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貞觀元年年底,李世民的後宮着實有不少喜事,首先是第八子李貞出生,然後就是長孫皇後又被診出懷有身孕,子孫繁茂的确是件能夠讓李世民開心的事情。
于是李世民一個開心過了年就決定給兒子們增加封戶,當然就算沒有這個理由皇帝要賞賜自己兒子也沒人能夠說的出什麽來。
當然這一次就沒有李承乾什麽事兒了,誰讓他是太子呢?不過這次太子的舅舅也得到了好處。
二年春正月辛醜,尚書右仆射、齊國公長孫無忌為開府儀同三司,從一品的官職,文散官的最高位階,足以表現出李世民對長孫無忌的榮寵,無論從哪方面看,長孫皇後和李承乾的位置都穩得很。
長孫無忌之後就是給皇子們徙封,徙封漢王李恪為吳王,衛王李泰為越王,楚王李祐為燕王。同時吳王李恪為徐州大都督,越王李泰為揚州大都督,俱未之官。
李恪:等……等等?說好的蜀王和益州大都督呢?現在就被封為吳王了,那是不是以後的徙封他都沒份兒了?
說實話,李恪還是覺得十分摸不到頭腦的,他自認為沒幹過啥,年紀小想幹點啥也不是特別容易的事情,到底是哪裏出問題了?
但是不得不說,雖然都是正一品的親王,但是從封號和封戶上完全可以看出來受寵程度,坦白講歷史上的李恪其實算不得得寵,從封號就能看出來了,同樣是徙封,李泰是越王,而李恪是蜀王,這些封號都是取自戰國時期的國家,封地如何就看位置如何了。
哪怕後世的蜀地再有什麽天府之國的稱呼,也改變不了它在這個時代人數少耕地少的事實。也就是說在受寵程度上來講,李恪如今完全可以媲美寵冠諸王的李泰了。
雖然有些納悶,不過李恪并沒有什麽不安的感覺,反正他這次的任務又不是矯正歷史,只要別蝴蝶的太過分就好了,在有限的範圍內讓自己過得更好有什麽錯?更何況他記憶之中,貞觀七年大概就要去封地了,到時候天高任鳥飛,他找系統也不用這麽憋屈了。
李恪想得開,但是楊淑妃卻有點想不開了。不得不說,正如歷史上對于李恪的評價有些失實一樣,對于李世民最愛的女人的争論千百年來一直都有,然而就李恪所見要說李世民真的有心愛的人,那麽除了長孫皇後就是陰妃了。
陰妃主要是因為她的出身問題,她爹陰世師當年可是去挖過李家祖墳的,就這樣李世民還收了她并且給了位份,只能說明非常喜歡她。
而長孫皇後就更不用說了,自從她再次有孕以來,李世民居然很神奇的一連好多天都沒有怎麽涉足後宮,每天都回去陪老婆,如果不是親眼所見,簡直很難想象這居然是那個沒啥節操的唐太宗!
李世民本來後宮人數就不少,他到楊淑妃這裏過夜的次數并不多,以往都是過來看兒子,而且主要是看李恪,現在……一連兩個月李世民沒有一次在凝雲閣過夜的,楊淑妃更加擔心自己失寵。
而這個時候她一邊慶幸李恪還算受寵,一邊又有些酸,李恪身上已經有官職了,而且據說李世民已經開始給他和李泰安排王府班底了,可她的六郎……卻依舊只能頂着個皇子名頭。最讓她無奈的是李愔并不像是李恪那麽聰明,讀書不耐煩,習武也不刻苦。
李愔如今七歲,當年李恪習弓馬也是在這個年紀,楊淑妃為了讓李愔也入李世民的眼,就跟李世民求了個情讓李愔也過去,結果反而被李恪給對比成了不學無術——雖然李泰的弓馬技藝也不怎麽樣,但是人家讀書好啊!
楊淑妃為了李愔操碎了心,但是李愔就是跟扶不起來的阿鬥一樣,最後楊淑妃甚至動了一個念頭——要不,再生一個兒子?
只是生兒子也要跟李世民親近才能生的出來啊,就現在她跟李世民相處的時間越來越短的情況,怎麽生?
楊淑妃沒辦法只能增加自己的出鏡率,而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很勤快的往長孫皇後那裏跑,畢竟在那裏說不定就能碰到李世民,而且這樣也能顯得她尊敬皇後。
自從白貓事件之後,李恪表面上對待楊淑妃一如既往,實際上卻已經開始疏遠了,其實如果他想要楊淑妃倒黴的話總有一百種方法,然而在宮裏的操作餘地并不是那麽大,等他出宮建府那就什麽都好說了。
別的不提,李恪的演技還是很過關的,至少楊淑妃沒有察覺出他的不滿,只是在看白貓被殺之後,李恪低落了兩天就又恢複了原樣就放心了不少。
然而楊淑妃的一片真心大概并不被李世民看在眼裏,李世民對于還沒降生的九兒子似乎十分看重,過完年就直接放歸三千宮人,也算是為尚未出生的兒子積陰德,而三千佳麗的成語也是由此而來。
貞觀二年,夏六月,李治出生。李世民除了固定的宴請五品以上官員之外還做了一件事兒,給跟李治同天出生的人送糧食!
李世民對李治的寵愛讓整個後宮不少人都羨慕嫉妒恨,這之中卻并不包括李恪,李恪現在正在郁悶一件事兒——李淵要搬家了。
貞觀三年,李淵從太極宮搬到了大安宮,大安宮是原隋朝的弘義宮後來改的名字,而大安宮距離太極宮說實話真的不怎麽近,至少李恪是沒有時間經常去找李淵玩耍了。
李恪喜歡去找李淵其實除了表明是在替父盡孝刷李世民的好感值,還有一點就是想要更多的了解李世民,畢竟他所知道的那個李世民是中年時期的,現在李世民年紀還不大,一個人随着歲月的增長脾氣也是會有所改變的。
對李世民了解的越多,他想做什麽事情才越方便,畢竟上一次就是吃了不夠了解的虧,才有的這一趟麻煩事。
結果還沒等他想好以後是不是還要繼續找時間去拜訪李淵的時候,他忽然發現李淵多了個養子,名叫裴瑄。
李恪:等等,這個人是從哪裏冒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