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小昭無忌成親事
雖然張無忌整日無所事事,可是明教卻是幹了一番大事。
張無忌回來的時候,适逢彭和尚搶上彩樓回來,彭瑩玉向張無忌行參見之禮,各道別來情由。張無忌問起謝遜消息,彭瑩玉甫從淮泗來到大都,未知謝遜已回中原。他說起朱元璋、徐達、常遇春等年來攻城掠地,屢立戰功,反将首領韓山童的聲威壓下去了,他見韓林兒在側,一言帶過,于此不再多說。另有一支兄弟起義軍徐壽輝在湖廣一帶也是好生興旺,此外有劉福通、芝麻李、彭君用、毛貴等人,此起彼伏,朝廷應付為難。只臺州一帶的方國珍、平江府的張士誠與明教對敵。
明教衆人看到張無忌帶的是小昭,心下頓時明了幾分,其實他們并不喜歡那鞑子郡主,若是張無忌帶回她這事情便難辦了些,小昭·····不管她如何,只要不是那鞑子郡主,就都能接受罷了。
韓林兒道:“彭大師,适才咱們搶上彩樓,一刀将鞑子皇帝砍了,豈不是一勞永逸?”
彭瑩玉搖頭道:“這皇帝昏庸無道,正是咱們大大的幫手,豈可殺他?”
韓林兒奇道:“鞑子皇帝昏庸無道,害苦了老百姓,怎麽反而是咱們大大的幫手?”
彭瑩玉道:“韓兄弟有所不知。鞑子皇帝任用番僧,朝政紊亂,又命賈魯開掘黃河,勞民傷財,弄得天怒人怨。咱們近年來打得鞑子落花流水,你道咱們這些烏合之衆,當真打得過縱橫天下的蒙古精兵麽?只因這糊塗皇帝不用好官。汝陽王善能用兵,鞑子皇帝偏生處處防他,事事掣肘,生怕他立功太大,搶了他的皇位,因此不斷削減他兵權。朝中大将互相敵對,朝廷也不來解和,反而從中挑撥,盡派些只會吹牛拍馬的酒囊飯袋來領兵。蒙古兵再會打仗,也給這些混蛋将軍害死了,只能打一仗,敗一仗。這鞑子皇帝,可不是咱們的大幫手麽?”這番話只聽得張無忌連連點頭稱是。
彭瑩玉又道:“咱們如殺了鞑子皇帝,皇太子接位,瞧那皇太子的模樣,倒是個厲害角色,就算新皇帝也是昏君,總比他的糊塗老子好些。倘若他起用一批能征慣戰的宿将來打咱們,那就糟了。”張無忌道:“幸得大師及時提醒,否則今日我們若然魯莽,只怕就壞了大事。”
韓林兒連打自己嘴巴,罵道:“該死,該死!瞧你這小子以後還敢亂出糊塗主意麽?”登時把張無忌、小昭、彭瑩玉惹得都笑了。
彭瑩玉又道:“教主是千金之體,肩上擔負着驅虜複國的重任,也不宜幹冒大險,效那搏浪之一擊。屬下見皇帝身旁的護衛中,高手着實不少,教主雖神勇絕倫,終須防寡不敵衆。萬一失手,如何是好?”
張無忌拱手道:“謹領大師的金玉良言。”
小昭嘆道:“彭大師這話當真半點不錯,你怎能輕身冒險?要知待得咱們大事一成,坐在這彩樓龍椅之中的,便是你張教主了。”
韓林兒拍手道:“那時候啊,教主做了皇帝,小昭姑娘做了皇後娘娘,楊左使和彭大師便是左右丞相,那才叫好呢!”小昭雙頰暈紅,含羞低頭,但眉梢眼角間顯得不勝之喜。
張無忌連連搖手,道:“韓兄弟,這話不可再說。本教只圖拯救天下百姓于水火之中,功成身退,不貪富貴,那才是光明磊落的大丈夫,更不可違了聖火令上的嚴訓。”
彭瑩玉道:“教主胸襟固非常人所及,只不過到了那時候,黃袍加身,你想推也推不掉的。當年陳橋兵變之時,趙匡胤何嘗想做皇帝呢?”張無忌只道:“不可,不可!我若有非分之想,叫我天誅地滅,不得好死。”
小昭聽他說得決絕,臉色微變,眼望窗外,不再言語了。
Advertisement
四人談了一會,用過酒飯,張無忌道:“我和彭大師到街上走走,打聽義父消息。”
他想韓林兒性子直,見到什麽不平之事,立時便會揮拳相向,闖出禍來,便道:“韓兄弟,你和小昭今晚別出去了,便在客店中歇歇。”
韓林兒道:“是,教主諸多小心!”
芷若一路上聽到衆百姓紛紛談論,說的都是今日“游皇城”的熱鬧豪闊。有人道:“南方明教造反,今日關帝菩薩游行時眼中大放煞氣,反賊定能撲滅。”有人道:“明教有彌勒菩薩保佑,看來關聖帝君和彌勒佛将有一場大戰。”又有人道:“賈魯大人拉伕掘黃河,挖出一個獨眼石人,那石人背上刻有兩行字道:‘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動黃河天下反’,這是運數使然,勉強不來的。”
芷若打聽到,趙敏失蹤那段時間後,朝廷不知為何,大肆屠殺百姓,全國各地各路好漢揭竿起義,其中有一人尤為厲害,據張無忌自己說便是少年時救過他的朱元璋,此人極有膽識,智慧過人,張無忌便把他納入了明教,明教義軍與元兵大戰數場,雖均獲勝,損折也極慘重,此後三四個月內,義軍勢将忙于休養整頓、招募新兵,不克再與元軍大戰。楊逍、範遙等談起張無忌與小昭的交情,得知兩人在謝遜主持下已經定婚。範遙等又知張無忌與趙敏之間幹系頗不尋常,倘若明教教主娶了蒙古郡主為妻,于抗元複國的大業為害非小,眼見目下并無大事,俱勸張無忌早日與小昭完婚。張無忌對小昭原已有言在先,當即允可。楊逍擇定六月十五為黃道吉日,和韋一笑二人作為送禮使,奉了張無忌所備的聘禮,将吉期征得小昭允可。明教和武當派兩處上上下下喜氣洋洋,都為婚事忙了起來。
武當又熱鬧了起來。此時明教名聲也逐漸好了許多,東路韓山童在淮泗一帶疊克大城,西路徐壽輝在鄂北豫南也連敗元兵。教主大婚的喜訊傳了出去,武林人士的賀禮便如潮水般湧到。昆侖、崆峒諸派與明教向有仇怨,但一來大都萬安寺中張無忌出手相救,已于各派有恩,是以各派掌門也都遣人送禮到賀。崆峒五老的賀禮尤重。
到處挂滿紅綢。各路兵馬紛紛到此,酒桌上觥籌交錯,張三豐親書“佳兒佳婦”四字立軸,一部手抄的《太極拳經》,別是一番風味。
“爹爹!”楊不悔怨氣的看着那刺目的紅綢,“為什麽我們去濠州才短短幾天,回來的時候無忌哥哥就要成婚了?如果和周姑娘成婚那我也就算了,不悔知道比不過她,可是他居然要和那死丫頭成婚?!那我怎麽辦?”
楊逍皺眉道:“不悔!這話可別讓有心人聽到了。”
“聽到又怎麽樣?我就是要說!那死丫頭必定用了什麽迷魂術!不然能把無忌哥哥迷得死去活來?”
“雖然小昭來歷我們不清楚,但是教主既然選擇了她,那做下屬的我們也不能多管。”
楊不悔帶着哭腔,咬牙切齒:“爹爹!你之前明明還答應要把我許配給無忌哥哥的!我不管!我就是要嫁無忌哥哥!我不管!我不管!”
楊逍頗為無奈:“不悔,爹爹另為你擇一門好親事,不悔乖。”
“那死賤婢之前知道我一直傾心無忌哥哥,若此時我嫁給了他人,豈不是讓那小賤婢看笑話?我不如她?我楊不悔樣樣比她好,憑什麽無忌哥哥只喜歡她?!”楊不悔眼裏浮起兇狠的光,“那賤婢,最好死死掉算了!”
楊不悔提起裙擺:“我要去找無忌哥哥問清楚!我不讓他成親!”
“站住!不悔!你是我楊逍的女兒,豈可做這種掉面子的事情?你給我回來!”楊逍發了脾氣,大聲喝道。
“爹爹!”
“我說不準去就是不準去!外面來了這麽多英雄好漢!你這麽一鬧,你丢得起臉我楊逍可丢不起這個臉!”楊逍冷哼,“酒席你就不用去了,給我好好呆在房裏吧。”
楊逍踏步出去,把楊不悔關在房間裏。
“哎呀!氣死我了!”楊不悔捶門,不過,楊不悔想了想,臉上瞬間就多了絲奇異的神色。
“小昭啊小昭·······誰讓你勾引我的無忌哥哥,你等着看吧。”
在閨房妝點的小昭猛然打了個寒噤,美麗的面容突然閃過一絲不好的預感。
“這是怎麽回事?”小昭皺眉,有種心神不寧的感覺。
“小昭小姐,你沒事吧。”一個婢女問。
小昭沖她笑笑,不答。
“小翠,給我拿另一盒胭脂來,這盒顏色太淡了寫,我不喜歡。”小昭恢複心神,對着銅鏡看了看,吩咐道。
可身後無半點聲音,小昭狐疑的往後看。
小翠已經倒在地上,小昭大驚,立馬站了起來,卻發現門口站着一個人。
那人開口:“你如今倒是圓滿了啊黛绮昭。”
小昭眯了眯眼。
懸燈結彩,裝點得花團錦簇,殷天正為男方主婚,因為小昭也是明教的,所以常遇春為女方主婚。
申時一刻,吉時已屆,號炮連聲鳴響。衆賀客齊到大廳,贊禮生朗聲贊禮,一個小道童陪着張無忌出來。絲竹之聲響起,衆人眼前一亮,只見一個婢女,陪着小昭婀婀娜娜地步入大廳。小昭身穿大紅錦袍,鳳冠霞帔,蓋着紅巾,張無忌身着紅袍,英俊不已,他看着嬌美的小昭,心神一震蕩漾。
男左女右,新郎新娘并肩而立。有人遞上大紅繡球,兩對新人各執一端。有司儀高唱“一拜天地!”,四人轉過身面向門外的天地,人們紛紛給讓出路避開來。
“二拜高堂!”并四人又一齊轉向高堂方向,還是男拜女揖。
“禮成!掀紅巾。”張無忌從小道童遞上來的端盤裏拿出杆秤。他躊躇了一下,手微微地抖着。挑起了那張帕子,把它掀開,一陣粉香往他的鼻端撲來。他擡起眼睛偷偷地看了小昭嬌媚的臉一眼,心怦怦地跳動。眼睛一陣模糊什麽都沒有看清楚,他的眼前只有一些搖晃的珠串和一張粉臉,可是他卻不知道是一張什麽樣的臉,只令人魂迷。
正準備送入洞房時候,忽聽得大門外一人嬌聲喝道:“且慢!”
衆人轉身向後看,一個紫衣少女笑吟吟地站在庭中,卻是趙敏。
作者有話要說:咳咳咳,那婚禮形式我不知道寫的對不對。。。。
話說楊不悔姑娘就是典型的不作就不會死啊,提前劇透,不悔姑娘作死了一番之後就要死了咩要死了咩
乃們猜得出兇手是誰咩
話說我更新也挺勤快的了,乃們咋都不留言啊,不要抛棄俺啊~~~~(>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