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青磚

托裏一開口,族人們全都安靜了下來,四周靜悄悄的,只剩下牟卡還在不甘心地死命勸說企圖改變大家的意見。不過由于其他人都太過安靜,于是他說着說着,聲音也越變越小,最後只剩下低低的嘟囔聲直至閉嘴。

這回真的是徹底安靜了下來,沒人說話,顏塗終于能不受影響地繼續接着說。

這只是個想法,他的構思還不算完整,只是初步提出來這個概念,剩下的可以大家一起來補充。

就像是他畫了一幅畫,由大家來一起決定畫上的各個部位分別要塗什麽顏色。

畫上的花朵除了是紅的,還能是白的,葉子除了是綠的,還能是黃的,防禦用的除了磚房,其實還可以是圍牆。

用制造出來的磚頭,壘得高高的,把部落圍起來保護。獸潮來的時候,所有的危險都被擋在牆外,大家依舊可以在牆裏安居樂業,照常生活。只除了平時外出打獵的人都改為站在牆上攻擊企圖撞破牆或者爬上牆好進來的猛獸,只要猛獸進不來,等它們打累了就會自己離開。雖然離開了一批緊接着就會有新的一批到來,繼續瘋狂地攻擊,但不論來了多少批,有多瘋狂,在雨季真正來臨的前幾天,它們就算是沒有得到足夠的食物,也會為了避開暴雨而躲回老巢。

這樣神奇的想法震驚了所有人,幾乎沒人再去在意別的,所有人眼睛都直勾勾地盯着不遠處的部落和外界的交接處,恨不能能用眼神憑空拔起一面高大壯實的厚牆來保護大家。

“有了這樣的牆,只要守住不讓野獸攻進來,牆裏就是完全安全的地方。為了節省青磚,我們可以先不蓋磚房,把制造出來的青磚全部都拿來建牆。部落兩面靠山,一面靠樹林,一面靠平原。如果山上沒什麽危險的話,那這兩面山就是兩堵天然的防禦牆,可以省下大量的磚塊用在其他兩面牆的搭建上。

樹林那邊,我們可以把牆建在林子裏,把林子外圍不危險的地方都包在牆裏,不僅阻隔了從樹林內部裏跑出來的猛獸外不說,還能讓大家平時有個采摘野果、挖掘野菜的地方,直到雨季真正來臨之前,都還可以在那裏收集食物。

最後剩下的一面是平原,這個牆想蓋在哪裏就哪裏,沒有影響,只要最後牆壁能和樹林裏的那堵連接起來,避免被野獸攻破就好。”顏塗越說眼睛越亮,原本構思得不夠完善的地方也漸漸豐滿了起來。他甚至想到可以仿照古城牆那樣建造,不需要太完善,只要牆上有個瞭望塔可以觀察遠處的動靜,有個吊籃或者吊橋可以方便出入,能滿足部落的基本需要就好。

後面的話顏塗沒說出來,他需要好好想想,等構思好後再畫出完整的圖紙。想到歷史上的第一道城牆是出自于自己手下,它會在自己面前一點一點地被建築完畢。抵擋猛獸敵人,經歷風吹雨打,千萬年過後,會有考古學家跋山涉水來到這裏,通過遺址分析現在的生活環境,生産力量……

想到這,顏塗按捺住自己激動地難以抑制的心情,決定要盡量做到完美。

激動的不只是顏塗,族人們更是聽得熱血沸騰,摩拳擦掌恨不能馬上開始制造青磚,建起高牆把部落保護起來,成為真正安全無憂的樂園。比起其他人,托裏稍微理智些,他還沒忘記顏塗開口說這些話時的初衷。

“如果不蓋房子只建造兩面牆的話,兩個多月時間綽綽有餘,用不着擔心會來不及。”這話是針對牟卡之前說的‘萬一會來不及’。

被啪啪啪打臉後,牟卡面色難看,原本聽到顏塗說的,他就意識到有些不對,因此并沒有和其他人一樣開心,只不過為了不引起懷疑,面上假裝高興而已。果然,托裏就在這後面等着,一抓到機會就迫不及待地跳出來,強調重點打擊自己。哼,要是他不提這個,剛剛還沉浸在激動情緒裏的族人們怎麽可能會想起自己之前的拼命反對?

為了不引起公憤,牟卡哪怕表情忍到了扭曲,也依舊控制自己努力露出一個微笑,雖然笑起來比不笑更可怕,但那不管怎麽說,這好歹也是笑了。頂着這樣的笑容,牟卡開始全力挽回。

Advertisement

“來得及那當然是用青磚最好,之前我也是怕來不及,會有個萬一,這才大力提倡紅磚。”所以絕對不關我事,我那也是為了大家好。

牟卡不覺得自己有錯,實際上不去想他的那些別有用心,他今天說的話确實沒有一丁點錯,因此這個解釋大家很容易就接受了,并不放在心上。畢竟他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其他地方。

“那青磚怎麽做?”有族人問顏塗。

一個問題還沒得到回答,立馬就又有族人提出第二個問題:“我們什麽時候開始做青磚建圍牆?”

“是今天就開始做嗎?還是再過兩天?”

“我覺得今天就開始比較好,早點完工大家也早點安心。”

……

族人們你一句我一句,七嘴八舌地說了很多,結合在一起,大意就是早點開始做青磚蓋圍牆。顏塗雖然也激動,但他還沒被沖昏了頭腦,清晰地明白:“蓋圍牆需要的材料除了青磚外,還有水泥。”

水泥?

那是什麽?水裏的泥嗎?

“這簡單,顏塗你先教大家怎麽制造青磚,等磚頭做好了,回頭我就去溪流裏挖泥,保管量多又好!”有大漢把胸膛拍得‘啪啪啪’響,對顏塗保證道。

“是啊,泥就在溪流裏,現成的,這個用不着擔心,你還是快教我們怎麽做青磚吧!”有族人附和。

顏塗無奈,簡直快給族人們的理解能力跪了,顧名思義什麽的,有時候并不完全是對的啊!

“水泥不是水裏的泥,而是能在水裏硬化,把青磚、紅磚這樣的材料牢固地膠結在一起。有了它,我們就可以用青磚建起高牆,阻擋野獸的侵襲。因為它能在水裏硬化,所以遇到下雨天也不怕,等牆建造好了,雨季到來暴雨再大,我們也不用擔心會把牆沖垮。”

族人們恍然大悟,原來不是水裏的泥啊:“那水泥是怎麽做出來的?”

顏塗雖然百度到了制造方法,但如果找不到材料,也只能作廢,另尋他法:“水泥的材料分別是石灰和粘土。石灰是石灰石高溫燃燒後得到的灰燼,和粘土混在一起就是水泥。水泥加沙子加水攪拌後,就可以塗在青磚上,用來膠合兩塊磚頭。”

顏塗說完,接着解釋道:“石灰石就是一種石頭,顏色呈白色、淡灰色和淡黃色,在山上或者其他地方應該能找到。粘土就是之前我們做陶器用的那種,不過不用像以前那樣那麽麻煩地洗土,揀出草根樹葉之類的雜質後就可以直接用。沙子就是溪流裏,被水沖刷得顆顆分明的那種泥土,到時候直接從水裏挖出來用就好。”

那不就還是水裏的泥麽,果然名副其實。

水泥的事可以先放到一邊,現在最重要的還是先把青磚制造出來,不等族人們再催促,考慮到燒磚窯時需要的時間,顏塗就覺得事情迫在眉睫。磚胚晾幹需要時間,燒制也需要時間,且不是一天兩天,加起來總共最短都要花十天,按這個算,兩個多月他們也就只能燒六七批青磚,可不得抓緊?

至于其他的,比如石灰以及牆壁建造的圖紙,都可以推後,慢慢來。他就不信了,在燒第一批磚的時候,十天時間,在有百度這個外挂的前提下,他還能找不到石灰石,畫不出圖紙?

石灰石不好找,圖紙還不好畫?君不見萬裏長城皆是模板,借用一下大概的構造,畫出來的圖紙就足以讓部落受用無窮。就算是難找些的石灰石,也只是相對來說,其實并沒有多難。石頭遍地都是,只要包含碳酸鈣,就能燒出石灰來。

碳酸鈣是地球上的常見物質,許多岩石裏都有,這裏雖然不是地球,但是環境這麽相像,想必有共通之處。地球上常見的東西,在這裏應該也不會是什麽珍稀品。

哪怕結果是最壞的,真的找不到包含了碳酸鈣的岩石,實在不行拿動物骨頭充數也是可以的。動物骨骼的主要成分就是碳酸鈣,燒成灰燼後得到的骨灰本質上和石灰差不多,并無多大區別。

想到這,顏塗開口:“青磚制造起來費時間,今天就開始做吧!”

早就激動得不能自已的族人們自然迫不及待地答應,早點制造出磚頭,就能早點建起圍牆,打造只屬于他們,完全安全無危險的樂土。

做磚要用的也是粘土,從地下深挖出來的土壤,除去雜質後,因為不是做陶器那樣精細的東西,所以不需要多做加工,直接堆成堆,表面均勻地撒上水後,用腳踩嚴實,再蓋上獸皮捂一天一夜,第二天把泥用工具鏟起來,在一邊重新堆成泥堆,然後撒上水繼續用腳用力地踩,一邊踩,一邊時不時地把旁邊的泥土撥到腳下收攏起來繼續踩,這就叫造泥。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