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鎮國
蒙良乃青州中部糧倉, 又是南北運河的重要港口,若莊進實真有意投誠, 對于二皇兄來說, 确實是個極大的誘惑。
青州的運河于先帝時期開鑿, 南北段是在原濁河支流的基礎上進行拓寬而成, 有供養京師、連接南北之用。
一經使用,便大大縮減了軍糧轉運的成本, 從而保障了邊境軍軍糧、軍饷等後勤的供應。
而且這條運河連通至鄰國荊州,雖也要經過妖魔彙集的邊境, 但比之陸運還是要快捷許多, 對于內陸來說,也比繞道走海運要方便不少。
更重要的是, 南北運河帶來的巨大效益極大地推動了東西運河的修建, 使得曾經質疑這道工程勞民傷財的人心服口服, 不再阻攔東西運河的開鑿。
蒙良在南北運河的修建中表現十分突出,可以說是最早一批完成郡內闊河道、修河堤任務的郡, 還受到皇帝的嘉獎。
莊進實能在考評得上, 繼續留在蒙良任太守,與之大有聯系。
這樣一個能臣, 對于朝廷來說,自然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但自齊璟知道他為搶工而奴役蒙良百姓,讓他們沒日沒夜地修建運河, 致使不少人身死,就無法在贊嘆他的功績能力。
聽二皇兄提及莊進實, 再想想上輩子他們的關系,齊璟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阻止。
——像莊進實這樣的人,若是得了皇子的信賴,豈不更有機會為禍鄉裏?
“皇兄,阿璟此去萊夷衛,确實于來回時途徑蒙良,但若說到交集,卻是談不上的。”
齊璟面露鄙夷:“此人媚上欺下,俯伏于皇權之前,淩駕于百姓之上,橫征暴斂,實非正直君子。”
他隐去羅秦的事情,只将自己救下了十一個孩童的事情告知齊珩:“他們的父母皆因修運河而亡,這還只是在郡府,若是放在地方,還不知道有多少人因此家破人亡,可見莊進實殘忍嚴苛,不顧百姓生死。”
自古修建這種非自然的大型工程,苦的都是被征勞役的百姓。
就拿皇家陵園的修造來說,一修就是幾十年,不知道填入了多少人的青春,更何況是修建運河這樣需要加緊速度的工程。
Advertisement
二皇子因幼年失母,加之德妃生前在陛下面前極得看重,青州皇帝曾親自為其開蒙,細心教導他幾年。
齊璟知道自己這二哥性格溫和,行事也公允,有幾分仁愛之心,跟他說莊進實監守自盜的事情,還不如說說百姓修建運河的慘狀。
糧倉的事情他沒有證據,說來無法取信于人,但鄧松他們的家人确實喪生,這無可抵賴。
若說一人身體不好、不幸在勞役中喪生,那是巧合,可若是這麽多人都因此喪命,還能說為官者沒有問題嗎?
二皇子聞言,果然皺起眉頭:“真是如此,這莊進實……”
齊璟一看齊珩神情就明白了,看來莊進實确實想辦法暗中聯系上了二皇子府,但他肯定不敢跟皇兄說實話,使得二皇兄沒有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才會出言試探他。
“苦于沒有更多證據,阿璟在外不能無故诋毀朝廷命官,只能私下裏說與皇兄聽,還請皇兄莫怪阿璟少年意氣。”
“不怪你,”齊珩看了一眼懵懵懂懂的小十一,見他坐在齊璟懷裏專心致志地玩自己的手,于是繼續道:“若此人真是如此行事,确實不堪。”
“皇兄,你想,這南北運河算是通了,但東西運河還要修,若蒙良不肯落于人後,還要保持之前的速度,那百姓豈不是更要遭殃?”
齊珩想了想,問他:“此事,你與父皇說過沒有?”
“剛回京的時候提過一次,但我沒有證據,父皇自是不相信阿璟的。”
“你雖是善心,将那些孩子救了出來,但還是引起了莊進實的警覺。”要不然莊進實不會想辦法遞消息進京,帶着“誠意”來找他。
“阿璟後來想明白了,也是後悔不已,但人命關天,當時情急,也顧不得太多了。”
齊珩見他面露懊惱之意,還是安慰了他幾句:“此事也并非無解,只是,還要徐徐圖之。”
南北運河修得太順利,如果蒙良在修建東西運河的時候不能保證一樣的工期和質量,很可能吃挂落,這樣一來莊進實勢必會再次強征。
等那時候他們再收集證據,或許會有說服力。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就怕莊進實暗中攀上了京中的什麽勢力,有人庇護于他,那就棘手了。”齊璟詳裝不知上輩子莊進實與二皇兄的關系,又故意在他面前提及此事。
齊珩臉上閃現了一絲尴尬之意,但很快就恢複了尋常:“你說的對。”
愛惜羽毛的人不會将其納入羽翼,除非利益足夠巨大。
齊珩不用多做思考就能猜到,若自己這邊走不通,莊進實必要嘗試其他路。
也許別人只看重蒙良寶地,不介意他這個太守的品性,那出手相護,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齊璟見自己的話已經引起了皇兄的重視,總算把這麽長時間的煩惱的事情交到了齊珩手中,安了幾分心。
——相比于無權、少人用的齊璟,已經領事、又得安國公府全力相助的二哥,更适合做這件事……無論二哥能不能繼承大統,留這樣的官員在地方,絕非青州之福!
……
不知道是在考慮如何處理蒙良的事情,還是因思母之情,接下來幾日,二皇子齊珩變得沉默了許多,直到他們抵達鎮國寺,都未再與齊璟讨論政事。
瓊音寺位于天京以北,雖在崇山峻嶺間,但經過多年修繕,不僅山前有官道,還有寬寬的臺階直到山門前。
若是不願或者不能走上天階,也可坐滑竿而上。
皇子一行要來祈福,自是沒道理坐滑竿的,二皇子殿下親自帶隊爬臺階,無人敢有怨言。
齊璟自然也是跟着走的,但年幼的小十一卻不能。
一開始本是準備叫內侍輪流抱他上山,但小家夥一路在馬車上都不怎麽說話,整只都有點焉焉的,齊璟想了想,還是打算自己抱他。
小十一在哥哥懷裏,果然精神了些,乖乖靠在他胸口,睜着又圓又亮的眼睛看沿路的景致。
恰好旁邊有一位帶鬥笠的老者正在上山,肩上騎着一只小猴。
那只小猴子比羅秦的魂魄還要小一些,看着挺可愛的,立刻吸引了小家夥的目光。
老者似是察覺到小十一在盯着自己看,扭過頭對他慈祥一笑,驚的小家夥害羞地躲回哥哥懷裏。
齊璟雖然有些累,但見小十一躲藏,還是摸了摸他的背:“老人家喜歡你呢,躲什麽?”
然後就代小十一對老者點頭致意了一下。
——他們是到鎮國寺祈福的,都是誠心誠意登天階的,這時候委實沒必要端着皇族的架子……
對方顯然沒料到這個穿着華服的少年會如此有禮,見狀笑得更加慈祥了。
他肯定沒有想到,這個抱着孩子上山的少年,竟會是皇子殿下本人。
人家老者看着年歲大,但走起山路來卻比他們在行多了,不一會兒就超過了去,很快就不見了蹤影。
皇子一行雖走的天階,但并未阻止老百姓通行。
只是兩隊泾渭分明,無人敢靠近皇族,有的人遠遠地偷偷瞄看,有的則低頭不語,或幹脆像那老者一般快速趕上山去,免得被貴人腳步拖慢,耽誤了自己的事情。
正所謂遠路無輕擔,更何況是負重走山路……沒過多久齊璟就一頭汗。
小家夥挺貼心,拿袖子給他擦汗,還給他鼓勁:“哥哥辛苦了!”
齊璟受到幼弟的激勵,又堅持往上走了一段,實在堅持不了,正準備跟小十一打個商量換重九抱抱,走在稍後的少玄趕過來,接過了小十一。
“你哥要跟二哥比賽爬山,這樣下去贏不了。”
少玄在小十一耳邊小聲道,只有齊璟聽到了他們的對話。
小十一從哥哥懷裏離開,原本還有點不樂意,聞言立刻不幹了。
——他的七哥怎麽能輸呢,絕對要贏的呀!
少玄一本正經地阻止了要給齊璟拍手鼓勁的小東西:“噓,小點聲,別讓別人聽見。”
小十一立刻用手捂住自己的嘴巴,表示自己肯定乖乖的,不讓別人發現端倪。
七皇子:“……”為什麽總覺得這說話的套路很耳熟?是誰教少玄這麽忽悠十一的?良心不會痛嗎?
不管怎麽樣,齊璟算是能松口氣了。
他到底習武多年,沒有了小皇(胖)子(墩)在懷,走山路輕松許多。
七皇子還擔心少玄抱久會累,結果人家臉不紅、汗不出走了一路,不知道的還以為小皇子跟張紙一樣輕呢!
等到了山中,皇子一行人見兩位高僧率僧衆立于山門處等候,正是瓊音寺住持洪淵大師與藏經閣洪峰大師。
洪淵大師雙手合十與二皇子等人見禮,言道:“阿彌陀佛,兩位殿下遠道辛苦,請随貧僧入寺。”
齊珩這麽多年已經來過瓊音數次,與住持十分熟悉,立刻帶衆人回禮:“有勞大師。”
七皇子卻是第一次到鎮國寺,滿打滿算才第二次見洪淵大師……事實上,他對小時候見的那次見面已經毫無印象。
他這邊是沒有印象了,但洪淵大師卻對他還有記憶,笑着對他道:
“七殿下別來無恙。”
作者有話要說:
——小劇場——
齊小喵:少玄竟然忽悠我弟!
作者君:嗯,夫唱婦随罷了,別大驚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