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提親

山勢巍峨,雄關險峻, 翠峰重疊, 雲霧缭繞。

聞名數千年的太行八陉之一,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若換了個時間來,晏蓉必然心潮澎湃, 豪情萬丈。

可惜她如今心有牽挂, 并無此閑情逸致, 只一意催促駕者,速速通丼陉,趕赴冀州。

她沒想到是,剛在關口遞了文書,被迎了進邊城,因已日暮宿了一夜, 隔日一早繼續啓程, 就迎面碰上了霍珩。

當時晏蓉正端坐在車上,秋風飒飒, 官道上塵土飛揚, 帷幕低垂,申媪唯恐車駕颠簸導致血氣不暢, 正要伺候她活動一下腿腳時。

忽聽到前方傳來一陣馬蹄聲,急促而有力, “噠噠噠”一下緊過一下敲在黃土路鋪就的官道上, 由遠而來, 飛速接近。

晏蓉輕蹙了蹙眉心,伸手撩起帷幕一角,舉目望去。

只見一行健兒打馬而來,駿馬雄健,騎士威武,卷起黃塵陣陣,直奔太原諸人而來。

當先那青年身穿玄色武士服,一襲猩紅絨面披風,猿臂蜂腰,器宇軒昂,正是數月未曾相見的霍珩。

“霍表兄?”

晏蓉又驚又喜,昨日文書遞到關口,必是立即呈往邺城霍珩案前,沒想他竟星夜疾奔,前來迎她。

霍珩乃冀州之主,當時一流軍閥,說實話這世上無論是哪個勢力出使,都當不得他披星戴月親自迎接。

他來迎她,當然只會為了兩人之間的情誼。

晏蓉一時也未及深想,這許多的情誼究竟從何而來?她只詫異之餘又十分感動,轉眼霍珩打馬到了近前,她歡喜道:“表兄,邺城也已遠,我最遲明日便到,何須你走一趟?”

她露出幾日來第一個輕快的笑臉,在見到霍珩那一刻,她心下就大定。既然他待自家這般親厚,那結盟之事想來問題不大。

想到自己來時尚略帶忐忑,她為此頗有幾分愧疚。

“我近日無事,迎一迎又何妨?”

霍珩垂眸看着她一張俏盈盈的粉臉,見她睜大一雙黑溜溜的眸子,一臉歡喜看着自己,唇角不禁又翹了翹。

他很歡喜她來,只還是緩聲問:“表妹,怎地由你出使?晏公與阿辭兄弟呢?路途颠簸,怕是多有不易。”

霍珩一聽晏氏來使,其中還有晏家血脈的晏蓉,就将太原來意猜測得八九不離十。他心情愉悅,既然兩家都想到一塊去了,後面也更好辦。

他自問略有本事,相貌堂堂,年輕尚未婚配又潔身自好,應是一個不錯的女婿人選,晏氏夫婦大約會樂意将愛女許配給他的吧?

晏蓉說:“阿辭在家不得空閑,我和我阿爹來的,只是阿爹諸事纏身,我先來,阿爹随後趕上。”

“你阿爹也來?!”

霍珩聲音略略提高,語氣微詫之餘,似乎還包含了欣悅,晏蓉奇怪:“是的世兄,可是有何不妥?”

“并無。”

你父親來了更好。

霍珩轉念之間已将計劃調整,他面上不動聲色,只含笑道:“伯父并非習武之人,若一路急趕怕是吃力,我二人不如先等他一等,待他來了,我們再一起返回邺城。可好?”

這段時間,他正好傳信會邺城,讓祖母做好準備。自來子女婚配乃父母之命,長輩開口比自己來得更顯尊重。

“這……”

晏蓉其實也挺惦記父親身體的,怕他走太快了吃不消,霍珩體貼讓她心內熨帖,一時十分意動。只是她又顧忌自家出使求結盟,卻要讓主人家好等,似乎不大合适。

“你我兩家是世交,何須多顧忌那些凡俗贅禮?”

霍珩适時鋪了個臺階,他說得真心真意,晏蓉遂不再糾結,歡歡喜喜應了一聲:“好,那我就聽表兄的。”

他體恤如斯,待她十分親近,晏蓉也不端着,說到最後,甚至流露一絲女孩兒的憨嬌之态。

霍珩見了她,如三伏天喝下一大碗冰水,身心舒暢,一下撫平了這些日子因分離産生的隐隐焦躁,他笑道:“那我們回豐邑,可好?”

豐邑,就是關口那座城池,晏蓉昨日夜宿那地,她一早離開,不過走出二十裏地,轉頭也十分之近。

她欣然同意。

于是,車隊掉頭,霍珩親自護在晏蓉車旁,返回豐邑。

豐邑守将自己是霍珩心腹,對于主公突然莅臨他是十分驚詫的,不過這也不妨礙他的行動。等霍珩護着車駕回到豐邑,城門大開,城中不管文臣還是武将,一律列隊恭敬侯迎。

霍珩來主要目的并非來視察豐邑,一行人在匆匆收拾妥當的官衙下榻後,他只略略詢問幾句,就将豐邑諸人打發出去了。

“表妹,先前你染病不适,回了太原後,可有反複?”

一行人分主賓坐下,同為使者的趙關乃晏珣心腹謀士,他見霍侯待自家女公子和藹,甚是關切,二人關系想必極好,于是他十分識時務的閉上嘴巴,充當布景板。

晏蓉嫣然一笑:“并無,我一切皆好。”

這個問題,其實霍珩問過一次。不過不是問她的。她剛歸太原時,父母親就遣使者攜禮前往冀州致謝,兩家恢複通家之好。

當時霍珩接見太原來使時,就曾細細詢問過晏蓉病情可有反複。

使者回來後,也曾提過,她是知道的。

晏蓉進城前,已經打發人折返通知路上的父親了,因此也不急,兩人說了幾句,她就主動說:“表兄,我此次前來,是為太原之使。”

文書都遞上去,霍珩不用猜都知道她是因事前來的,晏慶調遣部曲的事想來也瞞不過他,她遂大大方方說出來,也免得他相詢才說出來,反而顯得小家子氣。

晏蓉本坐在霍珩右下首,說話間已長身而起,拱手一臉正色,道:“表兄,我父弟一貫仰慕表兄英才,今遣阿蓉來,實有意與冀州霍氏結同進共退之盟。”

她不待霍珩發話,緊接着又說:“并州拊天下之背而扼其吭,乃兵家必争之地,偏地勢險要,有天險可據,易守難攻。”

并州以地勢險要著稱,易守難攻,偏偏戰略位置極其重要。霍珩欲争天下,必先平定北方,而河北諸地,并州極其重要。

這麽一塊要緊地方,偏偏卻泰半落到晏慶手裏,成了一塊極硬的骨頭。

失去地利之便,兩州之間還隔了一個太行山,霍珩他日即使得天時人和,進攻并州也将是一場硬仗。即使最後取勝,損兵折将恐怕也無法避免。

但若與太原晏氏結盟,那情況将大不相同。

晏蓉懇切道:“晏氏于太原已牧民數代,如今又領上黨,兩郡東依太行,與冀州為鄰,他日兄長欲取并州七郡,可以太原上黨為據。”

有來有往,才是長久之道。太原仗冀州之勢恫吓西河晏慶,霍珩他日借兩郡地利,取并州七郡。晏家人在決定與冀州霍氏結盟之時,就已經明白這一點。

否則就算霍珩看在兩家情誼結下盟約,也非上策。

“太原拳拳之意,望兄長多加斟酌。”

晏蓉一臉嚴肅,清澈嗓音獨響在寬敞的廳堂上。她一番說話一氣呵成,聽得肅立站在後頭的趙關暗暗點頭,即使自己上來說,也不能說得更好了。

晏蓉話畢,深深一揖。只是不待她腰身彎到盡處,一雙大手已扶住她。

霍珩仔細聽罷,見她施禮,急急步下俯身扶起,低斥:“你既稱我為兄,為何還這般多禮?與我外道?”

他扶起晏蓉,溫聲和她說:“與太原結盟,與冀州有百利而無一害,愚兄如何會不答允?”

先前雖知道己方條件不錯,對方不笨的話就不會拒絕,但真正聽霍珩毫不猶豫答應又是另一回事。

晏蓉又驚又喜,她甚至連良種的事都換沒說呢。

其實尋常結盟,似太原這般危機在前,又親自求上門的,被求者就算心裏已贊同,不多不少也會拿喬一番。但霍珩一應俱無,利索就點頭,且絲毫無壓太原一頭的意,可見他态度之親厚。

晏蓉就笑:“表兄答應得也太快了,阿蓉此次前來,還攜了一物,極其難得,恐怕是用不上了。”

她感激霍珩厚待,待他态度本十分親近,此行目的達成心內也輕松,笑語便流露出真性情來。他年長穩重,她說話時便帶幾分雀躍嬌俏。

“哦?”

霍珩眉目線條柔和,含笑道:“那可不成,阿蓉妹妹若有了好物,可不能短了為兄的。”

“那好吧,那邊分你一些。”

晏蓉睨了他一眼:“那可真真是好物,兄長可要随我前去一觀?”

“好。”

二人親昵打趣,說話間并肩出了廳堂,直接往庭院而去。

跟随主公而來的霍望等人面面相觑,他們何曾見過主公如此體貼柔和?好在他們都是冀州核心人物,陸禮的獻策他們在場,主公欲前往太原求親,他們也一清二楚。

因此他們對晏蓉十分恭敬,不出意外,對方就是主公之妻,霍氏當家主母了。

霍望啧啧兩聲,昨天他就嘀咕了,主公哪裏是這麽好說話的人,陸禮之策涉及主公婚事,偏後者竟一口答應了。

他想起山間小道時霍珩對晏蓉的照顧,一拍腦袋,原來如此!

陸先生那雙招子果然比自己好使。

太原一行帶來好些大車,上頭堆了良種,上覆了蓑席以防突然下雨,豐邑的人不知何物,一并推進來暫停在前院等候歸置。

趙關等人如今見女公子引霍侯去看,趕緊先行一步去把麻袋卸了下來。

剛踏入冀州地界,事兒便辦成了,大夥兒幹勁十足,卸下二個大麻袋,皆解開束縛袋口的麻繩,才恭敬請女公子與霍侯上前。

“麥?菽?”

霍珩見是麻袋時已有疑惑,一見滿滿當當的糧食,顆粒飽滿為上上品相,他心中一動:“表妹,這是?”

既然帶來結盟之用,太原自然不會無的放矢,他掬起一捧未脫殼的小麥,細細察看,神色一反方才随意,十分嚴肅。

如今正處于混戰時期,打仗打的是将士,也是糧草,兩者都是底氣所在,後者的重要性并不遜于前者。

晏蓉雙目熠熠生輝,語氣掩飾不住的驕傲,“此乃良種,畝産可達二石許,乃太原糧坊精心培育多年所得!”

她有些遺憾:“可惜只有麥菽,其餘糧種,糧坊未有所得。”

麥,即是小麥;菽,則是豆子。這兩樣都是如今北方廣泛種植,且相對略高産的糧食品種。

“這已是極好!”

霍珩大喜,畝産二石許,那可比從前是多了三分一了!他未曾見過後世畝産千斤的豐收場景,因此絲毫沒有晏蓉的尚覺不足,驚詫過後,就是狂喜。

一畝地多收足足數十斤糧食,十畝就是數百,百畝就是數千,那千畝呢?整個肥沃的冀州平原呢?

霍珩已算鎮定,後頭一直安靜跟随的冀州諸人個個喜形于色,按捺不住沖上來近距離圍觀,又驚又喜已失了态。

晏蓉含笑:“此乃第一代良種,第二代還在培育,可惜暫時進展不大。”

“好!很好!”

霍珩已按捺下激動,仔細看過兩樣良種後,他問晏蓉:“這良種有多少?可能均些予為兄?”

晏蓉既然帶良種來結盟,自然是要給冀州的,這點他當然明白,就是不知道良種究竟有多少存貨,第一年能多大規模種植?

“并不算多,良種培育不過近二三年才培育出來,今年夏季收成以後,庫存也不過數百石。”這還是努力推廣的原因,收成一直全部用來播種的。

晏蓉道:“表兄,我們均你一半,你看如何?”

“極好。”

數百石已經很不錯了,雖然不能馬上推廣至冀州全境,但也就多費兩三年功夫。

“為兄今日設宴,為表妹洗塵,也聊表謝意。”

霍珩含笑看她,見她眼下有淡淡青痕,又勸道:“你不如先梳洗歇息一番,我若有不解之處,自可詢問趙先生。”

趙關還在,良種之事他也一清二楚。晏蓉路趕得急,心頭大石放下後,确實有些疲憊。且一路黃塵漫天,她難免沾染了些,她愛潔,因此也不拒絕霍珩好意,下去梳洗并略作休憩。

當天傍晚,霍珩在豐邑官衙設宴,款待太原來使。晏蓉心裏高興,略喝了幾杯水酒,她平素不是貪杯之人,酒量平平,一時面有霞光,雙眸含水。

顧盼之際,波光流轉,極嬌極豔,更多了一絲她平素沒有的妩媚多情。北姝之譽,并非浪得虛名。只是在座除了霍珩,卻無人再敢多看一眼。

太原來人就不說的,霍望等人知道晏蓉是未來主母,豐邑這邊的也被隐晦知會過了,誰敢亂看?

霍珩見晏蓉不勝酒力,早早散了宴席,申媪伺候她回屋,他親自送到門外,囑咐幾句,見人進了屋,伫立片刻才折返。

“女郎,霍侯人品上佳,年輕英武。”

秋夜沁涼,晏蓉下午才沐浴過,晚上就不洗了,卸了釵環散了發髻,略略梳洗過後就上床休息。

申媪見霍珩待主子如此親近,心中某個念頭又起,一邊伺候主子更衣,一邊忍不住又絮叨幾句。

“阿媪?!”

晏蓉其實沒醉,她酒量很一般,但沒差到這個地步,且如今這個酒,由于釀造技術限制,酒精含量極低,就算今夜上來的極品美酒,也高不到哪裏去。

她挺無奈的,自她從洛陽歸家後,乳母操心她終身大事的熱情消退不下來,看到哪個不錯的男青年都愛推銷一番,現在又老調重彈了。

霍珩确實待她态度非常好,二人相談甚歡,但彼此言行皆是謹守禮數的,她頭臉發熱不願意想太多,在人家的地盤上更不好多說什麽。

于是她直接轉移話題:“不說這個了,也不知阿爹走到何處?”她實在有點擔心父親的身體。

申媪連忙安慰道:“女郎莫要擔憂,今早不是打發人飛馬折返了嗎?郎主得了傳信,徐徐而行,必然無礙。”

“但願如此。”

晏蓉歇下不提,她颠簸了幾天,又喝了酒水,這一覺睡得極沉。

主仆沒想到的是,晏珣來得比想象中還要快得多,不過翌日,就到了。

晏珣為人親父,自然牽挂愛女。晏蓉出發後,他白天不停,夜間繼續挑燈處理諸事,硬生生縮減一半時日,随後立即套車急追愛女,星夜不停。

及到晏蓉派人打馬折返時,他距離丼陉,約摸還一天路程。

霍珩首肯結盟之事,晏蓉第二次遣人折返告知了父親。晏珣知悉事成大喜,太原之危可解,但他趕路速度并未減緩,次日早上,就過了丼陉。

父女二人前後腳往冀州求結盟,唯恐走漏消息被晏慶探子所察,致使對方提前用兵,因此皆異常謹慎低調,連冀州這邊,也是人到豐邑遞了文書,才知悉的。

城門令急急往上禀報,霍珩方知晏珣已抵達,并進了城正往官衙而來。

他略略整理衣冠,親自通知了晏蓉,晏蓉大喜:“阿爹竟到了!”

二人相攜迎了出去,豐邑并非大城,官衙距離城門也不算遠,這一來一回,晏珣車駕已快到官衙了,兩人幹脆立于門下稍等。

“不曾知君侯在此,珣這廂有禮了。”

晏珣拱手施禮,他說不知道霍珩在此,那當然是客套話,只是他還真不知對方是專門來迎晏蓉的,只當是湊巧碰上。

太原求結盟于冀州,霍珩不但爽快應了,且他還以晚輩自居,出門親迎自己。要知道冀州勢力可比太原強出不少,如此謙遜有禮念舊情,晏珣對其一時好感大增。

“何須君侯親迎?”

“晏公此言差矣。”

霍珩回了一禮,神色和緩,道:“霍晏兩家乃世交,晏公夫人又是珩之姨母,我是晚輩,自當出迎。”

他微微一笑:“晏公稱我伯瑾即可。”

晏珣十分歡喜,道:“甚好,甚好,伯瑾如此不嫌,我便厚顏自居伯父。”

之所以是伯父而非姨父,是從兩家世交這裏論的,霍珩年幼時晏珣首次見他,對方便是稱他伯父的,就不作改變。

霍珩拱手:“伯父。”

“好,好!”

晏珣忙不疊将人扶起,他本十分欣賞霍珩,又見對方如此恭謙,一時心內贊嘆,捋須滿意颔首。

“伯父一路颠簸,不妨略作休憩,我們明日再回邺城。”

結盟談妥,但具體事宜肯定得回邺城細說的,況且荀太夫人健在,晏氏父女來了,少不了拜見一番。

晏珣身體羸弱,趕了幾天路雖人逢喜事精神爽,但臉色已見蒼白,住下歇口氣,再請疾醫扶脈,才是正道。

霍珩笑道:“伯父許久不來冀州,正好我今日設宴,為伯父接風洗塵。”

“極是,極是。”

晏珣看一眼見禮後就微笑不語的愛女,見晏蓉氣色極好,欣慰之餘又放心,連連應是:“有勞伯瑾費心了。”

“無妨。”

晏蓉上前虛扶父親,霍珩并肩走在另一邊,三人說說笑笑,進了官衙。

霍望與左右諸人相視一眼,暗忖,陸先生文士出身,睡死過去也沒趕上夜路,此刻在邺城肯定捶足頓胸。

他幸災樂禍一番,也跟着進去了。

霍珩與晏珣相談甚歡,他雖年輕,但不管是政務還是軍務上的見解,皆非尋常人能比,一言一談皆從容,舉手投足無不自信。

晏珣是越發贊賞這個年輕人,談興愈濃,漸漸就不限于軍政局勢,山川地理,民風習俗,亦有所涉及。

霍珩雖勇武,但書也讀得不少,晏珣說的他不但能聽懂,且還有獨到的見解。

晏蓉饒有興致圍觀二人你來我往,父親來了,她可全程退居二線,諸事無需她勞心,也不用她出面,她安心旁聽即可。

霍珩餘光一直關注着她,趁舉樽之時,睨了她一眼。她嘴角含笑,目帶狡黠,朝他眨了眨眼睛。

他唇角翹了翹。

這是一場賓主盡歡的宴席,不提晏氏父女,霍望等人有幸圍觀一把主公難得的溫和謙遜,表面不顯,實則啧啧稱奇。

看來,霍氏主母是不會有變化了。

有無變化,其實近日即可知曉。次日一大早,霍珩攜晏氏父女,一行人離了豐邑,往邺城而去。

晏珣身體不佳,車行得比較慢,到了夜半時分才抵達邺城。

這時候荀太夫人肯定已經歇下了,于是晏珣提議,先歇在驿館,待明日再登霍府大門,拜見太夫人。

霍珩當然沒有二話,命人仔細灑掃驿館,安排父女二人住下。

只是太原一行人前來冀州,主要目的并非拜見荀太夫人的,結盟才是正事。因此次日天明,雙方先就此展開一系列磋商,用絹帛撰寫結盟文書,最後簽署,結盟成。

因雙方并無意見分歧,這過程耗時不長,中午時分就完事了。霍珩再次設宴,慶賀結盟成功。

這回晏珣滴酒不沾,宴後他和晏蓉在霍珩的帶領下前去拜見荀太夫人。

邺城霍府和晉陽晏府一樣,百年大宅,古樸厚重,朱漆大門,青石臺階,兩只威武的大石獅蹲守在兩側門柱之下,張牙舞爪,怒目圓睜。

霍珩請晏珣先進,他回頭緩聲對晏蓉說:“表妹莫慌,我祖母為人寬和,甚是和藹。”

晏蓉并不知道荀太夫人是否真寬和,她也不太在意,因為她此時只覺是拜見世交長輩,自己規矩禮儀一點不缺,無甚好慌的。

她朝霍珩一笑,眉眼彎彎,露出左邊臉頰一點小小梨渦,嬌俏又可人。

霍珩心情越發愉悅,回以一笑,深邃的黑眸似有柔情。

晏蓉還來不及細品,霍珩已轉身進門與晏珣并肩而行,她眨眨眼睛,緊随二人身後。

現在可不是開小差的好時候,她遂不再多想,只專心穿廊過榭,進了連同前後院的垂花門,往西直入溧陽居。

荀太夫人早早換了一身簇新衣裳,銀灰的頭發一絲不茍梳起,端坐在上首,及到孫兒領着晏氏父女進門,她趁着二人拜倒在蒲團上見禮,仔細打量晏蓉。

晏蓉一身淡藍色曲裾,容色極盛,卻又眉目端莊。二十年的世家貴女教育早浸淫到她骨血裏頭去了,她美豔而不妖嬈,目光清明,舉止周正,走動裙擺不過因及地而微晃,鬓間步搖流蘇幾若靜止。

荀太夫人暗暗點頭,雖說悔婚再續,但此女亦并未辱沒她的孫兒。

如今冀州太原結盟之事雖定,但霍氏欲聯姻之事并未就此罷休,一來霍珩本人沒反對;二來陸先生說得不假,這世上最保險的結盟,即是聯姻。

太原晏氏歷來人丁單薄,晏珣膝下僅一兒一女,皆視若珍寶,這般的聯姻結盟,比尋常的還要可靠。

“快,快快起罷。”

荀太夫人露出笑臉,又讓二人快快入座,無需拘禮:“霍晏二家幾代人的交情,你父女二人可不許見外。”

她側頭望向一旁的侍女,兩名侍女各捧一個填漆雕花木匣,作為見面禮。

晏蓉規規矩矩地跪坐下來,規規矩矩接過木匣,向荀太夫人致謝後,安靜坐着。

這種場合并不适合她多說,除非長輩主動詢問,否則她應保持沉默。

她也樂得沉默,應承長輩是她的本領之一,但她和荀太夫人才頭次見面,實在沒什麽感情可言,客套的應承既然可免,那就免了吧。

她之前沒來過冀州。

晏珣身體不好,彭夫人生了晏辭以後也是,姐弟二人自陪伴在父母身邊,因此祖父偶爾去冀州尋老友喝酒暢談,她們也沒跟着去。

因此以前除了來太原的霍父,晏蓉并未見過其他霍家人。

倒是荀太夫人見過晏珣,晏珣未娶妻前,曾随父親來邺城拜見過太夫人,不多,也就幾回。

不過就這幾回,也足夠回憶過去并拉近關系了。荀太夫人餘光見晏蓉接了漆匣,收回視線,問晏珣:“子淵,多年不見你了,你如今身體可有見好?”

少年及幼年時期的晏珣,蒼白瘦削,看得荀太夫人膽戰心驚。晏祖父只有一子,青年喪妻後也無再娶打算,這麽一個病弱孩子,實在讓人不得不懸心。

“還好,這幾年病也少了些。”晏珣拱手:“珣謝太夫人關懷。”

“那就好,那就好,你兒女俱全,福氣還在後頭呢。”

一眨眼二十年過去了,當年老害怕長不大的孩子已娶妻生子,雖病歪歪的,但也好生過來了。反倒是當年健壯得很的,一個個俱已不在她跟前了。

荀太夫人略傷感,須臾她抛開,今兒要說的是大喜事,那些過去的休要再想。

到底是數十年的舊相識,她和晏珣敘了許久話,生疏感漸少,荀太夫人看着差不多了,就笑着看了眼晏蓉,問:“子淵,這是你的女兒?養得真好。”

要是被誇的是晏珣本人,他肯定非常謙遜,但現在被快誇是他的兒女,他一生最為之驕傲的佳兒佳女,因此晏珣嘴裏雖說着:“太夫人謬贊了。”

實則他嘴角翹起,還捋了把胡須。

晏蓉繼續保持端莊微笑狀,正暗暗好笑,餘光卻見霍珩似笑非笑看自己一眼,他端起茶盞遮住嘴角笑意。

這人!

她偷偷瞪了他一眼。

兩人相處得十分好,霍珩年長,還隐隐帶些縱容,他的态度,讓晏蓉坦露出真性情。

她瞪了他一眼,霍珩笑而不語,晏蓉暗暗咬牙,只是不待她再有其他小動作,卻被上首荀太夫人的一番話驚得瞠目結舌。

“……子淵你女兒養得好,教我老婆子垂涎,偏我命裏無緣,膝下孫女是一個俱無。子淵,不若你這女兒給了我家,可好?”

荀太夫人笑吟吟,指了指進屋後甚少發言的霍珩:“老婆子有個好孫子,正好配了你的好女兒,我兩家親上加親。”

親上加親?!

她和霍珩?!

這一席話得太快太突然,晏蓉吓了一大跳,她美眸圓睜,倏地擡頭看向荀太夫人。

荀太夫人面帶笑意,雖語氣輕松,但很明顯,她不是在開玩笑。

她心一慌,連忙側頭看霍珩。

霍珩恰好也看着她,定定的,一雙深邃的眸子更顯黝黑,映着從檻窗投射如室內的陽光,流光溢彩。

晏蓉可以清晰看到,他一雙瞳仁中倒映着自己,小小的,一臉錯愕。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