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毛文龍之五不平

十一月,朱由檢處理‘五虎五彪’的時候,便又發了一筆橫財。

東廠共從‘五虎五彪’家裏抄出白銀七十餘萬兩。

朱由檢估計,東廠負責此事的人,此次都賺了個盆滿缽滿,但朱由檢并不想深究。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目前正是用人之際,既想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吃草的事,朱由檢幹不出來,因為他不想成為孤家寡人。

将這七十餘萬兩和之前的一百八十萬兩銀子,朱由檢全部收到了內帑。

三個月的時間,朱由檢便收獲了二百五十萬兩的雪花銀,這圈錢的速度比歷代帝王有過之而無不及。

斂財之隐蔽,手法之高明,更是在歷代帝王中無出其右。

但饒是如此,還是被人盯上了。

朱由檢剛把抄家的銀子搬到了宮裏,內閣輔臣李國普便開始上疏:

“臣聞言,歷代賢王皆以朝廷社稷為重,鮮有與民争利之君,且天子之富,在于富有四海、百姓安居,豈非金銀之物所能比乎?”

朱由檢讀完,一口老血差點噴出來。

奶奶的,這李國普太變态了吧,啥叫‘天子之富,在于富有四海’,朕整天拿着大明地圖瞎樂,換不來銀子有個屁用。

還有啥叫‘與民争利’,朕看是與你們争利,與戶部争利吧。

這些銀子在朕手裏,方才能造福黎民,發揮出它最大的價值。

要是都給了戶部,銀子早晚被你們這幫蛀蟲瓜分了,十成能有三成最後落到百姓手裏,朕就要念阿彌陀佛了。

Advertisement

朕要是把銀子退給你們,那才是腦子進水了呢。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更不可一日無錢。

我真是信了你們的邪。

朱由檢暗自腹诽着,随手就把李國普的奏疏丢到了一邊。

有了銀子,朱由檢的皇商之路便正式開啓了。

于是接下來的幾天,朱由檢便焖在乾清宮中開始撰寫商業計劃書,以及複原各種記憶中的發明創造。

紫禁城,文淵閣。

內閣首輔黃立極的值房中,幾位內閣首輔神色黯然的聚在一起。

“元輔,陛下又辍朝了,這個月已經辍朝多次了,此非賢君之兆。”

李國普直性子,上來就開始了人身攻擊。

“元治兄所言極是,最近我聽聞陛下經常在宮中和那幫宦官搗鼓什麽發明,每日不亦樂乎,陛下年幼,恐步先帝後塵,我等當盡輔臣之責盡量勸之。”

張瑞圖撚須表示了贊同,并将朱由檢上升到了和朱由校一樣的地步。

“哎,遙想陛下即位之初,出祥瑞,斬腌禍,真乃聖君之相,今日卻如先帝一般,好那勞什子的奇技淫巧,辍朝更如家常便飯,哎----”

施鳳來長嘆一聲,一臉的痛心疾首。

黃立極坐在上首,看着不斷搖頭的三位同事,心裏有些煩躁。

‘算逑,又讓我帶頭勸谏,哎,上次陛下都訓斥我了,說內閣首輔如果管不住手下的人,那要首輔幹什麽。’

看着老三位一臉躍躍欲試準備上疏的樣子,黃立極心裏着實很為難。

首輔又不是宰相,可以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掌握下面閣臣的任免,既然掌握不了閣臣的任免,那人家憑啥要聽我的。

但我要是真能控制住手下的人,把皇上變成聾子瞎子,那就和魏公公一樣了,早晚得自己找根繩吊死。

哎,寶寶心裏苦,但是寶寶卻不能對人說。

“諸位同僚,陛下年幼貪玩,确實少年心性,待老成些便好了,若逼迫過甚,恐陛下心性大變,則晚矣,況陛下雖不上朝,但朝廷的重大事務還是時時過問的,吾等也可時時見到陛下的。”

黃立極規勸一番,卻見三人仍不以為然。

“元輔此言差矣,年少更該規勸,若等到心性定下了,再勸就晚了。”

施鳳來存心要看黃立極笑話。

“次輔所言極是,吾輩皆翰林出身,孰不是十年寒窗熬出來的,豈不知年少苦讀之苦,但今日回首,當感謝年少寒窗,以己度人,若今日疏于規勸,才是害了陛下。”

張瑞圖和施鳳來是多年的同科好友,向來一起進退。

“元輔,你不去就罷了,我等自會盡責去勸谏陛下。”

李國普脾氣急,見黃立極老是和稀泥,于是就不想再帶他玩了。

黃立極聞言,在心裏默默的詛咒了一下李國普,然後狠了狠心,便道:

“正好有一份東江鎮來的折子,我等這就去呈與陛下,諸公正好尋機勸谏一二,但務必要循序漸進,切不可操之過急。”

見黃立極應了,其他三位便不再言語,反而關注起東江鎮來的折子了。

“毛文龍又上書要饷了?”

施鳳來問道。

“嗯,不止是鬧饷,這次還言了五件不平事,哎,朝堂上自有一番争吵啊。”

黃立極随手将毛文龍的奏疏傳給施鳳來等,三人閱了也皆是搖頭。

新皇繼位,別人都是上書恭賀,并請大赦天下,這毛文龍還真是一朵奇葩,不言賀表,洋洋灑灑一千字,滿篇全是委屈。

哎,饒是毛文龍懂點事,多給朝廷上的文官孝敬點,也不至于委屈這麽大。

衆人閱後不再言語,便起身随黃立極往乾清宮而去。

須臾,朱由檢便在乾清宮中看到了毛文龍所言的五件不平之事。

臣自天啓元年,招撫遼民,選精壯入伍,老弱屯墾,竟成一師以抗強敵,但東江軍民甘冒敵之箭矢,卻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此一不平也。

寧遠月饷一兩五錢,家丁二兩四錢,又加以米面五鬥,皇恩浩蕩,不一而足,而遼東軍民數十萬,居貧瘠之海島,一年之饷不過銀二十萬、米二十萬,其又多有漂末,此二不平也。

旅順、石城一帶為天津、登萊門戶,應設将嚴防,但旅順參将李礦、石城游擊高萬垂面東擄來襲,不戰而燒營潰逃,不褫其魄卻複其官,此三不平也。

臣孤忠自許,早對天許誓身報君父,然仍有言官文臣将臣比作安祿山,臣生而受冤,死亦不敢瞑目,此四不平也。

臣今春率東江軍攻鐵山,死戰後退往雲從,然言官文臣又言臣不發一矢便退居雲從,戰死之東江軍士何其冤也,此五不平也。

朱由檢逐字逐句的看完毛文龍的奏疏,久久不語,神色也變得異常凝重。

而堂下站着諸位閣老見朱由檢滿臉怒色,早就忘了之前的信誓旦旦,一個個全都啞了火,一語不發,垂手而立。

乾清宮落針可聞,氣氛壓抑而凝重。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