滿的時候,借由機會拿出安嫔買通宮女的證據,那宮女自公主死後被安排到浣衣局做最低等的洗衣宮女。

有宮女作證,再有公主死後牽連被貶的太醫此時為了官複原職,亦是作證言公主是被恐吓至死,太皇太後聽聞大怒,傳召安嫔。

安嫔見了那宮女面上的表情沒有收住,落在太皇太後眼裏已然是信了安嫔心虛。

安嫔生的很美,作為漢人出生的她,進宮後她雖然明白自己是安撫漢人才得了嫔位,可面對皇上她動了情。

皇上寵愛她,她滿心歡喜,皇上只要對其她人好一些,她便茶飯不思。

她很貪心,只想皇上對她一人好。

宜嫔和她是兩個性格,皇上新鮮,她妒忌,所以她盯着翊坤宮,找機會想把宜嫔拉下來。

郭貴人解禁後所做的事她看到了機會,可最後郭貴人有孕禁足,宜嫔明哲保身再使苦肉計,她的計劃幾乎沒起到什麽效果。

之後皇上不知為何頻繁出入其他宮裏,寵幸新的妃嫔,她妒忌,患得患失,覺得皇上貪新鮮對她已經不夠喜愛。

頒金節那日她借機大放異彩,皇上眼裏只有她,親自扶她,她心裏稍有安慰。

可這才幾日,她從天堂掉落地獄。

這是她第一次害人性命,她其實心裏也會愧疚,所以太皇太後質問她的時候,安嫔穩不住露餡兒了。

太皇太後恨不得直接賜死安嫔,謀害皇嗣,影響皇帝政務,賜死都不能消她心裏的怒氣。

然,康熙畢竟是自己看着長大的,他的性子是怎樣的她很了解,若是直接賜死少不得安嫔還能在他心裏留下什麽遺憾,影響了他們祖孫的感情。

安嫔被禁足,太皇太後言道不讓她見皇上,以後讓她在長春宮自生自滅,無召不得出。

安嫔心如死灰,事情暴露她也沒臉見皇上,與其這樣關在長春宮過着囚犯一樣的日子,她留下一封忏悔信,屏退了左右自缢了。

太皇太後在慈寧宮聽到消息的時候冷笑一聲。“這安嫔真是不知死活!”

“太皇太後,這樣皇上那裏……”

“哀家本擔心處置了那安嫔皇帝心裏會有隔閡,這安嫔竟然想哀家擺哀家一道,殊不知哀家早已在長春宮放了人,皇帝收到安嫔留下的訣別信早已被哀家的人換了下來。”

“自缢,且不說妃嫔自缢是大罪,等皇帝看了哀家換了的信,那安嫔就如落入水的塵埃掀不起什麽浪花來。”

太皇太後冷笑一聲,安嫔禁足後她就讓人看着了,這些個後妃算計心她親身經歷過,自然知道安嫔能害了皇嗣,就不會這麽甘心被幽靜着。

畢竟被寵愛了十幾年,安嫔在皇帝的心裏和元後一般分量不清。

安嫔自缢留了一封訣別信,字裏行間因為愛做了後悔之事,本想只是恐吓一下公主,沒想要公主的命,不過是看翊坤宮的恩寵讓她妒忌了。

事發之後滿心愧疚,無顏面對,故此訣別之內的煽情話語。

十幾年的感情,此時看了信必定起了憐憫之心,屆時她這個禁足了安嫔害的安嫔自缢的人皇帝必然會有芥蒂,想用死來擺她一道,那就別怪她抹去她十幾年守護的一切。

“沒想到這安嫔竟然是這樣的人,早幾年看着倒柔柔弱弱安安分分的,沒想到也是個狠人。”

蘇麻拉姑感嘆,本來安嫔有活命的機會的。

“哀家不是不讓她們争,可哀家有個底線,危及到皇嗣,皇上,朝政的,哀家眼裏容不得她們。”

太皇太後眼裏閃過狠意,只要不觸及底線,她可以真一只眼閉一只眼,但若是觸及了,那就另當別論。

作者有話要說:  安嫔這裏會介紹一下, 不然會顯得突兀,安嫔下線了,很快四皇子就要出生了,激動。

清朝歷史上最喜歡的一位皇帝便是雍正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