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考據黨話痨
這一年太學院的冬季考試中, 沈家三少沈瀛揚,以太學院第一的成績,考上了甲等出身, 成為沈家,甚至全京城讀書人的模範代表。
這裏倒是要多提一句, 大武王朝的官僚選拔制度大多是仿照了漢朝的:
學生考入太學院,在太學院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文化教育,接着便參加畢業考試,考中乙等的去全國各地當個小小的官吏, 而考中了甲等的,便送入宮中,當個郎官, 這便是實習。
待實習期滿, 成績優秀些的郎官就會被委以重任,一般都會被發配去地方出任地方長官,就是我們所謂的下基層。
等混個幾年,這些下基層的官員若是做得好,便會被調回京都, 就像之前的林子臺那樣。
還有像沈家二叔這樣橫空出世的人才,直接從郎官被選拔進了禦史臺, 不過那可真是鳳毛麟角,稀罕得很。
沈玖不知道自己這位三哥會不會也像二叔那般,官運亨通,平步青雲。
對于沈三, 她接觸得不多,可是了解卻不少。
這還得多虧她大哥和二哥,時常耳提面命, 要她切記離沈三遠點,再遠點!
這沈三,遺傳了她二叔的嚴苛謹慎不說,還特別特別的——唠叨!
她大哥在家把棒子舞得虎虎生威,被沈三唠叨,從說他不體諒旁人讀書需要安靜,說到古代聖賢體貼弟子,再說到古往今來的明君如何照顧體恤臣子……
她大哥只想用棍子把沈三給敲暈過去,卻又怕事後再被他找上門來,長篇大論地指責他行兇傷人,毫無手足之情。
她二哥好歹也是個讀書人,照理說應該與沈三有着不少共同語言。可惜,沈三每每開口便是“某某雲”“某某書中提起”,還特別喜歡考據:你這說辭哪裏來的,什麽朝代什麽人說的,哪個地方的事情,可有詩書古籍為證?
跟他說話,賊特麽累!二哥只想用書敲暈了他,請他滾出屋子,卻又怕他事後來算賬,問他用的是哪本書,哪一卷敲了他。
總之,每次提起沈家老三,沈瀛風和沈瀛起兩人都是一臉的便秘狀。
他們兩個一起從軍,跑到離家十萬八千裏外的南疆,很少回來一趟,或許其中也有那麽兩成原因是——不想再看見沈瀛揚的臉,聽他各種叨逼叨!
Advertisement
起初沈玖聽他們說沈三哥的時候,還覺得這兄弟倆有些言過其實,是故意貶低老三呢。
然而此刻,她卻在心裏內牛滿面,只想給兩位哥哥敬酒賠罪道歉。
對不起,大哥二哥,是我錯怪了你們,你們快來幫我把三哥敲暈了吧!!
沈三之前為了應付太學院的考試,便一直住在學院裏,埋頭苦讀,廢寝忘食,因此很少回家,也很少有機會給這最小的弟弟說上兩句。
此次高中,總算是能回來休息些日子,于是他一回沈府,便瞄上了沈玖。
“九弟啊,大賢韓俞心雲:‘業精于勤,荒于嬉’,趁着年少不如多讀書、勤學習,修養生性,不負韶華。怎能為了區區銅臭,為了兒女私情便抛棄了正途?《聚廣賢文》*上道:‘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在沈家宴席上,沈三便逮住了沈玖,總算是好好地說叨了一番,聽得沈玖耳朵都快紅了。
“好啦,三哥,今天不說這些,今天是為了給你慶祝……”沈玖想要打斷沈三的唠叨,可沈三卻不依不饒,依然引經據典,從沈玖不務正業、荒廢學業去經營什麽“沈氏南洋”,還連帶老四、老七、老八;說到沈玖在外頭和龐三等一群纨绔子弟混在一起,近墨者黑;再說到沈玖竟然不知家教廉恥,翻牆去和隔壁青王府的小姑娘私會,還私定終身……
三哥那嘴巴一扯開,便“得不得不得”個沒完沒了,比唐僧還婆媽。
等桌子上的菜都涼透,衆長輩一個個目瞪口呆之際,沈三才以一聲長嘆做了個總結:
“九弟,你要知道,我們沈家世代忠良,無論你學武也好,讀書也罷,沈家子孫都不能忘了根本,理當為國效盡全力,不惜一切!”
“呵呵……”沈玖整個人都快癱軟了,只能皮笑肉不笑地抽了兩下嘴角。
誰料,她這敷衍的态度卻又惹得沈三不滿,眼看便要開嘴繼續一頓教育,沈玖暗道不妙,急忙坐直了身體:“三哥說得對!三哥說的都對!”
“嗯……”沈三這才眯了眯眼睛,露出了一絲“孺子可教”的神色來。
“雖然三哥你說的這些有道理,但是……”沈玖摸着自己的腦袋,想了想還是忍不住開口,“你想想,我爹已經是當朝一品大将軍,二叔是四品禦史監察,大哥如今已是五品水師将軍,二哥也已是六品南巡中軍參軍事,如今又有一個即将入宮為郎官的三哥……咱們沈家一門,對朝廷對國家,還不夠意思嗎?”
“你這話有些偏頗,古人雲:‘能者多勞’……”沈三剛要開口,沈玖卻大大地嘆了一口氣,拍了一下桌子:“唉!陛下要靠我爹他們守着國門,又要靠二叔看管衆臣子,這文武百官,還不都得巴結着咱們沈家?我要是陛下,我都要怕了咱們沈家咯!”
“……”沈玖這話一出,一時間,屋子裏忽然靜谧了下來,就連一直聒噪着的沈三都愣了片刻。
沈家世代忠良是不假,但這軍功越積越多,陛下幾乎已經無以封賞。
功高震主,更何況,沈家還不僅掌握了軍權。二房一脈朝着文官分化,權位也日益漸重。
沈家在朝堂上一言九鼎,文武百官都得看沈家人臉色,沈家若是出個奸佞,稍加拉攏運作,便能形成朝中一塊惡疾毒瘤。
也幸好他們遇到了明君,否則,恐怕早已大禍臨頭!
沈三忽然覺得後背發涼,冒出了一絲冷汗。之前他一心為國效力,報答聖恩,卻從未考慮過整個沈家,如今一想,自己當上了郎官,還真未必是一件好事……
“呵呵,你們啊,還不如一個孩子看得透徹。”沈老太太開口打破了這令人窒息的沉默,伸手朝着沈玖招呼,“小九兒,來,來奶奶這兒坐着。”
“哎!”沈玖開心極了,急忙湊到了沈老太太的身旁,把自家老爹給擠到了一邊兒去。
總算可以擺脫三哥那個書呆子啦!
“九兒心思明堂,都是為了沈家着想。”沈老太太愛憐地摸着沈玖的小腦袋,慈祥地笑道,“以後啊,小九兒想做什麽便做什麽去,若是不想去讀書,不想上學堂,那便不去!”
“謝謝老祖宗~”沈玖笑眯眯地道了謝。
“萬萬不可啊!”沈三大吃一驚,急忙道,“老祖宗,不入仕途不打緊,但這學堂不能不去。我沈家嫡子,若是胸無點墨、目不識丁,不能通曉事理,說出去豈不是要遭人話柄?”
“三哥,我字基本都認得,偶爾也能做一兩首詩詞歌賦,才不是目不識丁呢!”沈玖噘着嘴,頗為不滿地道,“再說了,像你那般讀書,把古人的話奉為原則,便能通曉事理了?”
“那是自然!”沈三搖頭晃腦,就準備繼續開說,“古之聖賢的話,既能流芳百世,便有它的道理。我讀聖賢之書,必然能夠通曉一切……”
“那我要請教三哥,”沈玖微微一笑,“三哥可知道,怎麽提高我大武王朝的人口數量?”
“這還不簡單。”沈三不屑地笑道,“施以仁政,鼓勵生育,百姓生育的兒女多了,人口自然便提高了。”
“然後一家幾口吃不上飯,再活活餓死幾口人?”沈玖湊過去問道,差點沒讓沈三氣噎住:“你這是故意找茬!”
“三哥讀書那麽多,就沒讀過我朝史書嗎?”沈玖叼了一只雞腿,嚼着骨頭道,“我朝開國以來,便施以仁政,減輕賦稅,休養生息,可人口增長幾何?”
“哼!”沈三冷哼了一聲,卻無言以辯。
在仁政之下,大武王朝的人口并未如古代聖賢所言那樣井噴,這也是事實。
“那小九兒覺得,這人口又該如何提高呢?”這時候,沈二叔忽然開了口,一雙沉靜的眼眸直直地看着沈玖,懷着甚多期許。
“嗨!這還不簡單?”沈玖端起了自己的碗,用筷子敲了敲碗邊,發出了一聲清響。
“民以食為天,糧食不增産,孩子都養不活,還何談提高人口!”沈玖笑道,“所以啊,三哥,別總信書上寫的。你和那些古代聖賢都不在一個朝代下,他們人口不足是因為□□殘虐,我們大武聖君賢明,又怎能和他們同言而論?”
“……”沈三難得被人堵得啞口無言,臉頰微微一紅,又立即轉換話題,想把話題再扯回沈玖身上,于是口不擇言地咕哝了一句,“你若是不讀書,不入太學院,日後怕是這京城世家嫌你才學淺薄,到時候,你怕是連媳婦都娶不上!”
“揚兒!”沈二叔頓時喝了一聲,覺得沈三這話說的實在有傷大雅。
沈三也自知言論不當,于是乖乖閉上了嘴巴。
可不想,他這裏閉嘴了,沈玖卻接着他的話茬開了腔,這一開,便猶如洪水決堤,滔滔不絕,一發而不可收拾!
作者有話要說: *業精于勤,荒于嬉——韓俞大大說的;一寸光陰一寸金——《增廣賢文》
小九兒:三哥說完了沒有?說完了?那該換我來了……
不久後……
沈老三:你閉嘴!!大哥,二哥,我錯了,你們快來把小九兒打暈了帶走吧!
沈老大、老二:你也有今天!不枉費我們費心栽培了小九兒這麽個人形武器啊!
今天的夾子真是一言難盡啊,沒想到jj收益會抽風,看我一臉苦巴巴的樣子……
不過難得在夾子沒挨罵,感謝大家滴溫柔~~麽麽噠~~(你到底挨過多少罵!)
這裏來給大夥兒理一理沈家小一代:
沈老爹這裏,沈母生了老大老二和小九兒,齊姨娘生了老四和老七;
沈二叔那邊,二嬸生了話痨老三并即将生個沈十出來,張姨娘生了老五老六一對雙胞胎,荀姨娘生了老八。
兩房目前九個娃,只有一個是女娃,哈哈哈哈……感謝在2020-04-26 20:00:00~2020-05-03 20:00:0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即墨遙 4個;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起躍、梅若寒、小莊周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42372312 17瓶;再拾年 11瓶;Celia、蘇澤齡、咩咩、阿南喃喃 10瓶;過客自逍遙 6瓶;冬拾二 3瓶;ymcmdbhlk、冰菓、木落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