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情感危機
韓林兒的棺木停放在明教岳陽分舵大堂內,周芷若便坐在旁邊一張椅子上,聽着朱元璋訴說遭遇,卻多多少少有些心不在焉。
“韓将軍自從和教主定親,每日裏喜不自禁,常常一個人毫無來由就笑出聲來。他待人甚是平易近人,我們兄弟們便都說他定是上輩子燒了高香。幾日前聽聞丐幫捉到了謝遜,韓将軍知道你定然要來岳陽,心中牽腸挂肚的很,我們兄弟便都勸他來岳陽看看。”朱元璋自知釀成大錯,他是能屈能伸之人,胸中自有格局,當下小心翼翼說道。
“你們兄弟都?”周芷若突然道,“都有哪些人?”
朱元璋不假思索,開始賣隊友:“湯和、徐達他們。不過,大家也是一番好心,濠州附近的元兵都被我們打怕了,像孫子一般不敢露頭,哪怕出來十天半月、甚至一年半載也壞不了什麽大事。”他賣隊友歸賣隊友,卻是仍然有意粉飾太平,和陳友諒在靈蛇島上的作風仍有不同,倒也不能算十分不講義氣。
“哼!一年半載?”殷離冷笑一聲。
朱元璋也不着惱。他心中清楚的很,殷離不過武功高強,實則卻有些小孩子心性,惟周芷若馬首是瞻,不足為慮,是以才不管她是高興還是生氣。
“韓将軍自然推辭,言說當以大局為重。但我們看他平日裏那副樣子,竟有幾分失魂落魄的光景,便紛紛勸他來岳陽見見教主,省的牽腸挂肚的。他一個人怕臊,我老朱是娶過親的人,臉皮厚些,大家便推選我陪他一同來。”朱元璋道。
周芷若也知道,朱元璋在韓林兒軍中頗有威望,簡直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雖然自己曾暗中告誡韓林兒要小心他,但是韓林兒這個人,粗枝大葉慣了,顯然是沒有當一回事。更不要說和朱元璋一起窮苦出身的湯和、徐達等弟兄了。衆人都對他深信不疑,要他陪韓林兒來岳陽,倒也在情理之中。
“然後,我們來了岳陽以後,就遇到了這位楊不悔姑娘。韓将軍知道教主兼任了峨眉派掌門,是以對這位楊姑娘頗加照拂”朱元璋指了指楊不悔。饒是楊不悔心性堅毅潑辣,然而一個年輕女孩子家遭遇此變,窘的滿面通紅,眼淚直在眼眶裏打轉。
朱元璋很拎得清,此時便向着周芷若跪下了:“屬下受陳友諒那厮奸計,不慎中了迷香,鑄成大錯。願受教主責罰,要殺要剮,但無二話。但韓将軍對教主之心,日月可鑒,還望教主,萬萬不可對他生疑。”
“陳友諒究竟有何奸計?你等何以受他所騙?是,史夫人說韓林兒是自殺,可是朱大哥你江湖經驗何其老辣,有你在旁輔佐,怎會受了陳友諒蒙騙。除非……”周芷若問道。
朱元璋一愣,尚未答話,彭瑩玉的聲音便在身後響起。“芷若,此等事情涉及女子名節,何必問得太細?朱兄弟雖然家中娶了婆娘,但也不是始亂終棄之人,便教他再娶了這位楊不悔姑娘,也就是了。”
周芷若一愣,正想分辯些什麽,彭瑩玉卻已經給她打了個眼色,于是周芷若随彭瑩玉走出了屋子。
韋一笑和說不得、鐵冠道人愁眉苦臉地站在那裏,見周芷若出來,給她看了一份信,卻是明教安徽分舵諸将士連夜起草的萬人請願書,飛鴿傳書千裏迢迢送了過來。上面的意思周芷若看的很明白,無非是衆人質疑周芷若無心嫁韓林兒,以及想借機生事除掉朱元璋。
“常遇春常叔叔怎麽說?”周芷若看完那信之後,面上卻不動怒,只是平平問道。
韋一笑和彭瑩玉對望一眼,彼此交換了一個贊許的神色。
Advertisement
韋一笑便又從袖中取出一封信,卻是常遇春親筆所寫,詳細描述了安徽分舵及義軍的勢力分布情況。常遇春說的清清楚楚,朱元璋其人,馭人有術,雄心勃勃,韓林兒在時,憑借其父資望,還勉強鎮壓得住,韓林兒這次死掉,鳳陽分舵毫無疑問,朱元璋衆望所歸,任何人都取代不得。末了,常遇春特地說明,若是貿然殺了朱元璋,于抗元大局頗為不利,簡直是自毀長城,只會令親者痛,仇者快。
彭瑩玉嘆了口氣,望着周芷若道:“常兄弟的密信說的甚是清楚明白。他不是不懷疑韓林兒的死因,只是,現下死者已歸九泉,便是殺盡天下人也于事無補。芷若,你可明白?”
韋一笑郁郁說道:“我等為教中事務四處奔走,尚未料到,朱元璋此人,居然如是厲害!竟然可以擁兵自重,威懾總壇!只怕縱使我們對韓林兒之死隐忍不發,此事仍然難以善了。”
彭瑩玉苦笑一聲:“江湖中人,自當行俠仗義,快意恩仇。俠之仁者,卻必須以德報怨,顧全大局。芷若,端看你是否咽得下這口氣了。依我之間,朱元璋非但殺不得,還非得好言撫慰不可。否則此後,安徽的義軍便是姓朱了。”
當夜碧空如洗,明月孤寂,殷離再也禁不住連日來的勞累,終于沉沉睡去,周芷若卻默無聲息,走出屋外,站在院子裏發呆。
“周姑娘,還望你節哀順變。”突然間,一個聲音在旁邊響起,毫無征兆。
周芷若吓了一跳,忙回頭看時,卻見那人面色如玉,身姿潇灑,卻正是江湖上人送“玉面孟嘗”的宋青書。
周芷若想起原著裏宋青書夜窺峨眉諸女寝房的情節,不覺便皺起眉頭,雖然此事大有可疑,恐怕是莫聲谷太過嫉惡如仇,小題大做,又恐有陳友諒在旁煽風點火,刻意挑撥,然而宋青書此舉,的确稱不上光明正大,實在有違狹義之風。
“天色已晚,宋少俠何故在此?倒有些瓜田李下之嫌,宋少俠謙謙君子,難道不知道避嫌嗎?”周芷若道。
宋青書卻目光炯炯望着她,曼聲說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姑娘,我……我深夜到此,只為向你吐露心事。我心中……我心中……實在是……”說來也奇怪,宋青書平日裏何等八面玲珑、滴水不漏之人,此時卻結結巴巴的,連個囫囵話都說不出來。
不知道為何,周芷若只感到一陣厭倦。她打斷了宋青書的話。
“你想說,你對我十分鐘情,是也不是?”周芷若語氣淡淡說道,她不想當原著裏那個喜歡把所有心事都藏着掖着的周芷若,她沒有那麽多時間再玩這種猜來猜去的游戲。
“是,是!”宋青書連聲說道,“原來……原來周姑娘你早就知道了?”
周芷若道:“深夜莅臨,未語臉先紅,多半是這種事。不是我,便是殷離,我估摸着,是我的可能性大些,因此便冒問一聲。”
宋青書心中一陣輕松,繼而又一陣忐忑,問道:“既如此,不知道……不知道周姑娘你……你意下如何?”
周芷若心中正煩,哪有心思和他花前月下,聞言便道:“宋少俠是武當宋遠橋大俠之子,前途無量,便是婚姻大事也自應有父母師長做主。我周芷若是明教中人,早已許配給韓林兒,天下皆知。今夜此語,出你口,入我耳,當更無第三個人知曉。宋少俠請自重,莫應一時糊塗,傷及明教武當兩派和氣,有損峨眉武當百年情誼。”
說罷,也不等宋青書答話,一個人扭頭回房去了,留下宋青書一個人傻傻地在風裏發呆。
不知道過了多久,宋青書才回過神來,渾渾噩噩地走在回武當派駐地的路上。突然之間,他的肩頭被人輕拍一下,宋青書迅速回身,卻不見人的蹤影。如此三番,他便知對方武功之高,實在驚世駭俗。好個宋青書,卻也是武當第三代弟子中的翹楚,臨危不亂,提起全身功力,使起武當獨門輕功梯雲縱來,在深夜的街頭狂奔,偏偏身姿優美,氣質卓絕,不像逃避,倒似閑庭信步,別有一番風味。
不知道又奔了多久,宋青書眼見武當派駐地已經近在咫尺,這才停了下來,整了整衣服,打算回房休息。突然之間,他的肩頭又被人拍了一下子。宋青書一下子便懵了,他當時只有一個念頭:若是此人只是和他開玩笑還好,若是要他性命,他只怕無半點還手之力,哪怕武當派駐地近在咫尺,他也必然沒有機會開口求援。
卻聽見一個聲音說道:“青書,你的武功又見長進了。”聲音溫和,卻似門派故人。
宋青書一點一點地扭頭,回身看去,卻見武當派的掌門人、一代宗師張三豐,正站在離他三尺的地方,面帶微笑看着他。
宋青書早就吓得一身冷汗,此時方把一顆心放回肚子裏,面帶慚愧之色,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向着張三豐磕頭道:“拜見太師父。”
張三豐微笑,卻并立時不叫宋青書起身,只是笑着問他:“青書,可知道你犯了何錯?”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