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心意

蘇錦從百香居出來之後,便到了和玉秀約定好的地方。

“姑娘,您去哪裏,讓奴婢好找。”玉秀見到她松了口氣,剛才她去馬車上将東西放好,回來就找不到了蘇錦,急得她團團轉。

“我瞧着那邊攤子有些好玩的小玩意,便過去瞧了瞧。”蘇錦随口說道。

“咦,那邊我剛才也過去了,怎麽沒見到您。”玉秀疑惑地撓了撓頭。

“大概是人多看差了吧。”蘇錦說着看了眼天色,“時辰不早了,咱們出來也有些時候了,也該回去了。”

說不上來怎麽回事,她總覺得背後好像有雙眼睛盯着自己,那感覺有點毛骨悚然。

玉秀應了一聲,主仆兩個便往街邊馬車停靠的地方走去。

走到馬車邊上,蘇錦突然轉過頭朝着後面某個方向看了過去,玉秀奇怪的順着她的視線望過去,除了街上走來走去的人,她什麽都沒看到。

“姑娘在看什麽呢?”玉秀問道。

蘇錦回過頭沖着玉秀笑了笑,“沒什麽,我們走吧。”

上了馬車,車夫駕着車很快離開。

街道依舊熱鬧着。

蘇錦回到蘇府的時候,剛好趕上晚膳前,她讓下人将她買來的東西送到了各院去。

蘇承德得了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寶,樂的他當即潑墨揮毫來了幾個字過過瘾。老夫人孫氏得了一架繡百福的屏風。

徐氏和幾個姨娘那邊蘇錦各送了幾匹上好的錦緞,根據各人身份做了區分。她給蘇荷買了不少小玩意,大多數是小姑娘喜歡的,雖然不貴,但是逗得蘇荷笑了半天。

至于方氏母女兩個,蘇錦則是沒人送上了二十套茶具。

Advertisement

蘇錦這次出門很是豪氣,除了府中的主子們,各院的管事下人每個人也都帶了禮物,大到一支銀簪子,小到一塊點心。

總之是人人有份。

反正花的不是自己的銀子,也不心疼。

方姨娘待聽說了此事,整張臉都難看了起來,這些東西花了她的銀子,好名聲卻記在了蘇錦名下。

晚上蘇錦來看方氏的時候,正好蘇承德也在。

方姨娘看着蘇錦命人搬來的這些東西,眼中有明顯的嘲笑,“大姑娘出門就買了這些東西?”

“當然不是,我買的很多。”蘇錦說道。

“咱們府上根本不缺茶具,你買這麽多做什麽?”方姨娘說着嘆了口氣,她看向蘇承德笑了笑,“大姑娘畢竟年紀小,想必被街上那些奸商給蒙騙了。”

蘇承德也覺得蘇錦買了那麽多茶具根本就用不上,尤其這些茶具看着就上不了臺面,蘇家這樣的人家絕不可能用這些劣等的東西。

“方姨娘誤會了,這個并不是用來喝茶的。”蘇錦笑了笑。

“那是做什麽用的?”蘇承德不解的問道。

“這個呀——”蘇錦故意拉了長音,她勾唇語調淡淡的,“錦兒聽說方姨娘平日裏不高興喜歡砸茶具,雖說咱家不缺那幾個銀子,也砸的起,但女兒想着不如多買一些劣等的茶具,這樣方姨娘不高興了就可以随便砸來出氣了。這豈不是又省了銀子又解了氣?”

話音落下,蘇錦明顯看到方姨娘臉色變得難看了起來,她的臉陰沉沉的十分吓人。

蘇承德卻并未發現,他聽了蘇錦的話輕輕咦了一聲,低頭看向方姨娘,“你平時喜歡砸東西嗎?”

方姨娘臉上的陰狠神色尚未來得及收起,冷不防地被蘇承德看到了,倒是吓了一跳。

“老爺。”方姨娘察覺到自己的事态,臉上神色忙變成了柔弱,她一臉無奈的看着蘇承德,“大姑娘真會說笑,我什麽時候喜歡砸東西出氣了。”

“我是那天聽庫房的人說,方姨娘這邊一個月內換了七八次茶具,被換下來的茶具都是被砸碎了。如果沒有那定是我誤會了,這茶具也不貴,姨娘要是用不慣也可以用來賞賜下人,或者砸了聽動靜也挺好的。”

蘇錦的話讓方姨娘狠狠咬了咬牙,尤其看着她越是不溫不火的樣子就越是氣不打一處來,可偏偏現在蘇承德在場,她連發火都不能。

“老爺,大姑娘真是......”方姨娘一臉哭笑不得的樣子。

蘇承德咳嗽了一聲說道,“錦兒這辦法雖然簡單粗暴了一些,但卻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趕明個你要是心裏不痛快就砸砸。”

方姨娘被噎了一把,她嘴角抽了抽,笑道,“老爺說的極是。那就多謝大姑娘的心意了。”

蘇錦笑得更加燦爛。

晚上依照蘇錦的意思她還是要留在方姨娘屋子裏,但是方姨娘拼命拒絕了,甚至為了不讓蘇錦留下來,方姨娘硬是撐着蒼白的臉色在屋子裏蹦蹦跳跳了半天,最後蘇承德才相信方姨娘這真的是痊愈了。

蘇錦回了她的明蘭院。

屋內玉秀正在清點屋子裏的東西,這次出門蘇錦花了方姨娘不少銀子,粗略算下來有個将近一千兩了。

蘇錦回到屋裏之後讓劉嬷嬷叫了屋裏的丫鬟們進屋,一人給了一支銀簪子,甚至連院子裏灑掃的粗使丫鬟都得了賞賜。

下人們一個個喜笑顏開,連連保證以後會盡心盡力做事。

蘇錦很滿意,她讓人都出去了,只留了玉秀和劉嬷嬷在屋裏子。

“這是你們的。”蘇錦拿出來兩個盒子。

打開盒子,一個放着一個金子打的長命鎖,一個則是一對銀镯子。

玉秀拿着銀镯子套在手腕上,樂的她伸着手腕不斷地晃着,“姑娘,你看好不好看。”

蘇錦笑道,“好看,就是你少拿出去顯擺,別被人惦記上了。”

玉秀連忙點頭,“我保證不出去顯擺,就偷偷在被窩裏自己看。”

蘇錦又把放着長命鎖的盒子推到了劉嬷嬷面前,“這是給嬷嬷你的。”

劉嬷嬷剛想拒絕,便聽蘇錦道。

“我記得嬷嬷在城外有個幹女兒,是去年嫁人的嗎?”

去年好像劉嬷嬷跟她告了幾天假,說是去送幹女兒出嫁來着。那時候蘇錦整日只聽玉真的話,對這些事根本不上心,只是隐約記得一個大概。

提起這件事劉嬷嬷又是驚訝又是感動,“沒想到奴婢的事情姑娘的都記得。”

劉嬷嬷确實有個幹女兒,今年二十了,去年剛嫁的人,今年初就生了個大胖小子,但是因着隔得遠,她一直也沒見到這個幹外孫。

“嬷嬷和玉秀都是自己人,你們對我忠心,我心裏知道。這些東西只是我的一點心意,嬷嬷收下吧,只是我的一點心意。”蘇錦見劉嬷嬷在猶豫便拿着錦盒塞到了她手上。

劉嬷嬷抱着盒子一臉的感動,她低頭偷偷擦了擦眼角的淚水,沒什麽比自己的付出被主子記在心上更讓人高興的了。

同類推薦