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17

在剛剛同一個男人共度春宵之後就提出分手,這大概是對這男人自尊的最大挑戰。

何況是董辰,本來每次分手就已經夠令葉千含焦頭爛額落花流水的了。

這回葉千含給出的理由是:“對不起,畢業後我要出國留學,将來回不回來都不一定,咱們倆沒可能了。”

董辰蒼白着臉:“我跟你一起去!”

葉千含望着他,忽覺憐憫:“你怎麽去?”

那個時候,出國留學還遠不像現在這麽容易,特別是美國,學校一般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根本不做此想。

第二天,董辰從反複求她別去,換成了求她帶他一起去。

他說:“我了解過了,咱們倆結婚,我就可以和你一起去!”

葉千含覺得這個提議天方夜譚到簡直快要令人無從反駁,就像不知該如何糾正一加一等于三。

她噎了半天才說出口:“對不起,我不想和你結婚。”

董辰追問:“為什麽?我們在一起都四年了,換成別人早就可以結婚了啊!”

“這跟時間長短沒有關系,我對你沒感覺,更談不上到可以結婚的程度。”

“我不信!你總說沒感覺沒感覺,那你當初為什麽肯跟我在一起?”

這是他們每次談分手都不可避免會提到的一個問題,而葉千含無論如何都說不清楚。所以後來,她獨身到31歲也不恨嫁,別人會不解,總說某某某某很不錯啊,為什麽不給彼此一個機會呢?試試無妨嘛,試着試着,說不定就有感情了呢?

她沒有辦法去試,因為她和大多數人不一樣,她是真怕了,于是只好寧缺勿濫。無論對方多麽适合,多麽愛你,對你多好,條件多好,只要你不愛他,就不能将就着試試,就不能去挑戰一下看能不能處着處着日久生情,否則假若将來還是不愛,你可能就解釋不清楚為什麽最初要開始,為什麽要耽誤雙方這麽多時間、浪費彼此那麽多感情,無論是給對方還是給自己,都拿不出一個像樣的交代。

而那天晚上葉千含從夢境中得到的發現,她一個字都沒有提起,因為她想起了她那個第一任男友的下場。

Advertisement

那時候董辰還不是她什麽人呢,就能帶人去行兇,現在他自以為她是他的人,假若知道了韓若非的存在,還不知道能做出什麽事來。

何況韓若非還什麽都不知道,什麽都沒承諾,她沒資格要求他來跟她一起承擔、甚至替她擋住這場風暴。

從美國回到上海的當晚,葉千含被男友接到他下榻的出租屋。

從美國回到上海的第二天清早,葉千含又拖着幾乎看不出動過的行李箱搬回宿舍。

接下來的這兩天,她幾乎不出宿舍樓門,為了不被日夜守在樓下灰頭土臉的董辰堵住。好在也只是兩天而已,因為兩天之後,董辰不得不回四川去參加期末考試。

假如是放在一個學期以前,上次分手的時候放出的那些狠話他絕對做得出來——拼着期末考試全部零分也不挽回她誓不回去!

可這次不一樣,這是大四,而且葉千含馬上要出國,他不再有補課補考的機會,假若為此而延遲畢業甚至被退學,可能他就再也抓不住他的葉千含了。

但也因為在走之前他只有兩天機會,他這次做得比之前更出格。

他在她的宿舍樓門口,對每一個從這樓裏出來、或是往這樓裏進去的人——包括造訪的同學朋友——重複一句話:“麻煩你幫我叫一下xx室的葉千含,我是她男朋友,麻煩你替我說句話,我愛她,求她不要跟我分手。”

這樓裏的大多數人都曾經歷過他一年前的下跪事件,此時有些人為他升級的挽回方式而更加感動,也有些人開始反感——

“怎麽又是他呀?這回又鬧的什麽?”

“那個葉千含怎麽這麽作啊,老這麽折磨男朋友有意思嗎?還連帶着騷擾我們!”

“要分又不分徹底,隔一年來一次,oh my god!”

“有這個葉千含在,就總有勁爆八卦啊嘿嘿!”

……

當然,這些議論都不是當着董辰的,大學生都是聰明人,這個人能做出這麽瘋狂的事情,還是少惹為好。

但走廊裏水房裏就不必背着葉千含了。女孩的群體間出現這種事情,假如女主角美貌絕倫,別人會嫉妒;而假如女主角并不如何出類拔萃,就像葉千含這樣,別人會更不平衡:憑什麽你就能遇到這種男孩還可以暴殄天物地不珍惜,而我就沒這運氣?

葉千含那兩天心力交瘁到幾乎失卻知覺,唯一清晰的念頭是真的慶幸沒讓他知道令她下定決心的是另一個人,是韓若非。

她麻木着給董辰發了條短信:“你要怎樣才能放過我?也許我是傷害了你,但是這樣傷害我,除了能讓你痛快報複之外,你真的覺得可以挽回?”

董辰只回了六個字:“對不起,我愛你。”

他也知道,但他絕不罷手。

不過,這次分手比起前面的三次,總歸有一點是更好的。

那就是她有喜歡的人了。

這是她一切決心和勇氣的源泉,是她的支柱和寄托。這一次,她相信自己會堅持到底,絕不會半途而廢!

這和韓若非是否愛她、是否願意接受她、是否肯陪她走過這一切無關,她愛上了別人,這是她離開她不愛的人最無可厚非的理由。

無論分手分得多麽痛苦,只要想到她愛的人,那種無可抑制的幸福感就足以拯救一切。

而董辰的瘋狂舉動最終還是讓葉千含那棟宿舍樓以外的人都知道了。

就在他終于離開上海回四川的這天,韓若非在qq上問葉千含:“你這兩天還好吧?”

葉千含不知道自己算是好還是不好。分手尚未成功——當然她堅信最終是一定能成功的,只是不知道前面還有多少艱難險阻罷了——這或許該算是不好,可從今天開始董辰的騷擾停止,并且按照她剛回到上海那天晚上他跟她說的,這個學期雖然只有三門課,但是第一門課和最後一門課的期末考試跨度長達将近一個月,所以至少在這将近一個月之內,她是不會再受到他的騷擾了,從這一點上來說,她又該算是好吧?

于是她只答了一個字:“嗯。”

良久——大約是掙紮半天才終于決定,韓若非又問:“他這麽愛你,為什麽一定要分手?”

葉千含想了想,實話實說:“因為我喜歡上了別人。”

“……是嗎?”

“嗯。”

如果你也愛過一個人,你一定會明白,當你面對着他,你就會想要表白,你想要讓他知道,你愛他,以及,你有多愛他。

葉千含幾乎沒有遲疑,就流暢地打出了以下這段話:“我很喜歡那個人。董辰對我很好,但我總希望他別對我那麽好。可是那個人不一樣,他也對我很好,我就希望他對我更好,而且我也想要對他好。我總是想要跟他在一起,沒跟他在一起的時候,我就總是想着他,他說過的話,我發現我原來都記得,而且在我終于明白我喜歡他之後,就一直忍不住放在心裏反複播放很多次,他的每一個字,每一種語氣,每一個表情,我都不斷複習,可以分毫不差地還原重現。”

過了好一會兒,韓若非回答:“嗯,既然這麽喜歡他,那你确實應該跟他在一起。”

後來韓若非告訴過葉千含,那一刻,他的心底一片冰涼。

她愛別人都愛到這種程度了……

那他還有什麽機會?

那時候他不敢去想這個人就是他自己。他相信葉千含已經跟那個人互訴衷情,才會毅然決然地和董辰分手,而他對此一無所知,可見他絕沒可能是男主角。

後來他們倆又說了好些話。具體說了什麽,幾年前葉千含都還記得,像她自己說的那樣,他說過的話,她統統放在心裏反複播放很多次,直到可以分毫不差地還原重現。

但是現在葉千含已經忘記了。她年紀大了,工作越來越忙,事情又過去得太久了,感情的事,很長時間以來她也好像再不會去想了。

她只記得自己在下線之前所說的最後那句話。

“其實,我說的那個人,就是你呀。”

直到現在,葉千含也搞不清楚當年還沒滿21歲的自己到底算不算是腳踏兩只船。

分手到底該怎麽算呢?我已經提出了分手,對于我來說已經是分手,而對方還不肯同意,這個時候到底能不能開始新的戀情?

在西方人看來,即便是還沒離婚,假若這個要求已經提出、或者夫妻已經分居,任何一方再找男女朋友都不算出軌;但對于中國人而言似乎并不是這樣。

後來葉千含常常想,她既然生活在中國,或許就應該一切都按照中國的規則來吧。如果她沒有那麽着急地向韓若非表白,如果她沉住氣等到同董辰徹底斷絕,也許後來的路,會好走得多,她至少不會那麽平白而徹骨地傷害韓若非一次。

她向來都沉得住氣的,什麽事她都沉得住氣,唯獨這一次,她沒有,偏偏就是這一次,她沒有。

該自己擔的責任無法推卸,然而動了真情,奈己若何?

其實她那天告訴韓若非那一切,本意只是想讓他知道而已,如果他肯接受她,那麽等她把董辰的事情處理得幹幹淨淨、兩個人再無瓜葛,她再和韓若非在一起。

但是韓若非已經愛了她将近三年,他等不及了。

作者有話要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