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林铖起初也難以判斷自己的發現是不是正确的, 但在他與陳華安、闵建兩人經過一番遠程交流之後, 他确定了自己的判斷——這報廢的直升機裏, 曾無故缺失過一批物資。
直升機裏起初有着多少物資,分發給了那些地底幸存者多少物資,都是有數的, 之後直升機便受到了喪屍鳥的攻擊,緊接着便爆炸毀壞。而林铖在直升機的殘骸中清點得到的物資,比應有的少了三四百件。
當時那個情況下, 能接觸到這批物資的只有兩個人, 闵建和那個叫林滿的女孩子。當然不排除還有第三者的存在, 但是據說當時情況很緊急,林铖覺得存在第三者動手腳的可能性很低。
這就很有意思了,如果是那個叫林滿的女孩子拿了那批物資, 她是怎麽拿的?放在了哪裏?
林铖對這個林滿的重視程度又高了一級。
林滿自然不會知道自己就因為幾百包的食鹽餅幹,而幾乎暴露了自己的空間秘密。她這幾天一直在自己的空間裏忙碌,所有的種子都種過了一遍,無論是存活豐收的,還是因為缺少養分和水,而枯萎夭折的,什麽樣的種子能種出什麽樣的東西來, 都很清楚了。
林滿用燒火用的木頭,鑿出了一個個小木盒子,将種子分門別類地一一放入不同的盒子裏,并在盒子外面用炭筆做出标記。
只能種出花花草草的, 不能吃的是一類。
似乎能吃,但目前沒有太大價值,或者不予考慮種植的分一類。
食用價值非常高,目前來說非常重要的分一類。
這些原始種子儲存好,林滿便來收拾,已經種出來的作物。番薯玉米自然是堆成了兩座小山,是數量最多的,土豆的數量也很不少,大白菜小白菜一堆,白蘿蔔胡蘿蔔一堆。花菜卷心菜一堆,油麥菜生菜等葉菜也一堆。
黃豆黑豆紅豆綠豆花生等,讓它們自然風幹,一一剝出來,分別儲藏好,但各自也只有一小捧。黃瓜吃得只剩下幾根了,小西紅柿也所剩不多,歪歪斜斜的豇豆爬架上,林滿就摘到了一把長長短短不一的豇豆。此外還有扁豆豌豆,數量都只有可憐的一點點。還有兩株茄子,一株挂果很少的辣椒。
林滿賦予了最大耐心和重視的要數那塊稻谷地,那片稻谷長大之後,林滿才認出這是小麥。她對小麥的習性并不是很了解,不知道什麽時候應該追肥——當然她也沒有肥料可追,不知道什麽時候應該多澆水,總之這片小麥最後長得并不好,癟粒特別多,她幾乎是一顆一顆地挑過來,把顆粒飽滿的谷子都跟寶貝似地收在一個空的礦泉水瓶裏,只裝到了五分之一。
收拾出來的作物的杆子、枯葉壞葉之類的,林滿将它們都翻到地底下去,但她依舊為肥料而犯愁,她看着吳奶奶他們把廁所混合着,排洩物的泥土,鏟去和枯枝落葉一起發酵的時候,她甚至都想去偷一點過來,最終在管管的大喊大叫下,才克制了這種沖動。
于是最後她又去偷了點蚯蚓,是的,吳奶奶不愧是養蚯蚓的高手,她養的那些蚯蚓規模又大了一些。
林滿之前也偷過幾條,但那麽幾條扔到空間裏也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也不知道繁殖出了多少,這次她直接把蚯蚓丢到了番薯玉米地裏,其他的地基本都空下來了,林滿也不再急着種別的東西,現在她就卯足了勁地種番薯和玉米這兩樣。
Advertisement
在山谷裏休整了幾天,空間裏的水也澆夠了,儲存夠了,林滿再次出發了。
這一次她埋頭趕路,很快穿過上次走過的第一個和第二個城市,來到了第三座城市,這是一座工業大城,林滿在這裏找到了她人生第一個專屬于她自己的代步工具——一輛自行車。
這是一輛男式自行車,輪子很大,坐墊很高,整輛車也很沉重,林滿騎起來稍微有些費力,但她依然很高興,因為輪子大,騎得特別快。
她在這座城市裏面轉了一圈,找到了不少有用的東西。剪刀、刀子、鍋子、鏡子、鑽頭、斧子、大大小小的不鏽鋼盆、灌,還有一些農具什麽的。她撿着最好的,損壞或者生鏽程度最輕的,扔進空間裏。
最重要的是,她找到了一塊太陽能電池板。
這是她在一家專門生産這種東西的工廠裏找到的,這裏顯然被洗劫過無數次,倉庫角落居然還能留下這麽一塊完好的一米多長的太陽能電池板,林滿都感嘆自己的運氣好。
她笨手笨腳的摸索擺弄着這個東西,連接上管管給她的那個沉重的蓄電池,對着太陽光照射的便片刻,果然在表盤上看到代表電流的指針動了。
就這樣沖了兩天,把蓄電池充得滿滿的,這樣她就可以繼續使用他的電磁爐了。
她還撿到了幾輛被丢棄的電動車,無師自通地學會了給電動車充電。雖然耽誤了一些功夫,但給電動車充飽電之後,車子跑起來比她用兩條腿走或者騎自行車都要快多了。
林滿就這樣又走過了一座城市,來到了她家所在的那座城市,她并沒有立即去找自己的家,而是跨越過了省線,去到了隔壁省份,也就是那個傳說中有着基地的地方。
這座南方小基地,建在一處三面環山的地方,只要不發生泥石流山體滑坡,或者出現喪屍從山上成群結隊跑下來的情況,這個基地完全就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易守難攻型的基地。
林滿來的時候,顯然已經有一些外來者來到了這座基地裏,因為林楠想要進入這座基地的時候,被守門的人員詢問她是哪個基地來的。
林滿眨眨眼睛:“我是北方來的。”
“哦。”那人語氣很稀疏平常地說,“哪個基地?東陽?還是團圓?”
團圓?團圓基地嗎,那是什麽基地?
林滿想了想說:“我是東陽基地的,我還有證明。”她拿出了被她放在空間裏一直沒拿出來過的,那個東陽基地內城準入徽章。
那人看了眼,确定了林滿的身份,但态度也并沒有什麽改變,反而似乎更倨傲了,有點小情緒地說:“一個多月前有一批東陽基地來的人,各種苦勸酷炫我們首領跟他們去啊東陽基地,說有多麽多麽美好的日子在前頭等着我們。但我們首領沒答應,怎麽現在你們又來了,真是毅力有加。”
一個多月前,不就是她剛回和平基地的時候?
後來林滿才知道,這個有着二十萬人口的南明基地,是北方那幾個大基地的重點拉攏對象。他們派了一批又一批的人來游說這裏的首領,希望他能帶上整個基地,加入他們的基地,但都被非常幹脆地拒絕。
北邊那幾個不能拿這個頑固的基地怎麽樣,因為這個基地有着二十萬人口,也因為這裏的首領是一個很厲害的高手。而這個有着儀仗的非常拽的基地雖然很煩大基地的行為,但也不能拿着大掃帚把大基地的“使者”往外趕,于是這有些古怪的來往就一直持續着,漸漸地竟然還發展出了商業行為。
主要是北方來的人帶點貨物過來,從這裏換一點土特産回去。
比如,這個基地種出來的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