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世間亦有癡如我

因為看小說看了太久,導致他做夢夢見的都是小說裏的事,第二天醒過來,心裏就覺得很傷感。

他姑姑進來幫他拉開窗簾:“你幹嘛呢,以前你最勤快了,現在怎麽學會賴床了?“阮靜河呵呵地傻笑,兩只眼睛好像睜不開一樣。阮紅玉把窗簾挂起來,說:“看你這兩天整天在床上呆着,沒事出去轉轉,見見你老同學,不挺好的麽?”

阮靜河就坐了起來,卻是無精打采的,眼睛都沒有睜開,頭發亂糟糟的,看着頹廢極了。

“快點起來,”阮紅玉催促說:“你看今天天晴的說好,跟我一塊去菜市場逛逛吧。”

阮紅玉的兩個孩子,再加上阮靜河,全都愛逛菜市場,從小養成的習慣。後來長大了,劉龍劉晴就不怎麽去了,覺得菜市場不幹淨,可是阮靜河卻一直保持了這個愛好,他們縣城的批發市場那裏,幾乎人人都認識他。

阮靜河從床上爬起來,洗漱之後,又喝了一碗稀飯,就跟着他姑姑去了菜市場。因為剛下了一場大雪,菜市場那裏陰暗潮濕,角落裏堆着的很多雪都還沒有融化,一進大棚就感到一陣寒冷。那些賣菜的大爺大媽,很多都認識他,熱情地跟他打招呼,讓阮靜河短暫忘記了心裏的哀愁。

不過阮靜河很快就發現,他上學的地方,在很多人眼裏有那麽一點不完美。

“現在在哪裏上學?”

“四川。”

只要他回答了這句話,一般人的反應都是:“怎麽跑到那地方去了?”

阮靜河就笑了笑,笑容裏頭有那麽一點點尴尬。

“那地方可不安全,老地震。”

“其實還好,我上學之前還專門百度了一下,我們學校不在地震帶上,比成都還安全。”

“那離家也太遠了……”

阮靜河發現,他們當地人普遍對四川懷有一定程度上的偏見,一般都傾向于認為四川遠,老地震,還有就是山多人窮。

其實這也不是他們才有的想法,就阮靜河自己,在去四川之前,對四川的印象也是這樣,他從來沒有去過四川,四川除了成都,別的城市他幾乎連名字都沒有聽過。可是他陰差陽錯,最後偏偏考到了四川。

到了四川之後,他才覺得四川其實很不錯,最起碼氣候不錯,人也會享受,西南特色對他來說也夠新鮮。

“那你畢業了準備去哪兒?”

“我想去南京。”

“南京?”

很多人聽說阮靜河畢業之後想去南京,也覺得很驚訝。

因為南京跟阮靜河,真的一點瓜葛都沒有。他自己也從來都沒有去過南京。

阮靜河之所以喜歡南京,有他自己的原因。

他其實一開始要考大學,第一志願就是南京的高校,他對南京有一種莫名的情懷,很希望自己能生活在那個城市。

關于他喜歡南京的事,他的姑姑其實也知道一些,一開始的時候,他姑姑也很驚訝:“南京,怎麽想到去那兒?”

“因為南京離家近啊。”

南京距離他們老家,也就四五個小時左右的車程。

“媽你別聽我表哥瞎說,他之所以想去南京,是因為南京有他喜歡的人!”劉龍說:“所以他才一直都想去南京!”

“哪有。”阮靜河漲紅了臉:“我喜歡誰了?”

“這我就不知道了,”劉龍說:“反正我知道你是因為喜歡的人在南京才想要到南京去的。”

因為愛一個人,所以愛上一個城市。

似乎很多人說過,生活在哪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生活的那個城市裏,有你喜歡的那個人。阮靜河覺得還是有道理的,他并不喜歡四川,可是因為四川有周先生,他就願意留在那個城市。

其實一個城市再大,一個人活動的範圍也是有限的,也就那麽點地方,所以城市的好壞雖然重要,卻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還是一個人。

但是因為說喜歡南京已經成了他的習慣,所以當別人問他的時候,他依然會習慣性地回答說:“我想去南京。”

回答完這個他心裏就默默地想,如果這輩子他沒辦法跟周先生在一起,那他就去南京。而照目前的情況來看,他想去南京的可能性,還是最大的。

他的周先生,可能并不愛他,即便是喜歡他,也不是他要的愛。只是他不願意承認,所以就這麽不去捅破那層窗戶紙,渾渾噩噩的過日子。

他姑姑問:“你怎麽總是心不在焉的,是不是昨天睡太晚了?”

阮靜河搖搖頭,說:“昨天我看了一個結局特別不好的小說,導致醒來心情還不好。”

“你呀,小時候就是有名的電視迷,能把自己看到戲裏頭去,沒想到這都是大學生了,還這麽一根筋,那小說能是真的?”

阮靜河自己也知道小說不是真的。其實看小說的人,通常也都知道小說不是真的,可是看着看着,依然還是都會付出自己的感情,以為這是真的,然後為一本虛構的小說,掉眼淚。

但如果一本小說裏,摻雜了作者很多的真心呢。

阮靜河覺得讀者也不傻,他們在某種程度上,喜歡一本小說,就是認同作者的思想,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就算是作者的知音,作者在一本小說裏頭摻雜的真心,他們肯定也看得到。

何況有時候阮靜河會想,可能我正在看的這本小說,就是作者本人自己的故事呢,可能我看到的這些情節,摻雜了很多作者的歡笑與眼淚,只是換了一個故事的皮囊,把他講述了出來。所以他在看到一部感同身受的小說的時候,都會很認真地揣摩作者的心境,因為這樣的揣摩,他竟然有了很驚喜地發現。

他發現他突然比以前多了一種靈敏的預感,以前很多他注意不到的地方,他如今都能敏銳的感受到,這一天作者是什麽樣的心情,或者這一段肯定是作者自己的經歷,這一段細節描寫又是多麽真實,有時候一段看着跟正文沒什麽瓜葛的廢話,竟然透漏出了作者本人最多的信息。

看的小說多了,他就有了這樣一種能力,一本小說是作者單純的意淫還是用心寫就,他都能感覺的出來,也因為這樣,他發現他看到的很多原本只是小說虛構人物的傷心,他竟然從中看到了真實的傷心。

原來一本小說,它的喜怒哀樂,小說人物的歡笑或者眼淚,居然都有真實的來由。有些人看完一本小說或者電視劇,會說我又被騙去了多少眼淚……其實也不算是騙,因為一個故事出來,編造它的人,都曾用過程度不同的真心。

我正在看的這部小說,原來也可能有一部分,那麽真實。我感受到了真實的糾結與痛苦,甜蜜與悲傷。

阮靜河就想起了他高中的時候讀到的一首他特別喜歡的詩。

這首詩的背景,說的是民國還是清末的一個貴族小姐,叫小青,因為讀《牡丹亭》入了癡,因此迷了心智,最後居然死掉的故事,這首詩寫的就是他對《牡丹亭》的感受。

原詩是這樣的,讀起來格外傷感韻致。

夜雨敲窗不忍聽,

挑燈夜讀牡丹亭。

世間亦有癡如我,

豈獨傷心是小青。

阮靜河剛讀到這首詩的時候就特別喜歡,覺得有一種矯情又優美的傷感在裏面,很合他這人的性格。四川多雨,在學校的時候,有一次下雨天,他躺在床上聽着雨聲,想念周先生的時候,腦子裏就突然冒出了這首詩。

世間亦有癡如我。

世間亦有癡如我。

這世上沒有比他更癡情也更愚蠢荒唐的人了。他跟在他姑姑身後走,心裏頭不知道怎麽回事,總是想到周先生,根本不受控制,想到周先生又很難受,心裏頭空蕩蕩的,像是沒有着落。阮紅玉回頭看了他一眼,見他呆呆的,就忍不住伸手推了一下他的頭,說:“哎呀,還在想那些有的沒的,你這孩子,傻不傻啊?”

阮靜河就笑。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