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vip77

進京的林蔭路上,一輛馬車慢悠悠的行走在小路上。

馬車後面跟随着的侍衛一共六名,為首的兩個人似乎在争執着什麽。其中一名皮膚黝黑,眉眼清秀的男孩揚聲抱怨道:“不是明明說好直接進城的嗎?”

另外一名男孩的臉蛋也夠黑的,他擦了下額頭汗漬,說:“不能直接進京。據說是有人惦記上了咱們押解的正主兒,所以需要停頓下來整頓。”

“整頓?”長得俊秀的男孩不屑的揚起唇角,這次西河郡之行,完全颠覆了他對行軍打仗的印象。小大小鬧軍演倒是沒少經歷,最後連一個西涼國的兵都沒捉到!

這哪裏是打仗啊。

不過他們小隊出門執行了個任務,随手就捕獲住據傳說是此次挑起戰争的一號人物……

若說此次突發的戰争背後沒有陰謀,連他這個涉世未深的人都不相信。

這兩名騎着高頭大馬閑聊的人便是李桓煜和歐陽燦。

他們跟随六皇子一起進京,已經抵達到了京城外東郊陳家村休息。

六皇子一行人的休息排場自然不小,李桓煜幾個月下來整個人的皮膚仿佛抹上了一層黑炭,從白嫩的膚色變成了古銅色。尤其是光着膀子映襯在眼光下的背影,閃閃發光,非常明亮的顏色。

歐陽燦和他一般高壯,兩個人沒事兒閑的在院子裏踢了會蹴鞠,便見到六皇子由遠及近走來。

歐陽燦右手搭在李桓煜肩膀上,說:“小叔叔,咱們打算在這裏耗上幾日?”

六皇子眼睛眯着,腳尖勾住球,道:“自然是要等正主兒安生了才是。”

李桓煜聳聳肩,說:“小芸在易家呢,我想去見她。”

“你不是還想着騎着高頭大馬進京,然後讓她在兩旁人群中看着你麽。”六皇子忍不住調侃李桓煜,他們相處近一年,早已經熟識。

李桓煜臉上一紅,道:“你們不是說咱們行的是暗差,沒法游城麽。再說,又沒光明磊落的打一仗,總感覺不夠爽!”

“哈哈!”六皇子大笑,把球踢到遠處,道:“你若是想立功,日後有的是機會。此次這正主兒還是算在你頭上的,也算是有功之臣。”

這就算有功?李桓煜心裏暗自複議。當然,他不會多說什麽,總覺得這軍功就好像天上掉餡餅似的硬是砸在了他的腦袋上。

三個人玩鬧一會,便就又散去。李桓煜回到房內,他心知,怕是還要在熬些時日才會進京把。

裴永易帶着李新進了屋子,恭敬的說:“六皇子進京後可能會直接進宮,所以,在下認為主子可以留在此地等他,沒必要跟着去。”

李桓煜蹙眉,說:“不,我要去看望小芸呀。我不進宮,但是必須見到小芸。我想她了。”

裴永易尴尬的咳嗽了一聲。小主人童言無忌麽……

他猶豫片刻,想起上面的人的囑咐,暗道如今小主人還是不能進宮的啊……

于是,他尋了理由,道:“此次俘虜雖然是小李将軍所抓,但是軍功卻肯定是要安在六皇子身上,若是小李将軍同去,以六皇子和歐陽燦公子的性格,絕對不好意思搶軍功的。所以在下認為,小李将軍不如識相的主動留在此地等他們歸來。您是曉得的,正主兒并不在我們這兒!”

李桓煜一愣,不由得略顯煩躁。他才不介意什麽軍功,他想小芸了,可想可想了……想的心都有些痛。他皺着眉頭,想着如何才可以去見小芸呢。他本是沒機會騎着高頭大馬給她臉面,別還是路過京城而進不得,兩個人就這般擦身而過嗎?

他心情不好,連帶着屋內的氣氛都變得壓抑,沒說幾句就連聲說自個累了,轟走所有人。裴永易再三回頭看了幾眼李桓煜,生怕他做出什麽荒唐事情,拉着李新去旁屋說話。

李新疑惑的看向裴永易,說:“先生,那俘虜不是跟着我們的車隊嗎?”

裴永易點了下頭,道:“此次明面上是六皇子護送俘虜進京,實則是歐陽穆将軍歸京。人在他那呢。我們不過是掩人耳目。軍功會扣在六皇子身上,卻也要保證俘虜不可以出現任何問題。”

李新不由得一驚,這事兒連他都不清楚。虧他以為自個護送馬車內的人便是傳說中的西涼國二皇子宇文靜。

裴永易笑着拍了拍李新的肩膀,說:“你別太放在心上,這種機密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少。就連你的小主人小李将軍都是到了京郊後才知道的。”

李新略顯尴尬的俯首稱是,同裴永易客氣一番。至少在軍中級別,他不過一屆小兵,全仗着同李桓煜關系親近而已。裴永易肯和他解釋這般細致,可見是看得起他。他有些疑惑,輕聲問道:“這麽說歐陽穆大将軍歸京了嗎?這不算擅自回京吧。”

裴永易搖搖頭,說:“皇上自打發現前方戰事始終拖着,就有意令歐陽穆歸京了。否則他手握這般多的軍權,卻始終在前方不打仗,哪個皇帝安的了心?所以歐陽穆将軍才會順水推舟做了個局。實則西涼國二皇子宇文靜是跟他一起回來的,并非六皇子。”

李新撓撓頭,只覺得一頭霧水。反正皇上和靖遠侯府的事情他不關心。李新倒是和李桓煜想到一起,小聲道:“我娘據說也在京城易家呢,裴先生,我有機會去看他嗎?”

裴永易一愣,說:“你娘是不是就是李小芸的刺繡師父。”

李新急忙點頭,眼眶發紅,說:“我都一年多沒見到娘了……”

裴永易猶豫了一下,道:“那你幫我穩住小李将軍,我先将情況打探清楚後,幫你們安排。”

李新立刻應聲,道:“先生,如果可以您幫我們安排一下吧。我了解李少爺,若是離小芸姑娘這般的近,你卻不是讓他見她,怕是真的會鬧出大動靜。”

裴永易哦了一聲,轉臉私下寫信派人送入宮裏。

太後寝宮

近幾日,李太後日子過的惬意,聽說李家後人此時就在京郊住着,整顆心都有些懸着吊起來。她有些猶豫不決,是否該讓李桓煜進京一見?

伺候她多年的老嬷嬷宮女王氏給太後娘娘泡好藥茶,見她發呆,恭敬喚道:“娘娘,該吃藥了。”

李太後哦了一聲,看向王氏,說:“你知道麽,熙娣就在京郊呢,他……離我真近。”

李熙娣三個字是按照李家族譜排下來。到了李桓煜這一代,正好是熙子輩分的孩子,末字的名還要求有女子邊。可惜,只有他一個人了。

王氏笑眯眯的看着李太後,道:“過陣子六殿下進宮,小少爺怕是有機會進宮吧。”

李太後一愣,連忙搖頭,咬牙道:“不可。不能讓他進宮……”

王氏一愣,說:“也罷,他和白家若蘭姑娘有些樣貌相似。一般人興許會想不到什麽,就怕有心人惦記。”

“我已經跟皇後說了,他不會進宮。”李太後右手微微顫抖的扶着座椅,輕輕嘆了口氣。

王氏亦有些悲傷,寬慰太後娘娘,說:“十三歲了呢,世子夫人前幾日又送來了一批女孩生辰八字,娘娘挑不出個好的嗎?”

李太後皺着眉頭,道:“她挑的都是什麽人。最大的才是個四品官之女……”

王氏有些尴尬,終是不好意思多說什麽。四品文官嫡出女子,多少人求之不得呢。主要是李桓煜如今又沒有科舉出身,不過是個鄉下土娃,如何說親?倒是有鎮國公府李家想要招攬李邵和呢,問題是太後娘娘又看不上賢妃那一大家子。日後皇後娘娘的兒子若是當上皇帝,鎮國公府早晚會倒……

李太後猶豫不決,她真是發自內心的想見李桓煜一面,于是連着好幾日睡不好覺。

王氏看主子如此,勸慰道:“娘娘,如今就算皇帝知曉鎮南侯有後人又能如何?他現在最大的敵人是靖遠侯府。再說,明面上鎮南侯府出事兒是匪變,和皇上毫無關系。他怕是還會假裝作态一番,感謝老天為老侯爺留下後人,揚言冊封咱們李少爺呢。”

李太後一怔,無奈的搖搖頭,說:“我冒不起這個險……人若活下來,必然有人将其救出。他現在可沒有以前精明,容易沖動,又怕死膽小怕事兒,絕對不允許當年匪變真相被人揭露到天下人面前,所以,什麽都不好說。”

王氏嗯了一聲……

李太後想了幾日,終于是抵不過心底對孩子的思念,道:“我決定了。昨日夢到先皇,打算去東華山西菩寺做一場法式。你同皇後說,讓她去安排……”

王氏急忙應聲。

李太後還不忘當着衆人面抱怨皇後,說:“總歸是一朝之後,哪能日日夜夜躺在宮內養病呢。”

皇後娘娘歐陽雪得了消息後只覺得無語。

明明是這老太太自個猶豫不定反反複複,現在倒是責怪其她辦事不利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