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大婚

轉眼一月之期便過,這日正是太子大婚雲府金鳳出閣佳期。

雲府一大早就忙碌了起來,今日酒宴全由內務府一手操辦,此乃大金國舊例。今日乃是太子大婚,所來賓客盡是王公貴族,若是有人在席中下毒,後果不堪設想。

席上酒宴也是極簡,只按大金國舊例備酒宴五十桌,羊三十六只,禦酒五十瓶到雲家設宴慶祝,并設樂隊。雲府大管家雲忠站于府門之前迎賓。今日太子大婚,所有不當班的公侯世爵、大臣、侍衛和二品以上的官員及命婦,齊集雲家出席宴會;所有當班大臣不能到場,卻也派人送來極厚之禮。

鞭炮聲由遠及近,漸漸來到雲家府前,極為喜慶的鑼鼓之音也緩緩清晰可聞。院內衆多王公貴胄止住談笑,全部起身準備觀禮。

當先一人乃是放定之日來過雲府的內務府丁大人。其後率屬官二十人,當先開路。再後乃是護軍參領,率護軍四十人,負責迎娶新人;至于太子殿下安危,步軍統領早已清理過自宮門到雲府之路,自然不必擔心;及至最後,乃是銮儀衛預備紅緞圍的八擡彩轎。

軒轅澈長相極是英俊,今天一身大紅吉服,騎着一匹渾身雪白沒有一絲雜毛禦馬,更顯玉樹臨風。到得雲府門前,軒轅澈翻身下馬,先對衆人見禮,而後準備邁步進府。

只聽砰的一聲,雲府大門驟然合上,雲府內外傳出陣陣善意哄笑之聲。軒轅澈微微搖頭,自己今日想得要娶雲若雨,卻将這事情給忘得一幹二淨。

雲府大門合上,并非雲府下人失誤,而是故意将軒轅澈擋在門外。此乃大金國民間習俗,将新郎擋在門外,要考校新郎才學,若新郎才學能夠折服新娘家中之人,門自然會開。

只聽門內淡淡傳來一個聲音:“太子殿下,若想迎娶吾妹,實屬難事,你可有信心敲開此門娶走吾妹?”聽聲音既柔且糯,正是雲府大小姐雲若兮之聲。

軒轅澈心中激動,想到自己不久之後便可連這雲府大小姐盡皆納入宮中,連忙應道:“當然,本宮既然敢來迎娶,自然是信心十足。”

只聽得門內雲若兮笑着言道:“好,太子殿下雖不知才學如何,信心倒是極足。臣女這裏有一題還請太子殿下作答。臣女府後有一池塘,塘邊有柳樹數株,一日臣女清晨推窗欲觀池邊柳樹,卻見當日薄霧籠罩,臣女脫口而出煙鎖池塘柳這一上聯,而後臣女苦思數月不得下聯,今日借此機會考校太子殿下,還請太子殿下先對出這下聯。若在場衆人誰能答出,若兮亦願出千兩紋銀相贈。”

雲若兮自選妃宴上一舞驚人,而後又以畫中人翩翩起舞折服宋墨,一舉成為京中第一才女。現今在場衆人聞得有一題竟能讓雲若兮如此為難,想來此題定然非同小可。但雲若兮誦出題目,在場衆人滿是失望,雖然門外之人乃是太子,卻也不能如此明顯放水。

軒轅澈聽得佳人出題考校,而且只是五字之聯,分明是對自己有意寬容,軒轅澈心中高興,他自幼便熟讀經史子集,對聯考校也只是尋常之事,張口欲對,卻方才發現其中難處。

在場衆人也有高才漸漸發現句中之妙,原本嘈雜之聲漸漸小了下去。上聯之中巧妙嵌合五行之物,按對聯工整下聯之中必也有五行之屬,可軒轅澈立于門外思來想起,只覺此聯越想越妙,自己所思之對無一可看匹配,而此時不論門內門外之人盡皆陷入思索,如此妙對該如何才能對上?

今日此場婚宴,可說大金國舉國之才盡皆于此,上至王宮貴胄,下至風流雅士,門內盡是朝堂之上妙手,門外遍地風塵之中高人,雲若兮此聯一出,滿場鴉雀無聲。

軒轅澈想了一陣,仍舊思想不出,正發急間,從後跑來一個小厮,輕輕對軒轅澈耳語,軒轅澈輕輕點頭目中滿是驚喜之色,待小厮退下,軒轅澈朗聲說道:“雲姑娘,本宮有一聯可對姑娘之聯,便是燈深村寺鐘。”

Advertisement

在場衆人仔細品味,這聯不但平仄協調,且勝在自然,意境韻味直追原句。雖卻少氣魄,卻也算精巧。院中正有一位飽學大儒乃是文華殿大學士,當今世上第一大家霍城臣老先生,聞得此句細細思量之下,忽然拍桌而起,大叫一聲:“好!”

此聲如驚蟄春雷,将門內門外衆人盡皆喚醒,衆人齊聲叫道:“好!”“太子殿下對的好句!”“太子殿下果有大才,我大金國幸之!”贊嘆之聲不絕于耳。

門後雲若兮亦是贊嘆道:“太子殿下果然才思敏捷,若兮佩服。”随着雲若兮聲音漸漸清晰,雲府大門重新敞開。軒轅澈輕笑着向雲若兮道:“若兮姑娘果然不愧為京城第一才女,随口而出上聯,竟然如此之難,險些将本宮難住。”

其實方才那聯本不是軒轅澈對出,而是東宮門客十幾人商量之後所得,但軒轅澈乃是東宮之主,東宮門客便是他之智囊,說是軒轅澈所得,也算勉強。

看着面前之人,雲若兮目中閃過一絲異色,方才一聯自己苦思數月未曾有所結果,今日出此難題也是想在衆人面前給軒轅澈一個難堪,不曾想到只是一會軒轅澈竟然得出如此妙句,難道自己前世看錯,軒轅澈實有大才?

定然不會,自己前世與軒轅澈同衾十年,他之深淺自己心中清楚不過,方才那句定然不是他心中想出。雲若兮眼光電閃,定然是東宮門客陳子成所得。陳子成乃是軒轅澈第一門客,素來才思敏捷,自己前世極為佩服。

想通這點,雲若兮心下稍安:“太子殿下大才,涉險而過。太子殿下請。”說着中門大開,将太子與迎親隊伍一同讓了進來。

來得正廳,軒轅澈對于坐在正廳上首雲若璃何婉清一拜,二人居于上首受此一禮。原本按禮應行叩拜大禮,但軒轅澈乃是天皇貴胄,皇家血脈。所以只是淺淺一拜算是行禮。

行禮完畢,一旁欽天監随侍官員唱禮:“吉時已到,請太子妃登轎!”

銮儀衛八擡彩轎擡進中堂,雲若雨身穿大紅禮服由女傧服侍從堂後緩緩走出,女傧将雲若雨引至轎前,上簾,然後扶着雲若雨進于轎中。欽天監随侍官員唱禮:“禮成!”

八名膀大腰圓禁軍力士将八擡彩轎穩穩擡起,走出中堂,前有随侍打着燈籠十六、火炬二十為導,女官随從,列成儀仗。待八擡彩轎出得府門,內務府總管、護軍參領分別率屬官與護軍前後導護,一路趕至東宮。

待得太子出門,雲府中人終于緩口氣。霍城臣舉杯微笑道:“雲大人好福氣,一女嫁于東宮,為太子正妃;一女如此才學,名動京師。老朽真是羨慕至極。”

聽到別人誇贊自己女兒,雲若璃心中暢快,回敬霍城臣:“老大人謬贊,小女不過是些皮毛而已,如何能與大人這等當世大儒飽學之士相比?還請老大人日後多多指點小女。”

霍城臣心中感嘆:“老朽老矣,如太子殿下、湛王殿下、令千金這等年輕才俊方是我大金之明日。”

湛王軒轅靖也在此桌之上,聞言笑道:“霍大人謬贊,小王才疏學淺,怎能與雲姑娘相比?若是換作別人,小王自認不輸與他。”

方才霍城臣舉出三人,分別為軒轅澈、軒轅靖、雲若兮,軒轅靖自承不如雲若兮,而後半句話裏話外之意鄙視軒轅澈之意表露無疑。

正巧雲若兮從一邊經過,聞言輕笑:“湛王殿下太過自謙,若兮只是一點虛名而已,當不得大才之名。素聞湛王殿下才高八鬥,若當真不輸與人,不知湛王殿下對臣女方才一題有何妙答?”

此言一出,滿場皆靜。方才這題若不是有東宮門客,太子今日定然面上極為難看,幸得東宮門客解圍。而此時湛王只是孤身一人而來,難道他果真會有比方才太子之對更妙應答?

軒轅靖微微一笑,舉杯小酌一口:“若說妙答,不敢自承。小王細思之下也是偶有所得,還請在場衆位一品高下。”

說着舉杯一飲而盡,起身吟道:“煙鎖池塘柳,桃燃錦江堤。與方才相比,如何?”

霍城臣心中仔細品味兩句,只覺湛王之答無論在格律、意境、機關之上與上句完全契合。方才太子所對燈深村寺鐘與湛王相比,高下立現。望着湛王完全藏在面具之下不知作何表情之面,霍城臣心中感嘆,太子心懷才學,湛王殿下更是胸有丘壑,這不知對大金國是福是禍。

場中衆人盡皆不敢搭話,此事雖說現今只是小事一件,但事關太子與湛王,一句不慎就極有可能招來殺身之禍,為保己身,少說為妙。

只有雲若兮聽完直言不諱:“湛王殿下好對!雖與上聯略有偏頗,但與太子殿下所對相比,湛王殿下格局甚大,尤其下聯之中燃字,其用筆之工完全不遜于鎖字,堪稱絕筆。若兮敬殿下一杯。”

湛王目中閃過一絲異色,舉杯與若兮同飲。而在場衆人見親事已畢太子已走,也紛紛起身告辭。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