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反水
周芷若迎着常遇春探詢的目光,大大方方說:“這便要看韓英雄的意思了。若是韓家當做玩笑話,侄女自然只是随口說說;若是韓家有意結盟,侄女便去準備嫁衣。”
常遇春一愣,沒料到她居然會這般說話。原來韓山童命韓林兒和常遇春一同前來,本有私心,私下裏千叮咛萬囑咐,要常遇春設法打探明白,以免韓林兒那傻小子癡心錯付,将來鬧出什麽了不得的事情來。
常遇春雖領命,心中卻十分不安,暗忖這必是極難問出口之事,縱使問了,周芷若也不好回答。想不到此情此景,常遇春見形勢大好,硬着頭皮一問,周芷若竟然會答得這般爽快,正是意外之喜。
然而常遇春雖然是個粗人,卻粗中有細,瞬間就明白了周芷若的用意,嘆道:“高處不勝寒,當真是委屈了你了。”
周芷若自己卻一副無所謂的态度,在她看來,能不嫁人自然是最好,但是被逼到這份上,既然要嫁人,又何妨嫁給韓林兒?韓林兒一心抗元,立場堅定,和自己志同道合,況且把自己當做天神一般敬供,甘為輔佐,從不居功自傲。得婿若此,夫複何求?
常遇春見周芷若爽快應允,心中大喜,連聲道:“既如此,我即刻修書一封,好叫韓兄早日上門提親。”
當下消息不胫而走,一傳十,十傳百,峨眉山上的群豪大多知道明教的周芷若周教主即将下嫁給韓林兒為妻,雖未定下,但周芷若當衆自擇,韓林兒之父輾轉托人求肯,亦是有八、九分準了。衆人聞訊後心思各異,自不必說,殷離更是突發奇想要嫁給韓林兒,和周芷若兩女同侍一夫,吓得韓林兒每每見她如見洪水猛獸,避之不及,直至周芷若等人坐船順江而下,都沒敢多露面。
滾滾長江,一脈東流。周芷若和黛绮絲、範遙等人坐在江船之上,幾個人一同商議該如何尋找金毛獅王謝遜。
黛绮絲先笑着說:“謝三哥的方位,我心中已大致有數。只是非得尋一條堅固的大海船方好出海。”
範遙道:“這個容易。誰不知道你紫衫龍王精通水性,世間若要尋善于航海的行家,還有什麽人比得過你去?”
範遙本是有意恭維,然而黛绮絲聞言,反而冷冷一笑,自顧自行到船頭去,擺明不願和範遙交談。
周芷若知道這必是黛绮絲心中惱恨範遙殺了她丈夫的緣故。雖然明教之中約定不好私鬥,但她并非不知變通之人,原來應允了黛绮絲許她為丈夫報仇,自然若黛绮絲向範遙拔刀相向,她自會聽之任之。只是這些天來黛绮絲一直安之若素,和範遙相處極好,她以為他們又和好了,自然也就将此事放在一邊。想不到黛绮絲卻在這時又擺起了冷豔美人的脾氣。
範遙見狀卻不生氣,也直直向船頭追去,壓低了聲音道:“怎地,又生我氣了?”一意做小伏低。若是他相貌潇灑,也就罷了,此時面上刀疤縱橫相錯,甚是醜陋駭人。
殷離見狀悄聲向周芷若說道:“都醜成這樣子了,卻不死心。不知道說他是自信好,還是自負好。”
兩女都站在甲板上不動,等着範遙灰溜溜铩羽而歸,但等了許久,卻沒等到。
周芷若便疑惑起來,暗暗和殷離朝船頭走去。
Advertisement
她剛剛繞過一側船舷,風瞬間大了起來,不住吹拂她的衣衫長發,風裏更是隐隐約約傳來男子粗重的喘息聲和女子低低的呻.吟聲。
周芷若微一愣神,随即便明白過來,剎那間滿面通紅,見殷離一無所覺,還要往前面走去,忙一把拉住了她。殷離見周芷若神情,起初不解,随即輕輕“啊”了一聲,飛快掩住了口,探詢似的看着周芷若。周芷若緩緩點了點頭。
兩個人待回到原來地方時,猶自臉紅心跳。
殷離先冷笑一聲:“這兩人真不講究。光天化日之下,行這不堪入目之事。明教的名聲,便是被這種人敗壞的!”
周芷若卻心想:黛绮絲是波斯豔女,原本和韓千葉便是肌膚相親、情不自禁的一段孽緣。如今韓氏不幸身亡既久,她正當壯年,久曠之身,難免寂寞。範遙更是比楊逍還要邪氣的人物,原著裏他為了向鹿杖客要解藥竟信口胡謅滅絕師太是他老情人,周芷若是他私生女,敗壞女子名節而毫無愧疚之心,便知此人平日行事。如今正是幹柴烈火,也難免一點就燃了。
只是這種話,周芷若如何說得出口,便淡淡說道:“他二人既然彼此有意,來日我索性做媒,成全了他們,也是冤家宜解不宜結的道理。至于黛绮絲身上那秘藥,等到尋到謝老爺子,便将解藥一發給了她,由着她和範遙或在教中任職,或浪跡天涯,倒也無礙。”
只因有了這麽一段遭遇,行船之上周芷若和殷離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連夜間範遙如何偷偷摸摸尋至黛绮絲艙室,兩人又如何半夜裏折騰,一概不聞不問。
黛绮絲也一臉泰然自若的樣子,仿佛豁出去了一般,面對周芷若和殷離的目光面不改色,理直氣壯得很,倒是範遙,因知道周芷若和殷離武功高強,怕她們夜間聽到了什麽動靜,因此老大不自在,連坐卧行止也失卻了幾分潇灑。
船只沿長江一路東去,經漢口,經九江,最後至吳地入海。黛绮絲自言在靈蛇島上,備着一艘大船,大可至遠洋。周芷若聞言也頗為振奮,遂向她許諾再三,說一旦尋到謝遜,立即為她解毒,從此任她天涯海角,再不管束。黛绮絲聞言,面上做出喜悅之态,只是周芷若觀其形容,不知道為何,心中更是不安。
周芷若私下裏便對殷離囑咐,說海上諸多兇險,要格外小心,随機應變方事。于是其後兩天,兩人輪流守夜,聽不遠處歡.愛之聲不絕于耳,漸漸也習慣下來,便如夜間之催眠曲。
這夜本是殷離守夜,周芷若先行睡去,睡至一半,突然感覺身子似浸泡在水中,當下大驚,睜開眼睛看時,卻見許多海水自艙門不斷湧入,已經淹沒了半間艙室了。而殷離卻半倒在另一張床鋪上,雙目緊閉,唇邊猶自帶着微笑,想必是深夜困極,小盹片刻,便睡了過去。
周芷若忙推醒殷離,艙門已然推不開,兩人以掌力劈開木板,方見座船不知何時已經開始下沉,兩人幸得警醒,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黛绮絲呢?”殷離怒氣沖沖叫道,“這娘們兒有了男人,就把我們給賣了!”
然而四下張望,皆是茫茫一片海水,哪裏還尋得見黛绮絲的身影?便是範遙,也一同失蹤不見。
周芷若當下心頭雪亮。她認為黛绮絲幾十年來改容換貌,東躲西藏,是害怕波斯總教責罰,貪生怕死之輩,因此以毒藥相制,只怕卻是敗筆了。這女子行事,時而歹毒,時而豪爽,是以慷慨,時而妩媚,當真令人捉摸不透,防不勝防。周芷若原本有防她之心,但聖火令諸事以來,黛绮絲亦步亦趨,防備之心因此稍減,想不到終于在此時出了纰漏。
“這女人好生惡毒,知道咱們不熟水性,便假裝答應尋找謝遜,實則騙了我們出海,待到此地,趁機毀了座船,分明想讓我們葬身魚腹!”殷離憤然說道。
然而到了這個時候,說這些話還有什麽用?自救要緊。
周芷若趁着座船尚有一半在海面上,雙足連點,朝座船最高點的桅杆躍了過去,四下張望,這才看清楚船只的東南方向影影綽綽有幾個小黑點,像是島嶼的樣子。當下更不遲疑,和殷離各劈下一大塊木板,又解了船舷旁的繩索,借用風帆,制成簡陋帆板模樣,一齊向那有島嶼的方向駛去。
兩人雖然武功高強,卻是個中新手,遇到驚險之時難免手足并用,十分辛苦,一直滑了一日兩夜,這才見一座綠色的島嶼,呈現在眼前,忙一鼓作氣,向島邊劃去,到了最後十幾丈,更是棄了帆板,運起踏水飄萍的輕功,在水面上連點幾下,躍身到了那綠色小島之上。
殷離雖然內力不凡,但畢竟辛苦了一日兩夜,此時便忍不住破口大罵道:“一對狗男女,兩個壞東西!若是讓我殷離見了他們,定然要叫他們好看!”
周芷若不忙着說話,卻向四周打量了一番,突然望見那郁郁蔥蔥的長青灌木之中,竟然夾雜着幾顆桃樹,越到深處,桃樹越多,竟然成了一片林子。更為驚奇的是,眼下盛夏早過,那桃樹上卻結滿了紅紅的果實,甚是誘人。
兩人此時都是又饑又渴,不容分說,去那桃樹上摘下幾個桃子,分而食之,狼吞虎咽,那模樣狼狽之至。殷離滿嘴桃毛,卻不自知,又指着周芷若濺上桃汁的面頰,取笑個不停。
正在這時,周芷若卻突然聽到了什麽動靜,給殷離打了一個眼色,殷離立即會意,兩人屏神靜氣,向那桃林深處走去,漸漸女子又嬌又膩的笑聲和銷魂的呻.吟聲又傳來過來。
兩人這些日子聽慣了這個聲音,自然知道那是黛绮絲,殷離欲要發作,周芷若卻示意她不要輕舉妄動,兩人隐在僻靜之處,突然又聽到範遙喘息了一陣子,大聲問道:“我這些年苦苦搜集的秘笈,都在此處了。你可不許騙我。你先前說你為我生了一個女兒,她在何處?咱們一家三口快些團聚,好好的過日子,豈不像神仙般逍遙自在?”
作者有話要說: 上範遙人物分析:
跟範遙做朋友可能樂趣無窮,但做他的敵人肯定極不好過,因為這人除了武功高強,機智沉毅之外,還行事邪氣,絕不講仁義道德,為了達到掩護身份的目的,殺幾個明教兄弟也在所不計,至于殺人滅口、殺人嫁禍等等,就更不猶豫了。
他與楊逍的說話語氣亦是不同,楊逍冷傲,說話不容情,範遙更口沒遮攔,例如亂說滅絕師太是他情人、周芷若是他們私生女兒,雖然目的是為了騙鹿杖客給他解藥救人,一半動機也是在乘機損損滅絕師太,讨她便宜,激她憤怒。滅絕師太自殺,主要原因是受了趙敏之辱,鞏固她必死之心的,則是範遙破壞她的聲名。[1]
金庸寫善人也有壞處、壞人也有好處,每每過火,寫成好人是壞人。壞人才是好人,但範遙則恰到好處,令人覺得他又好又壞。
舊版《倚天屠龍記》中韓千葉之死的疑案
範遙
有一段關于銀葉先生鮮為人知的謀殺案,兇手作案動機卑劣無恥,不可告人,手段陰險毒辣,令人發指。可惜金庸先生始終未将該兇手繩之以法,而死者則冤沉海底。
這起謀殺案的受害者是紫衫龍王黛绮絲的丈夫韓千葉,死因是中毒。究竟誰是兇手,殺人動機如何?
“蝶谷醫仙”胡青牛關于該兇手特征的描述:“我問起下毒之人,知是蒙古人手下一個西域啞巴頭陀所為。”該兇手在身份上和外形上,都與範遙極其吻合,而且範遙顯然又具備謀殺韓千葉的最直接動機。
範遙愛慕黛绮絲良久,曾央陽教主夫人為其做媒,但黛绮絲卻寧死不從(雖然黛绮絲此舉亦事出有因,但在不明底細的範遙看來,黛绮絲顯然對他絕情之極矣)。而更不可忍受的是,黛绮絲居然一見鐘情的愛上了一個毛頭小夥子韓千葉,為了跟他雙宿雙飛竟不惜叛教而出。這一切自然早已足夠讓範遙對韓千葉萌生殺機了。
令人費解的是“兩位中毒的情形不同”:黛绮絲“中毒不深,可憑本身內力自療”;而韓千葉所中的毒卻是“無藥可治”(請注意,這是“蝶谷醫仙”胡青牛所說的“無藥可治”)。
若是普通仇家,則很少有對兩人施以如此判若雲泥般的區別對待這種可能。合理的解釋是下毒者只是想對黛绮絲略施薄懲,而對韓千葉則務求趕盡殺絕。範遙對黛绮絲是舊情未了,銀葉先生則是他的情敵。
當範遙在大都初遇小昭時,“(轉身出店,經過小昭身邊時,)突然一怔,臉上神色驚愕異常,似乎突然見到甚麽可怕之極的鬼魅一般,失聲叫道:“你……你……”可以想象到範遙見到小昭時的害怕,并且是“似乎突然見到甚麽可怕之極的鬼魅一般”的害怕!
當然,範遙害怕的并不是小昭,而是面貌與她酷似的黛绮絲。但範遙為什麽會害怕黛绮絲呢?如果僅僅是因為當年對她有所愛慕和遭到拒絕,那麽再次不期而遇時,應該不勝唏噓感慨才對,斷斷不該有害怕這種表情的出現。由此可見,範遙正是那個以“啞巴頭陀”的身份害死韓千葉的兇手,所以才會對黛绮絲“如見鬼魅”般的害怕。
而更狡猾的是,範遙早為自己留了後路。他在剛投入張無忌麾下時,故意聲稱自己為取信汝陽王曾親手格斃過本教的三位香主,見張無忌臉上有“不豫之色”便當場斷指明誓,并以死相脅,給張無忌留下了一個“此人說得出做得到”的鮮明印象。擠兌得這位“年輕識淺”的新教主不得不說出“你再殘害自身,那便是說我無德無能,不配當此教主大任。你再自刺一劍,我便自刺兩劍”之類的言語。
顧寶明版範遙
顧寶明版範遙
很明顯,範遙此舉的目的可概括如下:首先是萬萬不能讓黛绮絲得知他的真實身份,一旦被她識破身份,黛绮絲武功不及他範遙,也不足為慮,明教中的老兄弟們當年大半都不太贊同黛绮絲嫁與韓千葉,所以要是黛绮絲來向他尋仇,雖不見得大家會幫範遙,但至少也沒有多少人會站在黛绮絲一邊。殊為可慮者,倒是這位頗具“正義感”的新教主,因此須得先用話将他擠兌住,讓張無忌賭咒發誓般的聲明不再追究他以往的過失。這樣即便日後黛绮絲重歸明教,張無忌也不能再追究他昔日毒死韓千葉的罪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