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游白衣說這話,是要把處理本次事件的權利移交給江南各世家,是之後就要滅一半的炮灰,死狀不比潇湘子好多少,先不說就地位而言,游白衣沒有必要做這一步退讓,單憑游家的實力就能讓江南各螞蚱敢怒不敢言。要不是知道游白衣的确有苦衷,季雁卿都要懷疑他就是幕後黑手了。
季雁卿在聽見游白衣叫常老前輩的那一刻起,就知道了那老胖子是誰,姑蘇常家常懷仁,若說這世間誰最想将常懷仁挫骨揚灰,抽筋扒皮,除了雅公子游白衣外,實在是不做他想了。
在比前朝更遠一些的時候,求仙問道盛行,十戶人家裏有八戶能搜出秘籍心經,江南一帶更是蔚然成風,修仙之家分布的零零散散,串起來後卻相當可觀,也是修仙世家這個概念的起源地。起初各家實力相當,誰也不服誰,也沒必要去服誰,你求道我練劍,他煉丹你制藥,各忙各的,相安無事,表面上好歹還能維持虛與委蛇的平和,可是這平和是相當脆弱的,經不起一點波折——游老先生罷官回鄉,滿月之時行至現游家宅邸中的百花深處,感慨花團錦簇和平繁榮,又念起朝堂種種,突生感悟,自此一腳邁入仙途。
可能是做過大官的人見過世面,也有手段,百年之內,老先生将游家發展壯大,弟子晚輩習琴練劍,讀百書,夏季賞蓮,冬季詠梅,閑來無事還要去湖心亭內溫一壺小酒,除練劍外,做的都是看似與求仙清修完全不搭調的附庸風雅之事,卻俨然有了江南之首的意思,人稱姑蘇游家。每逢出游清談,一排弟子身着校服,負劍往那兒一站,就能惹的各家仙子并一些男修軟了腿,帕子媚眼抛個不停。
但江南地區世代富饒,那裏的人讀書經商都有一套,就算修仙,滿口袋抖一抖也不缺心眼,也因此容易生出一點酸腐氣,總覺得自己那套才是最好的,旁人只知姑蘇游家是目光短淺,流于表面,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于是心生不甘,分明樣樣比不過,又非得事事追着比,本來專心于某一修行方式的,轉而包攬全部,比輸之後漲的不是鬥志,而是怨氣,常懷仁就是個非常好的例子。
直至百年大戰,在不缺心眼的常懷仁的運營下,姑蘇常家還勉力與游家保持在同一位置,且心比天高的常懷仁也有不鼠目寸光的時候,百年大戰結束時,游老先生将将戰死,他活泛的心思就告訴他機會來了。
彼時正趕上游家人丁凋零,有點能耐的全都死在了戰場上,唯留一個六親斷絕的元神修士游白衣,因是游老先生嫡子而被重家族的游家保存了下來,成了僅存的希望。
被留下的總是最痛苦的,向來守禮靜雅,逢人三分笑,閑來無事聽小曲的大公子游白衣跪在十方陣前放聲大哭。
“放聲大哭。多好的詞,多好的性情中人。“常懷仁混跡在一群和他差不多心思的江南家族裏,被擠成了一條七歪八扭的蟲,卻還有功夫冷漠的想道,"可惜這豎子是下一任家主。”
在他看來,家主有情是對族的情,而非家。像游白衣這種不夠冷情的人,是不夠資格當上一家之主的。至于二公子游明琰,是個大公子都難和顏悅色起來的野種,相傳當初游家也是因此罷官的,根本不在常懷仁的考慮範圍之內。
“還不如他老子呢。”他咋舌想道,想湊去看看,又擔心前方鬼氣還未清理幹淨,于是又奮力吸了吸自己日益圓潤的肚皮,往身後更密集的人群裏鑽了鑽。
之後的事顯得順理成章,游家元氣大傷,彼時修真四方格局已定,以潇湘最弱,江南最亂,一直以來伺機而動的毒蛇猛獸乘勢而出,逼游白衣至淮南道,讓他承認游家自此為衆家附屬,以答謝衆家輔佐少年家主的恩情。
游白衣當時不如現在冷靜,遭此劇變,甚至是壓不住一些心緒的,當即擡手抹掉唇角鮮血,冷笑道:“做夢。”
當年的雅公子還是個疏狂的少年,只見過他之後的風采的根本不能相信游白衣還有過那麽一段歲月——像是被人重傷過的野獸,看誰都是防備。
常懷仁當時隐隐有自居仙首的意思,身後一群人雖然不見得服他,但這種時候還是知道捧臭腳助聲勢的,立即就開始數落起游白衣的不是。說他能力不夠的有,說他年少資歷不夠的有,更扯的是,游白衣都修仙了,還有人拿着凡人的一套三綱五常約束他。
論聖賢書這些人可能就真比不上游白衣了,他聽了後,當即嘲諷了回去,道:“三綱五常,以君臣為首,如此說來,我爹還在時,不管你們內心盤算着如何龌龊的事,也還是奉我爹為君,自視為臣,如今我爹剛剛隕落,你們就開始想着‘逼宮篡位‘,倒還與我講起三綱五常來了,你們這群不君不臣不人不鬼以下犯上的東西。”
Advertisement
後來游白衣也覺得自己這話說絕了,如果是以後的他來處理,必定有更好的方法,但時光難以回溯,事已至此,多說無益,他那句話當即觸怒了一位名叫李韻兒的仙子,李韻兒出生自一個不大不小的家族,是唯一的女孩兒,家裏嬌寵的不行,向來覺得事事都該依着她,但凡她認為不對的,就一定有違事理,心高氣傲,被長輩多說一句都能哭一宿,當即覺得游白衣與想象中不符,自己受到了欺騙和冒犯,于是趁游白衣不備,拔劍擲向了他。
當時游白衣身邊還有一個游明琰,雖說對這個野種不見得有多大的好感,但是念及兩人之間還有一點微薄的血脈相連,出逃時游白衣還是把游白衣帶在了身邊,這瘦弱的少年此前一直像一只沒什麽大用的鹌鹑,只會在兄長跟前瑟瑟發抖,見李韻兒的劍扔向兄長時,雖知不一定能傷到游白衣,但還是挺身而出,被帶着靈力的一劍刺了個穿胸,好在之後韓誠帶着黎子玄趕來,耗費靈丹無數才吊回他一命。
韓誠并黎子玄的到來暗示衆人,天青山站在了游白衣身後,讓衆人不敢輕舉妄動,在确定游明琰已無大礙後,游白衣回身,周身氣勢有變,隐隐有破境之兆,游白衣再踏一步便是元神後期,烏合之衆想取而代之更是玄而又玄,說來有趣,修士修行講究一個薄情寡欲,而歷代大能破障似乎又都是在大悲大喜的逆境中突破的。
元神後期,半步進化神,游白衣朝江南世家走去,一路竟無人敢攔,李韻兒瑟瑟發抖,想擡手拔劍,又突然反應過來自己的劍早就丢了出去,游白衣那張無數次入了少女閨夢的臉出現在她眼前,這是游白衣第一次認真的看着她,就連聲音都如她夢境中一樣的好聽,如游家裏的百花深處,春和景明時透過花枝,灑向陰涼處的斑駁陽光。
“白衣六親斷絕,唯留一個明琰。可能是先人有靈,替我留了一線念想。”他沖着李韻兒一笑,抛卻了綱常禮教,牽起了她的手,“但怎麽偏偏有人,見不得我這方私怨呢?”
下一刻,李韻的尖叫聲響起,游白衣不懂得憐香惜玉,直接将她一只手倒折了過去,如果不是韓誠趕來攔住,怕是連另一只手都保不住。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韓城的意思并非心軟,而是覺得不是時候。
游白衣恩怨分明,聽得進勸,收了手跟着韓誠離去,行至一半,突然回身一笑,金色的陽光穿透烏雲,凝成幾線灑在他身上,一瞬間讓人心裏一顫,深刻的體會到若說江南一帶有天命安排,那游白衣必定是那個天命所歸。
至此,雅公子的名劍湛芒首次出鞘,劍身以吸光的烏金打造,平日裏藏在雪白的劍鞘中,待出鞘時才能看出一絲端倪,青天白日,朗朗乾坤,唯獨劍身周圍籠在黑暗裏,看似不祥,卻因持劍之人的風姿而隐隐散發着光芒,平常內斂溫潤的人首次亮出自己的利爪,游白衣的笑容稍縱即逝,拔劍一掃,強橫的劍氣在數人跟前炸開,最後直接将劍尖指向了常懷仁。
他看上去有太多的話要說,撂狠也好,誓約也罷,但最後他不發一言,轉身抱起游明琰,和韓誠黎子玄一同離去。
此後游白衣獨挑大梁,支撐起整個風雨飄零的游家,和游明琰的關系日益親厚,同時也和江南各家的關系緩和了起來——面上的緩和也能算是緩和,但他心裏依舊記得淮南道的狼狽倉皇和李韻兒的一劍,但由于涉世越深,深明自身責任之重,以及世家門閥底下的盤根錯節,因此處處小心,見事忍讓,只待最後将其聚攏,送上最後一擊,不過他還不知道,在他下黑手之前,就有人将這群礙眼的煤渣滓給清理了個幹淨。
故事大走向不會變,那麽潇湘子慘死就只是一個開端,下一群就是他們,可惜這事只有季雁卿知道,他還不能說,說了也沒沒人信,只好看着那群煤渣滓自以為勝過了游白衣一籌,上蹿下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