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林栖喊林淼出來的時候,張氏已經布好了飯菜。

陶辭不言不語地落座,林栖察覺到他今日的心情似乎很低沉,但卻不知道是什麽影響的。

“吃飯吃飯。”林栖一時也不知道和他說什麽,只能給他多夾點菜。

四人圍坐在小方桌旁,倒顯得格外溫馨。

林栖趴了兩口飯,等到饑餓感稍微有些緩解之後才想起正事,她看着吃飯的林淼問道:“阿淼,你最近身體好些了嗎?”

“好多了。”林淼小聲回答。

“那就好。”林栖道,随後轉頭看向張氏,用一副商量的口吻道,“祖母,阿淼也到年紀了,我想送她去學堂。”

張氏吃飯的手頓了頓,随後放下手中的碗筷,“這……”她沒有下言。

她知道鎮上那個學堂都是富家子弟上的,即便有農家送孩子去也都是送的男孩,在他們的認知裏女子上學都是白學浪費錢的事。況且林淼身體還不好,要是在外出了什麽事她們根本照顧不到。

“淼丫頭身體不好,還是算了。”張氏說着便埋頭吃飯來掩飾情緒。

林栖還想說話卻被她出聲制止了,“吃飯別說話。”

林栖見她這副模樣,也就乖乖閉嘴了。她一邊吃飯一邊觀察着身邊林淼的臉色。

林淼此時一手捧着飯碗将碗裏的飯快速往嘴裏塞,嘴裏的還沒咽下去新的一口飯又進去了,整得腮幫子鼓鼓的,眼眶還紅潤潤的。這小朋友似乎想用吃飯來掩飾自己的情緒。

林栖看着她這副模樣,不忍心地在心裏嘆了口氣。在她方才提出上學堂的時候,林淼眼睛都亮了許多,滿眼都是期待,可被張氏拒絕後,林淼又能找到方法強忍委屈。

她伸手摸了摸林淼的頭,無聲地安慰着。

張氏沉默又快速地吃完飯就離開了飯桌在竈臺那頭忙活着。

Advertisement

林栖不知道為什麽她為什麽會這麽排斥林淼上學堂的事,心中暗自做下決定,晚點要找她好好談談,看看是否是有什麽難處。

趁着張氏出門忙活,林栖對着林淼說道:“阿淼想去學堂嗎?”

林淼慢慢咀嚼着嘴裏的飯,“唔唔唔”地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林栖只好讓她先把飯咽下去再說話。

許久後才等到她一句小聲的,“我……我不想去。”說話聲越來越小,她的頭也越來越低。

她的想法很簡單,自己身體不好本來就要花錢買藥了,要是再上學堂,家裏又要花一筆錢,那到時候姐姐就會很辛苦。

“太小聲了我沒聽清。”林栖故意說道,“小孩子可不能說謊哦,你剛剛說了什麽?”

“我……”林淼扁了扁嘴沒說話。

林栖捏了捏她的臉蛋,“想就想,不想就不想,一個簡單的回答還要想這麽久。”小孩子的心思好猜得很,她一下就猜中了林淼那點小心思,“你姐我現在賺了不少錢,你那點學費我還是付得起的。況且你這學堂也不是白上的,學好了回來好幫我。”

一聽到能幫到林栖,林淼放下手中的碗筷,揚起小臉道:“阿姐,我想去學堂。”

“說出你的想法就好了,祖母那邊我會去說。”林栖笑着摸了摸她的腦袋。餘光瞥到對面的陶辭看着她們倆發呆,她便打趣道,“怎麽,你也想和阿淼一起上學堂?”

“不去。”陶辭搖頭。

“為什麽?”林栖問道。

陶辭思考了一會回答,“頭疼。”

林栖:……

用過午飯後,林栖就去查看了一下柴窯的情況。确認柴窯能恢複使用後下午的時間便可用來趕制訂單。

“傻坐着幹嘛,進屋擦藥。”林栖回頭就看到陶辭坐在門口看着她這頭發呆,就連自己走到他跟前都沒發現,整個人呆愣愣的。

“嗯?沒有做什麽。”被林栖還回神後,陶辭的反應依舊很遲緩。

林栖搖搖頭,拉起人就往房間走去。

陶辭被燙傷的手臂正是當日被林栖刺傷的那條,她上藥的時候眼神時不時會往那道疤瞥去。

陳大夫給的上藥見效快,因燙傷潰爛的傷口已經開始結痂,看起來恢複得很好。

林栖幫忙上好藥後就讓他躺在床上好好休息,這頭還在收拾藥物,另一頭就看到陶辭擡起另一只沒有手上的手要去觸碰傷口。

她趕忙阻止道:“你要做什麽?”

“癢……”陶辭的手被她緊緊握住。

“癢就說明快好了,你給我忍住,別去碰傷口聽到沒有?”林栖厲聲道。

陶辭怕她生氣,只能乖巧點頭。

林栖收拾了一番藥物就坐到了久別的工作臺上。

這次要做的炖盅和牡丹瓷花都是白瓷,所以她這次特地用高積分兌換了特制白瓷的瓷泥。這種瓷泥燒制出的瓷器不用施白釉就能燒出通體白如玉的瓷器。

在見到這款瓷泥介紹的時候,林栖頭腦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德化白瓷,她在讀書時最喜歡的就是德化白瓷。德化白瓷的制作也是用當地特有的一款瓷泥制成的,成品潔白無瑕,不含任何雜質,美得不似凡品。

想到自己那個親手燒制出自己理想中的白瓷,她就開始興奮,揉泥階段時手都比平時有勁。

炖盅和瓷牡丹的燒制方式不同,炖盅燒一窯便可完成,瓷牡丹林栖打算先素燒,在噴上些顏色釉來點綴,這樣的話燒制就要分批進行。

白瓷炖盅當時是和李氏約好了交貨時間,現在因為柴窯的事拖了兩天,這會肯定要先趕工。至于瓷牡丹,許若瑩也沒明确說明交貨時間,倒是可以往後推推。

揉好泥後,林栖就開始将瓷泥放置在托盤上開始拉坯。

林栖的床就在工作臺身後,陶辭正躺在那看着她的背影,眸色暗沉不知在想些什麽。在床上躺着的他百無聊賴,他又看了看沉浸在自己工作中的林栖,好奇心驅使他下床向着工作臺走去。

陶辭盡量讓自己不妨礙到她,就站在門邊看着她做事。他看着一團泥巴被她放在轉盤上,随着轉盤的轉動,雙手施力。泥團随着她的力道變換着形狀。

他倚靠在門邊雙目一瞬不瞬地看着林栖,方才略顯煩躁的心也平靜了下來。

林栖感受到了他的動作,就任由他站在一旁看着,自己專注做事。一間房內,兩人一個坐着一個站着,畫面十分平靜。

林栖将制作好的瓷胎整齊地擺放在木板上。李氏定制的是六個,制作時肯定得多做幾個,柴窯燒制的話,成品率不可能到達百分百,何況她并沒有充足的錢氪金祭窯神。

“傻站着不累嗎?”林栖看着面前的長木板已經被自己制作的蓋子、底托和炖盅擺滿後,才擡起頭看着陶辭道,“來搭把手,幫我把這些東西拿出去晾晾。”

陶辭聽話地上前接過她遞過來的一個個瓷胎,就往外走。

林栖跟在身後叮囑着,“一定要小心擺放。”

“知道了。”陶辭應道。

林栖見陶辭做得有模有樣便放下心來回到了工作臺,現在要做的東西工藝可比炖盅要複雜得多。

雖說之前也做過瓷牡丹,可這次就是格外的緊張。以前上課時,老師拿出過德化瓷花作為課堂展示,那是她第一次見到德化白瓷,整個人都被吸引住了。

林栖深吸一口氣,盡量讓整個人放松下來。

瓷牡丹用純手工捏制,不需要用到轉盤,于是她就将轉盤放到一側,在桌面上鋪墊了平整的墊板。

她先捏出一個底托,再制作出花心一點一點擺放上去。到這一切都還算簡單,最難的就要數牡丹瓷的花瓣制作。花瓣太薄燒制的時候容易開裂,太厚又影響美觀顯得累贅,這完全就要靠手感和經驗來判斷。

而她此次算是第一次正式制作瓷牡丹,這對她來說無疑是一場挑戰。之前小攤上售賣的那些牡丹飾品,為了防止燒制開裂,花瓣特地做得厚了些,還加了許多別的裝飾物進去,這樣能掩蓋住一些瑕疵。

但此次的白玉瓷牡丹發簪不一樣,主要元素就是這朵安在簪身上的大牡丹,可不能亂加元素來掩蓋不足。

林栖取出适量的瓷泥放在手中揉搓,随後按在墊板上大致制出花瓣的外形,再用竹刀慢碾修形。這是的瓷泥形狀看起來已經是個花瓣了,可還是過于平面。

她從墊板上将花瓣取下,按照花瓣從花心到外圍弧度不同的規律,用雙手輕輕捧着泥片,做出弧度,随後将其拼貼在做好的花心上。

每片花瓣制作工藝一樣,可要保證薄厚相同就十分困難。

林栖制作一朵花就花費了不少時間。花瓣肉眼可見的薄厚不一,她也不氣餒,只能繼續,多做幾個來鍛煉手感。

陶辭回來的時候就看到她更加專注地制作着手中的作品,一片片栩栩如生的花瓣拼接在一起就成了一朵盛開的牡丹,若不是從顏色看出這是用泥塑的,看外形就和真的一樣。

他放輕腳步坐在了林栖身後,在林栖看不見的身後,他用着複雜的神色看着她。

天色逐漸暗下來,林栖花了大半天時間也就做出兩朵瓷牡丹,且她還不是很滿意。

後面的制作也算是有了些許經驗,花瓣捏制以及葉片塑形都熟練了許多,手捏速度也快了起來。

用過晚飯後,她将晾曬好的待燒制帶隊炖盅瓷胎取進屋內,用竹刀對外形一一修飾,再備好透明的釉漿,對炖盅內部用浸釉的手法将內部均勻地施上釉,再在外部施釉,随後刮去底部的釉以防底座粘連。等到所有瓷胎都上好釉後,就可裝入匣缽中。

柴房被燒,裏頭的木料、匣缽等器具都被燒毀,她只能用積分換取這些。看着換完一切後所剩無幾的積分,林栖嘆了一口氣。

“又到晚上來燒窯。”剛忙活完的張氏見到林栖在關窯門她便知道自己孫女又要通宵制單,眼中滿是心疼。

“這不是夜裏涼正好燒點火取取暖嘛。”林栖笑着說道,她又何嘗看不出張氏眼裏的關心。

她笑意加深,朝着張氏招了招手,“祖母,過來一下。”

張氏一臉狐疑地上前,一到她面前就被按在了板凳上。

林栖捏着張氏的肩膀,口裏道:“祖母,我想送阿淼去學堂。”

張氏一聽這話聲音就沉了下來,“不是說不要再提此事了嗎?”

--------------------

德化白瓷:福建省德化縣特産,具有白度好,光澤度高,熱穩定性強,耐溫、耐壓、耐磨耐腐蝕等特點,另具有釉色純淨溫潤、致密度高,透光度好等理化特色。

素燒:指先燒陶瓷生坯的一道工序。陶瓷器有二次燒成者,先素燒器坯,然後施釉再次入窯燒成。

【以上注釋來自百度百科】

ps:瓷花手捏過程需要細心和極致的耐心,耗時很長。本文加快了女主捏制的速度,不快點捏一個月也進不了窯!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