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剛下過雨,小巷裏的青石板濕嗒嗒的。
“這就是蓮花巷了,路有點滑,且慢些行。”專司莊産買賣的牙人熱情引着主顧往巷子深處走。
“多謝。”
來客是外地口音,衣着整潔卻不華貴,身邊只一個長随,一看就是剛調來京城任職的小官。
于是牙人笑道:“老爺初來乍到,想是不知京城東貴、西富、南貧賤……”
陪同看房者的長随忍不住插嘴:“那北面呢?”
不等牙人開口,看房的老爺便道:“蠢物,北面是皇城。”
那長随打了個顫,低頭噤了聲。
牙人侃侃而談:“蓮花巷地段好,往東,去六部衙門不遠,往西,去各坊市也近。”
還有一句話牙人沒有挑明,蓮花巷除了位置當道,裏頭的宅子布局緊湊占地不大,最适合囊中羞澀卻裝點門面的各部堂小官。
“這麽好的地方房子不好出嗎?”長随嘀咕了一句。
“蓮花巷的房子當然好出,今兒帶你們看的這座宅子,屋主家裏出了事,急着用錢,正好叫你家老爺遇上了。”
“可否詳談?”
買房圖個吉利,可不能貪便宜買了兇宅回去。
牙人把聲音壓低了些:“這家老爺叫徐啓平,是國子監的司業,正六品,半月前因着貪墨銀兩叫京兆府給拿了。聽說,昨兒個被大理寺提走了,一家子女眷束手無策,只能賣房籌點錢款,想着拿錢把虧空補上,好争取個輕判。”
“大理寺提了人?那這事可不小吧。”
大理寺司邢獄重案,這案子從京兆府移交到大理寺,看來不是貪墨銀兩那麽簡單。
“老爺是懂行的,所以這徐家是真急呀,想趁着案子沒判下來,尋個好賣家,只要給得起現銀,價錢好說。前頭就到……”房屋牙人說着,伸手朝前指着,忽然愣住了。
徐家宅門緊閉,似閉門謝客,門口卻停着一輛高大的黑色馬車,套着兩匹威風凜凜的駿馬。
這般規制的馬車可不是住在這裏的人家用得起的。
牙人微嘆,今日這買賣怕是做不成了。
……
徐家宅子裏,老太太坐在正堂中,望着眼前的來人,疑惑道:“你,真有辦法把啓平救出來?”
徐啓平是國子監的司業,官職不高,俸祿不多,傍着徐家祖上的薄産,在蓮花巷中日子過得算是不錯的。
半月前,徐啓平遭人告發,說他貪墨銀兩,人證物證俱全,當即被京兆府收監。徐家老小戰戰兢兢地在家裏等消息,昨日有親故遞來消息,說徐啓平被大理寺的衙差提走,只怕是兇多吉少了。
徐啓平區區一介六品官,素日往來不是高官大員,一遇着這事,旁人便是有心相助,也無能為力。
正在徐家一籌莫展之計,有人上門了。
來人一襲華衣,長得斯文儒雅,一開口卻是尖聲尖氣的調調:“老太太放心,徐大人的案子我家主子已經看過了,涉案的銀兩不多,區區幾百兩銀子,只要你把二姑娘交給我,今晚子時我就能把徐大人毫發無損的送回來。當然,貪墨之事一筆勾銷,徐大人還能官複原職。”
說着,那人笑道:“今兒徐太太跟着我進大理寺探望了徐大人,老太太不會對我家主子的手段心存懷疑吧?”
老太太擡手揉了揉眉心,蒼老的臉龐卻繃得更緊。
徐啓平被收監後,徐家人使了各種法子通融打點,想去探監,可每回都無功而返,今日來人領着徐家主母去往大理寺探監,順順當當了見到了徐啓平不說,大理寺的獄卒待徐家的人竟是恭敬有禮,對方的權勢足以滔天。
徐老太太看到了一絲希望,卻又感到十分的絕望。
那人最善察言觀色,自是看出老太太已經意亂,侃侃道:“徐大人是老太太的獨子,我家主子要的,只是徐家的一個庶女。沒有了孫女,老太太固然傷心,可若沒有徐大人,往後這一大家子還能活嗎?我聽說,今日老太太已經請人幫忙賣宅子,賣了房子的确可以補上貪墨的虧空,可貪墨不是借支,大理寺也不是使銀子就能打點的地方。”
對方句句在理,步步相逼,聽到這個,徐啓平的嫡妻陳氏忍不住道:“母親,唇亡齒寒,若是老爺定了罪,我們這家子往後都沒活路了。”
徐啓平這一輩,只得他一個男丁,好在他有妻有妾,生了兩個兒子,三個女兒,算得上是人丁興旺。老太太的兩個孫子尚在讀書,若是徐啓平真問了罪,孫輩的科考之路就斷送了,餘下的女眷能坐吃山空多久?
淪為犯官家眷,所有人的前程都沒了,男丁不能科舉,女眷不得婚配。
見老太太始終不肯言語,陳氏撲到老太太跟前,哭求道:“母親,兒媳知道夫君是受奸人所害,可他已然落入別人套中,根本無法辯白,犧牲一個庶女,救徐家于水火,您為何還不答應?”
“閉嘴!”老太太重重拍了一下桌子,悲憤斥罵,“我們徐家是詩書人家,絕不會賣女兒求生!”
“難道母親要眼睜睜看着徐家毀了麽?”陳氏見老太太不願松口,大哭起來,索性當着外人将心中的話一股腦說了出來,“您老就是偏心,兒媳知道您一直心疼幼寧,平日裏只疼她也不疼姝兒也就罷了,難道在您老人家眼中,徐家上上下下十幾口人加起來都比不上幼寧一個麽?”
“閉嘴!”老太太狠狠打了陳氏一嘴巴。
陳氏嫁進徐家二十年,還是頭一遭挨了婆母的責打,捂着嘴巴愣住了。
來客聽着婆媳倆的對話,神情淡漠,待屋子裏的動靜稍停,方道:“老太太,成與不成,您老給個準話。”
陳氏回過神,跪在地上,砰砰朝徐老太太磕頭。
老太太眸中含着眼淚,搖了搖頭:“我做不了這個主,幼寧的事,聽聽幼寧是怎麽說吧。”
陳氏聽她語氣松動,起身拿帕子拭去眼淚,轉身對身邊的媽媽道:“老太太的話你聽到了,請二姑娘過來說話。”
二姑娘徐幼寧,是徐啓平外室所生,抱回徐家的時候尚不足兩歲,說是生母身子孱弱,産後一年多便沒了。那時候陳氏正在坐月子,不肯照料這來路不明的外室女。老太太見孩子可憐,便抱到了自己院裏,取名幼寧,養了幾個月,越發覺得親昵可愛,遂把她一直留在身邊。
老太太住正屋,幼寧住在旁邊的暖閣裏。
頃刻,這位二姑娘便被領了過來。
她一到,初時神情傲然的來客頓時眼前一亮。
徐幼寧年方十八,正是待字閨中的年紀,她身上穿着杏色襖裙,外頭罩着一件水紅色比甲,發髻梳得整整齊齊地,清秀文靜的模樣,看起來像枝頭開得最端正的一朵杏花。
屋子裏站着生人,徐幼寧不安地看向老太太:“祖母……”
老太太見着她,原本一直克制的眼淚頓時流了出來。
徐幼寧吓了一跳,忙拿出帕子給老太太擦眼淚,惶恐道:“祖母,您別擔心了,便是不能住在這宅子裏頭,咱們一家人搬去鄉下也是極好的。”
徐啓平入獄,徐家上下日夜不安。
賣宅子的事,徐幼寧雖然沒有插手,也是知道的。方才婆子來叫她的時候,她正在暖閣裏收拾自己的東西。
如今見屋子裏有生人,她心下以為這是祖母托牙人尋的買主了。
陳氏見狀,拉過徐幼寧的手,将波動的情緒強行平複下來,和藹道:“幼寧,現在有一個救你爹爹的法子,你願意救他麽?”
“我?”徐幼寧聽得疑惑,手指不安地絞在一處,“太太,我怎麽救?”
徐啓平有外室這事,陳氏一直耿耿于懷,不願意讓徐幼寧叫自己母親,她便一直尊稱陳氏為“太太”。
陳氏牽着她走到那來客跟前,“這位先生有法子救你爹爹。”
徐幼寧轉頭看向那陌生的客人。
來人一襲玄色衣裳,上頭沒有任何花紋,她說不出他身上挂的玉佩是什麽明堂,可她瞧得出他衣飾打扮比他們一家子金貴得多,舉手投足比爹爹在國子監的同僚們還氣派得多。
她有些茫然,只是陳氏怎麽說,她就得怎麽做。
于是朝着客人拜了一拜:“先生,請您救救我爹。”
來人本來神色漠然,始終帶着高高在上的傲慢,聽到徐幼寧這略帶稚氣的話,端着的氣勢不禁減去幾分,柔聲對徐幼寧道:“二姑娘,正所謂禮尚往來,我若幫了你家的忙,你是不是也該幫我的忙?”
是這個理。
徐幼寧點頭。
“這麽說,二姑娘答應了?”客人問道。
不等徐幼寧說話,老太太便道:“幼寧,他不是要你幫忙,是要帶你走!”
帶她走?
徐幼寧愈加迷糊,望着客人問道:“先生要我去你家做奴婢嗎?”
“是伺候人,但不用做奴婢。”
不用做奴婢,卻要伺候人……徐幼寧養在閨中,卻不是什麽都不知道的。
她望着客人:“先生是要我去做給你做姨娘嗎?”
作者有話要說: 新文開始連載,希望大家喜歡~日更中,評論掉落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