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吱呀一聲。
門被急切地從外推開。
彭莉這幾天腰疼的老毛病又犯了,走起路身子往後咧着,但步伐很快,人還沒進屋,就迫不及待道:“姐!聽說有人來店裏鬧事,她們沒把你怎麽樣吧?”
待人進來時,趙悅已經松開手,面無表情地把頭轉到一邊。
江秋梧抿抿唇,擡起雙手合在一起搓了下,轉身朝來人應腔:“......沒有,你忙完了?”
理發店有客人不稀奇,彭莉掃了眼就收回目光,順手把遮光簾給拉開,微弱的太陽光照進來。
“沒怎麽就好,我剛進貨回來,聽隔壁包子鋪的老板娘說有幾個女的到你店裏......诶!你這臉怎麽回事?”
彭莉發現不對勁,眉心一皺,直接上前抓住江秋梧的胳膊,湊近臉去看,“她們跟你動手了?”
臉還沒消腫,肯定是瞞不住。
江秋梧耷拉下眼皮,餘光掃了眼鏡子裏的人,很快又收回:“嗯,鬧了點誤會。”
“什麽誤會!事情沒搞清楚就動手打人,還幾個人欺負你一個,這群潑婦,不行,我得找她們理論去!”
彭莉跟江秋梧是快十年的老街坊,一個離異帶娃,一個遲遲未嫁,這些年誰遇到困難就盡力搭把手,幫襯着把日子過順,現在碰上這事,彭莉自然不會袖手旁觀,火氣上來後,直接沖門外嚷嚷:“怎麽?欺負我們家沒男人啊?”
“你先別出去吵。”
江秋梧把彭莉攔住:“她老公出軌被抓個正着,現在情緒不穩定,你去找她理論,萬一刺激到她,出什麽事怎麽辦?”
彭莉也明白這個理,就是覺得憋屈:“所以這事就這麽算了啊?”
“沒說就這麽算了,只是現在去沒用,這片的人你又不是不清楚,真要人人都講理,也不會三天兩頭的來警察。”
Advertisement
江秋梧看了眼彭莉,勸道:“這事先不急,倒是你忙了一上午,先回去睡會兒吧,晚上還要接彤彤。”
眼下只能先這麽辦,彭莉猶豫了下,點頭應聲:“行,我聽你的先回去,但你去找她的時候千萬別一個人,知會我一起,嘶——”
剛才來時走得太急,牽扯到腰上的傷,現在一陣一陣的刺痛感讓彭莉臉上一白,連忙扶住門框。
“這次怎麽這麽嚴重。”江秋梧急忙過去,把人扶到店裏坐下,“給你的膏藥貼了嗎?”
彭莉眉心皺着:“貼了,本來沒這麽疼的,但早上搬貨的時候沒注意又閃了下。”
江秋梧滿臉擔憂:“怎麽這麽不小心,你在這坐會兒,緩緩再走。”
“不行,車上貨還沒卸,我怕面捂久了會有味兒。”
江秋梧:“你坐着,我去卸。”
“今天的貨你一個人搬不動,得兩個人擡。”椅子還沒暖熱,彭莉就作勢要站起來,“我跟你一起去。”
江秋梧按住彭莉肩膀,讓她坐下,扭頭瞥了眼一直低頭看相機的人,“我找人幫忙。”
·
肩膀上重了重,趙悅的目光從相機上挪開,擡眼看她:“幹什麽?”
“能不能幫個忙?擡點東西。”江秋梧臉上挂着笑,說話很客氣。
趙悅盯着那張臉看了會兒,把頭低下去,也沒說幫不幫,彭莉坐在後面看不下去了,哪有拉店裏客人去幫忙的道理,正要出聲說算了。
剛低下頭的人突然又站起來,舉了下手裏的相機,問旁邊的人:“我東西怎麽辦?”
“先放店裏。”
趙悅:“安全嗎?”
相機看着貴重,可彭莉還在店裏,東西總不會在人眼皮子底下飛走,江秋梧說:“安全。”
趙悅遲疑了下,把相機放在椅子旁的移動收納架上,“那走吧。”
屋外寒風呼嘯,即使中午出了太陽,依舊冷得發抖。
趙悅拉着門等江秋梧出去,才松開手插進兜裏,頭往下微低着,半張臉藏在沖鋒衣衣領裏,一看就是冷,但還不好好穿厚衣服。
畢竟是給自己幫忙,江秋梧客套地關心了句:“今天零下幾度,怎麽不穿件毛衣。”
“不冷。”趙悅說完,嘴裏倒吸了口涼氣,發出輕微的吸溜聲。
凍的。
江秋梧無奈笑笑,把圍巾摘下來遞過去,“戴上暖和點,幹淨的。”
視線裏出現一條藏色格子圍巾,毛絨絨的,看着就很暖和,趙悅淡淡地瞥了眼,飛快收回目光:“不用,不冷。”
然後催促:“快點,在哪兒擡?”
關心已經到位,對方不接受也沒辦法,江秋梧把圍巾戴回去,指了下五金店旁的面館:“前面就是。”
車上有三大框面,兩箱牛油調料,兩袋土豆,一桶食用油,江秋梧把三輪蹦蹦車的後備箱打開,挑了個相對輕的食用油遞給趙悅。
趙悅接過來,另外一只空着的手伸出去等接別的東西,江秋梧已經拎起兩袋土豆往屋裏走。
“......”
什麽意思。
趙悅力氣夠,但一看就是沒做過這種下力氣的活,只擡了三框面,掌心就被勒出幾道紅印子,再加上天冷風吹,弄得整只手看起來紅彤彤的。
“手都勒紅了,趕緊歇會兒。”
趙悅垂眸看了眼手,若無其事地插回兜裏,站在面館門口的臺階上,問:“還有嗎?”
“沒了。”
江秋梧鎖上門,把鑰匙揣進兜裏,順手又從兜裏掏出一個什麽,遞到趙悅跟前:“這個給你。”
趙悅擡眸看了眼,微微愣住,遞過來的居然是個大白兔奶糖。
見人不接,江秋梧直接把糖塞進趙悅插着手的口袋裏:“拿着吧,今天幫了我這麽多忙,就當是感謝。”
糖果被擠在口袋邊緣,随時就會掉下來,趙悅盯着看了會兒,伸出另只手拿出來,輕握在手心,“你口袋裏還裝糖。”
“哄小朋友的。”
趙悅愣了愣,扭頭看旁邊的人,“嗯?”
江秋梧笑笑,解釋:“小朋友們理發的時候愛動,可以用糖果哄她們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