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此時場中數十人,數十雙眼睛齊齊朝韓林兒望了過去。韓林兒一生之中,從未經歷過如此匪夷所思的時刻。
他雖然生性朗闊,不喜陰謀詭計,但也在布袋裏聽得清清楚楚,如何不明白,是範遙想借他生事?
他先前和周芷若不過一面之緣,只覺她清麗脫俗,令人自慚形穢,不由自主敬若天神,心中哪敢有半分亵渎的念頭?是以見範遙居然算計于她,又是氣憤,又是恨自己武功太差,居然成為拖累。
後來聽場上形勢越發嚴峻,範遙咄咄逼人,周芷若居然說出什麽和自己青梅竹馬、早有婚約的話,韓林兒只覺得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認為自己定然是聽岔了。自己哪裏配得上她!
韓林兒茫然間擡起頭,見周芷若清麗的容顏就在眼前,目光裏有些擔心,卻又有幾分決絕。他雖然自诩是個粗人,但此時卻格外心細如發,瞬間便意識到:周姑娘并不想嫁自己,但這是眼下唯一的權宜之計。
想到這一層,韓林兒的心倒安定了不少。他喜歡這種被她需要的感覺。周芷若需要他出面作證,挽回頹勢,他韓林兒焉有不肝腦塗地的道理?
于是韓林兒坦然望着場上數十道目光,大聲說道:“在下韓林兒,家父韓山童,俱是明教中人。”他被範遙捉住後,原本覺得羞憤憋屈,意欲隐藏身份,以免連累父親臉上無光。然而此時既要冒充這位周姑娘的未婚夫,自然要處處給她撐場面,思前想後唯有父親韓山童還可以拿來用上一用,自然忙不疊地祭出。
韓林兒見周芷若面帶鼓勵之色,心中愈發安心,繼續說道:“在下和周姑娘是青梅竹馬的玩伴,兒時已經相識。前年家父見在下年齡漸長,有意尋一名溫柔善良、絕美脫俗的姑娘為妻,經由家父朋友……”
他說到此處,心中發虛,略一遲疑,便聽周芷若低聲說道:“常遇春。常叔叔便是媒人。”
韓林兒恍然,忙接口道:“經由家父朋友常遇春保媒,與周姑娘議親。天可憐見,周姑娘父母師長不嫌在下粗鄙,已點頭允諾了這樁親事。在下何德何能,實在是三生有幸!”
彭瑩玉見兩人情态,早知周芷若是被迫無奈,倉促拉郎,正為周芷若捏着一把冷汗,想不到韓林兒也慨然應承,總算面上過得去。聽韓林兒說到“周姑娘父母師長”,知道他說漏嘴了,忙出面解圍道:“範兄,你看,這倒是一場誤會了。不過範兄想法是好的,想來韓世侄也非那斤斤計較、睚眦必報之人,雙方不如就此揭過如何?今日良辰吉日,範兄既然也承認芷若做教主,不如就将別的事暫放一放,且先在聖火之前完成教主冊立大禮,如何?”
範遙心中實在意難平。他自認為此計天衣無縫,萬萬想不到,看起來溫柔知禮的周芷若竟然膽敢做出這當衆拉郎之事。她就不怕被人當衆拒絕嗎?其實韓林兒的話中破綻頗多,他就不信在座衆人未聽出來。但既然韓林兒已經應承下來,他若再拿此事糾纏便是太失身份了。此時他已經大禮參拜過教主,連改口都找不到理由,萬般無奈下又使出一計,問道:“屬下範遙,想問教主一事,不知道當問不當問。”
這句話既然已經當衆說出來,怎有不讓他問的道理?于是周芷若溫言道:“範右使但講無妨。”
範遙心中暗喜周芷若中計,因問道:“屬下聽說,陽頂天教主死前有遺命,命金毛獅王謝遜暫代教主之職,統領明教上下迎回聖火令,奉手持聖火令者為新教主。周教主機緣巧合,得了乾坤大挪移的功夫,自是與本教有緣。但陽教主的遺命亦不可不尊。敢問教主,當如何處置?”
說不得在旁邊聽得老大不以為然,此時便叫道:“範右使說笑了!遺命是死的,人是活的。陽教主遺命之時,怎知金毛獅王失蹤一事?眼下群龍無首,教中政令不暢,有人渾水摸魚,敗壞我明教風評,朝廷處處剿殺,武林同道又多與我們為難,正值生死存亡之際,自當先立教主,整頓教中風氣,聖火令之事卻大可徐徐圖之,從長計議。各位,你們說是也不是?”
範遙冷眼旁觀各人反應,見殷天正态度暧昧,五色旗、四門主亦有動搖之意,心中正暗自得意,突然之間,一個聲音響起:“紫衫龍王黛绮絲,奉周芷若周教主之命,已取回聖火令!聖火令在此!爾等還不趕快随我一起拜見周教主!”
Advertisement
衆人大吃一驚,定睛看時,才見不知道何時,場中又多了一人。只見她弓腰曲背,塌鼻頭,咪咪眼,活脫脫一個五十多歲年紀的老太婆。
場中倒有不少明教中人吃過她的苦頭的,是以她剛一露面,便有人驚叫:“金花婆婆!”
金花婆婆皮笑肉不笑,嘿嘿兩聲,突然間把拐杖往地上重重一插,自己動手在臉上撥弄了一陣子,一張枯樹一般的人皮便被撕了下來。又輕輕一甩頭發,将那滿頭白發甩下,露出黑發如雲。緊接着,她挺背擡頭,一個杏眼桃腮的美豔婦人出現在衆人面前。衆人看的清清楚楚,正是二十年前破門出教的紫衫龍王黛绮絲。
美婦人雙手捧着六枚兩尺多長的黑牌,走到周芷若面前,以大禮參拜,口中稱道:“紫衫龍王黛绮絲幸不辱命,将六枚聖火令帶回。還望周教主寬容黛绮絲先前誤闖密道之罪。”
原來,黛绮絲自從在蝴蝶谷失手之後,便被周芷若用秘藥制住,任她驅馳。周芷若倒也未為難她,知道她怕波斯明教怕的厲害,便私下裏和胡青牛、王難姑等人商議,掩去了她身上失貞和生養過孩子的痕跡,又命她前往波斯總壇,尋訪聖火令的下落。
黛绮絲何等惜命,既然被人用秘藥制住,沒奈何只得應允,只身一人回到波斯。她先前還不死心,遍訪名醫,皆對她身上之秘藥束手無策,這才沉下心來,努力想辦法盜取聖火令。
時波斯明教防守嚴密,然黛绮絲原本是明教聖女,行走之時很是方便,周芷若又送給她王難姑研制成功的七心海棠、悲酥清風諸毒,倒打了波斯明教一個措手不及,将風雲三使毒死了兩個。十二寶樹王大怒之下,萬裏追蹤,黛绮絲卻施施然易容成先前那個面相醜陋的老太婆,順利将聖火令送回。
她也是個有心計的,知道奇貨可居的道理。明明取回了聖火令,卻不立時拿給周芷若,躲在暗中看這一場教主争奪,一直捱到最危急的關頭,這才拿出來邀功,務必令周芷若印象深刻。
範遙看到黛绮絲出現,整個人都呆了。此時心中五味雜陳,思緒紛亂,哪裏還有心情同周芷若作對?
武林聖火令,一出鬼神驚。見聖火令如見教主。在鎮教之寶聖火令面前,所有的反對意見都成了擺設。明教的教主争位一事也因為黛绮絲和聖火令的出現一錘定音。
當下光明頂上聖火熊熊,光明右使範遙、紫白青三大法王、五散人、五行旗、天地風雷四大門齊齊拜過了教主,周芷若便按照先前同彭瑩玉等人商議,約法三章:一則重申教規,開設刑堂,刑堂長老便是五散人中的冷謙;二則致力于和江湖各大門派捐棄前嫌,統一戰線;三則在蝴蝶谷召開大會,號召明教教衆彼此策應,多地并起,共抗元朝。
——這是原著中張無忌主持下的幾件大事,雖然此人濫好人,假聖母,處事優柔寡斷,男女關系一塌糊塗,但于這幾件事确有功勞。眼下周芷若在其位,謀其政,少不得也要如是做。這是一道單選題,別無他途。
當下便依彭瑩玉拟定的計策,範遙、韋一笑、黛绮絲等人率天地風雷四門坐鎮總壇,相互牽制;其餘各方首腦,彙集旗下教中,擇日舉事,遍地開花,令元兵應接不暇。五行旗歸總壇調遣,何方吃緊,便向何方應援。
眼見群豪白衣勝雪,躬身行禮後昂首而去,周芷若忍不住心潮澎湃,想起《詩經》中那一首《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正感慨間,旁邊殷離卻狠狠瞪了她一眼:“想什麽呢?見你的韓郎要離開了,這般魂不守舍?”
周芷若只好苦笑。自光明頂之後,殷離就常給她臉色看。自己也同她解釋過,當時無可奈何,慌不擇路,才只好信口說了這麽一樁婚約,然未經雙方師長同意,禁不住推敲,做不得數雲雲。但是殷離還是不肯放過她,當時消了氣,日後卻時常提起,發作一番。
其實周芷若事後也曾後悔。彭和尚就說過她行事還不夠老練,當時本該有更好的說辭。然而易地而處,倉促之間,又有誰能保證一定可以随機應變,做出最佳選擇呢?既然已經做出了選擇,自然要努力前行,不辜負做出的退讓與犧牲。
王難姑卻也在旁邊說:“既然你對韓林兒無意,便該趁機說清楚。我見那小子傻頭傻腦,莫不是從此對你上了心,倒也麻煩。”
周芷若搖頭道:“先前我慌不擇路,既然已說有婚約,現下就斷然沒有我出爾反爾的道理。若他此後絕口不提此事,另覓佳偶,這件事倒也就這麽算了。若他遣長輩媒人來問,我索性應了又有何妨?”
王難姑頓足道:“他怎配得上你?性子魯莽毛躁,武功也差。他父親倒是有幾分打仗的本事,但畢竟做不得數。你是一教之主,更是他的頂頭上司,他如何配得上?”
周芷若卻一副無所謂的态度:“你先前不是說過,只要人好就行。韓林兒為人是沒的說的,疏朗大氣,要我說,他至少比王保保好,不會叛國。”
王難姑見她提起王保保,心中發虛,只好不往深裏說了,畢竟有幾分看不過去,嘆道:“我算看出來了,你就是不想嫁人,拿個韓林兒當擋箭牌而已!”
那邊韓山童早于蝴蝶谷誓師大會中看出了兒子的異常,盤問再三,便知道韓林兒确實心存仰慕之意,大笑着說:“這有何難?既是她親口許婚,為父便遣人為你說和。成與不成,便見分曉。”
韓林兒大驚,死死拉住韓山童不放,哀求再三,只說自知配不上周芷若,不忍讓她為難。
韓山童斟酌片刻,便又笑道:“此事倒也無妨。周姑娘雖然貴為教主,但是明教暗流湧動,各大勢力山頭林立,積弊已久,非一朝一夕可根治。她處于高位,實則高處不勝寒,急待強援。為父在教中職位固然不高,但行軍打仗,卻是數得着的。如今便抖擻精神,你我父子聯手,為她好好打下一塊江山來,拱手送于她,你看她歡喜不歡喜!”
韓林兒聽了心中砰砰亂跳,既不敢細想,又覺得父親說的有幾分道理,輾轉反側了半宿,一咬牙道:“說什麽嫁娶不嫁娶的!蒙古鞑子殘暴,我原本就是要抗元殺敵的。如今便要更加拼命,将蒙古鞑子打個落花流水,再将功勞全歸到她頭上。如此她的教主之位便更加高枕無憂。将來嫁了如意郎君,我韓林兒只要在婚宴之上得她敬一杯酒,也就夠了。”想到這裏,豁然開朗,精神大振,和父親韓山童一起奔赴前線而去。
作者有話要說: 本周榜單更新到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