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賈赦邢夫人夫婦扶靈南下的時候,林黛玉和邢岫煙跟着家人都去送了,兩家都額外給了三千兩銀票,好方便賈赦邢夫人等人在南面安家、守孝。
打得知賈母死訊開始,林黛玉和邢岫煙都不約而同地穿了百日的素服。程氏知道之後也只是嘆息一聲,什麽都沒有說。
她眼下最擔心的,就是林黛玉跟邢岫煙兩個的婚事。
不是程氏眼睛淺,而是林黛玉和邢岫煙都是十六歲。換了早幾年,京裏體面些的人家誰家的姑娘不是十一二歲的年紀就相看起來的?早的八九歲就開始相看,十一二歲就定下來了。跟林黛玉和邢岫煙這樣,十六歲家裏才開始相看,已經是晚了。
可誰讓這兩年風起雲湧,朝堂風雲變幻,林如海親自開了口,要留林黛玉兩年。可是現在,眼看着賈家的事兒定了,外面看着也漸漸平靜下來,程氏未免就開始操心了起來。
程氏相信,以林黛玉的品貌家世,別說是在家多留一年明年再議親,就是多留兩年,到了後年再議親,也多的是人求娶。
可問題是,她們在挑挑撿撿的時候別人也在挑挑撿撿,就怕到時候适齡的好男兒都被挑走了。
林如海說要多留女兒兩年,程氏不敢多嘴,只能壓在心裏,然後把精力轉嫁到給孩子們置辦嫁妝上。
程氏到底是林家的主母,她憂心忡忡,這氣息就難免蔓延到了後花園裏來,自然就讓林黛玉和邢岫煙兩人察覺了。
林黛玉和邢岫煙兩人聽說,也只是笑笑,什麽都沒有說。林黛玉很确定,無論是父親還是繼母都不會虧待了她。更重要的是,她很清楚,無論到了什麽地步,她一樣能靠着自己把自己的日子過得好好的。
所以她完全不擔心。
如果說林黛玉的生活是琴棋書畫詩酒茶的話,那麽邢岫煙的生活就是油米柴鹽醬醋茶了。
林黛玉能在輕輕松松地料理俗務之餘還能享受富貴悠閑的人生,而邢岫煙則癡迷于掙錢。為了這事兒,林黛玉可沒少取笑她。不過,取笑歸取笑,這該想折子的時候,林黛玉也不會吝于援手。
畢竟邢家欠着幾百萬的銀錢呢。雖然不是欠朝廷的,所以不用擔心被抄家問罪,可是也不能不還。
邢家別處的幾座莊子邢岫煙不知道,可是她一手建立起來的那座海貨莊子的賬目卻是送到她的手裏的。做好龍門賬,把年收益和負債放在一起,一比較,邢岫煙自己都倒吸一口氣。
無他,利潤實在是太豐厚了。
Advertisement
不過是跑了一年的海商,淨利潤就超過了十萬!
也就是說,今年可以用來負責償還欠債的銀錢就高達十萬兩白銀。這還是因為一開始的時候本錢少的緣故。根據估計,接下來一年海上貿易會給莊子上帶來至少三十萬的收入!
震驚過後,邢岫煙第一時間就去翻送上來的文件:
“完稅文書呢?”
在邊上伺候筆墨的金兒當時就愣住了:“姑娘有何吩咐?”
“幫我找找,完稅文書在哪裏。”
這東西可不能少。
崔嬷嬷便道:“姑娘,官宦人家是免稅的。”
邢岫煙道:“那是田賦和人丁稅。我們這個是什麽?是商稅!自然是不同的。”
崔嬷嬷難免帶了三分的不認同:“姑娘。我們是官宦人家,不是商販。”
這關系到身份定位,崔嬷嬷絕對不會退讓的。跟她這樣的人,教養邢岫煙這種受封郡君的官宦人家的小姐,那是她的榮耀,可如果邢岫煙自認商賈之後,她就只能求去了。
邢岫煙這才意識到崔嬷嬷的不對勁。
想了想,她丢下了筆墨,端起了茗碗,思忖片刻之後才道:“嬷嬷,在您的心中,稅之于國家乃至是萬歲,是什麽?”
稅之于國家,乃至是萬歲?
如果說稅之于百姓,崔嬷嬷還能說得上來,可是說之于國家,崔嬷嬷卡殼了。
收入?
崔嬷嬷可不覺得這是邢岫煙想要的答案。
屋裏伺候的幾個丫頭都面面相觑。
稅?
這跟她們有什麽關系?她們是邢岫煙的丫頭,名下沒有田地,本人又是奴仆,無論是田賦還是人丁稅,都跟她們沒有關系。既然沒有關系,又何必挂心?
作為丫頭,她們是絕對不會去思考這些問題的。
看見崔嬷嬷和衆丫頭的模樣,邢岫煙就不免嘆了一口氣。
任重道遠呀。
“就跟嬷嬷反對的原因一樣。稅,從某種意義的角度來說,就是萬歲對臣民和國家的定位。萬歲是如何看待臣民的,萬歲打算如何治理國家,這些,都會在稅收之中體現。”
稅就是統治者與國家各個階層的關系的具體體現。
“嬷嬷反對納稅,認為我們家原本就不需要納稅,這就是這一思想的具體表現。更簡單的說,就是國家認為商人應該繳納更多的稅。這就是華夏自古以來的抑商思想。”
崔嬷嬷等人都暗暗點頭。
“商人不從事生産勞動,僅靠低買高賣獲利頗豐,因此應該對他們課以重稅。這便是抑商思想的起源,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朝廷輕商抑商,結果就是随之而來的偷稅漏稅。行商獲利頗豐,偷稅漏稅之後,獲利更加可觀,更多的人開始有樣學樣,一面偷着行商一面偷稅漏稅,最嚴重的,便是兩宋。”
邢岫煙的話就好似尖刀一般:“就拿着海外貿易來說。兩宋貿易繁榮,周邊各藩屬國都瘋狂地追捧中原的各種東西,從絲綢、茶葉、瓷器甚至到宋制銅錢,以致于舉國上下,從朝廷命官、鄉紳豪強乃至是平民百姓都致力于走私。注意,我說的是走私。因為他們沒有納稅!如此行為的後果是什麽?那就是富者越富窮者越窮,沿海乃至是沿江各州府富得流油,內陸各地卻越加貧困。
“沿海沿江各州府富得流油會如何?自然是這些州府的購買力大大增加,最直接的結果就是糧食的價格會持續上升。本來一文錢就能買到的口糧,需要花費兩文錢、三文錢乃至是更多的錢財才能買到。貧富差距的擴大,最終會導致百姓生活壓力陡升,也就是說,他們原本一年辛辛苦苦地勞作能讓他們一年中有半年是半幹半稀基本全年能吃個八分飽,可是貧富差距擴大,會直接導致他們常年處于饑餓之中。饑餓的百姓有多可怕,可要我再說一遍?!”
崔嬷嬷與衆丫頭都是渾身一凜。
她們當然知道饑餓的百姓有多可怕。
她們中不少人都是親眼見過的。
邢岫煙道:“就是沒有海商,土地兼并一樣會日益嚴重,也會造成貧富差距慢慢擴大。國家本來就有這個義務,穩定物價、反哺百姓,可是這需要大量的錢糧為支撐。錢糧怎麽來?加稅嗎?當然不是。當然,如果萬歲能在在位期間完成官紳一體納糧的賦稅改革,國庫收入大大增加,那自然不用說。可是這兩年萬歲忙着清理碩鼠,無暇分神,眼看着朝廷沒有別的收入,作為臣子,就應該為國分憂。國法既然已經減免了田賦和人丁稅,身為臣子更應該知足。明白嗎?”
“是。”
雖然隐隐覺得有些不太對,但是被邢岫煙的氣勢所壓,崔嬷嬷再也說不出旁的話來。
仔細檢查過後,依舊沒有看到完稅文書,邢岫煙少不了寫信給陳力,讓他把賦稅給補上,并且把完稅文書交上來。
惹得高寶保忍不住寫信來問她,邢岫煙自然也少不了回信解釋一番。當然,措辭雖然不同,可目的卻不變——依法納稅是她的本分。
高寶保也知趣,索性上奏征求皇帝的意見之後,對所轄市舶司進行了一次改革,所有完稅文書一式四份,一份市舶司留底,一份上呈宮中,另外兩份則發還納稅人。
林如海也是極機敏之人,作為高官,他不可能自己行商,但是這不妨礙他用妻子的陪房仆婦加入這利潤豐厚的海上貿易之中。跟邢家一樣,海外貿易該繳納的賦稅,他也一文不少都繳了。
當然,林如海跟邢忠私底下也透了個氣,然後邢忠親自拜訪了高寶保,把為了赈濟災民而從江南采購糧食的這部分貿易跟市舶司做了報備,由高寶保上奏朝廷,減免了這部分的稅收。
林家和邢家如此,跟着這兩家走的方家第一時間就去市舶司補上了海外貿易的賦稅。
然後是魏家和吳家。因為是商人,所以即便是幫着從江南采購糧食赈濟百姓,可是他們依舊無法享受國家的稅收減免政策。但是這兩家家主行事大氣,一咬牙,竟然把從山東萊州市舶司經過的貿易的稅收全部都繳納上了。
吳家和魏家乃是山陝八大巨頭,他們的財力支撐得起這樣的行為,可是還有很多人沒有這麽做,包括同樣是山陝八大巨頭的樊家。
沒辦法,樊家是靠海商起家的,如果要補齊海外貿易的賦稅,那金額可不是一般地大!而且樊家還有其他的顧忌。
當然,這些就跟邢岫煙無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