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章
永康八年,繼篤義王李言宜成婚之後,皇室迎來第二件喜事——皇後臨盆,産下一位皇子。
這是宮中出生的第二個孩子。
因是正宮所生的嫡長子,朝中不少大臣上奏希望皇帝将這個孩子立為太子。太後卻道皇帝正值壯年,皇子又小,立太子一事不必操之過急。
這件事并沒有引起朝堂的争端,因為皇子降生之時,西北邊關與柔然接壤的地方爆發了饑荒。柔然軍隊乘機而入,吞沒了邊關好幾處重鎮。西北大量難民湧入中原,一時之間連長安街頭也處處是乞兒難民。
皇帝派了龍骥将軍帶兵過去。
一個月沒到,龍骥将軍戰死,幾位副将的屍骨被挂上了柔然攻下的城牆上。柔然氣勢洶洶,已然蠶食了西北一大片土地。
滿朝嘩然。
玥唐開國百年,為避免武将擁兵過重,歷朝皇帝不斷削減武将兵權,朝中善用兵的武将不多。龍骥将軍是其中出類拔萃的一員猛将,曾收複南疆,平複邊西叛亂,軍功卓著,誰也未曾料到他會在這場征戰中死去。而他一死,能用的武将就更是屈指可數。
用兵如神的倒是有一人,是皇後的爺爺蘭老将軍,但蘭老将軍實在年事已高,如今纏綿病榻,無法派他出征。
皇帝在禦書房中轉來轉去,快要焦頭爛額。
皇後送來了一盞核桃酪,順便提起了一個人。
寧行之。
寧行之的父親曾是蘭老将軍的副将,跟随蘭老将軍多年,後來戰死沙場。寧行之子承父業,小小年紀就在軍中,蘭老将軍還記得這個孩子的話語——好男兒自當保家衛國,馬革裹屍。不求建功立業,但求仰無愧于天,俯無怍于地。老将軍憐他幼年喪父,小小年紀又有如此抱負,便将他帶在身邊,悉心指點他兵法戰術。老将軍不再随軍之後,寧行之也留在了長安,後來便一直掌管京城禁軍。
京中禁軍不可由人久帶,怕生變故,故而常有調動,這是皇家的規矩。
當此用人之際,最好的做法,是将寧行之調到前線去。
皇後言之有理,但皇帝仍然眉頭緊鎖。
Advertisement
太後來了。
兩人朝太後行了禮,上前扶她坐下,皇帝道:“外面風大,母後派人通傳一聲,讓朕過去就是,哪裏犯得着親自來。”
“你為國事煩憂,我也知道,怕你忙起來連膳也不用。”她看着桌上的核桃酪,又轉頭看着皇後,道:“蘭兒是個好孩子,顧惜你的身體,想必也有法子為你分憂。”
皇後連忙跪下,道:“望母後不要責怪蘭兒。”
“後宮不得涉政,但你替夫君分憂是家事,不算涉政。而孤家來此,也算是分一點憂。蘭兒方才提到寧行之,那人的确擅長用兵,但為人桀骜,不可讓他一人專斷,必須派一人與他同去,而此人的身份地位應在他之上。”
“母後認為應該派誰去呢?”
“篤義王。”
皇帝一時沉默,皇後見機告退。
書房內溫暖如春,絲毫感受不到冬日的嚴寒。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太後的聲音悠緩而傷感,“子嬰,我并不是要求你回報當年言宜的犧牲。因為你知道,這次出征有多兇險。”
皇帝側頭看着窗沿,淡然道:“母後,那八年的光陰,足以保他一生富貴安寧。”
他回頭看着太後,太後眼中似乎有淚光滢動,她輕聲道:“我欠他的……也是,你欠他的……”
皇帝冷笑一聲,揮袖掃掉案上的核桃酪,一步步走到太後面前,眼神森冷,說:“朕不認為自己欠他,但既然母後如此要求,朕定當滿足,至于他能不能,那是他自己的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