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1)
決賽每輪的分組比賽并不是同時進行的, 這是因為靠淘汰賽分出勝負的同時,組委會也想提防軍校生之間實力差距過大,卻因為一些意外因素導致比賽爆冷的情況。
這個時候每一位考官的評分都是有必要的, 他們要确保選拔過程中的實力大于運氣。
所以考官必須對每組進行實時評分。
當然,這也不是說, 如果有誰因為運氣好,恰好分到了适合自己機甲的地圖, 最後獲勝的結果就不會被認可了。
這個制度主要是為了防止一些人串通做出意外獲勝的假象來,也是為了避免真正有實力的軍校生錯失機會。
為了公平公正,這其中的流程也是非常複雜和嚴苛的。
随着星際考核賽制度的完善,這樣的事已經很少發生, 但是民衆和星際對于決賽的重視程度仍然不減。
這次押注的開盤直播就是證據之一。
周一說:“其實之前考核賽的每輪也有開盤,但是因為觀衆數量相對較少, 金額較低, 一般不會受到官方提名,但如果是決賽, 第一輪甚至到最後的最後一輪,最後是誰獲勝,都會收到廣大股民的熱切關注。”
而這次剛剛過去的決賽第一輪第二組, 就讓很多股民大呼上當。
看了這麽久的深藍防單, 結果最後竟然是深藍的自己人贏了!這怎麽能不讓輸了十幾年的老股民心神震蕩,捶胸頓足。
當然了,深藍的自己人贏了, 他們自然也是高興的。
之所以稱股民,也是打趣——
在押注中投資了一定金額的機甲愛好者, 往往就像手持股份的股民一樣。
在比賽還沒結束前, 都必須緊張而焦急地等待最後的勝負結果。
如果贏了, 網民能大吹特吹自己的眼光多麽牛逼,而且這個時候賠率差距越大越有吹的資本,但如果爆冷門就會有大堆人撲街了。
Advertisement
今年的情形比較特殊,是因為就算很多沒押申萬的,在看到深藍防單的歷史最好成績被刷新的時候,還是忍不住熱淚盈眶。
多少年了?
他們終于等到了!
那點押注的錢算什麽啊,深藍的防單要是能起來他們就算傾家蕩産也能爬起來再給申萬押個大獲全勝好嗎?
所以這會兒論壇都是熱火朝天的,期待滿滿。
星際的賭局也不像盛伊前世那樣不被官方提倡。
這裏的賭局更像是一種娛樂活動。
比賽開始前官方會先拿出一部分娛樂宣傳的金額作為獎金池,而後由機甲愛好者不斷加碼。
最後的大獎會拿出百分之三十用于下一次考核賽的舉辦和軍校生療養師,訓練艙,比賽場地等的維護。
其餘則由押中了的民衆瓜分。
而這些金額,雖然是真金白銀,投入之後也不是完全流通的,只有十分之一的比例可以作為普适貨幣,剩下的只能用于購買機甲相關的配件等。
這樣有效抑制了賭盤操控的情況,也降低了成瘾的可能,更多的,是給予機甲愛好者一個支持自己喜歡的軍校生的窗口。
當然,自诩是賭神,就想贏一贏的人也是有的,所以每次開盤的時候,論壇上都能吵起來,這也是官方在這樣的重大比賽期間都會和主播簽約引流的原因。
考核賽是一個星系的重要賽事,星際氛圍再寬和,也是需要一定的輿論引導的。
今年真正出乎周一這些老主播預料的,還是一向不被看好也一直屬于冷盤(押注人數金額在所有兵種中數量最少,熱度最低)的防守型單兵,竟然爆滿(即投注暴增)了。
原本不算大的賭盤在申萬贏了之後小漲了一波也就罷了,每出現一個種子選手,賭盤都要稍微震蕩一下,把之前還在觀望的人的押注金額給吸引到開門紅的兵種裏去。
等熱度降下去後,賭盤就會重新恢複平穩。
但今年不同,防守型單兵零零碎碎加起來才三百萬的總盤,其中有兩百萬都是給莊炙和卓霏這對毫無争議的防單雙子星投的,現在竟然暴漲到了一千萬!
而這裏面有五百萬都給了浦靈!!
這是什麽概念??
這意味着在今年的防單決賽中,最受看好的莊炙和卓霏,這兩個精神力已經達到S-,可以稱為絕佳天賦的頂尖軍校生選手,押注金額加起來才和浦靈一樣多!
觀衆最期待的也不是久負盛名的“共工”和“祝融”,而是在分項測試上殺上來,一路逆襲,機甲卻還是普普通通無改造A級的“如雲”浦靈!!
這是一所軍校,一個星系對于自己培養出來的軍校生的信任的最大化。
不管浦靈是不是精神力受損,是不是存在平衡性問題,也不管她是否有能力去挑戰可以和“共工”“祝融”周旋的萬年老三袁爽。
此時此刻他們都将最大的希望和期盼,寄托在了這個眸光堅毅的軍校生身上。
比賽還沒開始官方直播間裏已經有幾百萬人在等待和鼓氣了。
機甲愛好者們,尤其是防單的愛好者,也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盛況。
深藍的考核賽式微,不是僅僅一個兵種式微,而是所有兵種都呈現出一種後繼無人,前者難系的無力感。
軍校生與軍校生之間的斷層和好教練的缺乏一直是所有愛好者都深感痛惜的痛點。
在夾縫中成長起來的防單,就像是跟在其他星系和軍校後面撿着火柴造車的學步人。人家坦克都有了,他們的防單還不會輸出呢。
罵啊念啊求啊,這些機甲愛好者都搞過了,但防單的賭盤年年墊底。
這沒被取締,還是他們掏錢墊出來的。
浦靈剛崛起的時候多少人拿她宣傳多少人覺得深藍的防單有希望了啊,進入決賽反而小心謹慎如履薄冰了。
為什麽?愛之深,責之切啊。
他們倒也不是非要浦靈出什麽成績,就算浦靈沒什麽成績,第一輪就被淘汰了他們也不會說什麽。
可是申萬看着呢,那一千萬的基礎賭盤看着呢,還有很多許許多多其他猶豫着要不要加入防單或者已經成為了防單的軍校生,都在看着。
從她創造第一個奇跡起,她就已經是一面旗幟了。
一哥一姐為什麽不好當。這些名頭都是要實績堆出來的。
浦靈前面有申萬頂着,但論期待,民衆對申萬的期待是不及浦靈的。
因為浦靈才是那個奇跡之子,是那個不管深藍的防單多麽脆多麽爛,都咬咬牙,從最差的及格邊緣一路攀爬,爬到決賽這一輪的,真正的希望所在。
就像網友之前說的,申萬進了決賽他們可能覺得沒什麽,但浦靈如果進了決賽,那絕對是防單圈的又一場狂歡。
浦靈代表了普通人的努力,代表了不肯放棄的決心。
到現在,她仍然是那個沒有靈根也咬牙學會了禦劍的小師妹,現在既然已經知道了師兄完成了偉業,不可能再縮在後面,而且防單的單兵二字也不會允許她縮在後面。
這場比賽她可以輸,但就算輸也必須輸得漂亮。
薛瑩瑩看了論壇裏的這些分析,緩緩地吐出一口氣。
是的,他們都做好了這一千萬的賭盤都流向袁爽,最後又流向莊炙和卓霏的準備,但就算竹籃打水了,深藍的防單也不是站不起來的了,他們已經邁出了第一步。
其他機甲愛好者看到同擔的理智發言,也都安心了些。
倒不是他們對浦靈沒信心,而是決賽的三輪比賽本來就是一局定輸贏,不确定性太大了。
這期間可能有考官會因為軍校生個人的優異表現而提出重新裁定或者重賽。
但是這樣的時間成本太大,考官在這麽多次比賽之後也更傾向于相信系統判斷,所以指望輸了之後翻盤是不太可能的。
軍校生唯一能做的就是竭盡全力,去拼那唯一一次可能。
而浦靈,雖然在突圍賽上驚豔了衆人,這次也沒有直接對上莊炙和卓霏,但是在很多防單老粉那裏,她還只是一個剛剛挂上號的新人。
沖上來的勁頭太猛,就會讓人懷疑她的穩定性是不是夠。
而且她進步後取得的這些成績,只有一次綜合測試是和莊炙那樣的頂尖單兵對比出來的。
他們不确定在一輪定勝負這樣的壓力下,浦靈還能不能穩定發揮出自己該有的水準,更不清楚對上袁爽這樣一個全面型的選手,浦靈穩定發揮的狀态是不是夠。
防單防單,最主要在防,而袁爽偏偏就是那個将這個防字發揮到極致的均衡型選手,對于機甲的把握也不比浦靈差。
要戰勝這樣一個對手,浦靈的能力層級至少要在袁爽之上跨越兩個臺階:這還是至少來算的。
彈幕說得很明白了,看有人疑問,周一就解釋了兩句:
“衆所周知,防單的武器系統都是以穩定突進為第一目标的,設計理念是防禦,就在初始性能上決定了防單機甲的防禦力量不可能比指揮差,而為了保證防禦性能,防單的慣用機甲武器系統都是削弱了的。這就像是兩面盾在對打,如果你不比對方尖銳兩個度,是不可能刺穿對方的。”
這也是為什麽現在的觀衆普遍覺得,防比攻容易,因為事實就是如此。沒辦法,先天優勢。
這先天優勢反饋在軍校生身上就很明顯了。
畢竟是官方直播,周一這次說的沒有那麽直白,也沒有聯系到軍校生身上,但是了解的人還是一下子就聽出來了。
而且。
“更偏向攻的那面盾總是會吃點虧的。”
更何況是無改造的機甲“如雲”。
無改造是一個很老的機甲構造學概念,意思是機甲在批量生産後,沒有進行武器系統的更新換代及表面材料的更新等這些升級處理,仍然使用最原版的機甲構造運行。
但是機甲設計師的出現使得大部分的機甲都由批量生産走向了私人訂制,這是星際戰力提升的體現。
但浦靈現在所駕駛的“如雲”還是原始版。
她的機甲雖然是當時生産出來評定為A性能合格的機甲,在面對定制機甲“暴雨”的時候,還是會吃很多虧的。
這就是機甲本身的缺陷,除了操作實力外根本沒辦法補平。
而“暴雨”又是一臺作戰經驗豐富,和很多頂尖機甲作戰周旋過的S-機甲。
“分組測試的時候,袁爽位于第三組,在綜合測試前,都一直落在共工祝融後,直到綜合測試才拿到機會反殺了靛青的卓然,但是分數不敵浦靈的89.1,這次決賽第一輪被分到和浦靈一組,是晉級名額有力的競争者。”
他還有一句話沒說。
他除了是有力競争者外,也是這次一千萬賭盤中除開浦靈莊炙卓霏外押注最多的軍校生選手,積分榜排名第十三。
放在以前可以輕取第三了。
盛伊說的就簡單多了:“也就是說,如果不是浦靈,他這次本來就應該和申萬璐璐同臺競技了。”
可惜浦靈迎難而上,成為他拿到推薦名額道路上的第一個對手。
這場比賽不好打。
她之前做賽前預測的時候就預料過。
袁爽的實力很強,不是申萬那種防守力量的強,而是攻擊防守都沒有明顯弱點,比較周嚴全面的那種強。
但也是因為他實力太均衡了,所以面對“共工”“祝融”這兩臺S-機甲的時候,沒有太大的優勢,頂多能扛一扛,要攻擊勝過他們是不能的。
這也是星際這個時代防守型單兵的一個主要特點,性能太平均了,側重防守,攻擊曲線趨于平滑。
但這并不意味着浦靈就能占到便宜。
均衡不意味着“暴雨”的輸出就弱,只是說,在面對S-機甲的時候,袁爽可能會有些力不從心,但浦靈只有A。
充其量是A。
而浦靈要戰勝他,還有一個難點要克服,就是袁爽和他的機甲“暴雨”本身防禦十分全面,很難啃下的同時,袁爽本人還是難得的高階駕馭者。
——他的精神力只有A+,差一點點達到S-的邊緣,但是他的機甲“暴雨”是一臺S-機甲。
越級駕駛是星際中比較少見的情況,因為機甲的性能越高,需要的精神力就越充沛,精神力流動也更迅速而敏感。
而這些是非高階精神力者不能做到的。
袁爽之所以能靠着高等級的“暴雨”機甲硬生生殺出一條血路,就是因為他那超強的防禦意識,和與“暴雨”天衣無縫的配合。
周一的資料都是從官方那裏來的,和盛伊相比顯得全面得多:“暴雨,聯盟最新認定的S-水系機甲,主速度且防禦性能優異,歷場比賽平均損毀度百分之十。”
別看已經達到了百分之十,星際規定機甲損毀度達到百分之九十,核心部件幾乎全部損毀才能被淘汰。
百分之十只是其中損毀得很小一部分,說不定中了顆光子炮就達到了,而參賽經驗豐富的“暴雨”到現在仍然能維持這個勝率,足以說明袁爽的實力。
“水系機甲的等級提升一般都十分困難,因為水系主打的性能是精神力包容流動,而這個特點在機甲成型之後就是幾乎不可更改的,暴雨之所以能獲評S-,是因為它是靠着數次改造,和袁爽的試駕提升,重新等級評定得到的,而且性能提升十分明顯,雖然在攻擊力上,還不能和共工抗衡,但是已經有了明顯的速度優勢。”
又快又穩,看起來又和浦靈的“如雲”特點重合了。
這恐怕也是考核賽如此分組的一個重要原因。
相似機甲相互比拼,才能看出他們之間實力的真正高低。
彈幕還在消化這些信息,比賽已經在他們幾句話的功夫中迅速開始了,而且節奏非常快:
兩臺種子機甲帶起來的節奏,是非常恐怖的。
之前說了,“如雲”自從擺脫了重塊的束縛,外加進行了運動節奏的改良後,整體風格和林晗一樣,矯健平穩,更趨于典型的攻擊型單兵态勢。
而“暴雨”雖然迅捷,但是主動攻擊的時候少,所以面對“如雲”的針對選擇了防守。
這樣迅速交戰的一小會兒功夫,就産生了不知道多少次激烈碰撞,監測屏都被火花照亮了。
浦靈也在這激烈的交戰中,明顯感覺到這個對手和之前那些人的不同。
之前因為分項測試的分組,和對手的輕視,“如雲”雖然壓力巨大,但是面對的針對是很少的,這就像是她被迫卷入了之前兩個S-的對局,卻沒有被他們調轉矛頭針對一樣,他們沒有分出心神去針對。
而現在,“暴雨”明顯是将“如雲”列為了頭號威脅,所以即使被其他機甲盯上,也仍然選擇了先襲擊“如雲”——
比賽一開始,浦靈就感覺到了來自正面機甲的巨大壓力,而她的攻擊卻沒能對袁爽造成任何威脅。
如果說之前的“如雲”被稱作是一顆錘不扁的銅豌豆,那伫立在她面前的“暴雨”,就是一座巍峨險峻的冰山。
堅冷,而且遙不可及!
浦靈還在咬牙攻擊,這邊“暴雨”已經靠着一己之力,輕松逼退了其他機甲,把本就對浦靈不利的局勢扭轉為了單兵戰局。
而在初始性能上,S-機甲是比浦靈的“如雲”要好的!!
所以一開始“如雲”并沒有能避開那波彈雨,應該說避開了大部分。
但是防守型機甲“暴雨”的攻擊覆蓋力仍然不弱,輕而易舉地就在其他機甲的配合下将浦靈逼入了遁逃的死角:
這個死角是袁爽制造的。
在局勢還沒明朗的情況下,其他機甲并不想主動針對“如雲”,只是在掃射攻擊中選擇了自保 。
結果卻無形之中阻攔了“如雲”的動作。
而這個時候“暴雨”的攻擊又足夠狠絕快速,所以很快就靠着覆蓋面掃到了浦靈的左舷。
和上次一樣,浦靈的機甲再次失衡,失去了自己至關重要的一部分,重心發生了偏斜,出師不利!
“暴雨”靠着自己在機甲性能和形勢預判上的優勢上,領先浦靈一步,占領了先機。
“防單的輸出不如防禦,但是頂尖單兵的輸出也是同樣很強的,之前靛青的防單就曾經在選拔賽的時候打出了百分之三百的傷害,最後攻擊收益高出攻擊估計阈值,直接消滅了前方的三個對手,而這裏暴雨采取的顯然是同樣的針對打法。他放棄了和其他單兵周旋,徑直沖向了浦靈!!”
觀衆的心都随着解說的聲音提到了嗓子眼,看到這麽快就失去一部分艙體的“如雲”開始晃了,更是掐緊手裏,放大聲音,恨不能現在就沖到比賽場地裏和浦靈一起戰鬥。
範文曾經也是隊伍的裏的頂尖防單,看到這陣勢也不免咋舌:“這是二克一,克到了。”
二克一是機甲作戰中的作戰術語,意思是指以我方機甲為中心的作戰方形勢,被“暴雨”制造出來的兩方面優勢給壓制住。
如果對方的局已經形成了,那就是克到了,相反就是克翻了,或者是克敗了。
而眼前很明顯,袁爽成功了,“如雲”的節奏完全被袁爽控制住了。
除非她能打破眼前這個局面,否則一直到比賽結束,浦靈都會一直處于這種機甲性能和地圖形勢的克制下,很難有翻身的機會。
範文點評道:“這個暴雨研究過如雲的戰鬥技巧和運動節奏吧。”
顧玦沒回答。
比賽地圖中,已經意識到這一點的黃色機甲卻猛地翻轉,然後利用殘缺的機甲本體開始了猛攻!
丢失的左舷并沒有磨滅浦靈的戰意,她沒有選擇退避,而是從正面突破!!
周一的聲音也緊張起來:
“這是非常冒險的做法!
在攻單裏面,正面攻擊又被成為是鑽頭硬剛,因為在正面攻擊中武器系統的優勢是非常小的,在對手完全閃避的情況下近似于無。
這個時候能拼的就只有機甲本身的防禦和攻擊性能,如雲選擇這麽做大概也是考慮到這一點,但是暴雨所擁有的不止是武器優勢——”
果然,他話還沒說完,觀衆席上就一片嘩然,緊接着更大的浪潮将場上的比賽情形淹沒:
“暴雨”竟然也選擇了正面突進,而且還用更快地速度抵達了黃色機甲正面,猛地使出了一個肘擊加甩動光子炮!
防單比賽中少有的,比賽開始沒兩分,對手就開始硬剛的時刻,和防單決賽比起來,這更像是一場興之所至所以開始你來我往的攻單比賽。
但是賽場上的兩臺防守型機甲就是做到的,而且激烈程度完全不比他們看過的攻單比賽差!
而甩動光子炮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攻擊手段。論命中率,比旋風光子炮還低,因為甩動動作導致的射擊,發射前是完全沒辦法瞄準的。
但是“暴雨”發出這發炮彈明顯不是為了擊中,而是為了強化自己的“圍攻優勢”,築牢自己二克一的堡壘。
果然,範文剛說完,那顆炮彈就已經如同循環的氣流般,完全阻斷了黃色機甲的後路。
二克一局面再次深化了。
“如雲”完全陷入了圍攻的絕境當中。
比賽如此緊張,解說員同樣忙得連口水都來不及喝一下,目光一瞬不瞬地飛快說道:
“袁爽所采用的,其實是防守型戰役中典型的包圍戰。”
有基本戰術基礎的周一放大了屏幕,接着道:“防守戰中最有希望攻破防線的就是孤身而來的防守型單兵機甲,所以這個時候的部隊一般都會選擇這種看似一對一,但其實無形中完成多包圍一的戰略攻勢。”
他指着屏幕:“比賽場地裏的其他軍校生雖然沒有選擇攻擊如雲,但是在甩動光子炮的攔截追堵,和暴雨前幾分鐘的優勢營造下,已經成為了一個難以被突破的包圍圈。”這個包圍圈自然還有幾個方向上的漏洞,不是完全周密的,但是“暴雨”的速度優勢卻同時堵住了這些漏洞。
也就是說,袁爽一個人就完成了包圍浦靈一個人的撞擊。
周一感嘆:“不愧是能夠和共工祝融拉鋸的防守型單兵,袁爽的大局意識和執行能力,都是絕無僅有的強。”
這絕對不是一個虛無缥缈的評價,因為盛伊也同樣點了點筆記本,贊同了周一的這句話。
袁爽很強,而且不止是防禦強。
他對比賽形勢的把握和對節奏的控制都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所以才能将“暴雨”的優勢最大化,比賽開始的時候就對浦靈産生了壓制效果,後續比賽中又将這分壓制擴大化。
浦靈本來就在性能方面略輸一籌,現在又在作戰意識上被有意識地算計,已經應付得有些吃力了。
她的精神力狀态出現疲憊預警了。
“如雲”本身是靠迅猛攻擊節奏而聞名的機甲,之所以選擇和防單格格不入的快攻模式,也是因為她的精神力先天不足是沒辦法支持她打持久戰的。
尤其是當對手很強的時候,戰鬥持續的時間越長,她精神力消耗得越多,後面就會越吃力。
所以即便被合圍了,浦靈也一直在尋找突圍的辦法。
相比之下“暴雨”就顯得格外游刃有餘,而且鋒芒畢露。
從比賽開始就在有意地引導黃色機甲追擊進入包圍圈,後面又在游走填空的時候幾次預判浦靈的走位。
怪不得是能争奪推薦名次的頂尖單兵。
但凡在這裏的是任何一個穩定性不如浦靈的防單,早就在這迅猛又不停歇的攻勢下敗下陣來了,哪能堅持得這麽久。
但這也不是說浦靈應付起來就非常輕松了。
“防單的比賽大多屬于拉鋸作戰,所以本次的地圖也是很适合持續游擊的曠野風格,但浦靈的快攻節奏讓她完全無法适應地圖的模式,只能自己尋找機會,但這裏面還存在一個比較令人擔心的問題,就是浦靈的精神力狀況.......”
周一看了幾眼,非常客觀地評價道:“看樣子浦靈的狀态還是非常穩定,幾次閃避都沒有讓機甲受到損傷,有效遏制了暴雨的攻擊輸出。”
所謂輸出,是要擊中了對手才能被納入計算的,所以浦靈的快速閃避讓袁爽的很多攻擊都落空了。
但即便如此,“如雲”要面對的壓力也不算低,因為浦靈的精神力似乎在慢慢下滑。
周一的聲音也在發現的瞬間緊繃:“我們最擔心的事發生了!浦靈有精神力受損史,所以對于浦靈來說,操控不平衡的機甲是比重裝機甲還要困難的,這也是她當初冒險選擇了重裝機甲的一個重要因素,可是現在,如雲的損毀度已經達到了百分之三十,即将失去右舷......”
他話音還沒落,突然愕然發聲:“不對,暴雨也晃動了一下。”
他趕忙再次選中最近角度的電子眼并放大,瞳孔地震,差點忘了這是在直播:“被擊中的,竟然是暴雨?!”
彈幕也沒反應過來,全都傻愣愣地看着自動捕捉然後開始回放争議畫面的監測屏,這才看清楚:
剛剛确實兩臺機甲都因為過于激烈的戰鬥而産生了踉跄。
但是踉跄過後,率先失去穩定性的居然不是一直被壓制的“如雲”,而是看起來始終游刃有餘的袁爽。
而且“暴雨”似乎還傷得不輕,沉重的硝煙過後,袁爽竟然也捂着機甲左臂,失去了一只左手!!
觀衆愕然,緊接着就是驚呼!!
他們不知道場上剛剛發生了什麽,過去的那一分鐘內“如雲”就經歷了什麽生死搏殺,但還是無法控制自己的心跳和呼吸,跳起來大聲地為殘缺的黃色機甲吶喊!!
周一也激動起來,緊緊握拳,語速極快:“二克一的局面得到了短暫破解,時間轉瞬即逝,浦靈能抓住這個機會嗎——”
下一秒,他就站了起來,振臂:“浦靈開始反擊了!!如雲重創了暴雨的胸甲!!”
如潮的吶喊和尖叫聲瞬間蓋過了場館,雜音大到周一都聽不清背景音了,但是沒有人在意。
因為浦靈竟然反殺了袁爽!!
這簡直,不可思議!!
袁爽為什麽被稱為均衡型發展選手,就是因為他的攻擊和防守都不突出,但是配合起來起到的防禦效果幾乎是頂尖的,沒有人能逃脫這張密網的支配。
就連頂尖的軍校生共工都不能!!
袁爽的教練曾經說過:“在攻擊上,袁爽或許不能和同等級的S級機甲比較,但是論起戰術糾纏,星際還無人能出其右。”
袁爽的防單是主防形勢下培養出來的真正的鋼鐵盔甲,立在那就是銅牆鐵壁。
而一個無改造的A級機甲,一個不論是速度和力量,在前半段都屬于被克制情況的力量型機甲,竟然突破了這牢不可破的防禦,狠狠地擊落了“暴雨”的右舷!!
觀衆立刻切換成考官視角,想知道剛剛發生了什麽,考官們也迅速進行了分析操作,在屏幕調出了淺藍色機甲墜落前的運動軌跡。
因為有放大和慢速,所以無論是現場的觀衆還是考官,都看得非常清楚。
維娜驚呼:“是如雲!”
在袁爽意圖發起第三波攻擊前,那臺缺失了自己左舷,看似有些晃動的黃色機甲,在後仰的時候迅速切換了機甲姿勢,借着旋轉和飛躍,閃避掉了一個飛踢動作的捕捉。
監測屏沒有看到這一幕,而她給隕石的一腳飛踢,卻給予了那隕石極大的動能——
所有人都以為她那時是在防守,在心力交瘁地控制失衡的機甲導致精神力疲憊,無以為繼,而浦靈卻趁着袁爽視線的死角,狠狠地給了“暴雨”一個轉體踢:
這個動作在以往的機甲比賽裏還沒有出現過,看到浦靈做出的時候他們甚至以為監測屏的捕捉功能失效了,因為這個動作一看就是不可能完成的。
在躲避的同時旋轉飛踢,難度可比飛踢高出了好幾個度,而浦靈甚至缺失了機甲的左舷,才換了機甲,而且精神力還受損過!!
周一反應得更快:“之前二克一局面形成的時候浦靈就有意識地晃動并往這片區域後撤,而這片區域的清空正好給了浦靈反擊的空間,這是她計算好的!”
是的,她策劃了這次反擊,并且在一邊躲避的時候一邊在冷靜的蓄力,她的機甲半邊已經受損了,露出了裏面的線路和焦黑的防禦材料。
但即便如此,在迅速閃避,和那塊隕石擦肩而過的時候,她還是迅速一個左旋踢,在發射光子炮吸引“暴雨”注意的情況下,迅速地将機甲腿部推進的力量注入到了那塊漂浮着的隕石碎片上,給予了它高速度的反沖機會!!
“其實如果是隕石,擊中并且擊落暴雨機甲的可能是非常小的,”
專業解說的周一此刻已經忘記自己是在官方直播間給幾千萬人在線講解深藍的防單決賽了,他點着光腦語氣激動,語速極快,幾乎聽不清楚,
“飛踢攻擊,這正是攻擊型單兵中經常會用到的一種作戰技巧,簡單來說,就是利用周圍環境的障礙物的轉移進行抛甩攻擊,但是他們一般不會選擇脆弱易碎的隕石,因為隕石這種成分斑駁的太空礦石,和機甲表面防禦材料相比,的确算得上是脆弱易碎了,但是這塊隕石不一樣。”
它的表面包裹着一層液體狀的金屬物質:是機甲內部的固态鋼!!
固态鋼并不是鋼,而是一種多種金屬摻雜的液态防禦物質,用在機甲內部主要用于保護駕駛艙,也可以容納精神力流動。
這是它被用作內部防護材料的最主要原因。
但是沒有誰見過它包裹在隕石碎片外表面狠狠切入機甲的模樣!!
這種在機甲內部會固化,剝離出來卻會短暫變成液态的結構材料,硬度毋庸置疑,卻很難從機甲內部被調配出來。
維娜卻同樣按捺不住,她發現了端倪:“是她的左舷!!”
她本來還沒那麽快下結論,可是看到浦靈在抓住這個機會反攻之後迅速擺脫不平衡狀态的影響,駕駛着比之前還要輕快很多的“如雲”迅速俯沖左右補刀,如同一道滿是刀劍的光,凜冽不可逼視,就立刻道:
“不止是後撤,浦靈是故意被擊中左舷的!!她在翻滾的時候稍微控制了一下自己的被攻擊角度,直接導致部分左舷艙體和內部的固态鋼流出體外,并幫助她完成了這次反殺!!”
袁爽對浦靈的壓制是二對一,但是浦靈卻靠着一換一,甚至是零換一,直接重創了“暴雨”的關鍵部位。
計算完美,控制精準的極限搏殺!
操控精神力在機甲表面流動是很困難,因為精神力都有其作用範圍,而且很難控制。
非要說的話,有人将其比喻為被腦磁場吸附的水,精神力越遠,受操控的感覺越弱。
這也是為什麽再強大的指揮,也不可能放單兵離開太遠,如果太遠必須切開精神力連接的原因,如果超出覆蓋面,就算sss級別的精神力也不可能得到回應。
但是有容納容器的精神力是不一樣的。
對精神力來說,機甲就像是一個大的流動管,精神力在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