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霍珩

黃河之側,紅日西下。

從東往西,約萬數帶甲騎兵疾馳而來,帶起沙塵漫漫。看軍士服飾泾渭分明,顯然是三個隊伍同行。這三隊人數并沒有特別多,但氣勢如虹,顯然皆是精銳。

左邊隊伍為首的,是一個銀甲将軍。他身材魁偉,披一身沉重銀甲卻恍若無物,擡首看了看天色,一勒缰繩,戰馬短促嘶鳴一聲停下。

他吩咐道:“傳令,紮營。”

“諾!”

銀甲将軍是個青年,約摸二十出頭年紀,他濃眉長目,高鼻薄唇,小麥色肌膚,雖年輕,但顧盼之際,極具威勢。

他就是晏蓉那前未婚夫,冀州霍珩。

霍珩淡淡掃了眼另外兩支隊伍,這次和他同行的,涼州郭禾和徐州何興。

這三人關系其實非常一般,但既然是一起奉诏進洛陽觐見,總不好太過特立獨行。

已有親衛打馬過去,知會對方紮營消息。

既日近黃昏,紮營乃正常事,于是,三支隊伍悉數停下,安營紮寨,夥頭兵熟練架起鍋竈,準備燒火造飯。

霍珩翻身下馬。

營帳還沒紮好,他扔了缰繩,信步上了邊上的高坡,俯瞰坡下奔騰不息的黃河水。

“陳留情況如何?”

陳留,是殲滅藍田軍的最後戰場。霍珩原本帶出來征伐起義軍的大軍,俱留在原地打掃戰場,等戰場打掃完畢,直接啓程返回冀州。

霍珩奉诏進洛陽,麾下只領三千騎兵,郭禾和何興亦如此,這是懷帝的旨意。

懷帝即使有小心思,也不可能讓三人帶重兵接近洛陽的。

“啓禀主公。”

霍珩麾下的戰将謀士也一同上了高坡,簇擁在側。答話的是個膀大腰圓的武将,名霍望,乃霍珩族弟,他拱手回道:“收拾得差不多了,陳留剛傳了消息過來,過幾日就能拔營返回冀州。”

霍望嗓門極粗,正常說話即如霹靂炸響,不過大夥也習慣了,霍珩颔首:“郭禾和何興呢?”

“據探子觀察,和我們一樣。”

那意思就是說,三路大軍很快就各歸各家了,霍珩意味不明地冷哼了一聲。

他沒說話,旁邊卻有人替他說了出來,謀士陸禮搖頭嘆息:“天子這是要玩火***啊!”

懷帝诏令霍珩三人洛陽觐見,有一個晏慶在前,但凡心緒清明頭腦聰敏的人都看出端倪來了,冀州諸人自然不例外。

然而事情可一不可再,此一時彼一時也,相同的計謀哪裏能一用再用?

懷帝這回只怕要謀算不成反自噬啊!

說是這麽說,但在場諸人俱無多少痛心惋惜之色,甚至不擅長掩飾情緒的霍望,還露出了幸災樂禍的神情。

原因無他,懷帝于霍珩,有奪妻之恨。

殺父之仇,奪妻之恨,人生兩大恨也!偏偏四年多前的霍珩,連續遭遇了個遍。

霍珩沒見過晏氏女,但這是亡父早就給他定下的,意義自不同,誰知一朝父死,晏慶連同懷帝,強奪了他的未婚妻。

彼時的霍珩才十七,霍家子弟乃至冀州軍傷亡極大,四面楚歌境況比太原也好不了多少,正值人生最低谷時期,他首要任務是內安軍心,并領兵抵禦外敵。

其餘諸事,他實無法多理。

自此,霍珩對懷帝印象降至冰點,冀州諸人同仇敵忾。

只是此刻,霍珩卻并未對此多作評價,只道:“洛陽大亂,不日将至,這是我等唯一之機,不容有失。”

“諾!”

衆人拱手,利落應了一聲。

霍望咬牙:“田崇老賊,辱我霍氏甚也!此去洛陽,定将二叔救回,并将那老賊碎屍萬段!”

這回去洛陽,霍珩等人是有目的的,就是救回被囚于田太尉府的霍二叔。

這是霍珩的親二叔。

霍珩父親兄弟有三人,四年前俱戰死于洛水之側,喪報傳回,同時護送回來的是兩具屍骸。

霍二叔的屍體沒能找回來。

這不奇怪,沙場混戰幾個晝夜,人奔馬跑,戰場還緊挨着洛水。落水的,被踐踏得無法辨認的,戰後找不着遺體實屬正常。

于是,霍家只得立了衣冠冢。

誰料一直到了去年,霍珩手下探子無意得到一個消息,二叔沒死。

他落入太尉田崇之手。

霍家和田家是世仇,仇恨可追溯到上幾代人,多年來糾葛極深,早不可解也。當年霍二叔親衛被殺盡,本人腹部挨了一刀,倒地昏迷。當時附近并無霍家軍,卻有九路諸侯之一的清河王信。

王信早暗地裏投靠了田太尉,他見霍二叔還活着,偷偷将其交給洛陽來的監軍。

彼時田崇大權在握,監軍自然是他是心腹,于是霍二叔死訊傳出,人卻被秘密帶回洛陽。

一來折磨以洩憤,二來,這是以後挾制霍氏的一個最出其不意且最有效的棋子。

霍珩勃然大怒。

去年,他找借口出兵清河,滅了王信,将清河郡納入麾下勢力範圍。

最難的卻是營救二叔,洛陽是田崇地盤,太尉府守衛又森嚴,霍珩還不能聲張,以免營救不成反害了二叔性命。顧忌重重,救人談何容易。

好在徹底剿滅藍田軍後,報了父仇,機會也來了。

這很可能是霍珩唯一的機會,不容錯失半分,他沉聲吩咐:“加緊部署,我等到了洛陽,再随機應變。”

“諾!”

霍珩目光轉向西面,夕陽無遮無擋,他咪了眯眼。

還有兩日就到洛陽,大齊崩解很可能就在眼前,他無意趟渾水,主要目的是解救二叔。當然了,如果能順道滅了田老賊,自然更好。

營帳已紮好,一行人邊說邊往坡下走。說起洛陽,不免想起晏蓉,陸禮惋惜道:“晏氏女多智,老主公高瞻遠矚,可惜了。”

可惜最終沒能成為霍氏主母。

天下諸侯,在洛陽皆有眼線,霍珩自然也不例外,冀州諸人對近年來洛陽的勢力變化頗為清楚。

不過區區四年,晏蓉就徹底擺脫了孑然一身孤立無援的境地,利用晏慶和懷帝的互相防備,她已經脫離晏慶鉗制。

而在太原,最艱難的幾年已經過去,晏辭長成,十七歲的少年早順利接掌太原軍,骁勇善戰為軍中上下折服。

好一個晏氏女,有勇有謀,能屈能申,霍氏若能得此主母,霍珩得賢內助,無後顧之憂也。

可惜了,太可惜了。

天意弄人。

衆人皆沉默,面露惋惜,霍望憤憤:“晏慶此人,真小人也!”

霍珩眉峰不動,狹長的眸子冷冷,閃過一抹寒意:“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此時的他,對晏氏女并無多少遺憾之情,但此等折辱,他日定要晏慶匹夫百倍償還。

一行人下了高坡,撩起簾帳前,霍望回頭望一眼對面烏泱泱一大片流民,嘀咕道:“這司州乃天子腳下,流民竟如斯之多,怕是裏頭還混了不少探子。”

今年雨下得少,各地出現程度不一的旱災,流民哪裏都少不了的,但進了司州以後,數量竟是陡增幾倍。

個個衣不蔽體,瘦骨如柴,面上俱是麻木之色。這附近唯一的避風之處就在此地,他們見大軍沒驅趕,就小心翼翼退到另一邊,挨着坐下互相偎依。

霍望是個戰場勇将,殺敵不眨眼,但卻見不得這些場面,他恨恨呸道:“那田老賊和晏老賊,怕是渾身長滿心眼子,只懂争權奪利!”

“探子不必多管,消息自秘密渠道傳出即可。”洛陽乃至天下諸侯,恐怕都關注着這裏,探子是少不了。

霍珩轉身,一一望過面黃肌瘦的大片流民,劍眉蹙了蹙:“腐朽至此,大齊朝傾覆在即。”

一路上,他早下了令,留下足夠的口糧後,餘者可适當接濟流民,這事有專人處理,無需霍珩再吩咐。

陸禮也嗟嘆:“君王無道,奸佞頻出,不破不立,不破不立啊!”

不破不立嗎?

霍珩并未言語,視線一轉,掠過諸多流民,落在不遠處的黃河之上。

夕陽殘紅,奔騰不息的黃濁河水浩浩蕩蕩,仿佛天地間唯有此物,令觀望者豪情頓生。

霍珩心中某個念頭愈發清晰。

破而後立。

大齊氣數已盡,既身處激流,不進,則萬劫不複。

逐鹿天下,當仁不讓。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