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咯,咯咯……”

天還未亮,村裏的公雞就開始打鳴了。大井村也被籠罩着一層黑色的薄紗,只待太陽升起,掀了這昏暗。

今日要去鎮上,周寂年起床穿衣,動作利落,不見拖沓。從前上朝比這時候還要早起,寅時一過,就要出府參朝了。

臨出門前,他去看了看水裏的人,寧郎又整個人縮進浴桶底下了,整個人像剛出生的嬰兒,側身蜷縮着,知他水中能呼吸,周寂年倒也不擔心。

去到小院子裏,周寂年背上竹簍,臨出門前,遇上了還披散着發的爹爹。

林錦:“爹還是起晚了,你這不吃早飯怎行?爹去給你攤個餅子,吃了再趕路。”

周寂年已經不是十八歲時幼稚的愣頭青了,父親們健在,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他總是能夠敏銳地捕捉到長輩字裏行間,對他這個兒子的愛護。

這一世,他不會再把親人的關愛當做理所當然,不再急于追逐名利,只求一家人安安穩穩、衣食富足。

當然科舉還是要考的,科舉興家不假。

“我帶了餅子,昨日上山剩的,夠吃了。”周寂年對着爹爹說:“爹再去睡會兒,我先行了,晚些太陽升起,路上乏熱。”

“诶,那爹送你門口。”林錦放下心來,攏着頭發打了個結,跟在兒子身後,路過內院,各個房門戶緊閉,家人都還在睡呢。

“爹回去吧,昨日寧郎跌了跤。”

林錦打斷道:“我省得,待他自己睡醒。你快去吧,路上當心些,早早回來。”

目送周寂年走遠,林錦這才合上院門,回了屋子。他這一天天的雖說沒下地,可是這大的院子,這老些人,他燒飯洗衣收拾院子,日日都不得閑。

只是做的都是些容易叫人忽視的活,可從未停下來過,他這腰啊,一天比一天酸累了。

林錦嘆口氣,回到床上挨着自家漢子眯會兒眼。

……

謝寧是被夢驚醒的,他又夢到他在荷花池裏戲水了,等他想大展拳腳,游他個天翻地覆時,發現腿伸不開,硬生生急醒了。

房間裏只剩他一人了,他穿上衣服先去了小院子,看到一個籮筐上面蓋着褥子,過去掀開一看,裏面是他昨天采摘的八月炸。

農家人對還沒熟透的野果子,都喜歡用褥子蓋着捂。

“估計還得捂個三五天,桌上給你留了稀飯,先吃。”

謝寧就着蹲着的姿勢,扭頭對着林錦喊:“爹!”

“诶。”林錦應了一聲,進小院子拿木盆。

“爹,我今天給寂年蒸茄幹吃。”謝寧跟在人屁股後面。

“好,你吃完早飯的,爹給你幫忙。”

謝寧點點頭,想到爹爹背對着自己看不到,又開口道:“嗯,要茄瓜。”

一直跟到林錦過了房間,要去內院了,對門是老四房,謝寧才止住了跟人的腳步,轉身回小院子洗漱,喝稀粥。

上午,當家的漢子們下地務農,留在家裏的人或織布,或曬糧食。

謝寧戴着帽子去了竈房裏,林錦把筐搬進來,坐門口剝苞谷粒,“茄瓜我洗了,你怎麽會想到蒸茄幹?”

“小時候我娘常做,我愛吃,就跟着學了。”

謝寧把茄瓜對半切開,取了火折子點火燒水,把茄瓜下鍋蒸。

等茄瓜蒸熟的空檔,他搬個小板凳做爹爹對面,幫着一起剝苞谷粒。

“你娘是哪方人士?”林錦手上動作不停,和兒夫郎閑話家常。

謝寧乖乖回答:“贛磻人士,饑荒跟着村裏人一路到了此地。”

“饑荒?那可有些年頭了,那你娘小時候吃了不少苦。”信息閉塞,林錦自己也是模糊聽人說起過外地饑荒的事情。

“我娘說餓狠了,什麽都吃過,變着花樣讓很少的糧食能夠填飽肚子。”

謝寧只記得他很小的時候,他坐娘的膝頭,聽娘給他講那些餓肚子的事,讓他珍惜糧食。

曬幹的苞谷很硬,不過很好剝,期間周奶奶進竈房取東西,看見謝寧,湊過來盯着謝寧的手瞧。

謝寧縮回手,不敢再去剝苞谷粒。周奶奶丢下一句“別讓他剝”,拿着東西走了。

林錦安慰道:“沒事,我看着幹淨的。下午你随我去打成苞谷糁子,你明兒回門,帶些回去。”

農村裏人情來往,都喜歡送糧食,實在。

“好,謝謝爹。”謝寧站起身來,“我去看看茄瓜蒸軟了沒。”

茄瓜已經變成了深褐色,謝寧一個個夾起來,把一節節的茄瓜用刀劃開,變成一張一張的鋪在幹淨的簸箕上。

院子裏有竹竿架子,将兩個鋪滿茄瓜的簸箕搭上去,只待曬上一日,明日再處理。

陪着爹爹剝了一上午苞谷粒,中午林錦和林桂花霸占了竈房燒午飯,謝寧趕緊溜回房間去水裏呆着了。

下午要出門,他得讓身體喝飽了水。

…………

再說周寂年這邊,他步行上鎮子,走了一個時辰。兩肩被竹簍勒出紅痕,再一出汗,汗水沁着傷口,又累又痛,到底年輕,細皮嫩肉。

第一件事就是去藥鋪把新鮮的五味子,和家裏以前曬幹的土茯苓換成銀兩。

藥鋪掌櫃見他背來的五味子新鮮,品相上乘,新鮮的藥鋪處理起來更加專業,能更好的的留住藥性。

藥鋪掌櫃是個大善人,也不壓價,按市場價都給收了下來。一共得了三百六十文,倒也是筆收入。

周寂年謝過藥鋪掌櫃,拎着空竹簍往書鋪趕,置身于熱鬧的清水鎮。

清水鎮商戶鋪子多,正趕上夏收,街邊還有不少置筐賣菜的,都是田地裏剛收上來的,新鮮着呢。

周寂年一身黑色長衫,長發束冠,外形出挑,惹了不少行人側目打量。他只目不斜視,穿街走巷,再過一座小拱橋,就是讀書人常去的書鋪商街。

書街一趟下去,幾乎都是做筆墨紙硯生意的,間有幾座茶樓,聘幾個說書先生,賣賣茶水,收個熱鬧錢。

周寂年進了常去的章文書鋪,章掌櫃對他有印象,常來買紙墨,且五官俊朗,過目忘不了。

“唷,好些日子沒見了,還是桑皮紙?要幾刀?”

周寂年對章掌櫃點頭示好,“章掌櫃安好。不忙,今日來主要是想問問,章掌櫃可有抄書的活兒?”

“有是有。”章掌櫃猶豫,“只是你明年開春就院試了,恐耽誤學業啊。”

“無妨,學生有把握。”周寂年神情淡定自信。

“那行,老規矩,你自買紙,我予你筆墨,你書寫幾個字我瞧瞧。”

“先要一刀桑皮紙。”

紙張貴重,常有讀書人不自量力來做抄書的活計,結果字寫的不夠工整,浪費書鋪的紙張,一月下來,損失不少銀子,書鋪就規定,抄書的自己帶紙。

桑皮紙是民間最常用的紙種,紙張厚且粗糙,但價格最低。

周寂年随章掌櫃進了裏間,章掌櫃拿了時下最熱的故事話本,翻開指定了一頁讓周寂年謄抄。

“這一頁,你謄抄下來,好了就出來叫我。”章掌櫃說完就去了鋪子前。

周寂年自己研磨,活動了下手腕,才靜下心來開始謄抄。到底是沒有上一世練出來的腕力,周寂年放慢速度,一筆一劃,盡量穩着力氣。

抄完,周寂年拿起紙張晾幹墨水痕跡,這才拿去鋪子前,遞給章掌櫃。

“喲!”章掌櫃驚呼,紙上的字體方正,金鈎鐵劃,整體的視覺效果雍容氣派,仔細看,又能從字裏行間看出些傲骨之氣。

“好字!”章掌櫃面上全是滿意的神色,“這字謄話本太可惜了,我這有《全慶詩》共七卷,一卷五百文,如何?”

“押多少錢?”周寂年只關心這個。

章掌櫃摸了下下巴,《全慶詩》是有錢的書生必買的書籍,且只售不租。它網羅了大慶各地著名詩人的作品,七卷出售要十四兩銀子。

“這樣,你要是不怕費腳力,一次一卷,押金二兩,紙張我出,用白桑紙。如何?”

抄書的都是自己買紙,炒好後書鋪還要檢驗,若有幾張不合格,那紙就作廢,損失算抄書人的,且需得再買紙重抄補齊。

抄書雖可賺錢,但是門檻高,且麻煩,傷眼廢手,一心考取功名的書生都不會賺這個辛苦錢。

周寂年快速的在腦子裏計算了一下,“可以,那就謝過章掌櫃了。”

“客氣了,我去給你取書和紙。”

周寂年拿出錢袋算錢,交了押金,等于就再沒餘錢給寧郎買龍須糖了,且明日帶寧郎回門。

想到寧郎提起龍須糖時,眼角彎彎,嘴角上揚,期待又回味的樣子,周寂年有些不是滋味。

“章掌櫃,可有急需抄書的活?借貴地一用,我黃昏前謄完,筆墨費用從抄書錢裏扣。”周寂年大大方方地解釋,“前些天成親,明日是我家夫郎回門的日子,需些銀子買禮。章掌櫃,可否通融一二?”

“你倒是會疼人。”章掌櫃笑了兩聲,“那有什麽不可的,你且去裏間等着,我給你安排。”

…………

謝寧在水裏泡到晌午,才被爹爹叫出來吃飯。

午飯是蒸馍配鹹醬菜,稀飯全是米湯。

林錦拿起一個馍中間掰開,中間刷一層黃豆鹹醬,先遞給丈夫周三豐,又如法炮制了一個遞給謝寧。

“吃吧,下午把苞谷糁子打出來,明早煮粥,不像今天這全是湯湯水水了。”林錦最後給自己拿馍,說完咬了一口。

相比其他農戶,周家頓頓都能吃飽,在村裏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謝寧張大嘴巴咬了一口,林錦家務幹的多,和面也舍得下力氣揉,蒸出來的馍很是勁道。

“好吃,嚼起來真香。”謝寧誇贊,又說:“寂年什麽時候回來啊?我想他……”買的龍須糖,謝寧住了嘴,沒好意思說後面的字。

林錦愣了下,心道這孩子還真是不害臊,這般粘人,還當着長輩的面。他側首看了眼丈夫張三豐,兩夫夫眼裏都有笑意。

“這會兒估計在書鋪子裏,待日頭不這般熱,他就往回趕了。”林錦盯着醬菜碗,沒看謝寧,怕孩子難為情。

一家人吃完飯,謝寧戴上竹帽,跨上水袋,跟着林錦一起推車,車上是一筐苞谷粒。

一路到了村裏大石碾房,林錦去和村長拿鑰匙了,謝寧抱着水袋咕嘟咕嘟地喝水。

他驚喜的發現,自己居然一路哼哧哼哧地推車,卻沒像昨日采藥那般難受了!看來他只要每夜睡在水裏,晌午泡會水,身體就能像常人一樣幹活了!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0-09-13 18:14:35~2020-09-14 22:44:19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23356941 10瓶;纆清 6瓶;紅蟻戰鬥機、左岸 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