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林滿把棗樹也起了兩棵出來, 和那三棵蘋果樹放在一起, 這也是要拿出去的。
然後還有檸檬樹。林滿一開始沒有認出檸檬來, 還是後來比較空閑的時候, 把一個檸檬切了嘗了嘗, 把她酸得牙齒都快打顫了。
她不是很喜歡吃這種水果, 覺得媽媽應該也不會喜歡吃,就把其中的種子都保留下來, 就意思意思地種了一顆,但後來媽媽說這種水果富含維生素C,對身體很有好處, 林滿就又種了好幾顆,現在都還沒她人高。
她只留下了最小的那棵檸檬樹苗, 其它的也都要放出去,既然是人們需要的, 就讓它們造福大家去吧。
林滿在空間裏忙着折騰樹,忙得滿頭大汗,外面時間也正在一分一秒過去,天空開始微微發白,兩個又出了空間, 站在山頂上往下看, 下方果然是地震過後的狼藉景象。
沒有人類的痕跡,也沒有喪屍的蹤跡,只有一株一株枯死的樹木,幹黃腐朽的野草。
林滿找了避開地縫的幾處地方, 把自己的糧食山倒下去,然後又找了幾個地方把一共十幾棵的大樹樹苗放好。
忙完這些就趕緊讓管管帶她回去了。
回去的時候大雁山上人們已經開始活動,畢竟挂心莊稼,天一亮就起來看莊稼有沒有在地震中受損了。
林滿只好降落在大雁山的背面,用兩條腿慢慢走回去,碰到人就說自己也很早起來到處看看田地什麽的,毫無破綻。
林滿先和媽媽報了個平安,讓她放心,然後來到大雁山的停機坪。
如今他們大雁山也有飛機了,一架運輸機、一架普通巡邏機和一架戰鬥力強大的戰機,這邊還有一個倉庫,一些後勤物資就放在這裏。
管理這裏的是第五小分隊,林滿讓他們安排人去震源看看情況。
第五小分隊的隊長有些為難,燃油珍貴,震源又不近,何必要費這個力氣去探情況?
但林滿給出的理由也很充分:“萬一那裏有被困的殘餘喪屍,一場地震讓它們跑出來了怎麽辦?我們這裏近八百人,對喪屍來說也足夠有吸引力了。與其等危險上門,不如我們先去看一看。”
小隊長就同意了,不同意也不行啊,誰讓林滿是老大。
Advertisement
為了省油,他們派出去的是那艘體型較小耗油較省的巡邏機,機上只有兩個人,林滿擔心他們找不到寶藏,自己也想去來着,但被拒絕了。
兩個多小時後,巡邏機上傳回消息,出任務的這個人顯然十分激動:“糧食!這裏好多糧食!”
林滿心裏一顆石頭就落地了。
根據傳回來的具體消息,那邊糧食着實不少,大雁山上下哪裏還能坐得住?于是也不心疼油了,大大的運輸機出動,小分隊就派出了兩隊,還有一些農業專家、植物學專家也要一起去,他們需要判斷那些東西到底是不是能吃的,有沒有毒。
最後選了最有經驗的兩名專家,林滿自己也是要去的,這麽大的事,她身為老大怎麽能不去?
兩個小時後,他們來到早上林滿投放糧食山的地方,看着滿山仿佛被人故意倒下來的糧食,都呆滞了一刻。
在專家用雙眼和儀器确定這些東西沒毒沒害,是完全正常可食用的食物後,一隊人迅速封鎖周圍,戒備周遭動靜,其他人化身搬運工,往運輸機上搬啊搬。
一直忙到天黑,基本所有糧食都已經被搬上運輸機,擠一擠還能裝下所有樹,至于幾十個人麽,只能去擠巡邏機,或者委屈一下縮在角落或坐在糧食上面了。當然沒有人覺得委屈,他們恨不得把自己埋在這糧食山裏頭。
那兩個老專家更是圍着那些果樹嘀嘀咕咕,臉色激動漲紅,不知道是因為發現了這些活樹而激動,還是為上面那些青澀的小蘋果而激動,反正林滿覺得他們很想把那些果子啃幾個嘗嘗味道。
人們注視着暮色下,被他們翻了一遍又一遍以确定沒有糧食遺落的大山,仿佛看着一個無比神奇的地方,滿懷敬畏又奇妙的心情踏上了回程。
……
這個夜晚整個大雁山都瘋了,人們的反應比昨晚地震的時候更激烈。
因為得知了有一個糧山糧海,人們從白天就開始盼了,盼啊盼,一直盼到盼到入夜了,承載着他們希望的運輸機才姍姍回歸,一落地,就被人們包圍起來了。
那些個大大的照明燈,也不心疼電力了,啪啪啪地打開,團團照在在運輸機上,然後等待已久的人,撸起袖子開搬。
“先把樹搬下去!”沒有那兩個專家還沒下去就喊開了,“小心點小心點,別把蘋果碰落了,這兩棵棗樹正在開花呢,可輕着點啊,一朵花就是一顆棗子啊!”
聽到這又是蘋果又是棗的,人們連糧山糧海都不是很關心了,一哄而山去看樹,因為聽到這兩個詞,口水甚至都不由自主地泛濫開來,把那兩個專家給緊張得:“都站開些,別摸,別把花碰掉了!”
然而即便足夠小心翼翼,那蘋果和棗花還是掉了不少,別說兩個專家了,其他人也是心疼得不行不行的。
人們連夜就把這些水果樹給種上了,其中最好的一棵蘋果樹就被種在普遍認為風水最好的山谷裏,其他的就種在山上最好的地段,坑底肥料下得足足的,一天二十四小時派人在這守着,跟守着命根子似的。
有了這幾棵果樹,那些農田的地位都要退一射之地。
一半人去忙這些果樹,另一幫人就留在那搬運糧山糧海。好吧,現在大家也知道了,并沒有糧山糧海那麽多,但是也足夠堆成一座小山了。
人們甚至不嫌麻煩地把所有不同種類的糧食都分開來,一個一個地數着數,就着亮堂堂的燈光,把表皮完好的、有破損的、個頭大的、小的、看起來特別好看特別适合做種子的、适合直接作為食物的……等等逐一點分揀開來,還有專門的人在旁邊負責記錄,搞得有模有樣的。
工程雖然浩大,但是他們人多呀,三四百人一起在這忙活呢,也幸好新的營地空地特別多,不然這些人都該擺不開了。
一邊忙碌一邊還說:“你們說這些糧食到底從哪裏來的呀?總不會是天生天養的吧?你看他們長得多好呀,還被收拾得幹幹淨淨的。”
“總不可能是末世之前,有人藏在地底,然後一場地震才震得出來的吧?你看這多新鮮啊。這事真的透着一股邪性。”
“你管那麽多,反正有的吃就行了。”
林滿都沒處下手,她見這些人興奮激動得大概今晚都不想睡覺了,也就任由他們去,她還要回去給媽媽治病。
第二天一早,所有數據都統計出來了,所有的糧食也都分門別類好了,于是在專家的帶領下,大雁山上又開始了新一輪的開墾山地活動,一邊開墾,一邊下肥料,一邊就開始種了。
用着用着肥料就不夠了。
這些都是工業合成的化肥,只能問團圓基地要,雖說這段時間把他們近八百人産生的天然肥料也不少,但對于那一大片一大片的農田來說,還是不夠哪裏看的。
他們這個時候就覺得人真是太少了,聽說北方那些大基地,一個個都一兩百萬人的,但是他們的糞便什麽的都不敢輕易拿來肥田,因為他們那邊的種植園地需要嚴格把控,土壤裏面要是什麽細菌超标的話,都可能引起種植失敗。
想想那些有機肥,每個人心頭都在淌血,特別想讓他們的運輸機過去,把那些都運過來。
作者有話要說: 這更略瘦,還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