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Chapter 4·1

陳還一醒來的時候感覺下半身濕冷粘膩,他回憶起夢裏的情節,默默地捂住臉,越發覺得自己完全沒救了。他暗自道,陳還一啊陳還一,你不止是一個抖M,你還是一個同性戀。你認了吧,你不止喜歡他鞭打你,讓你跪舔,你還喜歡他幹你,你甚至更喜歡他吻你。你沒救了陳還一,你認了,你得把他追回來,不止是主人,你得像追心愛的人那樣,把他追回來,做你男朋友。

呸,什麽得像追心愛的人,陳還一,你認了吧。他就是你心愛的人。

陳還一此人,從來不做沒有計劃的事。開始一個項目,需要寫報告,寫可行性分析,寫資源分配計劃。他就像開始一個幾百萬的課題那樣認真地,開始寫他的《論如何追求一個志同道合的變态》。

首先,這件事情的本質是追求,所以就需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投其所好,讓對方看到和自己在一起的種種好處;另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姿勢水平,充分利用自身的優秀來吸引對方的目光。

其次,志同道合。這個人與他有充分的共同話題,不僅在工作上處于同一領域,在個人生活上,也有很多的共同愛♂好。

當然,非常重要的一點是,他必須要解決他們的歷史遺留問題,才能夠開啓新的人生篇章。

陳還一握拳,你可以的陳還一!

歷史遺留問題主要表現在,他在錯誤的時間和錯誤的地點,錯誤地拒絕了某個正确的人。他必須為此跟對方道歉。當然他也必須充分尊重對方“從來不再收已經離開的M”這項基本原則,所以說,他不能要求對方收他當M,他只能追求對方,讓對方成為他的男朋友,然後在性生活中,對他的合法男友,提出合法的要♂求,讓他的合法男友履行合法義♂務。

洋洋灑灑地寫了大幾千字的計劃,陳還一又心滿意足地開始寫時間安排表。預期以半年的時間來完成項目,從現在開始,必須從各個方位對對方展開攻勢。

正寫到興頭上,陳還一的手機震了一下,是微信消息,他瞥了一眼本來沒打算理會,卻看見了“林開:以後每周周三下午兩點開會,讨論畢業論文。”的消息提示,陳還一激動地解鎖手機,他沒有林開的微信,是誰膽大包天,竟膽敢将自己的昵稱改成‘林開’!結果發現是那天在林開辦公室的那個女生把他拉進的群裏,群名稱叫“畢業論文讨論群”,包括自己也只有四個人。

林開那條周三兩點開會的消息下面,跟着兩條學生的回複。陳還一動動手指也想回複,但是看着上面的兩條消息,一條是那個女生的賣萌回複,“趙婉瑩:ok噠林老師~~”,還有那個男生正經的回複:“好的,林老師。”陳還一不知道自己該用什麽樣的态度回複,思考了一會卻看見林開在群裏@了他:“@Bachelor. Y 看到消息回複一下。”

陳還一捂住了自己的臉……心中默默腹诽,我的天哪,拉我進群之前可不可以先通知我一聲,我改一下自己的微信昵稱,Doctor. K我真的不是故意模仿你的,請不要覺得我是那種會抄襲的學術态度不端的學生啊喂!

但是真正的勇士,永遠都可以直面尴尬的人生。陳還一萌萌噠地編輯出一行字:“看到啦林老師我會準時到噠[害羞][害羞]”然後捂住自己的眼睛點擊了發送。

唔,真是沒眼看……

群裏那個女生發了兩個表情:“[捂眼][捂眼]”

過了一會群裏又出現一條消息,“林開:嗯。”

Advertisement

陳還一抱着手機轉了兩圈,頓時自覺他像少女漫的女主一樣,這周身的粉色泡泡太娘,自己都不能接受。他左右看了看,并沒有人,又淡然而鎮定地坐下,拿着手機開始思考,他該不該,如果該的話,應該在什麽樣的時機,加林開的微信。

唔,話說,指導老師的微信應該要有的吧,嗯,是的陳還一,這非常合理,不需要任何解釋,你有一顆渴望與導師讨論學術的赤子之心,就是這樣。

陳還一光速發送了好友請求,上面寫着:“我是陳還一,為了方便與您讨論論文,所以想加您的微信。”

一個小時之後陳還一收到了拒絕回複:“有群。”

陳還一喪氣地狠戳屏幕上林開的名字,什麽叫有群嘛……然後他光速發了第二條好友請求,上面寫的是:“我是陳還一,想單獨請教您一些學術問題,所以想加您的微信。”

十分鐘之後陳還一收到了拒絕回複:“發郵件。”

“……”陳還一感嘆自己這個項目十分艱巨,他點開文檔,把項目周期從半年改為了一年。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于學術,于林老師,大概都是。

學術之魂是不是在默默守護他他不知道,但是林老師,一定是的。

他花了一下午再次梳理了一遍開題報告,然後又半天時間依據開題報告的重點做成開題答辯的PPT,最後确認沒有問題,用郵件給林開發過去了。

隔了一天林開給他發回了修改意見。

是非常認真的批注。從內容到修辭再到格式,全部給出了修改意見,極小處的用詞不妥帖或者忘了備注來源的圖片都被指出來,并且寫明了修改标準。同時建議他翻譯成英文,後期将整篇畢業論文都寫成雙語版。附帶還發了可供參考的文獻,以及相關專業詞彙中英互譯一覽。

陳還一從來沒有被如此悉心教導過。

高校教授大多數時候只會給學生一個大方向的指導,很多時候做一個項目,他們是不會跟你讨論細節的,更不用說修改論文和PPT這種事。大教授們更多地喜歡說一些宏觀的東西,大方向的東西,全局的東西。他們喜歡提出一個問題,比如說什麽什麽在哪裏起到了什麽作用,你去研究一下。或者工程類的導師喜歡說,我需要實現這樣那樣的功能,你去實現一下。更有甚者,只誇誇其談“做好科研的方法論”,從不談具體哪一篇文獻上的哪一個詞是什麽意思。最後畢業的時候回頭一看,教了知識技能的只有師兄與翻牆看的谷歌學術,回想導師每每的慈祥談話——那都是人生哲學。

沈教授作為大教授其實已經足夠耐心,他會與自己的學生讨論項目的細節。但是沈教授每次只是讓陳還一最後把論文和PPT給他發過去,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一般在實驗室,實驗都是師兄師姐帶着,論文什麽的就是對照着其他文獻的格式自己修着。

而林開所做的,就是給了陳還一一份标準,從內容到遣詞造句再到格式都給出了最标準的修改意見。這比起看知網那些良莠不齊的碩博士論文,進益不知要快多少。

陳還一莫名地心裏一酸,發現自己更喜歡這個人了。

他忍不住給林開發了第三次微信好友請求:“我是陳還一,想加您為好友。”

石沉大海。

連拒絕回複都沒有。

沒多久就到了開題答辯前一周的周三例會。

林開把辦公室的投影儀打開,對三個學生說:“你們就當現在是開題答辯,一個一個說,控制好時間,6到8分鐘。”

陳還一打開PPT的時候特別忐忑,他知道林開已經認認真真看過了他們的PPT,再怎麽樣至少內容形式他都是認可的。陳還一雖然經歷過無數項目答辯,可是,從來沒有在這個人面前答辯過,接受這個人的審視。陳還一閉了閉眼,在如此關頭竟然還抽出一縷思維類比了一下自己跪在地上接受對方視線掃描的場景。

林開雙手交握放在膝蓋上,上身微微後仰靠在沙發上。他語氣沉靜溫和地提醒陳還一,“開始吧,不要緊張。”

陳還一點點頭,按F5開始了PPT放映。

當他真正開始講自己非常有底氣的專業內容的時候,周身的氣場就一下子變了。他目光專注,神采奕奕,嘴唇的弧度都顯出自信與堅定來。

等三個人都講完,林開才逐個給出了意見。三個人都沒有得到誇獎或是批評,只是得到了具體需要改善的建議。

“下周一好好發揮,我今晚出差,周一回來,我下飛機直接來你們答辯現場,不一定趕得上。期間有問題可以發郵件,我會在24小時之內回複,緊急的事給我電話。”說完,林開就示意他們可以把門從外面帶上了。

陳還一有點想留下來說點什麽,可是看林開坐回電腦前完全沒有要理他意思,他便有點喪氣地跟着另外兩個同學一起走了。

走出生科樓,陳還一卻漸漸放慢了腳步,其他兩個同學回過頭去看他,陳還一不好意思道:“啊,我有個問題要問林老師的,剛才居然忘了。你們先走吧,我回去一趟。”

真正站在辦公室門口的時候卻不知道該做什麽,甚至連敲門也沒有理由。他呆呆地看了半天門牌上“林開副教授”五個字,用目光一遍又一遍地描摹那個名字,終于靈機一動,跑到校園超市買了一罐咖啡。

陳還一在林開的注視下背着手走到他的書桌邊,biu地一下,把那罐咖啡放在林開手邊,然後以光速收回手背在身後,一臉無辜,仿佛自己什麽也沒有幹。

林開淡淡看了他一眼,“報告還有問題?”

陳還一背在身後的左手捏了右手一下,“……沒有。”

林開看着他,等他說話。

陳還一的右手又捏了左手一下,“……我能在這呆一會嗎?”

林開看了他一會,“書櫃的書自己拿。我七點去機場,你在之前離開。”

陳還一的眼睛彎起來,他又光速拿起那罐咖啡,幫林開打開,再推到林開手邊。

他定定地看着林開,好像能夠感覺到對方眼底的溫柔笑意。陳還一覺得自己不會看錯,“林老師可以推薦一本書給我嗎?”

林開:“書櫃裏都是我推薦的。”

下午的陽光從窗戶灑進來,一室溫暖。辦公室裏很安靜,只有沙發上陳還一翻書的聲音以及林開操作電腦的聲音。這樣的時光,如果靜止就好了。

陳還一剛開始總是忍不住去看林開,書還沒有翻一頁,就忍不住要看幾次。每次看的時候,林開都在認真地處理自己的事情,并沒有因為辦公室多了一個人而受到影響。寧靜的氛圍是會感染到周邊的人的,陳還一也漸漸平靜下來,注意力慢慢被書中的內容吸引。

灑進窗內陽光的邊緣一點點移動,室內漸漸暗了下來,陳還一感覺到手上的書需要更多的光線,剛想去開燈,擡頭卻撞上林開的目光。

那是沒有被隐藏過的目光。

極致的溫柔。

極致的深情。

陳還一想進一步去探尋那目光,林開卻沒有再看他了。林開開始收拾桌子上的東西,“我準備去機場了。”

陳還一走過去,輕輕把書放在書架上。

林開道:“你拿回去看吧。”

陳還一搖頭,“我想下次再來看。”

林開“嗯”了一聲,繼續收拾東西。

陳還一走到他身邊,林開停下了動作。

陳還一輕輕地用自己的手碰了一下林開的手,然後很快地收了回來。他小聲喊了一聲“林老師”。

林開低聲道:“回去吧。”

陳還一輕輕道:“好。”

陳還一站在校門不不遠的地方,默默地看着林開走出去,上了一輛出租車,然後那輛出租車也消失在他的視線裏。

“林老師……”陳還一小聲默念道。

周一林開下飛機的時候手機上多了一串未接來電。

按理來說,歷來本科生的畢業論文開題答辯,其實真的沒有什麽意外好發生,對于這些慣于指導碩博士生的導師而言,本科論文通常創新不夠,難度也不夠,無驚無喜,無功無過是常态。所以林開就算要去出差可能趕不上也沒覺得有什麽問題,畢竟學生都大四要畢業了,不是自己不會吃奶的孩子,答辯經驗也不是沒有,開題之前報告和PPT也給修改了,連模拟答辯都做過了,林開覺得自己敬業得跟個住家保姆似的,想不出還有什麽意外可以發生。雖然每位指導老師都要給所有學生打分,最後算出平均分作為最後總成績的一部分,但是他只要看看收上來的報告和PPT差不多就可以給一個分數了。

千沒想到萬沒想到,林開一下飛機開機手機一下子提示十幾個未接來電。除了一個張超然的,剩下的一堆紅色的名字,全是趙婉瑩三個字。他一看就知道本科答辯那邊有事,又實在想不出能出什麽事。招了個出租往學校趕,然後一個電話回撥過去,響了一聲對面就給接起來了。

“喂,林老師林老師……”對面急得都要哭了。

林開說:“冷靜一點,想好再說。”

趙婉瑩也被對面沉着的聲音影響,安靜下來,她深吸了一口氣,組織了一下語言,然後說:“現在開題答辯已經結束了。陳還一被判定抄襲劉博……呃,那個叫劉博什麽,對對對,劉博韋的開題報告,外校保研過來的,我也不認識。現場的老師說題目差不多不算抄襲,但是文獻綜述大段的重複就肯定是抄襲了。”

林開問:“怎麽判定誰抄的誰?”

趙婉瑩說:“劉博韋是沈教授帶的,沈教授在場,說這份東西是在開學的時候就拿着去立了項的,沒有抄襲的可能。”

林開又問:“陳還一現在人呢?”

“教務處,估計有處分要下來。”趙婉瑩急了,“您現在在哪呢,快回來吧。答辯一結束陳還一就進了教務處,現在還沒出來,肯定沒法聯系您了。教務處老師聯系您了嗎?”

林開心裏暗罵了一句,“我在車上,估計還有十五分鐘到。”

挂了電話林開對出租車司機說:“麻煩您開快點。”

然後回撥張超然。響了兩三下,對方接了。張超然接起電話正要說話,林開立馬打斷:“你現在去教務處,壓着處分。”

張超然那邊道:“我可不就正在壓着處分麽。剛從教務處出來接你電話。不申請舉證證明沒抄襲的話,我也壓不到明天去。”

林開說:“你壓到我回來就行,快了。”

下了車林開扯開自己的領帶就往教務處跑。不是走,是跑。林開一向舉重若輕,幾乎沒有重話急語,也從來沒有急匆匆的時候。但是這次,他格外焦急。他出身名校,自然知道名校的規矩,處分一般當天就下下來,就是為了防止有人找關系求情。尤其對于論文抄襲,或者考試舞弊等,态度非常嚴肅,一經發現,基本就是給勸退處理,或者直接取消學士學位,最後沒有學位證,只有畢業證。處分一般一式四份,一份張貼在布告欄,一份學校留檔,一份放進學生檔案袋,另一份直接寄到學生家裏。基本上處分一下來,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沒有回頭箭。

林開清楚陳還一,那麽優秀的學生,在他的價值序列裏,高校科研肯定是排在很前面的。否在他不可能一路比任何人都要勤奮地走過來,也不可能當初因為師生這層關系拒絕自己。陳還一這次的處分要是落實下去,他保研的資格肯定也會被取消,很可能辛辛苦苦讀了十六年書,最後連一個學士學位證都沒有。一個人假如把什麽看得特別重要的話,就會犧牲其他很多東西去成就那樣非常重要的東西。得到了也就罷了,一旦沒有得到,多年心血煎熬就都成了白費,非常容易一下子就感覺失去了人生的所有意義,因為那個東西就是他人生的全部意義。陳還一對于失去他們的主奴關系,尚且跪在那裏哭了那麽久,要是現在他失去了追求多年的科研之路,林開難以想象他會有什麽樣的反應。

林開跑到教務處門口,微微有些狼狽,他給了自己十幾秒平複劇烈奔跑後的喘息,然後徑直推門進去。

他進門的第一眼就看見陳還一坐在角落的椅子上,低着頭。張超然看到林開,走上去小聲說:“你學生說要等你來,我什麽也沒問出來。”林開說:“你先出去吧,別吓着人。”

“……”張超然憤憤不平地出去了。

林開沒有先到陳還一旁邊去,而是走到教務處相關負責老師的辦公位上,看了一下對方的姓名牌,然後說:“高老師,陳還一的開題報告不存在抄襲的可能。我們可以舉證,但是需要時間。”

教務處的老師點點頭,說:“畢竟是件大事,而且陳同學在本科期間相當優秀,沒有确切的證據,我們也不會草率——”

“但是,陳同學的态度非常不配合,這樣下去我們也沒有辦法繼續開展工作。”說完遞了一疊紙給林開,“我們有相關的辦法和條例,您可以參考一下,沒有特殊情況的話,一周之內需要出示舉證的報告,再由我們教務處這邊進行判定,如果有必要的話,會進行舉證會議。”

林開接了那疊紙,說:“那人我領回去了。”

他走到陳還一身邊,看那孩子還抱着書包坐在椅子上,低着頭,“跟我走。”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