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古井

當初和徐梁認識後,徐梁因為沒有什麽目的,便與要去寧城的張肅結伴而行。而張肅來寧城的理由,便是因為聽說寧城旱情嚴重,來探望一下寧城中父親昔日的好友。

而在進入寧城後,張肅才向徐梁‘坦白’,自己之所以來寧城,實際上是因為父親收到了友人的信件,信上隐約透露出了他最近似乎正因為某些原因處于相當危險的情況,父親看了十分的擔心,便想要過來拜訪一下,看看能不能幫上什麽忙。

只是父親的身體近來一直都不是很好,張肅作為兒子,理應為父親分憂,便主動提出要到寧城來替父親拜訪一下。

因為這是他的家事,所以在開始的時候也沒想要告訴自己這個新認識的朋友,只是進了寧城後他便發現,寧城雖然表面上一派蕭條之色,但仔細觀察之下,便可發現隐藏在這片蕭條之下的暗湧。

張肅雖有幾分才智,觀察能力也很出衆,但卻是個确确實實的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為了不把自己給搭進去,他才将這些事情都告訴了徐梁,希望他能幫他去探查一下那位友人家裏的情況。不需要探查的有多詳細,只要在外圍繞一圈,知道個大概情況便可。

徐梁雖然年輕,但也算得上是個老江湖了,自然不會因為張肅的這番隐瞞而生氣,倒覺得他此時的坦誠相告,誠心求助是個十分明智之舉。自覺自己多少也算是個聰明人的徐梁,相當欣賞張肅的這番舉動。

然而在徐梁在張肅所說的地方繞了一圈,并且真的發現了一些東西打算到客棧去告訴他的時候,卻意外地碰到了同樣在房間裏的小皇帝。在這個時候,徐梁想到張肅之前的話,便明白自己的這個朋友那番替父訪友的說辭,多半不是什麽真話了。

江湖就是這樣,力不如人,被搶劫被殺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而智不如人,被騙被利用也實屬平常,而且張肅是官府中人,在江湖上行走之時,自然要小心不能暴露了自己的身份,徐梁當然不會因此而生氣。

不過,正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張肅既然利用了他一把,他自然也得還一次才對,當然,他會注意分寸,至少在這個小皇帝還在的時候,他不會給他們制造麻煩。

當初他之所以同意了二皇子秦桓入宮行刺皇帝的事情,除了要報恩之外,還是想要近距離的接觸一下當今天子,想要知道對方究竟是個怎樣的人。他對人有自己的判斷标準,就算二皇子曾經救過他,若是他覺得皇帝并不該死,他也不會動手,最多恐吓一番罷了。

而當初小皇帝的一番話,也着實讓他覺得有些驚嘆,這也是他在意外遇到了微服私訪的秦逸的時候,想要保護他的原因。

小皇帝是個不錯的皇帝,如果這麽早就死了的話,未免讓他覺得有些可惜。

原本三人跟着秦逸離開客棧的時候,還以為他是想在寧城的大街上走走逛逛,可眼見對方并沒有去街道兩邊的商鋪,而是越走越偏,心中頓時生出了幾分疑惑。三個已經知道了秦逸真實身份,卻又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敢表現出來的家夥,帶着這種疑惑走了一段路程後,終于還是有人忍不住開口了。

“師兄,我們這是要去哪兒?”開口的人是張肅。理論上來說,他其實不該問這樣的問題的,因為他是臣,秦逸是君,君臣之間,自然當以秦逸為主。秦逸要做什麽事,都不是他能夠過問的。

只是,在場的衆人中,他的身份是秦逸的師弟,而且其他人也明顯對秦逸的行為抱有疑問,如果他這個師弟不開口,反倒讓其他人先開口的話,那他這個師弟的表現,可就有些奇怪了。

随意,即使知道自己現在的行為不太對,為了能夠更好的隐藏秦逸的身份,張肅還是問出了這個問題。

Advertisement

秦逸倒也沒在意,他一邊走,一邊說道:“我要去看看那幾口古井。”

寧城的旱情十分嚴重,城中其它的井都已經枯竭了,但偏偏在建城之前的那幾口古井還能夠打出水來,這讓秦逸不由升起了幾分對那幾口古井的興趣。

當初建城的時候有意地将這幾口古井包圍了起來,也不知道當初建城的人是出于何種想法,城內的四口古井正好分布在寧城的四個角落。也許正是因為這樣,在建城之後,城裏又在一些比較便利的地方打了幾口井。

比起這些比較近的新井,城裏的四口古井自然也就用得比較少了。在他們來到位于城南的那口古井前時,卻能看到有不少穿着灰撲撲的布衣的人在那口古井前打水。

從那些人的穿着上來看,他們都是些比較貧苦的貧民,而且打水的人中,除了看起來有些瘦弱的少年外,就是一些手腳粗壯的婦女,甚至還有一兩個身形佝偻,拎着水桶顫顫巍巍的老人。

從井裏打水毫無疑問是個體力活,就算在井口安裝了打水的裝置也一樣。來打水的都是一些少年和婦女,如果不是因為這些人家裏沒有當家的男人的話,就是那些男人們都去做其它更重要的事情了,比如說,賺錢養家糊口之類的。

寧城地處西北,從寧城再往西北方向走上百裏左右,便是西北荒原。西北荒原的環境惡劣,有一個由異族組成的小國:金國。當初秦國在推翻宋國的統治後,也曾開拓過一番疆域。但由于西北荒原的環境過于惡劣,大秦的鐵騎便沒有踏平這個小國。

也許是因為生活在荒蕪的西北荒原,金國之人大多以走商為生。他們會将西北荒原上的一些特産賣到大秦,然後購買許多廉價的生活物資回去。邊境處城市任職的官員們并不覺得這樣有什麽不對,而且那些金國的異族人也都很懂事地每次都交了‘商業稅’,他們也就懶得去管那些金國人了。

大秦的官員們從未覺得金國那個荒地上的小國對他們來說會有什麽威脅,然而偏偏就是這個小國的人,不知何時搭上了大秦北部邊境上的大遼,得到了大批的優良馬匹,而且還在長久的交易中,從大秦日積月累的購買了不少的兵刃武器。就這樣,金國在大秦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對西北邊關發動了攻擊,在大秦反應過來之前,甚至還攻下了一座邊城。

大秦對于金國的行動很快便做出了反應,朝廷發布了征兵的命令,張家三兄弟的老大張文當年就是因為這次戰争而被征了兵,然後便再也沒能回來。這次的戰争持續時間并不長,而且大秦也很快便将失地收了回來。

金國終究還是太過小看大秦的兵力了,大秦雖然因為疆域遼闊,兵力較為分散,但只要朝廷下了狠心要征兵,瞬間便能拉出幾十萬人的軍隊。而金國雖然兵馬較為精銳(畢竟準備了那麽多年),但他們終究不是大遼那群草原蠻族,很快便在大秦的人海攻勢下被擊敗,甚至連國家都被滅了。

當年的強制征兵終究還是讓寧城這個靠近西北邊境的城市蕭條了許多,再加上這次的幹旱,如果不處理好的話,寧城怕是很難恢複到原本那繁華的舊景了。

秦逸看着那群打水的老弱婦孺們,腦海中轉過這諸多的念頭,臉上卻沒有顯露分毫,只是一只看着那古井處,臉上還帶着幾分笑意,似是覺得這打水的場景十分有趣一般。

實際上這裏的情況倒是比秦逸想象的要好一些,他原本以為在這種幹旱的情況下,城中僅剩的水源會被城裏有權有勢的人霸占起來,借機牟利呢。現在看來,那些家夥倒沒有他想象的那麽沒腦子。

而且,從他剛才發現的東西來看,他心血來潮的想要來看看這幾口古井,倒是來對了。這個寧城,還真是越來越有意思了。

雖然很稀薄,但是那口古井的井口,以及那群人打出來的井水的水面上,确實都漂浮着一層薄薄的妖氣呢。

作者有話要說:  叮咚,恭喜主角開啓靈異副本

這篇文的設定裏面原本是沒有包含靈異的,但是,心血來潮這種事情也不是本作能控制的啊

這片文裏以後也會出現妖怪和鬼魂,當然除妖的道士也是有的,不過不是主線,只是會偶爾跳出來刷一下存在感而已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