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平淡
“夫人”發覺沈安歌面色不對的李錦鱗,扯了下她的衣袖,帶着她一同施禮見過座上的皇帝,皇後。
皇帝坐在榻上,背着光,五官昏暗不明,倒愈添了一股迫人的威勢。
沈安歌不用分析皇帝的神情,心裏也明白,他對李錦鱗推掉他親自保媒的姻緣,娶了自己這麽個名不見經轉的女子心裏肯定不舒服。
能讓仁帝心裏不舒服,沈安歌的心裏突然舒服了些,忍不住做出一付小女兒的情态,有些怯弱,嬌羞的轉眸瞄了眼身側的李錦鱗。
皇後端坐在于榻上,一雙鳳眸微垂,瞧見沈安歌嬌嬌弱弱的依向李錦鱗,轉頭對着皇帝道“難怪錦鱗瞧不上令柔,比起瑞王妃來,她确實太過嬌縱了些。”
沈安歌早就知道皇後曾親自給自己的小侄女令柔郡主與瑞王李錦鱗保過媒,也了解她睚眦必報,又要裝大度的性子,聽了她的話倒是沒有什麽意外。
李錦鱗早就知道今天入宮請安不會太過順利,對于皇後意有所指的話他倒是不甚在意,只是——他瞄了眼沈安歌,見她神色平靜,波讕不起,心放了下來,卻生出一股酸澀。
“梓桐”皇帝微嗔的喊着皇後“難得五弟肯娶親,大喜的日子就要不說這些令他新媳婦兒誤會的話了。”
“陛下說的是,是我小氣了。”
帝後二人一唱一和,沈安歌心裏覺得好笑,倒是暫時忽略這座宮殿曾帶給自己的屈辱,反而關心起李錦鱗的反應來。
李錦鱗沖着帝後二人認真的施了一禮,讨饒道“皇兄,皇嫂便不要取笑小弟了。小弟自知自已劣性難改,若是把令柔郡主放在小弟的瑞王府裏,聽怕到時候兩下委屈,佳偶做不成,反到成了怨偶。”
李錦鱗這話是什麽意思?
沈安歌不是不明白李錦鱗說出這番翻話來是為了化解皇後話裏的敵意。可她還是忍不住的去審視他話中的意思。
難不成,他費了這許多的力氣娶了工部侍郎的女兒,就是為了防止他劣性發作時兩下委屈?
她裏突然忿悶,工部侍郎權位不高,他便可以不顧沈安歌的委屈?
實在是被三皇子傷得太狠,沈安歌在聽到李錦鱗關于自己不能娶令柔郡主的解釋心底失了本該有的冷靜,直接對他生出了怨念。
Advertisement
皇後當初不同意自己的侄女令柔郡主嫁于李錦鱗除了對他身份的顧忌,便也是擔心他劣性難改,會負了自己的侄女。而今,這話從李錦鱗自已的口中說出來,她心下釋懷,卻是特意瞧了眼李錦鱗邊上的沈安歌。
沈安歌低垂着頭,看不清她的神情,但她繃起的肩背明顯是對李錦鱗的話起了反應。
“本宮明白瑞王的顧慮,雖說不能駁了令柔,卻也是瑞王的一片好心。看茶!”
皇後話落,便有早就候在邊側的宮女端着紅木托盤走到了沈安歌的面前。
上一世沈安歌嫁與三皇子時,皇帝與皇後只是沖沖的見過他們一面,便将人推到了三皇子生母張賢妃的錦華宮,根本就沒給她敬茶的機會。
在皇帝心中地位不一樣,受到的待遇果真也是不一樣啊!
沈安歌心下感慨着,端起茶碗恭恭敬敬的奉到了皇帝的面前。
皇帝接過茶,抿了口,以經立到他邊側的蘇和忙兩手捧着一柄如意遞了過來。
皇帝取過如意遞給沈安歌道“這是朕的一點心意,收好了。”
沈安歌連忙謝恩,從宮女手中的托盤裏取過一杯茶恭敬的捧給皇後。
皇後接過茶杯,一招手邊上的宮女便将一個大大的紅包交給了沈安歌。
沈安歌不敢怠慢連忙接過,謝了皇後賞賜,心裏卻覺得怪異。
皇後的譜,竟然擺的比皇帝還大!
不說什麽夫為妻綱,皇帝貴為天下之主,地位遠在皇後這個宮中之主之上,單就沈安歌記憶而言,她印像裏的皇後永遠是夫唱婦随,處處以皇帝為先的。
難不成,這一世的皇後也同李錦鱗一樣,與上一世的不同了?
沈安歌心下只是微詫,便聽皇帝說了聲“看座”。
明霞宮的屋子不大,內侍搬過來的是兩只繡墩,沈安歌與李錦鱗謝過恩,才一一坐下,便又聽皇帝唏噓,感慨道“當年朕從這裏抱走五弟時,五弟還是那麽丁點的小娃娃,這一轉眼,五弟都娶妻了,若是趙妃還在,看到五弟與弟娃到了這裏,一定很高興。”
“或許吧!”
相較于皇帝的感懷頗深的樣子,李錦鱗的反應淡淡的,無悲無喜,淡漠的到沈安歌的心裏都生出一絲難受。
他心裏肯定很難受吧!
沈安歌清楚那種被至親之人背叛的痛與恨,她忍不住側頭望向李錦鱗。
李錦鱗垂眸盯着手中的茶杯,有些譏嘲的笑了笑“皇兄的用意,錦鱗明白。其實,我早就放下了。當年她生下我,給我一條命。可後來又丢下我,任我自生自滅,若不是皇兄,我這條命早就沒了,算起來,我與她也算是兩清了。”
李錦鱗說起自己的生母趙妃,語氣平淡。
滿不在乎的樣子令沈安歌心裏有些難受。她有些後悔,上一世自己根本就沒有去了解李錦鱗的過往,便因他的風流行徑而阻止哥哥與他交往。
“五弟……”皇帝神色沉重的嘆了口氣,他是九五之尊,一口氣沉氣吐出,整個屋內的氣氛都壓到了極致。
“陛下”皇後掃過沈安歌,開口打破了沉悶“瑞王總算是肯娶媳婦兒了,宮中的姐妹們也都覺得高興。昨兒淑妃妹妹還說要給瑞王妃包個大紅包呢!”
淑妃姓陳,是四皇子的生母,出身于世家大族陳國公府,自己又生了皇子,她的心裏便有了那麽點野心,想着有朝一日自己的兒子能坐到皇帝的位置。
沈安歌清楚的記得,自家哥哥提到過,陳太師有陣子也想将自己的小女兒嫁進瑞王府的。
陳太師的大女兒便是這位陳妃,想來陳太師要将小女兒嫁進瑞王府,多半是為了替四皇子拉攏李錦鱗,卻沒想到李錦鱗波都沒打一下波的就給回絕了。
陳妃封號為淑,骨子裏卻是個記仇,陰狠的性子。當年沈安歌還是三皇子妃時沒少見識這位以賢淑出名的皇妃背地裏搞的小動作。
皇後能坐穩三宮的位置,不可能不知道淑妃的為人,此時卻說出這樣的話來,故意要将沈安歌推到淑妃那裏去,不由得勾起了沈安歌的興趣。
她垂首端坐,意态恭敬,心裏卻在琢磨着淑妃會怎麽招待搶了她妹妹的瑞王妃位的自己。
能陪着三皇子一路走到皇帝的位置,沈安歌并不怕淑妃的那點小手段。
“淑妃有心了,朕便派人送弟妹去各處轉轉,認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