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苦情文裏的女主(3)

吳月之所以在蘇苑面前有優越感, 其一是因為她嫁給了劉家棟,甭管相愛不相愛,最終得償所願的是她, 其二就是家庭條件了。

自己吃肉的時候, 蘇苑連口菜都吃不上,自己兩三個月就要買件新衣服, 蘇苑身上的衣服可都已經打補丁了。

這優越感可不就對比出來了嘛。

不過,一直在家裏吃白飯的周城, 最近好像是找到工作了, 每天固定時間出門不說, 關鍵是飯點隔壁總能傳來肉味兒。

出去買菜時, 再瞧見蘇苑, 也不是在地上撿爛菜葉子,而是挎着菜籃子在街上買菜,今兒穿個嫩黃色的連衣裙,明兒就換上牛仔裙, 隔一日再穿個別的花樣。

天天換衣服就不說了, 還都是新衣服。

那兩個小的也是如此,丁點兒大的娃娃,誰舍得買那麽多衣服, 還不都是穿舊的、用大人的衣服改, 就算是買衣裳,那也是往大了沒, 最好是能多穿上兩三年的那種。

那像這倆小家夥身上穿的,尺寸也太過合适了,明年再穿指定就小了。

而且小孩子的衣服哪用得着做那麽精細,又是背帶褲, 又是小西領,就算是穿個純白的T恤,還要弄些動畫圖案在上面。

她都沒見過有賣這種衣服的,十有八九就是蘇苑自己做的。

可能有這份閑心思,能有這份閑錢,周城肯定是擱哪兒發財了。

“你也找人打聽打聽,周城那麽個人都能發財,沒道理咱們不行。”吳月蹿騰道,“中藥都吃了一年多了,也沒見有什麽效果,咱們要發了財,就去首都的醫院看看,趁着年輕也好有個孩子。”

沒孩子這事兒不光是吳月的心病,也是劉家棟的心病,跟他一般大的都做父親了,他就是跟吳月感情不好,可也是要過一輩子的,總要有個孩子。

“咱們不還有些存款,你要是想去首都的醫院,那我就去跟單位請假,咱們一塊兒去,真要是不夠,我大可以再回來借,用不着眼饞別人的。”

更不要說還是周城的,兩家這關系還嫌不夠尴尬啊。

“誰知道要花多少錢,有備無患嘛。”吳月嘟囔道,手拿着頭繩繞來繞去,總不能就這麽被蘇苑比下去。

“你要是不願意去打聽,那我去跟人打聽好了,要真是有合适的門路,你就別顧忌那麽多了,人家吃飯,咱也要吃飯,端一樣的飯碗又不是搶人家飯碗。”

吳月想的簡單,就周城那樣的,家棟怎麽也不會被比下去,端一樣的飯碗也好,搶飯碗也罷,都是件容易事兒。

想要打聽周城在做什麽的,還真不止吳月一個人,周家這一個多月可謂是翻天覆地的變化,誰能瞧不見啊,就算是小孩子,都知道周家那倆小孩手裏的糖果比別人的好吃。

倒也不難打聽,人家根本沒想瞞着,不用問當事人,問一問周家那老兩口就知道。

這飯碗還真不是誰都能端得上的,不是賣苦力,也不是用什麽機器,更不是耍嘴皮子,人家是畫圖,就是畫衣服的樣式,自己想樣式,不能跟市面上一樣,還得畫出來。

聽起來就不容易,誰能想到呢,周城還有這麽分本事。

人家周老太太還說了:“不光是我家周城,我那兒媳婦兒也從廠子裏辭職了,在家繡東西,就是古代大戶人家都繡的那種物件兒,什麽花兒啊、龍啊、鳳啊的,好多種顏色的線,繡上去的比畫的都好看,這可是真本事,不比我那小兒子差。”

真的假的,有不信邪的就親自去瞧了。

周城白天去上班,他不光是出設計圖,還要負責給師傅講解,出了樣品,他也要一一檢查。

蘇苑大多數時候确實在家裏呆着,房子不大,烏泱烏泱的進來好多人,來就來呗,這也沒什麽好見不得人的。

繡活絕非一日之功,也很少有人能自己琢磨着練出來,光看是沒用的,得有師傅教着練,還得練幾個年頭。

蘇苑這手繡活可不只是幾個年頭了,兩輩子都快有了,比起當年教她的幾個師傅,如今蘇苑的手藝,已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了。

因此,她敢用更多的配色,敢繡更細致的東西,走法也是快的很。

連張圖都沒有,手裏不停的穿上穿下,一會兒這個顏色,一會兒用那個顏色,看的人眼花缭亂。

別說是偷師了,連人家什麽章法都看不出來。

吳月不好意思去對面,可去對面的也有跟她相熟的人,回來人家就說了:“那是真本事,不知道練了多少年呢,幾十種顏色的絲線,我光看着就覺得眼暈,沒法跟人家學,你們是從小一塊長到大的,她是不是從小就練?”

吳月哪知道蘇苑還有這本事,縫縫補補誰不會啊,繡朵花、繡個鳥也并非難事,但這樣簡單的話要是賣不出去的。

蘇苑的繡活能賣出去,那就說明大多數人都繡不出來。

這兩口子不聲不響的,結果全都存了壓箱底的本事。

吳月下意識摸了摸自個兒的肚子,她不眼紅蘇苑的好手藝,她就是也想要個……孩子。

******

孩子已經是對門的心病了,蘇苑一家四口搬家那天,對門沒人在,兩口子前幾天就收拾東西去首都了,去首都的大醫院瞧病。

新房子在南區,跟原來住的地方一南一北,距離頗遠,至于住在這附近的人,跟之前的圈子也幾乎沒什麽交集了。

一棟兩層的小洋樓,自帶花園,不過不是新房子,是解放前就有的洋房,雖然老舊了些,但并不影響使用和觀感,更重要的是上下兩層樓這面積多大了。

蘇苑原就想着搬家的時候一步到位,搬個大點兒的房子,住得寬敞些,所以後來即使有錢買個三居室,也沒着急去買,一直等到冬裝上市,秋裝加上冬裝這兩季的收入,剛好買一下這棟洋房。

裏面沒什麽需要修繕的地方,就只添了幾件家用電器,像是冰箱、洗衣機、空調這都是必備的。

蘇東東再有半年就要上小學了,不過在上小學之前,哪怕是為了提前适應一下,蘇苑也打算先送他去幼兒園,一塊被送去的還有小寶。

這附近可不缺學校,小學、初中、高中,甚至大學都有,這棟洋房原本就是從一位老教授手裏買來的,離 A大只隔了一條街。

幼兒園也不遠,蘇苑早晨送兩個小家夥去上學,走路也才十幾分鐘,中午幼兒園管一頓飯,午覺也在裏面睡,一直到下午五點才去把孩子接回來。

中間大把的時間,蘇苑也不想一直都窩在家裏頭,再開旗袍店,她也覺得沒意思,還不如在家裏頭給兩個小家夥做幾套童裝呢。

不過周城現在就是跟人合夥做服裝,雖然現在只是女裝并沒有涉及到童裝,但總歸都是一個領域的,就怕将來有了競争扯不清楚。

所以童裝她也不打算做,思來想去,她既有興趣,也能拿的出手的就是化妝品這一塊了。

先不說她曾經用過多少化妝品,今時的,古時的,各有優缺點,對産品和市場都有一定的了解,她之前還自己動手做過胭脂水粉呢,一些古方她到現在都記得。

生在這樣的時代,不做出一番事業來,實在讓人遺憾。

既然想要做事,那就正兒八經的來,研制産品、注冊商标、招聘人員……一件件下來,沒有一樣是不耗費時間的。

做飯、打掃衛生這些家務活,就抽不出時間來做了,幹脆請了個保姆在家裏幫忙。

本來想請周城的父母過來住,順便也幫着看看孩子,不過老兩口還是更傾向于跟着老大那邊,并不是很想過來。

老大兩口子住的要比他們原來住的地方寬敞些,将近五十平呢,當然跟洋樓是沒得比。

養老錢之前是每月五塊,現在是每月三百,依着如今的物價,老兩口就是頓頓吃肉也花不完,剩下的肯定就補貼給兒女,甭管是補貼給哪一個孩子,該盡的孝心盡到了就成。

周城也不是很想跟老兩口住到一塊,原主和父母并不怎麽親近,偏心這種事兒很常見。

原主不管是小時候,還是長大後,都不是那種讓父母引以為傲的孩子,小時候調皮,長大了不着調,跟這樣的孩子比起來,一顆心自然也就偏向了其他的孩子。

感情上不夠深厚,生活習慣也相差很大,老兩口沒住過來,對雙方或許都是件好事兒。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